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团活动与初中美术课堂有效结合的教学策略

2022-03-17张海慧

成长 2022年3期
关键词:美术课堂结合初中

张海慧

摘 要:学校美育发展的多元化探索当中,初中美术课堂与社团活动的有效结合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实践方向。它能够汇聚更科学、更精准、更澎湃的教育之力服务于学生发展。本文就社团活动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有效结合的必要性从互补关系、教育延展及价值培养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就社团活动与初中美术活动课堂有效结合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的对策。当前,社团活动与初中美术课堂的有效结合受到社团发展不利、体系建设不足等问题的影响,在成效层面不容乐观。在未来的探索当中,可通过对结合活动的统筹、社团活动的培植及运行机制的优化等策略的实施来深度地推动这一进程。

关键词:美术课堂 社团互动 初中 结合

学科改革和发展的大背景下,为更好地提升教学成效,驱动学生素养提升,不仅要将目光锁定在课堂自身的改革上,也需要寻找课堂的“外援动力”,来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1]。纵观当前的教学组织样式,唯有社团可以堪此大任。社团是在传统课堂之外,以学生为主体,依托学校平台所建立的一种组织。在这一组织内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以趣学、乐学的方式实现对知识的巩固、技能的发展及情感的提升。因此,社团作为课堂的有效补充成为了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的一种组织样式,形象地被成为了“第二课堂”。从美术教育的角度上而言,充分地借社团之力来发展美术教育既是学科教育发展之本,又是时代发展之需。

1 社团活动与初中美术课堂有效结合的必要性

1.1 社团活动可以和美术教学形成互补

首先,二者的结合可以有效涵养学习兴趣。初中美术作为一种艺术教育的启蒙,有着一定的专业性。这也就造成了初中美术教学当中重复性的训练必不可少。部分学生之所以为能够在美术学习之路上成长成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因学习难度的升级而导致学习兴趣的泯灭。就实践层面上讲,课堂美术教学是有着明确教育目标教学组织行为,所有的活动将围绕着目标的设定而极力完成,目标的导向下未免会造成一定的压力生成。社团活动也有着一定的目标,但相对于课堂美术教学而言目标要更为宏观,同时在活动的组织当中也是以兴趣来作为最大的支点,鲜有压力因素的存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和社团活动的结合可以实现对这一问题的有效调剂。同时,开展美术社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较好的弥补初中美术课堂在深度上的不足,以及广度上的不够。

其次,二者的结合可以科学提升专业技能美术教育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习练者在生活当中进行反复的观察、临摹和创作,这一过程是相对漫长的,可能持续数年,或者十多年。当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是,由于小学阶段美术教育上的折扣,初中生的美术基础技能的达标率不足等问题相对较为突出。以当前的课堂教学来看,一方面教师需要按部就班地依据教学规划来完成课时教学;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兼顾学生的基础来实施弥补。这就导致原本不足的美术课时又被分出了很大的一部分。美术社团的出现正好形成了对这一问题的有效互补。社团因美术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美术因社团而获得了专业技能提升的支撑[2]。

再次,二者的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是美术教育当中的一个新兴话题。随着我国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对于美术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尤其是其中的创新性人才。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体系身单力只,应付日常教学也出现乏力,很难实现在美术培养当中对于创新能力培养上的兼顾。这就导致人才的供应质量一直受到诟病。而社团的出现有力地解决的这一问题。在进行社团活动之时,教师所拥有的创造力、形象力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这一能力也借助社团这一载体能够较好地向学生来传导。可以发现,社团活动的中的美术作品在创新性这一层面上更为突出,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问题。

1.2 社团活动是美术第二课堂的延伸

社团作为第二课程,能够有效地延展学校的美育教育。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团延伸了常规的美术课堂。传统美术课堂的时间之困、空间之困在美术社团的支撑下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当前,美术社团活动中的负责人大都会有美术教师来兼任,一人担两角也使得课内和课外的互动更为顺畅、緊密。二是,社团延伸了学校的文化建设。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个墙壁都能够说话。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初中学校开始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这进一步地延展了第二课堂的内涵。这些社团当中,最吸引学生的往往是美术社团,以某中学为例,美术社团开展了“书画”“文博”“手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了学校靓丽的一抹色彩。三是,社团延伸了区域的文化传承。区域文化艺术与美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程校本化的理念之下,很多流传于民间的美术形式开始被引入到美育教育当中,而这往往又会有美术社团来承载。以某中学的探索为例,“彩陶”在当地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人们制作陶器、使用陶器、欣赏陶器。中学美术社团开创性地设置了“彩陶”课堂。根据史料和同期器型的参考,全面再现了当前的彩陶文化,成为了学校一个重要的名片。

