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数字化传承保护体系的实践路径研究
——基于四川巴中、达州、南充的考察

2022-03-16郝儒杰欧露罗一平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数字化文化

◇ 郝儒杰,欧露,罗一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于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之中,其生成和衍生会伴随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空间场所的转变而呈现动态变化。在大数据时代,如何有意识地去认识、传承和发展非遗,让其在科技文明的冲击下,依然保持悠久的文化传统、丰富的文化特征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值得深思的时代课题。

一、非遗数字化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非遗作为一个地区的文化基因,是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替代的元素。这一特殊属性要求我们基于非遗所展现的不同形态和表达的差异情感,去深入了解和研究非遗中所蕴含的价值认同、精神归属的深刻内涵,才能在文化变迁的今天,运用数字化建设,有效整合资源,利用高科技实现创新,确保非遗的传承既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又与时俱进。

(一)打造文化体系,彰显文化自信

非遗作为无形的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在于挖掘其隐藏的技艺、风俗及其民族信仰。同时作为一个地区文化特性的反映,是与其他文化相互交织碰撞的产物。从理论维度来看,非遗的传承既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适应的过程,又是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从价值维度上勾勒非遗保护的体系蓝图,数字化的使用进一步完善了非遗体系的建设。非遗传承人、当地政府、社会组织、学校教育等载体丰富了非遗保护的主体,数字化拓宽了这些主体合作的平台,保障了非遗传承的相对稳定性。而从现实维度上应把握非遗发展壮大的时代特征。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典型,产生于一个地区人民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之中,依赖一定的技术和工具。因此,要发挥非物质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就要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非遗自主创新能力①李长春:《文化强国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19页。。数字化是在顺应时代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着重改善非遗的传承技术、方法和手段,将传统的口传身授方式转变为多样化的传播技术和现代电子记录,扩大非遗传播的速度和范围。

(二)重塑空间体系,增强认知归属

采取数字化构建非遗的保护体系有助于在尊重地方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前提下,重塑空间体系。由于非遗涉及的内容宽泛、类型丰富且关系密切,因而不能割裂彼此的联系实施分别保护,而要采取整体性保护,既要展现非遗文化的场所,还要凸显文化的实践性。正是基于对文化空间存续性、综合性和时空性特征的考虑,在优化文化公共空间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数字化建设选取有文化意义和空间基础的节点,在完善公共设施的前提下,建设相应的非遗文化活动场所和传习场所,由此满足非遗传承的需求。

(三)创新资源利用,实现脱贫致富

在“十三五”期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资源,其衍生产业能够辐射带动相关产业,以产业集群效应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助力地区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四川具有历史悠久、特色鲜明、门类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应将经济协调发展和非遗保护有机统一在一起,推动相关产业的振兴,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非遗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四川非遗保护工作“成为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得到普遍认同,全社会积极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势头方兴未艾”②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文化热点面对面》,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94页。。

(一)落实政策保护机制

四川巴中、达州、南充等地在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严格贯彻落实《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为拓宽非遗传承主体的覆盖面,加大了非遗保护力度,积极践行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准则,通过丰富非遗保护和传承形式,以展览展演、展板宣传、讲座培训和媒体宣传等方式,大力普及和宣传非遗保护方针政策,增强民众保护传承意识。其中,以巴山背二哥、“火红巴中”、渠县汉阙数字博物馆等为代表的数字化传承保护实践探索,将川东地区打造成“非遗+旅游”的探索实践,掀起了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新方式。此外,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建设也为非遗的数字化传承保护壮大搭建了平台,为共同推动非遗项目的合作交流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融合科技发展模式

短视频的普及为非遗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非遗+视频”的模式打破了传统扁平、抽象的传播方式,促进了非遗的辨识度,提升了非遗产品的营销效果。巴中、达州、南充等地积极举办非遗购物节,联动电商平台,创新非遗数字化体验、数字化消费等新业态,吸纳非遗产品进入购物街活动,由此实现线上线下的展销,运用“非遗+直播+电商”的新型模式,联合七大网络平台举办“云游非遗”的影像展览,全方位提升非遗文化的传播力度,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切实将非遗文化转化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三)创新主体参与方式

横向来看,近年来,四川巴中、达州、南充等地文化部门立足传统节日,积极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接连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教学成果展、巴蜀工坊·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精品展和相关征文比赛等百余项非遗活动,与这些活动相配套的还有极具代表性的非遗产品的展览和互动体验活动。这些活化非遗文化的举措让其重归百姓的生活,给公众带来生动的非遗文化体验。纵向来看,上述各地加大推行非遗进校园的力度,成立了“非遗传承基地学校”,不但传习非遗代表性项目,还力邀非遗传承人定期亲授相关课程,让非遗在年轻人中扎根。此外,进博会等展示平台也为全球各地的展商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魅力搭建了平台。

