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大概念”为导向的美术教学研究

2022-07-13洪虹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大概念概念美术

◇ 洪虹◇

“大概念”(Big Ideas)作为一种教学观念,最先在科学学科领域中被提出。其目的是围绕核心概念组织课程内容,以此达到提高学习有效性的目的。在科学学科中“大概念”是科学家精心实证后的观点,若干个不同的“大概念”构成了一个学科的基本课程框架,是一个学科中最为精华、最有价值的学科内容。“用‘大概念’来建构基础教育的理科课程已经成为当代科学教育的重要特征和标志”①谢丽芳:《民间美术进课堂——薪火传承中的“蒲公英行动”》,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7年,第1页。。

一、美术学科中“大概念”的提出

21 世纪以来,如何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为学生精选美术学科的核心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成为美术学科基础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此时,理科基础教育以知识建构方式围绕核心概念来组织课程内容的“大概念”教学方法,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美术中的“大概念”是指美术学科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基本问题。它的提出是基于国家对美术教育的总体要求。2016 年《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组发布的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②《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人民网,http://edu.people.com.cn/n1/2016/0914/c1053-28714231.html.2016-09-14.。国家制定的核心素养以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为总体框架,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在此基础上还提出审美情趣、批判质疑、 勤于反思、珍爱生命、国家认同、问题解决等18 个关键表现。在核心素养方面,美术学科结合学科自身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分别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美术学科素养①尹少淳:《从核心素养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大变轨》,《美术观察》2017年第4期。。核心素养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激发了人们对美术学科、对最底层核心知识即“大概念”的深入思考。

二、美术学科中“大概念”的特点

(一)聚焦元认知

“大概念”不同于传统教学中所讲到的庞杂且繁多的知识点,它是学科中的核心知识,就像洋葱的核心,所有和它相关的知识一层一层地排列在其外围,对一切外围内容的学习都是不断贴近内核知识,是学生理解、消化内核知识的助推器和垫脚石②陈德娴:《浅议核心素养背景下以“大概念”为导向的美术教学》,《中国民族博览》2021年第2期。。“大概念”可以是个人经验、文化情景,也可以是科技议题,其关键在于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例如:在传统美术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美术技能与知识,通常把“对称”“色彩关系”“构图”“风格”等作为学科的基础和核心知识来看。但在大概念思维模式中,它们不是底层的核心知识,学习这些知识是为了解决画面的“和谐”问题,并且“和谐”还能延展到“社会和谐”以及“自然和谐”等人类终极的元认知目标上。因此,“和谐”便成为美术教育的大概念之一,并具有核心地位,原本解决画面和谐问题的知识便成为“基本知识”围绕四周。由此可见,美术学科会结合学习的终极目标聚焦学生对问题的元认知,高度凝练出不同的“大概念”,再以它为中心辐射四周的“基本问题”,共同组合成一幅结构清晰的美术学科认知导图。

(二)打通知识边界

美术作为人文领域的重要学科,不仅具有自己独立的知识体系,还与其他的人文、自然学科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紧密联系。其核心概念也较为广泛,既包涵美术学科知识中的“和谐”“艺术家”“设计”等大概念,也包涵美术和社会领域相关的“敬畏生命”“社会秩序”“个人身份”等大概念,还包括和生活领域相关的“自然”“观察”“交流”等大概念。总之,美术学科“大概念”的提出,需要从跨学科结合的高度去站位,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点展开深入思考,最终达到提升综合认知、建立终身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例如:美国的戴维斯出版社出版的《探索艺术》美术教材,就基于美国美术教育的核心素养提出了“自然、人和群体、分享与交流、故事、时间和空间、历史与传统、想象、探索、观察、生活”等36 个大概念,不仅考虑到了美术和相关学科的关联,还使学生能在这些开发的大概念中自我建构从而建立终身素养。

