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困境与突围:中小学德育与劳动教育的同频共振

2022-03-16彭剑勇

林区教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共振劳动德育

宋 丽,彭剑勇

(喀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引言

以劳育德、以劳养德,在教学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是教师的重要责任。教师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其掌握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技能和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具备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意识。劳动教育和德育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这一点已是学术界的共识,且教育工作者一直积极努力地推动二者的融合共建、同频共振。但目前在一部分地区,二者的同频共振工作面临了较大的挑战,或认识不深、无从下手,或创新推动不力陷入了停滞、取消、作假的困境。就中小学德育和劳动教育的现实状况,运用德鲁克目标管理思想的原理和思路,尝试提供一个长效协同的目标分级校园劳动德育体系框架,以一种新的视角和方式助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一、德育与劳动教育同频共振的优势与可能

中小学德育与劳动教育的内生协同性具有天然的融合优势。总体上德育是方向,是灵魂,对其他“四育”起着导向和推动作用,劳动教育是基础,是手段,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地位[1],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辩证统一。劳动教育是德育的载体,也是德育的内容之一,与德育在实践中相互渗透并趋于一体,德育为劳动教育把握方向、树立旗帜、润泽过程,二者都是以课程和实践相结合为培养学生的主渠道。不同的是,劳动教育以理论学习和具体社会活动为载体,追求真实情境下技能和态度、情感的升华再现,而德育通过理论和实践训练追求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同、内化,进而外显。但两者共同的逻辑基础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就中小学的德育与劳动教育来讲,二者在教授内容、基本任务、呈现方式上都有很大交叉性和相似性。劳动教育主要以课程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两种方式为主,配以校园勤工俭学、卫生清洁和家务劳动等方式;德育主要通过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以及其他科目中的穿插熏陶[2],二者的同频共振能更加体现知识的宽度,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本质上,实践性是德育与劳动教育共同的本质特征,劳动教育的最显性方式就是“做中学,学中做”,而马克思主义最为重要的德育思想之一便是“实践育人”,毛泽东同志讲“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3]。德育和劳动教育都是“生于环境中的接触式教育”,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用技能,都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实践和感悟,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这是德育与劳动教育能够同频共振发展的基础。

二、德育与劳动教育同频共振的现实困境与问题分析

在中小学实践情境中,二者的同频共振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这其中,有思想认识问题,也有制度机制问题,同时也受到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思想认识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灌输提升”和“实践认识”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认同、内化的过程,实际践行中要注重的是制度机制的建立和实现体系、路径的完善,以加速二者的同频共振,最大限度地减少耗费。

1.同频共振的成果流于表面

形式化——空喊口号,或生搬硬套,使成果流于形式。重形式,生搬硬套个别“优秀方案”而不考虑是否适用,或是将有关政策文件、活动方案进行一定的表面“创新”,组织学生参与,看起来有流程、有秩序、有总结、形式丰富、过程有趣,实则是脱离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生活的作秀工作。这种同频共振方式往往在材料数据上充实、美观,细看则是固有套路,提供给学生的精神食粮犹如“即食快餐”,只起临时充饥和短暂的情感满足作用,一旦活动结束,学生容易陷入空洞与迷茫,不仅难以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认知水平,难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精神品质,反而会让德育和劳动教育工作走到其本源初心的对立面。究其原因是没有真正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理论、知识、技能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得出认识,再用实践验证和丰富认识。这既是认识不深刻的原因,也是落实不认真的原因。

2.同频共振的活动假象填充

任务化——借由特定日期临时填充各项活动,以完成相应的指标和任务。部分学校将二者的协同教育镶嵌在某个特定的日期,去临时组织一些单一性体力劳动,弱化了劳动教育的日常实践,或者在一些其他单位组织的比赛(“城市文明风采”竞赛、学生科技技能大赛等)中象征性地推荐部分学生参加,窄化劳动教育和德育的活动形式与组织方式,使二者的同频共振失去了应有的深层活力,成为部分学校完成任务的推脱之词。这是中小学对于政策指示落实“惰化”的一种典型表现,只想维持学校现有秩序和运行模式,不愿作出新的尝试和改变,用已有的、常规的教学形式或活动填充、改造后应付交差。这其中有个别执行者的态度问题,也有一些监管单位的监督问题。

3.同频共振的认识有待提高

边缘化——认为其他学科与此项学习是对立关系,顾此就会失彼,德育与劳动教育的协同育人只是锦上添花。个别家长和教师认为,劳动教育与德育对学生的考试、升学无用,花费时间只会挤占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长,最终影响考试成绩。尽管在文件中再三要求并确立将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程中,但在有些地区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观念上的问题,需要时间和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逐步提高认识。加速这场变革最为重要的就是路径的选择,大到方针政策上的指导,小到制度规则上的改变。如今指导已有,迫切需要的就是现实困境的分析和实施路径的选择,这也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4.同频共振的体系不够完整

