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成长的基石
——以桐城张氏家训的教育理念为例
2022-03-16方金友
方金友,方 蕾
(1.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51;2.安徽省 无为市实验小学,安徽 无为 238300)
家庭是我国青少年走向社会前的重要活动场所。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每个家庭都极尽可能地对家庭中的子弟进行全方位地培养。调查显示:截至2020 年3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 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97 亿;30 岁以下的网民占比达到44.7%,青少年已成为网络媒体的主力军[1]。而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重要内容,古代名人家训的教育理念则是不可或缺的生动素材。桐城张氏家族“六代翰林,自祖父至曾玄十二人,先后列侍从,跻鼎贵。玉堂谱里,世系蝉联,门阀之清华,殆可空前绝后矣”[2]。张氏家族在科举入仕、社会认同等方面都称得上是成功的家族,成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倡导良好家风的薪火相传,重视家庭教育理念,当为最主要原因。
一、学以致用的读书理念
在我国传统社会,士绅阶层的地位是通过读书得来的,其地位的存续也靠读书来稳固。费孝通对此曾有精辟的分析,“不劳力的人本来并不是非劳心不可的,换—句话说,一个靠着特权而得到生产者供养的人,不但不必有生产所需要的知识,而且也不必有任何其它知识,他可以悠哉游哉地过他寄生的日子。如果他不这样,他的特权就不安全了。特权是要靠力量来维持的:暴力、政权或社会威权。文字是得到社会威权和受到政权保护的官僚地主的手段。于是不但只有这种阶级有资格读书,而且这种阶级亦有读书的需要。两相配合而成了这种阶级的特点了。”[3]可见,士绅阶层既有读书的资格,也有读书的需要。
桐城张氏家族是依靠读书起家的,他们深知:“人家富贵两字,暂时之荣宠耳。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读两字。”[4]216唯有读书才可以“继科名,传家声”[4]221,“保家莫如择友,求名莫如读书”[5]153。在科举时代,“举业乃朝廷取士之具,三年开场大比,视此为优劣,人若举业高华秀美,则人不敢轻视。”士绅家庭的后代家道如何,唯有视读书是瞻。“每见仕宦显赫之家,其老者或退或故,而其家索然者,其后无读书之人也;其家郁然者,其后有读书之人也。”为求家道葱郁,家门兴盛,张氏家人世代不忘走读书应试之路,张氏先辈也每每以勤学好读敦促子弟,因为“父母之爱子,第一望其康宁,第二翼其成名,第三愿其保家”,要求子弟“幼年当专攻举业,以为立身根本”。同时,读书可以养心,修身养性。“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唯读书可以养之。每见堪舆家,平日用磁石养针,书乃养心第一妙物。闲适无事之人,整月不观书,则起居出入,身心无所栖泊耳,目无所安顿,势必心意颠倒,妄想生嗔;处逆境不乐,处顺境亦不乐。每见人栖栖皇皇,觉举动无不碍者,此必不读书之人。……且富盛之事,古人亦有之,炙手可热,转眼皆空。故读书可以增长道心,为颐养第一事也。”读书还可以养生,“贫贱之士,果胸中淹博,笔下氤氲,自然进退安雅,言谈有味,即使迂腐不通方,亦可以教学授徒,为人师表”。“人云凡人欲饮酒博奕,一切嬉戏之事,必皆觅伴侣为之,独读快意书、对佳山水,可以独自怡悦。凡声色货利,一切嗜欲之事,好之有乐则必有苦,唯读书与对佳山水止有乐而无苦。”[6]217-223