以学生认识生活中的花草树木为例,传统美术教育以关注花草树木的色彩、造型、品种等基本知识入手,探究画面的形式美感。虽然可以完成一幅好的视觉艺术作品,但是学生总是在美术的学科边界内认知具体对象,对同类问题难以融会贯通甚至迁移活用。而以大概念思维切入,引导学生逐渐将花草树木上升为“植物”进行认知,通过认知植物内部结构以及外部和人类、动物、矿物等的关系,再上升到对“自然”这个大概念的理解。在学生完成了这个大概念的认知过程的同时,也就完成了从具体问题的“初学者”到同类问题的“专家型学习者”的转变①尹少淳:《在少儿美术教育中融入“大概念”》,《美术》2018年第7期。。学生在“自然”这个大概念的探究式学习中打破学科边界实现知识间的融通。

(三)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

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是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是各学科教育一直追求的教学目标,也是美术教育中的难点问题。传统美术教育往往以具体知识为中心,设置的情景普遍较为单一,难以建立起“问题式”的探究语境,而“大概念”美术课程打破了学科和知识间的壁垒,促进了知识间的连接和融通,学生也在对基本问题的持续理解中导向了对本质问题的深入理解。以“和谐”的大概念为例,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创作出来的作品,在具有画面视觉和谐的同时,还能反映出更为本质的关于“和谐”的其他内涵,每个同学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画面呈现。这便是“大概念”教学从核心知识出发建构起来的问题认知框架。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创新中完成了知识的自我构建,也就完成了美术作品的创作。

综上,美术的“大概念”思维具有整合零散知识点、聚焦本质问题的特点,具有打通学科知识边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自我建构的特点。以创意思维为优先发展目标,以广阔而重要的人类议题为课程内容,以主动探究式学习为指导的“大概念”艺术课程正逐渐成为现代美术教育的主流理念②钱初熹:《以扩展与挑战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观念”视觉艺术课程研究》,《美育学刊》2019年第7期。。

三、“大概念”美术的课程教学体系

“大概念”美术课程作为一种前沿的教学理念,具有高度抽象的特点,必须在合理的教学体系中有序展开。如图1 所示,其教学过程分为五个过程:一是提出大概念内容;二是基于大概念引导提出基本问题;三是立足基本问题确立单元教学目标;四是围绕教学目标导入基本知识并设计教学过程;五是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标准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

图1 :“大概念”美术课程教学结构示意图

基于以上“大概念”教学结构,我们以“民间美术”大概念为例展开说明。第一,大概念的提出。大概念的“大”和“数量”其实是相对的,除了“自然”“沟通”“自我认识”等人类共同的基本问题以外,它还可以结合地域文化背景和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提出。民间美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类型,具有典型的审美和文化核心价值,可作为大概念提出。第二,明确基本问题。在确定“民间美术”大概念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一抽象的概念进行分解,提出何为民间美术?民间美术有哪些类型、民间美术和现代社会的关系等基本问题,教学在聚焦某一个问题后进行展开。第三,就教学问题明确基本目标。如:民间美术有哪些类型?美术学科目标有纹样、配色、比例、分类等。人文目标有:历史、象征、传承、数量等。由于基本问题较多且具体,教学可更具实际情况分单元设计并展开。第四,在美术学科和人文目标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把美术基本知识、绘画技法材料、艺术专业词汇、作品赏析评价以及跨学科综合的相关内容合理而巧妙地融入教学,共同构成一个丰富的教学过程。第五,教学评价。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五大方面为标准,设计出各种评价方式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和反思,如:学生自我评价、教师点评、小组讨论等。整个教学过程均由教师以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完成,学生在自我思考、想象、理解的过程中建构出自己对“民间美术”大概念的认知,从而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