短视化——即使有同频共振意向也缺乏连贯性、长效性。现实的德育和劳动教育的融合教学是一种整体性不强的同频共振,缺乏前后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没有将其看成一个整体来寻求二者的互补融合、协同发展。同时,没有看到二者协同教学的内隐性、滞后性和延迟性,需要长期的积淀才能体现最终成果,短期之内不可能一蹴而就,追求眼前效益而损害长远发展价值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就形成了现实劳动教育的实践较为混乱、实施后的应有效果难以在受教育者身上展现出来的困境,也难以使教育实践者表现出对二者同频共振的热情和重视,缺乏为其努力的自信和优势认同,从而疲于为二者长效协同发展做功课。这是路径设计的问题,也是理念、资源共商共享的问题。

5.同频共振的内容滞后而不自知

停滞化——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德育和劳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带来新的挑战,加之网络环境的复杂化,使大学生群体劳动价值观冲突愈发明显。德育与劳动教育都是与时共进的,都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不仅要考虑到给学生打好在不同工作领域的基础性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底子,也要做好思想上、态度上的准备,并逐步提高是否适合从事某项工作的判断评估能力。也就是说,德育与劳动教育要随时与时代发展保持相同步调。但在现实中,很多地区依然沿用过去的教学理论和方式,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学生感觉学习内容和实际生活“分层”严重,大学生群体劳动价值观冲突愈发明显,久而久之会使他们走向更具“诱惑力”的一方,逐渐迷失自我。这是课程更新的问题,也是新旧衔接的问题。

三、德育与劳动教育同频共振的突围方向

1.理论基础与预设前提:德鲁克、马克思相关理论

目标管理是彼得·德鲁克提出的一套动态管理理论,他的理论前提和马克思的“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他的人的存在”[4]异曲同工,都承认并且以“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属性”和“尊重并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展开和论证他们的观点。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德鲁克打破了传统的经济学预定假设认为“人不仅仅是‘经济人’,不只是趋利为追求物质而生存,对影响事务完成效果和人的积极性因素进行多方探索。且德鲁克管理思想与新课标改革强调的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不谋而合。德鲁克侧重“参与管理”和“自主管理”,他强调的关心信任下属,从人的本心出发,通过关注人的真正需求(不同层级和职位的员工核心需求不同,一般以经济、晋升、荣誉、尊重为主)制定相应的激励方式,同时倡导通过挖掘员工的核心需求,寻找和培训员工的自我管理[5]。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知识的吸收和自主建构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操作和体会应用的过程。所以,可以尝试从学生的身心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心理特征和需求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制定相应的教学沟通和引导策略。

2.糅和借鉴与尝试创新:德鲁克目标管理思想与目标分级校园劳动德育体系框架

理论为实践提供了实现的可能,从而落实成为基础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落实过程中不免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和困境,促使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建立合理可行的落实保障机制,结合德鲁克目标管理思想探索建立“一核心,一手段,四模块”的长效协同目标分级校园劳动德育体系。

“一核心”即以德育为核心总目标;“一手段”即以劳动教育为辐射手段;四模块即联通学校课程教学、企业参观实习、家庭生活互动、网络共享交流等四个分目标实践平台,实行目标分级制,各具体小目标按照总目标要求在分目标实践平台层层细化,使整个互动体系犹如一个巨大的被贴上目标标签的书架。德育和劳动教育的同频共振是书架主题和精神引领,四个方面的社会实践平台(模块)为分级目录,结合地方特色和校本课程的教学或实践活动为一本本藏书。这种联通各方的目标分级体系既能保证二者融合总是围绕总目标前进,又能给地方学校留有一定的设计空间,不失灵活性。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整体执行框架有五个步骤,即设定目标、组织方式、激励和沟通、业绩考核和管理发展。长效协同目标分级校园劳动德育体系也相应地以五个步骤划分,是对其理念和框架的具体化应用,在内容和目标的设定与分层接力针对性上有所不同(如表1)。例如:第一步是总的目标设定,以德育为总体目标,包含劳动教育中的劳动精神、意志、情操和素质;第二步是达成目的的主要途径——以劳动教育为实施和贯穿的手段,划分四大主要模块,即学校课程教学、企业参观实习、家庭生活互动、网络共享交流,四个模块的教学则是合作共赢关系,每个模块的教学应用需根据自身情况量体裁衣,制定相应的共建项目,形成一个有目标、有手段、有监督、有反馈、有考核、有分层的可循环、可持续的校园劳动德育体系;第三步和第四步的沟通激励、业绩考核主要针对的是同频共振模块负责人,作为监督指导之用;第五步是最终目的和期望效果。