张英通过多年的读书阅历,摸索出许多至今看来仍行之有效的阅读技巧。他指出读书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划分不同的读书内容。他以二十岁为界,建议二十岁之前和二十岁之后所读之节各有不同。因为“少年知识未开,天真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尔提起,尚可数行成诵;若壮年所读,经月则忘,必不能持久。故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必须幼年读,长壮后,虽倍蓰其功,终属影响。”因此,要利用八岁到二十岁之间的珍贵岁月,阅读急需之书,以受用终身。这一段时间以读书为主,大量阅读,进行知识的最初积累。“此时,时文固不可不读,亦须择典雅醇正、理纯词裕、可历二三十年无弊者读之。”其它无多大用处的时文则不能将珠玉难换的岁月消磨在这上面。读书要温故知新,要为我所用,不能读后束之高阁。读一本书就要发挥其最大用处,他要求子弟“将平昔已读经书,视之如拱壁。一月之内必加温习,古人之书安可尽读?但我所已读者,决不可轻弃,得尺则尺,得寸则寸,毋贪多,毋贪名,但读得一篇必求可以背诵,然后思通其义蕴,而运用之于手腕之下——若曾读此书而全不能举其词,谓之画饼充饥,能举其词而不能运用,谓之食物不化,二者其去枵腹无异。”[6]222
读书的至高境界是学以致用。张廷玉悟出的读书之法就是“随手录”。他读书时“遇赏心怡情,不常经见者”,他就随手记录下来,他把这种做法称为“随手录”。他二十岁开始笔录,到五十岁时,“得五轶,约记千篇有余”[5]266。张英建议,读文不在多,贵在领会,“择其精纯条畅,有气局词华者,多则百篇,少则六十篇”。将其融会贯通,变为自己真正掌握的东西,这样才能有用。反之,“若贪多务博,过眼辄忘”。即使读书再多也没有丝毫作用。最重要的是要把所读内容内化为自己所有。“故吾所以恩常窒而不灵,词常窘而不裕,意常枯而不润,记诵劳神,中无所得,则不熟不化之病也。”读书的同时要动手写作,写作要讲究技巧。张英认为:“文章为荣世之业,士子进身之具。”作文一定要有光彩,才能动人。科举文章的特点是“理明词畅,气足机圆”。为敦促子弟写出好文章。他要求子弟写作时,“一题入手,先讲求书理极透澈,然后,布格遣词须语语有着落。勿作影响语,勿作艰涩语,勿作累赘语,勿作雷同语。凡文中鲜亮出色之句,谓之调,调有高卑,疏密相间,繁简得宜处谓之格。此等处最宜理会。……夫能理会,则数十篇、百篇已足。……不能理会,则读数千篇与不读一字等,徒使精神聩乱,临文捉笔依旧茫然。”读文重在实用,“作文决不可使人代写,此最是大家子弟陋习。写文要工致,不可错落涂抹,所关于色泽不小也。”[6]222写作文固然有利于科举考试,但科举考试并非是写作文的唯一目的。“文字好则中式,世亦岂无好文而不中者耶?但不可因好文不中而不作好文耳。”[5]159
二、慎重择友的交往理念
人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必然经历社会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也有利于人格的完善,更利于家庭与社会良性互动,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与他人交往相处,有些对象无论善恶好坏均是无从避免的,如同事、同学、同僚等,但也有一类对象选择是否与其交往、交往的深浅程度,却把握在自己手中,这就是朋友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朋友、与朋友如何交往,都由自己把握。而朋友品行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该交往人品行的好坏。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7]选择什么样的朋友与之交往,往往关系着个人人生去向。交上好的朋友,就会相得益彰,而如果交友不善、遇人不淑,则有可能一生都受之影响。