(四)借助新型媒体传播

非遗新媒体矩阵具有覆盖广、时效强的优点。在推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四川巴中、达州、南充各地积极开发利用新媒体,在开展凸显民族特色的音乐歌舞活动的过程中,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巴蜀非遗的保护成果和地方魅力,开创了独具四川非遗特点的文化实践,为非遗“走出去”夯实基础。据统计,这些地区与非遗相关的媒体平台在2020 年的阅读量高达2 亿人次,在全国同类媒体平台位居前列。其中,在抖音上,“四川非遗”的粉丝量位居全国榜首,而其微博影响力稳居前三,这些举措都为非遗的传承和壮大提供了潜在的传承和保护主体。

三、非遗数字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虽然四川非遗的发展如火如荼,科学技术的发展更为其壮大提供了契机,但结合其发展实际,仍在传承的意识观念、目的方式以及体制机制方面存在问题。

(一)传承意识弱化,人才队伍有待加强

非遗的传承需要依靠民众的积极参与,但现实中,传承人员的老龄化和素质不高的现象已限制了非遗文化的创新活力,严重威胁到非遗文化的健康发展。其一,传承和保护的创新性不足。如何打破非遗文化出现的式微现象,促进非遗文化的“走出法”,对传承人员的素质和传承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四川当地人口老龄化严重,非遗的传承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而教育水平的低下,致使非遗很难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缺乏活力。其二,非遗的保护涉及文字记录、整理建档、宣传推广、发掘制作等,是一项复杂的文化项目,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其中,但目前参与者大都是文艺人员,对于非遗保护可能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此外,非遗的保护目前仅仅停留在防止遗失和损毁层面,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来抒发非遗文化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展示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三,传承和保护的重视性不强。虽然政府积极推进非遗保护工作,但民众大都以旁观者的身份配合政府部门工作,并未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深挖非遗的历史内涵和当代价值。因而如何提高民众对于非遗的保护意识是需要不同社会主体共同反思应对的议题。

(二)产业发展薄弱,特色项目亟待开发

一个地区的非遗产业如果并未深入挖掘自身优势资源,则难以形成集中的旅游资源。具体表现在:一是市场化程度低。这些地区的非遗产业化发展未能形成系统的、规模的文化产品来满足民众多元化的消费需求。由于非遗产业以利润为导向,对非遗的实质内涵存在错误解读和过度开发的现象,致使抄袭、重复、形式雷同等影响非遗文化价值的行为层出不穷,极易导致非遗文化的碎片化。二是联合发展较少,这些地区非遗文化的发展目前仍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三是内容不够精致,无法凸显地方特色。这些传统的非遗项目在对接市场资源的过程中缺乏市场化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致使缺乏知名度较高的非遗产业品牌。

(三)传统文化缺失,深度体验存在不足

非遗文化以商品形态展现其自身的价值,这种文化消费的模式就是通过非遗的符号化、商品化的呈现形式在商品的价值流动中实现消费者在实践中的精神体验。消费者通过这种文化体验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判断,即:从追求“乐”向追求“美”的转变。这就容易模糊民众对非遗文化和非遗产品的界限,凭借自身的文化感知将非遗产物具象化,致使非遗文化内涵与展示的载体之间出现矛盾。一方面,传统文化缺失,无法增强活动体验。当前非遗大都停留在视觉层面的体验,很难与民众形成深刻的思想共鸣。另一方面,投入力度不足,导致基础设施落后。非遗的保护是一项持续性的工程,诸如非遗的建档、推广、激励等工作,需要大量财力、人力的投入,而政府拨款以及专项资金并不能有效用于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四)资源利用不高,综合效益急需提升