1.3 社会团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与课程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社团活动有着自由、平等、开放、活泼的一面[3]。学生们在参加社团之前已经在兴趣和能力的导向下完成了自主选择,这也就意味着学生的禀赋将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释放和提升,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团活动能够较好的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激发,如在美术社团的鉴赏活动当中,学生通过思维的碰撞及见解的交流实现对艺术更为深度的认知,这一点是常规美术课堂所难以企及的。同时,社团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也会要求参与者依据一定的主题去创作作品,相同的问题情境、高水平的学生群体以及更浓烈的艺术氛围往往能够使得学生打破常有思维创作出艺术精品。二是,社团活动开展过程当中,学生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涵养。社团本身是一个以群体活动为主要组织样式的结构。在集体的学习和讨论当中,学生美术习得上的一些困惑得到更好的交流。能够在社团同伴的激励下更加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念,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美术教育当中,在这一情境下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必然是主动的、积极的、健康的、乐观的。三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将得到有力地培养。社团互动当中,其内容视野要比传统课堂高的多,一些具有着显性教育意义的美术作品将被引入其中。如在美术鉴赏当中对山水的解读,会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当中得到情感的熏陶,让其爱国之情油然而生[3]。

2 社团活动与美术课堂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2.1 组织架构层面

初中美术课堂的美术社团有效结合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基于学生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一场理念和方法上的探索。在前期的探索当中一些问题也逐步地暴露了出来。就组织层面而言,当前美术社团的组织较为松散,虽然在社团工作当中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因受到人员性质等方面因素的制约,社团人员的责任及义务在很多时候只能停留在纸质层面。这些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在走访当中发现,对于社团活动对美术课堂的作用及价值多数教师给予了很高的认同。但对社团活动的各项活动的深度分析当中发现,社团活动和美术课堂的结合在制度层面并未展开建设。这就导致因顶层设计的缺失而致使而这的结合停留在了教师的主动探索上。

2.2 人员结构层面

在对某市两所初中学校的调查当中发现,A学校是城镇的一所公办初中,办学规模较大,在校生由5000余人。该学校配备了专职的美术社团管理员,但管理员自身除美术社团之外还负责其他社团。B学校是一所城郊的农村中学,在校生约1500人,美术社团由美术教师所兼任。总体而言,人员短缺是当前初中社团活动开展中所要面临的重大问题。第一种模式中社团负责人与美术课堂的执教者为两个行为人,这容易导致社团活动和美术教学出现“两层皮”的现象。第二种模式社团的负责人和美术课堂的执教者为同一行为人,这容易导致社团活动被美术教学活动所替代。

2.3 社团发展层面

初中阶段的基础属性决定了美术教育实施的目标、方法及内容。社团活动的打造与初中美术教师的基础教学之间并不违背。在价值的导向下,社团活动将成为初中生美术基础学习和探索的利器。而事实并非如此,以A学校为例,社团内的学生人数分布呈现了倒金字塔型,随着学业压力的不断增长,参与社团的人数在不断的压减。与此同步的是一些初中学校对于美术课时的压减。这就导致在实践当中,美术社团的发展举步维艰。在社团工作者对社团发展不不看好;美术教师的工作得不到重视的前提之下,他们对于教学的探索停留在了纸面之上成为了必然。社团活动与初中美术课堂的结合也就成了镜花水月。A校和B校的老师都坦诚,学校并未真正的重视社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的深度探索并未成行。

2.4 社团保障层面

资金是社团活动的一个重要保障点。在经费不足的常态之下学校更愿意支撑的是课程中明确规定的美术教育,而不是课程开展提倡的社团活动[4]。而同时受到义务教育阶段属性的影响,社团的资金之困也成为扼住社团发展的症结。在这一情况之下,社团发展未能迸发出应有的生命力。从理论层面而言,社团活动和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是对等的一种关系,只有二者都良性的运行,才能够最终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现实的情况是社团的发展要明显地弱于初中美术课堂的发展,这就导致二者的结合空有其谈。如果没有充足的经费和物质保障,要想开展高质量的社团活动以及围绕社团发展的研究活动是难上加难。因此,要逐步地实现对社团建设资金保障层面的上的优化,以更好地驱动社团的良性发展,进而为二者的结合打下基础。这是在当前社团发展当中,要深入解决的一个问题[5]。