以“认识自然”为例,可提出“自然和谐”的大概念。大自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如何认知和了解自然便是最为核心的知识。传统美术教育通常是以描绘自然中的花、草、树、木的外形去认识自然,这样虽然能够直观地把握自然世界,但不免过于表面,自然还有除了表象以外的太多信息。为了树立起中小学生对自然的整体认知,可以提出“自然和谐”的大概念,不仅能培养中小学生关爱自然的意识和品质,还能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接下来,围绕“自然和谐”提出基本问题。如,美丽大自然是什么样子?人类是怎么样破坏大自然的?我们应该如何和自然和谐相处?在提出问题之后,明确教学的两个目标。学科目标是:美术学科中的观察方法、写生造型、色彩关系、构成关系、综合材料,等等,重点是从技法层面理解自然,为创作思路的表达打下基础。人文目标是:从文化的更高层面思考人类如何和自然和谐相处,这样才能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提高对“大概念”的认知。

在教学目的明确后,就进入了丰富的教学过程。第一,基础知识,如自然环境中色彩关系中的冷暖对比、造型中的遮挡关系、构图中的近大远小、空间中的层次结构等;第二,技法材料,如马克笔画法、勾线法、拼贴法、晕涂法等可在示范教学中展开;第三,艺术词汇,如写实、具象、抽象、对比、原色、复色、线条、肌理等,将其融入教学;第四,艺术批评,将经典艺术作品赏析加入到课程中,让学生建立基本的作品评价意识;第五,Steam,即将跨学科综合的内容导入课程,将自然、科学、数学等知识穿插进课程,以此来开拓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跨学科视野;第六,将课程评价贯穿于作品的全过程。

四、“大概念”美术课程设计的特征

“大概念”作为现代美术教育的主流理念,应该普及到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去。但“大概念”课程设计也不同于传统美术课程中课题的概念,容易出现概念简单化、内涵浅薄化、内容具体化等问题,因此,“大概念”课程设计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大概念”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所谓“大概念”,一定不是普通的概念,它的提出一定是以“大”为前提。何为“大”,其实是指人在实际生活中最为核心和本质的概念。如,人为追求美好生活的本质、人类交往的本质、人和社会联系的本质、任何自然的关系、人的生命、日常使用的符号、对美的追求,等等。因为这些才是人类最为本质的问题,围绕“大概念”又会展开很多的“小概念”,最终启发学生对本质问题的思考。因此,“大概念”不宜过多,但要高度凝练。例如,美国的戴维斯课程体系,就提出了自然、人和群体、分享与交流、故事、时间和空间、历史与传统、想象、探索、观察(寻找美)、生活等36 个核心“大概念”。

(二)“大概念”认知要具有递进性

“大概念”既然是关注人类最为本质的相关问题,那它的内容必定具有高度凝练和抽象的特征。但是,中小学生对于相对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给予其充分的时间,使其逐步完成认识。因此,“大概念”课程的设计一定要具有认知的递进性。例如,对大自然的认知。可以通过观察认知自然的美,通过体验感受自然的美,通过科学了解自然的力量,通过生活来体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整个过程并不能通过一次课或一整年的学习来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在学生整个中小学的成长过程中来完成。它应该是本着教育的规律呈现出一种螺旋式递进的关系。例如,戴维斯课程体系将自然这个话题分在小学阶段的六个年级进行逐步讲解,分别为艺术与自然、回到自然、自然的力量、自然的礼物、亲近自然、和谐。基于这六个“大概念”延展出若干的“小概念”分布在学期中不同的课堂中,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水平的不断进步,对自然的理解也在分阶段的多次教学中完成螺旋式递进,最终建立自己对自然的整体认知。

(三)“大概念”要有利于发展核心素养

提出“大概念”教育体系的理念,其本质是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到达提升核心素养的目标。国家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到学生要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成为一个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美术课程中“大概念”的设置要站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高度进行思考。要让“大概念”课程在育人为本的基础上具有积极性、前瞻性、启发性,真正让美术课程达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目的。

结语

如今,在“教育国际化”的引导下,学科“大概念”是学科中最有价值、最能转变为素养的知识,帮助学生走向社会后有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不是只有知识却不会运用转化。因此,美术教学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向导。在美术学科中,美术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持续理解“大概念”,以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助推基础教育改革。

猜你喜欢

大概念概念美术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基于大概念的中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
以大概念的理念引领高中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