表1 彼得·德鲁克目标管理思想教育应用对比图

四、德育与劳动教育同频共振的策略思考

1.模块一,创新形态:学校课程教学——德育与劳动课程一体化设计

课程的同频共振既要注重知识的横向性,又要考虑知识的纵向性。横向性是指课程内容要兼容其他学科知识,增加学生对知识认识的全面性和贯通性,提高理解和运用能力;纵向性是指同频共振的课程要平衡各个学段知识的渐进性,小学段、中学段做好奠基和衔接[6],要以此为基础,推动德育与劳动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但在实际的教学情景中,德育和劳动教育大多自说自话,同频共振“两张皮”。究其原因:一是课程设计能力不足;二是课程融合意识不够;三是课程标准教学的保障力度不够。前文现象描述的现实困境中的形式化、任务化、边缘化现象也是这一类问题的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就劳动教育知识谈劳动教育,没有将两者的教学内容、目标、情感价值观引导和教学方法进行融合,外部的课程标准教学保障不到位,内部的融合积极性、科学性不强,就简单机械地将这一关键任务交给了任课教师。教学内容与方式策略依赖学校教师对劳动教育和德育的理解,往往难以形成可持续的、长效的、高质量的课程体系。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7]的发布,给中小学德育和劳动教育的同频共振学校课程教学——德育、劳动课程一体化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中职学校除了可以为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相应的实践场地、设备(教具)和企业劳动文化外,还可以将在校学生(校外实习支教)派驻到中小学参与当地学校的德育劳动课程一体化设计和教学指导。例如,可以在目标分级校园劳动德育体系框架内给予一些课时,让学生参与实习生设计的教学主题单元(实习生通过梳理中小学德育课程中的劳动知识和素质元素以及劳动知识当中的德育理念来设计教学主题单元),让学生围绕学习的主题单元内容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互相合作和共同探究来解决问题,以加强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连接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自觉接受校园德育和劳动课程体系的监督并反馈,这种联系两地的主题式、单元式、团体式框架下的研究教学,有利于加强资源的共享、完善课程的设计、优化内容的安排。

2.模块二,整合资源:企业参观实习——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再丰富

第一模块学校课程教学更加情境化、生活化的传递知识和技能,而“躬行”是掌握运用和开拓创新知识的必要路径。所以到定点企业去参观实习,运用实践知识才是科学合理的育人体系设计。考虑到中小学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不给学生增加课业负担,企业参观实习可以结合补充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现实的动手实践机会,提高知识运用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领会理论内涵。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与当地学校、相关企业单位商议,紧密联系课程已授内容,指定学生参观实习的固定企业和单位,签订劳动教育与德育基地合作协议,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布置相关任务,到固定的场地进行实践学习,同时在目标分级劳动德育体系的监督下,按时反馈和调整,保障有秩序、有计划地安排学生体验真实的劳动情景,获得劳动直接经验,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实践素养,助推中小学德育和劳动教育的同频共振。

3.模块三,助力共赢:家庭生活互动——有主题的家校合育

德育和劳动教育的培养方案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尤其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习惯是行为的起步,而家庭是培养和保持个体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也是教育链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充分挖掘和利用家庭的教育功能尤为重要,而家校合力是推动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进而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关键所在。从家庭中的“自己的事情自己独立完成”的独立意识到“他人的事情帮忙完成”的主动自觉,再到关心社会公益和国家大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小学生德育和劳动教育的基础即是家务劳动和学校卫生劳动,但这绝不是简单填充学校劳动教育任务。换言之,这里的家务劳动和学校卫生劳动是与学生课程所学相配套的“劳动”,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再现和运用,不同学段的形式和内容不同,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是一个由德育引领,劳动教育感染培养的过程。

4.模块四,环境熏陶:网络共享交流——学科教学和课程德育的双向共生

德育(包括劳动价值观和素养)的培育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教学活动,其教学效果的体现具有滞后性,培养和教导灌输的过程十分漫长,而网络是宣传灌输主流意识的重要阵地,也是理论学习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感悟培养的最佳平台。将过去的学科课程教学向课程德育的单向转变,转变为二者的协同共生,不失为一种更加有效的做法。无论是德育还是劳动教育亦或是二者同频共振下的融合教学,只有在学生喜欢并认可的前提下才能取得实际效果。网络空间的互动交流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发展特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课程德育的最本质形式,是把德育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课程德育理念的实施,可以加强各门各类课程的德育意识,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强化思想价值引领。所以劳动教育的过程中理应融入德育内容,这是毋庸置疑的,但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这一思想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将这些内容进行巩固和提升,增强二者的共生性。放在设想的框架下,即可以将目标分级校园劳动德育体系中的第一、二、三模块学习内容和实践记录在第四模块中,不仅能够对所学内容进行再次巩固、拓展和升华,又能促进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加强彼此的交流学习。

结束语

无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还是劳动教育理论,都不可避免地谈到了德育与劳动教育的深刻渊源。在现代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教育体系下,劳动的特征、形态和场所也在不断变化,找准德育和劳动教育的契合点,需要与时俱进、探索创新。运用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思维与方法,探寻二者的协同路径,对于拓宽德育和劳动教育的发展思路,创新二者协同发展的体系和架构都有着积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共振劳动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ZJP56型组合绳锯组锯机超谐共振分析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安然 与时代同频共振
选硬人打硬仗——紫阳县党建与脱贫同频共振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