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新文科/新艺科”建设的方法与路径新探
——以四川大学“中国艺术国际巡展”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建设为中心
2022-03-16支宇
◇ 支宇◇
与中国其他学科门类相比,“艺术学”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门类。作为我国高校学科体系中最新也即第13 个学科门类,艺术学最早于2011 年由原来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成功升格而来。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 年)》的颁布,“艺术学”正式成为中国学科体系中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王一川曾指出:“2012 年,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下面的一级学科升级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无疑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如此宝贵的发展机遇,艺术学如何积累并充实自身的学科实力、如何起来保护和提升自身的学术形象,需要艺术学界自身高度重视”①王一川主编:《中国艺术学年度报告2012—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页。。近十年来,“艺术”的学科建设与话语建设在当前中国“新文科”建设浪潮中做到了与其他学科基本同步。这突出地体现在“新艺科”教育理念与学科建设目标的提出。有学者从宏观上指出:“从战略层面看,全面构筑‘新艺科’,推动艺术学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是2035 年建成文化强国的必要举措。从技术层面来说,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技术、核心算法和区块链等一系列科技应用已经渗透进艺术领域,‘新艺科’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及时回应现实需求,才能真正助力文化自信的提升。‘新艺科’建设要实现理论突破、实践创新和全方位拓展,必须深化对艺术领域科技应用、产教融合、功能属性等的认识”①顾亚奇,张旭:《新文科建设中的“新艺科”之思》,《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3日。。显然,这样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界的共识。
不过,“新艺科”建设如何从微观着手与特定的学科领域进行结合?如何将新一代数字技术创新性地运用到艺术学教育与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对广大高等院校从事艺术学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四川大学“中国艺术国际巡展”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无疑对艺术学科门的“新文科”建设具有较为重要的启发性。
一、数字赋能:中国艺术史论教学改革的一个新契机
“面向世界著名艺术展览空间的中国艺术国际巡展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简称:中国艺术国际巡展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是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美术学”教学团队为中国美术史、艺术评论和中国当代先锋艺术等专业课程所设计的创新型实验教学课程。“中国艺术国际巡展”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和实验项目的开展由传统课堂在“数字虚拟仿真VR/MR 技术”产生之前的课程教学环节升级而来,是四川大学“美术学”教学团队响应和顺应“新文科/新艺科”建设的重要举措。
从全球视野看,无论是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德国卡塞尔文献展,还是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和英国爱丁堡艺术节,每一次当代艺术展演都溢出了艺术活动领域而演变为一个巨大的全球性社会文化事件,呈现出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实质上成为参展国塑造国家形象、彰显自己文化吸引力的重要表征手段。从国内看,随着中国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当代艺术展演已经成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抓手。培养具有国际艺术视野、具有中国文化精神而且熟悉世界著名大型展览空间与流程的人才,已经成为高等院校艺术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其原因在于新一轮全球化具有“新轴心时代”的独特文化艺术逻辑。以中国艺术为例,“在‘新轴心时代’这样的境遇中,中国一方面不得不重返文化母体以寻求滋养,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借助于先行一步的西方‘他者’来处理与统合现代性问题”②彭肜,支宇主编:《艺术史叙事与艺术经典的重构》,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84页。。也就是说,中国艺术及其全球化传播离不开中西艺术文明的互视与映照。在“新文科/ 新艺科”建设目标出现之前,四川大学美术学专业的相关课程中的“中国艺术国际巡展”教学环节仅使用了传统的课堂实验教学手段。具体做法是要求学生从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上选择5 个艺术流派20 位有代表的艺术家共40 件作品在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等展览空间面向世界各国观众进行展览策划。在呈现手段上,只能采用《策展计划书》、展场平面设计图纸和口头讲解等方式。显然,这些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与手段受到教学条件在时间、空间和手段诸方面的限制,亟待使用新的教学方式与技术手段来拓展和提升教学效果。受“新文科/ 新艺科”建设目标的鼓舞,“中国艺术国际巡展”教学团队发现“数字虚拟仿真VR/MR 技术”为“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契机与可能。