3 社团活动与美术课堂互促发展的优化策略

3.1 完善组织架构

要想社团活动和美术课堂的结合能够得到深入,组织架构层面的建设必不可少。学校应立足于二者的统筹发展,构建出科学、合理的体系,以更好地驱动这一体系的深度运营[6]。基于当前的现状可从三个方面予以建设。一是,学校从顶层设计上出发,来实现对社团发展和美术教学的统筹,实现在资源、人员等层面的融通,并制定出可行的结合措施,以使得这一探索能够按照既定的固化予以实施。二是,从社团负责人的角度而言,要能够深入到美术教学的一线,加强与美术教师的广泛交流,了解当前美术课堂的教学情况,从服务于美术课堂发展的角度来实现对社团活动内容的对位建设。三是,从美术教师的角度而言,要能够在角色跨越的同时,理清美术课堂内容和社团活动内容的关系,以更为科学的行动参与到社团建设当中。

3.2 缓解运行矛盾

当前,在社团活动与初中美术教学有效结合的探索当中,运行的矛盾主要表現在人员层面之上。一方面要通过师资的强化来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可邀请具有一定美术功底的离退休教师或社会文化工作者参与进来,进而实现对社团活动的有效驱动。这一矛盾的有效缓解,将能够使社团活动与美术课堂教学的结合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而后要在此基础上通过研讨等形式,建立自社团发展与美术教育的良性沟通机制。可由二者来共同制定美术社团活动实施的纲要,以此来匹配美术课程教学,让社团作为第二课堂的效力充分的发挥出来。对于一人担两角的教师,可要能够实现在时间层面的合理分配,破除以美术课堂替代社团活动的惰性思想,从立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真正地参与到社团活动的开展当中[6]。

3.3 实施品牌战略

在社团的发展过程当中,之所以会出现倒金字塔式的发展现状,最主要的问题是广大学生家长并未能够在学校所组织的社团活动当中,看到孩子的未来。实践当中,我们往往能够看到很多学校的社团活动是多,而不是精。这就导致表面上看起来轰轰烈烈的社团活动,在学生家长的严重往往是冗余的。因此,要能够利用区域文化资源支撑、形成学校发展特色、建设美术品牌社团。在这一过程当中,学校应主动而为,将美术社团建设与高中、高等院校有效呼应,使得社团培养的人才能够得到高中、高校的认同,进而贯通学生未来发展的通道[7]。这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未来得到更好的保障,也会使得社团和美术结合的积极向得到极大的提升。这样的方式一旦确立,也将能够进一步地激发社团活动与初中美术课堂结合的内在动力[8]。

3.4 夯实资金保障

社团活动与初中美术课堂有效结合探索中应将社团的科学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社团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也更不能是“迎检式”社团、“假把式”社团[9]。个人认为,若要实现社团活动与初中美术课堂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的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而不是一弱一强,甚至是双弱的情况。只有实现了社团活动的强有力发展,二者的结合才有可能,才更有意义。因此,学校要能够在有限的经费当中给予美术社团建设一定的预留,保障其活动经费的稳定投入,破解社团活动发展之困。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向社会抛出橄榄枝,以发展之力吸引更多的社会有识之士参与进来,支持学校的社团建设。也可以参加一些社会公共性质的展演和作品拍卖,进而获取一些资金和收益[10]。

4 结束语

社团活动与课堂教育在教育目标、实施主体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也就意味着社团活动和课堂教育是围绕学生发展而展开的“一体两面”。从美术教育的角度上而言,美术社团活动与美术课堂的有效结合,能够以互补之势在推进学生素养提升同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迎来更大的可能。此次调查研究当中发现,社团活动开展的不利及结合上统筹性的欠缺导致二者的融合停留在了理论层面,推广情况不容乐观。因此,要在逐步地通过对社团活动的培植,全面激发社团活动发展动能的基础上,从体系化建设的层面实现对二者的统筹,以规范的制度、良性的互动、培养的接力来推动二者的融合探索,以更精准、更澎湃的教育合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王波. 以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为中心的通草堆画在初中美术社团教学中的实践探究[D].西南大学,2021.

[2] 孙妤珏.小学美术社团活动与美术课堂教学的关系研究[J].参花(下),2021(06):79-80.

[3] 樊建明.城乡结合地区初中美术社团活动有效性研究[J].读写算,2021(15):187-188.

[4] 李贲.漫画社团活动为小学美术课堂情境教学提供更多可能性[J].读写算,2021(09):125-126.

[5] 白英才,张海霞.初中美术课与美术社团相结合的基本模式[J].基础教育论坛,2020(34):20-21.

[6] 马成明,邓国亮.初中美术社团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2020(36):153-154.

[7] 张海霞,白英才.学校美术社团在初中美术课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20(32):155-156.

[8] 李闪光.美术社团活动在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0(43):223.

[9] 李媛.中小学艺术社团与区域民间美术的教学融合路径[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140-141.

[10] 潘晓育.小学美术写生社团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40):157-158.

2698501705265

猜你喜欢

美术课堂结合初中
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路径探析
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美术课堂学生活动方式的空间定位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音乐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探究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建筑造价与施工管理的结合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