如何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率是当下非遗保护和传承关注的焦点。第一,数字基础发展滞后。虽然运用互联网和5G 技术实现非遗的发展已在实践中得以操作,但并未形成一套体系化的非遗传承保护机制。第二,系统架构不够优化。要让非遗文化真正走进群众的精神生活,对非遗文化资源的加工、提炼和创新是关键。虽然四川当地在实践中积极整合各类非遗资源,但各区域采取各自为政的推广模式,导致非遗项目的整合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实现规模效应,再加之各类非遗项目的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不均衡,尤其是城镇化的推进和脱贫的紧迫性,造成了资金投入倾斜于能够带来更大经济效益的非遗文化产品,使得不同的非遗文化在保护和传承中分配到的资金不平等,部分商业价值较低的非遗文化无法有效传承下去。第三,互联互通难以实现。受非遗保护制度的局限,区域横向联合的制度尚不完善,而且缺乏跨区域的非遗保护协会组织,致使非遗项目的合作开展不具备稳定的平台。此外,相关部门对非遗项目的跨区域合作认识不到位,即便有非遗文化的交流也仅仅局限于文化交流,难以实现市场化的合作。

四、非遗数字化传承保护的路径选择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绵延至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实用性的发掘和利用,这种实用性既激励着人们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加强对非遗文化的学习和互动,又加速人们对非遗内在价值的传承和发展。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依托数字化建设构建现代化的保护传承体系是因时而导、顺势而为的,它的运用有利于打破非遗传承要素、内容、目的、方式和场域的局限,让四川地区非物质文化的边界逐渐向周边辐射,与现代社会相联相通。

(一)建设数字化平台:推动非遗数字化转型,促进信息服务的平台化

伴随数字化经济的快速推进,四川巴中、达州、南充等地的非遗发展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加大资源扶持力度,积极发挥云智慧功能,补齐发展短板”①郝儒杰,唐辉,谢雷,张元黎:《四川藏羌彝文化走廊饮食空间体验“云”构建策略研究》,《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加快推动非遗的数字化转型,为非遗的有效传承搭建服务平台。

第一,建立协同共享机制。要提高非遗衍生产品的质量,避免非遗传播方式的同质化,就需要建立协同共享机制,及时更新完善非遗数据库信息。“互联网+非遗”的发展模式实质就是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实现市场和非遗业界的相互协作。还需利用网上交流平台,打破非遗文化的地域壁垒,“制定‘一带一路’沿线非遗保护规划,成立区域性共享非遗保护组织,持续推进沿线非遗的传播、交流和共享”②谢中元:《“一带一路”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论》,《理论导刊》2017年第7期。。以非遗衍生产品为媒介,实现非遗产品的市场化,将非遗文化渗透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二,落实智能管理战略。在这些地区非遗的保护传承中,政府部门应搭建和各部门、各开发商以及民众的交流平台,不断强化非遗的长远动态保护意识,自觉落实智能管理战略。第三,设立数字保护资金。资金作为非遗保护的关键要素,是确保非遗数字化保护的重要基石。政府部门要联合各文化单位,加快非遗数字化保护资金的设立,优化资金的使用。这既有利于政府部门增加非遗数字保护的财政拨款,完善与非遗传承人之间的合作机制,还有利于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涌入非遗保护体系的建立。

(二)加快数字化传播:推进媒体融合,加快传播机制的共享化

非遗作为典型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新型媒介改变人们认识世界方式的大背景下,要融合多种艺术媒介,“在体验性、参与性方面可以尝试新的技术手段,让民众体验非遗之美,走近非遗,关注非遗,传承非遗”③北京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网络文化发展报告(2013—2014)》,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17页。。也就是“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独特优势,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传承保护体系,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循环发展活力,创造性实现数字化转型”④郝儒杰,唐辉,刘思语,黄凌凌:《四川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建设探析》,《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新论)2021年第5期。。

第一,加强继承创新,完善非遗体系。作为数字化传播的主力军,新媒体能将非遗中的细节透彻分析、客观分解、有序放大、及时推送在各大设备数字化平台,将非遗从现实生活复制到虚拟世界,促使人们反复学习和摸索,由此激发人们传承的主动性,加快保护非遗体系的完整性。第二,丰富宣传手段,推进整体营销。一是可发挥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的优势,以精美的图片展示和视频制作重点展示当地特色的非遗资源,不断增强推广力度,提升社会关注度。二是利用新媒体受众广、辐射范围大的优势,引导、鼓励民众运用抖音、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分享非遗的相关信息,并为其发展建言献策。三是深入非遗旅游节,利用数字化传播方式,将传统媒介和新型媒体融合在一起,利用宣传方式的多样化和节庆习俗活动的辐射效应,有效打造一个地区的文化品牌。第三,开发传播模式,加快平台交流。在群体需求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今天,非遗文化要寻求稳定发展,获得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加大对非遗内容的挖掘力度,打造个性化的地区形象。因而不仅要深化短视频自媒体的应用,保障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创意性和丰富性,还需落实跨界合作,在不同领域实现非遗文化和自媒体的有机结合,如探索“非遗建筑+短视频+文创产品”“非遗节日+短视频+广告”“非遗技艺+短视频+电商”等,由此延伸非遗文化的产业链条。三是深化与营销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电商平台,探索新型网络营销模式。针对非遗产品,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提高非遗品牌的曝光率。