首先,世界著名当代艺术展的展览场地与空间现场具有“不可及性”,“中国艺术国际巡展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能够让更多学生得到国际化艺术视野和策展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教学团队的支宇教授和彭肜教授从2015 年起,连续5 年在暑期组织6 次“发现经典/触摹经典:中欧艺术交流与研修计划”系列活动(2015—2019),先后主办“叠映”系列中欧艺术交流展、学术研讨会和写生活动等,同时参观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爱丁堡艺术节、纪念包豪斯100周年等当代艺术展览,遍访巴黎、伦敦、柏林、维也纳、罗马、魏玛、马德里、布拉格、布达佩斯、慕尼黑、那不勒斯等欧洲城市的各大著名美术馆,荣获四川大学“德渥群芳教书育人先进团队奖”。从教学效果看,“发现经典/触摹经典”活动无疑达到了我们设置的学科建设目标,即“追踪艺术热点和学术前沿,拓展一流专业与一流学科建设的新界面”①彭肜,支宇主编:《艺术史叙事与艺术经典的重构(第6辑)》,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1页。。但每次参加学生人数仅仅20 余人,且开销较大(每次活动持续20 天,人均所需费用在3 万人民币以上),显然,这远远无法满足中国艺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
其次,现有实验无法完美地模拟和呈现中国艺术作品在国际展事活动真实空间的展览效果。现有实验环节中,因为距离遥远无法亲临,同学们只能通过图书资料和网络获取“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和“英国爱丁堡艺术节”的信息来绘制和还原展览现场。课程实验教学三年多来,学生普遍反映难度太大,绝大多数同学都无法完成预定任务,基本都将展览空间改为四川大学美术馆或四川大学博物馆,完全偏离了本课程与实验所预期的国际化培养目标。偶有几位同学完成,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为,这不仅花费教师与学生大量的教学时间和学习精力,而且绘制的展览场所具有平面性和静态性,无法获得逼真、直观和生动的展览效果。而数字化VR 虚拟仿真展览的运用不仅能够让师生方便操作并更有效率,而且能让学生通过将身体及其移动置入空间,从而获得“具身性”的审美体验与沉浸式感受。因为,“当代数字技术与媒体形态发展的最重要价值在于将运动的身体、流动的视点与个性化的主体重新置入视觉文化的生产过程”②支宇:《数字媒介时代的视觉文本与审美文化》,《中外文化与文论》2020年第2期。。
再次,艺术作品具有强烈的在地性与多样性,传统方式无法呈现雕塑艺术、装置艺术、动态艺术、行为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的空间感、真实感和交互性。随着艺术创作不断物质化、装置化、在地化和多媒介化,当代艺术展览的策划与实施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绘画展览活动,而是一种涉及空间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大地艺术等多种表现形式、多层面多维度的繁杂活动。艺术展览场地也不再是传统博物馆式的结构封闭、形态单一的“白盒子”,而是一个包括展场特定空间的室内与室外、静态与动态、瞬时与长时段、孤立与交互等多种性质融为一体的综合性空间与场所。以2017 年卡塞尔文献展为例,主题展的展馆就突破了室内模式,将室外500m2的地面与草坪作为展览的延伸空间。而2019 年威尼斯双年展,俄国艺术家则使用了大型影像空间装置作品。这些特征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展览方式,模拟当代艺术展览的运作过程只有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导入全景、VR 和MR 等手段才能实现。
最后,当代艺术展演已经成为高成本、高消费的系统工程,只有虚拟仿真实验才能节约实体艺术展演的巨额开支和对资源的消耗。以威尼斯双年展为例,展览分布从主展场(Giardini)开始,一路延伸到军械库展区(Arsenale),相距两三公里,展览流程包括从室内到室外,涉及场地分配、作品搬运、包装拆卸、墙体粉刷、展板制作、灯光调节、演员彩排、海报喷绘等展演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工、材料、能源方面的开销与耗费。加上空间重构、照明构成、展场搭建、作品安装、交通导引、安全设备等工作程序,在某种意义上,当代艺术展览完全已经演变为一个涉及超大空间、大型设备和展览人员的高成本、高消耗的系统工程。数字虚拟仿真技术则能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它不仅能满足教师的教学演示需要,而且还为师生们的作品提供一个良好的展示空间。以2015 年威尼斯双年展为例,中国艺术家徐冰的著名超大体积装置艺术《凤凰》就用数台起重机放置在军械库船坞的水面上。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传统真实的教学场地与实验条件已成为当代艺术展演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束缚性因素和瓶颈,亟待获得突破。
笔者曾以英国当代艺术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hney)为例说明现代数字技术与艺术创造之间的复杂关系。“霍克尼的创作证明,电子光笔和触摸屏与身体知觉并非水火不容。IPad 作品中的每一个笔触照样能记录出电子设备与身体感知之间的交融性关系,虽不如传统绘画媒介那么丰富与无限,但也能充分体现出艺术家的身体在与电子产品接触中的个体化知觉经验。他的探索表明,科技进步只要不发展为唯科技主义或工具理性至上主义,并非身体感知系统必然的对立者与摧毁性力量”①支宇:《具身的进路:中国当代艺术的视觉认知与观看方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第14页。。
