在“读、绘、品、写”中发展语文思维
2022-03-17王小云
王小云
摘要:小學语文阅读教学是训练学生语文思维的重要途径,因为语文阅读活动本身就和思维中的综合、评价、创造等能力存在着具体而又深刻的关联。本文阐述阅读课上如何在快速阅读、绘制导图、品味语言、表达交流中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思维
引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达成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拓展语文阅读教学功能,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特征进行分析,找到学生思维特征与思维目标存在的差距,进而通过精心设计阅读任务及优化思维训练策略,来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一、在快速阅读中发展思维
直觉思维是在早已获得的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凭思维的“感觉”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心理过程。【1】在阅读文本时,学生的直觉思维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直接决定着学习者对所阅文章的掌握程度,也影响着读者的阅读品质。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扩大视域并快速提取文本的信息,培养起学生的直觉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课标在第三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索信息。【2】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为“提高阅读速度”,教学中,教师要落实训练,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借助关键语句读,要求学生不要回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从而帮助学生在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二、在绘制导图中发展思维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在辅助思维成长和思维培养方面有着独特优势,而且思维导图还有着直观生动的特点,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思维导图的设计和应用当中,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
常见的思维导图有:流程图、鱼骨图、气泡图、树状图、括号图、时间轴等。如,教师在教学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时,为了提高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和把握水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就可以引入气泡图,激励学生通过小组探讨的方法绘制阅读过程中形成的思考框架。基于文本主题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就是地球,接下来结合文本内容可分出四个气泡,分别是地球外表美丽、地球资源有限、人类除了地球别无去处与呼吁人类精心保护地球。
教学叙事类文章,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流程图,理清事情的发展脉络。如,教学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教师引导学生绘制田忌赛马的情节图,让学生边绘制边形象地了解田忌赛马的整个过程。
三、在品味语言中发展思维
编入统编教材的文本多优美生动或富有内涵,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寻找语句,品味语言,在品味语言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如,教学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黄继光》的“执行任务部分”,教师先让学生找到描写黄继光执行任务的句子,聚焦动作描写。学生找到第8自然段“爬”、第9自然段“站”、第10自然段“晕倒”、第11自然段“站”“张开、猛扑、堵住”。
教师引领学生品味第8自然段的“爬”:怎样爬?(生:肩上腿上都负了伤,用尽全身力气爬,顽强地爬。)——爬得怎样?(生:艰难。二十米,十米……)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几秒的事情,他却需要用尽全力,你仿佛可以看到他怎样的表情?(生:眉头紧锁,咬紧牙,忍住疼痛,每前进一步都要流很多血。)——你体会到黄继光怎样的品质?(生:顽强的毅力、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引领学生品味第9自然段的“站”:黄继光是在怎样的环境下站起来?(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在探照灯的光亮中站起来。)——这样的“站”把自己置身于什么样的处境中?(生:完全暴露在敌人的面前,随时会被射死)为什么要站?(生:要扔手雷)从这一“站”中看出了他怎样的精神?(生:意志坚定,视死如归)
品读第11自然段,首先还是聚焦“站”:晕倒的黄继光在最后关头又站起来了,是什么支撑着他再次站起来了呢?(师引读:是主动请战时的坚定决心——“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是参谋长紧握的双手,信任与鼓励的话语——“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临行前的壮烈豪迈的誓言“让祖国人民听到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站起来的黄继光怎么做的?生品味“张开、猛扑、堵住”,师引导学生思考:与前面的艰难地“爬”“站”相比,此刻黄继光的动作为何变得这样快,连续做出这么多的动作?(生:为了争取时间,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这样不寻常的“快”中看出的是对祖国和人们的热爱,是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像这样教师引领学生聚焦语言,感受语言,品味语言的魅力,学生的思维就会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敏捷。
四、在语言表达中发展思维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3】在阅读教学中要捅破写法的“窗户纸”,捕捉阅读写作的叠加点,引导学生在品读后仿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教学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黄继光》,教师在教学第11自然段后,让学生总结这一段的写法,学生发现运用了一组连续动作进行细致描写,表现了黄继光的英雄品质。此时教师链接这个单元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的两个例子,同样让学生思考“用了哪些连续动作,表现了怎样的人物品质。”然后,出示一个医生为病人做手术的视频,让学生仿写一组连续动作,表现医生沉着敏捷、医术精湛等品质。学生在仿写时,模仿了形式,调动自己的语言,融入自己的情感,生成自己的创作。这样有智慧的表达与训练,让学生越来越善于思考,思维能力也越来越强。
结束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置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提供给学生深入思考的时间和机会,提供必要的和支持和启发,鼓励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计划、监察、反思和调节,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便会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彭华生.语文教学思维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3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
【本文为厦门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通过语文思维训练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课题编号:1980)研究成果】
397150190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