(三)深化数字化计算:优化非遗产业化环境,提升非遗传承的智能化

新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以往必须花费更多精力选购或借阅纸质书刊的积极性开始降低”①郝儒杰,唐辉,唐云,许敏:《四川藏羌彝文化走廊饮食文化“云传播”策略研究》,《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为提升非遗保护和传承体系的智能化,政府部门应以规划协同、基础共建、环境优化、产业共兴为共识,有效运用大数据平台。

第一,细化数据处理,确保衍生产品的推广。数字化依托数据处理程序分析和用户信息反馈,实现管理的信息化,保障非遗服务的扩展性。基于数字化对涵盖民众审美趣味、群体心态、文化层次以及消费理念等反映市场导向的数据的处理,对本地非遗产品进行包装,深入融合地区风俗、历史文化、巴蜀风光等要素,在构建非遗现代化体系的同时,全面与市场接轨,运用互联网的市场化分析确保非遗的发展在适应规模化的现代工业生产、深化非遗文化品质的同时,设计出符合市场的衍生产品。第二,落实动静结合,优化非遗发展的模式。利用数字化改变运营模式,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非遗的申报—保护传承—发扬光大的进程之中。既要确保以陈列馆、博物馆和传承基地为代表的静态展示顺利铺开,又要落实“非遗产品展销+文旅街区”“非遗文化+研学线路”“非遗项目入驻+一个地区景区提质”等动态展示。第三,提高人员素质,把握非遗传承的规律。当前四川非遗相关人员对于非遗及其传承规律的把握仍停留在传统层面。针对这一现象,一方面,需要借助数据共享,统一规划人才数据库建设,对人才统一标准科学分类。另一方面,通过专家授课、交流讨论、案例分析等线上模式广泛宣传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的理念,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为非遗的产业化发展优化环境。

(四)推进“非遗+”:凸显非遗地方性特色,确保创新发展的多元化

传统文化是烙印在民众心理的文化自觉,非遗则是民众为满足自身需要创造的传统文化样式,由于其从群众中产生,到群众中扎根,因而具有自主创新和自发传承的优势。但这种优势需要与历史传承和时代环境相适应,在传承的基础上靠创新保持活力。因而在新时代,非遗的保护发展既需要在意识形态上注重新旧理念的碰撞,又要在形式上实现发展模式的多样化,这就需要落实“非遗+”机制,而机制“在社会学中被认为是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或方法”②李浩,郝儒杰:《制度、政策与机制: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的运转机理》,《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因而,需要在保证参与主体多样化的同时,确保其创新形式的多元化。

第一,“非遗+旅游”,文旅互融彰显历史价值。通过“非遗+旅游”的模式,将一个地区传统民俗、歌舞等引进景区,组建相应的表演队和艺术团,以实践深化“以文促旅,以旅兴文”的理念,打造新型非遗文化特色景区。第二,“非遗+文创”,品牌构建活化传承体系。非遗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其市场性和价值性的体现,这也是非遗活态传承的前提条件。为满足这一要求,政府部门要持续优化非遗保护传承开发机制,将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的文创产品。通过开发具有实用性、知识性、品牌性的文创产品,创新延伸非遗产业链条,将非遗与市场和现代生活接轨,促进资源的产业化和产品化。第三,“非遗+网络”,创新形式打破空间局限。伴随全国对非遗重视程度的提升,非遗项目不断扩增,这就为完善非遗传承保护体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5G 时代的来临和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实更是为非遗探索数字化传承提供了契机。一方面,要借助直播、数字化展览、数字化展播等网端云活动,实现非遗从抢救性保护到活态传承的过渡。另一方面,设计出与非遗相关的知识竞猜、小游戏、动漫等程序软件,以鲜活益智的方式激发民众对非遗内容的探索热情,由此延续非遗传承的传统文化,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非遗是一个传统的文化“符号”,数字化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取向,新兴的数字化技术可给传统的文化精粹赋予新的生机,使其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扬。尤其对于尚处在发展进程中的川东北地区而言,其丰厚的非遗资源彰显着巴蜀文明,更需要构建符合时代要求、彰显地域特色的数字化传承保护体系,为推动非遗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猜你喜欢

数字化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数字化:让梦想成为未来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