新的时代告诉我们,“新文科/新艺科”建设所倡导的新数字技术为“中国艺术国际巡展”这样的传统艺术史论课程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只有抓住VR 虚拟仿真等数字手段,我们才能在新时代的艺术史教学和新文科/新艺科教学建设中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二、中国艺术国际巡展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的建设经验与未来展望
在“新文科/新艺科”教学理念产生之前,“中国艺术国际巡展”一直是四川大学“美术学”教学团队内置于中国美术史、艺术评论和中国当代先锋艺术等专业课程的一个教学环节,其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从事中国当代艺术策展的国际化视野与操作能力,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艺术史重要艺术家、艺术现象与艺术流派,熟悉现当代艺术展览的基本工作流程以及研究方法,助推“中国文化艺术走出去”,并为学生从事国际化艺术展览与文化产业工作打下重要基础。在“新文科/新艺科”的语境中,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迅速行动起来,从课程依托、系统开发、实验设计和教学流程等各方面开展“中国艺术国际巡展”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的建设,成功地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于艺术史论教学,较好地探索出了一条“新文科/新艺科”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一)课程依托与设备保障
“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传播”问题本是艺术史论教学的一个基础性话题。2011 年艺术学升门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艺术史论”和“艺术与科技”两个二级学科分化发展的特殊状况,这无疑是一种不符合“新文科/新艺科”发展理念的暂时性现象。不过,2017 年以来,随着“新文科/新艺科”理念影响的不断扩大,我国艺术教育界无论是综合型大学还是专业性艺术院校,都非常关注艺术与科学的交叉整合问题。有学者认为,“艺术史论”和“艺术与科技”是“新文科/新艺科”建设的必然方向。具体而言,就是要“把早已逃逸出‘设计学’一级学科疆界的‘艺术与科技’这个二级学科改派到‘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之下,并重新界定其学科建设以及学术研究的边界。这样做不仅各方面条件基本成熟,而且是合乎实际的、可行的,也必将为艺术学学科的整体发展开辟新的生面”①仲呈祥,冯巍:《艺术与科学:艺术学学科“双一流”建设的一种设想》,《艺术百家》 2018年第1期。。中国艺术国际巡展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依托于四川大学艺术认知与神经美学实验室展开建设,与“艺术认知眼动实验”和“神经美学脑电实验”一起共同构建起四川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工程“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超前部署学科一个完整的艺术认知科学实验体系。
目前,实验教学空间坐落于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拥有实验教学面积近200 平方米,分为讲解区和实验操作区,现有微软全息3D AR 眼镜、HTC Vive Pro 眼镜及配套装备、VR 全景8K 摄像机、移动图形工作站等专业级虚拟仿真实验设备,可同时满足容纳1-2 个标准班分组进行VR实验的教学需要。
(二)实验教学系统开发
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综合性高校一样,四川大学在艺术学学科发展与建设中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丁方认为,“艺术学学科是新文科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类高校应发挥文理兼容、学科交叉的优势,建设出一流的艺术学科”②丁方,孙含露:《新文科视域下综合类高校新艺科建设研究》,《美术》2022年第4期。。不过,“新文科/新艺科”建设的关键问题不仅在于理论阐述,更在于通过具体的课程建设与实验教学系统的开发来落实。换句话说,“新文科/新艺科”建设的关键在于利用新一代数字技术获得教育理论与手段的拓展与升级,这方面,四川大学无疑在全国高等院校中走到了前列。
本课程教学团队自主搭建了“中国艺术国际巡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V1.0”。该系统集成了技能示教全过程所需要的教学、分析、管理工具,形成了一体化智能示教再现现场。学生能够配合虚拟仿真设备,在该系统中进行当代艺术展演的虚拟策展、互助练习、双向评判,并完成纠错、知错与错误采集等环节。通过该系统问题可视化、数据化的设计,教师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实现即时的、高效的现场操作教学效果。值得指出的是,本系统具有其他基于国内展馆的静态、室内展览模式的文物展览虚拟仿真系统与平台不可替代的独特性与唯一性,“中国艺术国际巡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V1.0”已于2021 年6 月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三)实验设计与教学核心
“中国艺术国际巡展”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要求学生具有美术学的基础知识,有较明确的策展主题及构思,能够根据主题与教师要求,分团队组织展演各环节。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应提前熟悉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和英国爱丁堡艺术节等三大世界级著名艺术活动的流程、机制与文化艺术氛围,尤其要对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德国卡塞尔文献展主馆弗里德利希阿鲁门博物馆和英国爱丁堡艺术节展馆、苏格兰国立现代美术馆这三大展览场馆的地理位置与空间布局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同时,学生还应对虚拟仿真技术与相关设备提前熟悉相关知识。
具体而言,“中国艺术国际巡展虚拟仿真实验”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和“以VR 实操为手段”的核心思想,从确立巡展线路与理念,组建巡展团队、撰写展览前言、设计巡展海报并撰写策展计划书,到完成展馆空间规划、展品摆放、视觉效果控制,最后构建沉浸式的观看体验以及教师评分,形成了完整的实验闭环,帮助学生掌握“中国艺术国际巡展”一体化的策划、布置与实施的思维、流程与方法。
(四)实验教学流程规范
为了适应艺术评论与艺术展览课堂教学的需要,“中国艺术国际巡展”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努力将实验教学的流程进行了规范化与标准化处理。
流程的第一阶段是“虚拟巡展总体策划”。主要内容包括巡展路线、空间与主题的总体规划、团队分工与角色扮演等,分为以下步骤:第一,选择并熟悉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和英国爱丁堡艺术节三大世界著名艺术展览的3D 虚拟仿真场所与空间,并进行巡展的整体规划;第二,展览主题,撰写项目总体巡展计划书上传和项目材料选取,清单填报;第三,项目小组人员分工分析及角色扮演。角色包括策展人、学术主持、视觉总监、媒体总监与展务总监五种身份。流程的第二阶段是“虚拟巡展空间布局设计”。选取展览地址后,教师指导学生确定展览活动的时间安排、根据展馆平面图规划功能分区及详细说明。在展馆内外空间的区域分配基础上,进行如墙体搭建、空间风格设计及配套环境构建等操作。流程的第三阶段是“虚拟展品布展设计”。根据展览主题,挑选中国艺术史上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对其位置及配套物料进行虚拟布展。展品内容涵盖了架上绘画、雕塑、装置艺术、公共艺术、行为艺术和影像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调整手段包括灯光调整、录音介绍输入、文字说明输入等方面。流程的第四阶段是“巡展总体合成与交互体验”。完成展演设计后,策展人及其他用户能进入虚拟实境沉浸体验或检测,以及点击录制生成巡游动画。流程的第五阶段是“教学效果总结与评估”。通过分析所有学生线上和线下的训练数据及最终成品,教师能对整体项目策划、项目功能、项目最终目的等多方面进行指导与评分,并结合学生的课程表现,指导下一轮中国艺术国际巡展虚拟现实教学系统教学过程。
目前,“中国艺术国际巡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仍在持续升级中。根据下一步研究计划,本实验教学课程除了在四川大学全校新一轮本科核心通识课程,“大美无言:书画艺术与审美意识”中得到运用之外,还将为核心通识课如:中华文化·艺术篇、中国美术史、西方艺术史、艺术批评和文化产业等提供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环节与机会,并进一步提升美术学专业课程的覆盖率,以期强化四川大学“美术学”作为四川省本科重点学科和国家双一流学科的地位。此外,在空间延展性方面,通过拓展和分期建设,实验教学系统还将逐步覆盖更多的西方主流艺术展览活动与空间,并通过丰富系统软件的内容适时更新,让其他高校、社会艺术机构和普通公众实现中国艺术作品的海外巡展。后续还将增加“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巡展线路”,将涵盖新加坡、印度加尔各答和肯尼亚内罗毕三大关键节点性城市的美术馆。
结语
总之,“数字化资讯越发达,全球化进程越加速,文化与艺术交流的‘在地性’需求与愿望也就更加迫切”①彭肜,支宇主编:《艺术史叙事与艺术经典的重构(V)》,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178页。。“中国艺术国际巡展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以中国本土具有“在地性”的艺术作品为认知对象,有力地将学生的美术观念从传统静态认知模式拓展为装置、动态、行为和新媒体的当代艺术认知模式。课程应用VR 虚拟现实教学手段,将传统艺术展演从高消耗高成本和难以实际操作的线性文本教学方式解放出来,让艺术批评与策划的教学方式从教师口头讲授、文本阅读、模型演示和视频观看转化为学生进入VR 虚拟空间进行超大规模空间规划、多样态展品布置、多层次光效照明控制,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艺术史教学模式与流程。从被动文本学习到主动的虚拟仿真操作实践,虚拟仿真数字技术为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提供了技术前提,使得以教助学、以练带学、以评验学真正成为可能。
应该说,“新文科”教学的主要特征,包括学生主动式学习、师生交互性练习和评价一体式教学过程等基本都在“中国艺术国际巡展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得到了初步实现。事实证明,本课程能够将学生从架上静态绘画作品和雕塑作品等传统艺术作品观念中解放出来,更为充分地理解当代装置艺术、实验艺术、行为艺术、影像艺术、公共艺术等多元艺术形态的特征与展示方式。当代艺术和当代美术馆也具有这样的“去分化”功能,即所谓“对空间分化、机构分化和话语分化这些社会文化现状与机制的重新解构和再次重组”②支宇:《视觉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的具身观看与自由知觉》,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21年,第196页。。显然,这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在世界著名艺术展览场所与空间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将20 世纪中国现当代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与艺术作品在世界著名艺术展览场所与活动呈现世界观众的策展能力,无疑是在数字虚拟时代“沉浸式”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