张氏这样世代显宦的士绅家族,首当其冲的是想方设法尽可能长久地保住官宦之家的地位。他们的一切做法都以此为出发点,那么,要想稳定存续,重要的是子弟的贤能与否,而子弟的贤能固然离不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良好的教育,同样,子弟的贤能与否与他们交往对象也不无关系。谨慎择友是张家代代相传的传统。“保家莫如择友”是张家祖传家训,这是“痛心疾首之言”。张英把择友当作人生第一等事,择友也是张英本人的亲身体会。“择交之说,予目击身历,最为深切。”子弟幼年时,不离父母,所以有父母督责。入学读书后,又有严师监督。但子弟长至十六七岁时,父母逐渐将其视为成人,而老师也渐渐对其减少督责,而他们此时又是处于“知识渐开,嬉游渐习”的阶段。“虽父母师保之训,与妻孥之言,皆可不听。而朋友之言,则投若胶膝,契若芳兰。”他们此时还是未成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处于正在形成的过程中。这时,远离父母老师的他们身边就只有朋友之类的亲近之人,他们“必视朋友为性命”,朋友的作用非同小可,他们会唯朋友之言是听,“乍得友朋,投契缔交,其言甘如兰芷,甚至父母兄弟妻子之言,皆不听受,唯朋友之言是信”。“所与正则随之而正,所与邪则随之而邪,此必然之理,身验之事也。”但是,一旦“有匪人侧于间,德性未定,识见未纯,鲜未有不为其移者”。官宦家庭的子弟,因其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给一些有目的的人以更多的觊觎机会,他们会想方设法地亲近士绅子弟,对他人还缺乏应有辨别能力的士绅子弟“一入其彀中,迷而不悟”。这时,即使有尊长劝谕,他们也听不进去,反而与尊长之间产生嫌隙、矛盾。这样做的结果是“益滋乖张”。不但给个人带来不利,而且可能会给家人和家族带来矛盾和祸患,所以,张家素有“保家莫如择友”的家训[5]221。
朋友的作用是如此重要,一定要谨慎择友。择友首先要注意的是“慎之于始”,慎选朋友。朋友不必多,“俭于交游则匪类远”。朋友之间在于相互契合,与之交往后能够相互勉励,共同进步,要对自身有鞭策促进作用。张英告诫子弟“但于至戚中,观其德性谨厚,好读书者,交友两三人,足矣”。要远离“戏游征逐”之友,他们“耗精神而荒正业,广言谈而滋是非”[5]221-222。这样的朋友会造成种种不可预料的弊端,给个人家庭乃至家族带来极大的困扰。真正的朋友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朋友之间要“有善相勉、有过相规、有患难相救”。本着这种交友原则,张氏家人在官场上的表现就是不树朋党,如张英荐举人才,“终不使其人知”。张英因为人忠实,外和内刚,而使得“自同官及后进之士皆倾心相向”,但他退朝之后,“日手一编,莳花鼓琴,杂宾自远”[8]191。张廷玉一如乃父,他有机会推荐翰林人才时,“有所荐举,即擢用,终不使其人知”[8]373。谨慎交友,不构朋党。使得张氏子弟在官场上得以进退有节裕如、游刃有余。
三、淡泊名利的处世理念
人生在世,离不开物质财富。物质财富是人生存的前提与基础,它供人生、致人乐。但是人对物质的追求要适可而止,不能成为物质所役使的奴隶,过度地追求物质财富,贪婪之心不可遏制,为物所累,徒增烦恼不说,有人还可能会为此铤而走险,酿下大错。怎样在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和物质财富对人们需求的满足之间把握好一个度?使得财富既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又使人不为其所累?这些是人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爱财之心,人皆有之,但一方面要取之有道,另一方面则不要过度放纵追求财富的欲望。张氏家族做得比较好,张氏家人大多都有一颗淡泊心,官居显赫,也并不过分追求名利。大多数人都认为,人生适意之事为获得贵富。张英认为,拥有它们固然是好,但如果处理得不当,就会为其所累,一旦为其所累,自然就无福可言。因为富贵是“高位者责备之地,忌嫉之门,怨尤之府,利害之关,忧患之窟,劳苦之薮,谤讪之的,攻击之场”。并且“有荣则必有辱,有得则必有失,有进则必有退.有亲则必有疏”。财富积累得多就会想方设法经营布置,保留守护,这自然要耗费精力,劳顿身体,其中的苦楚不可言状。从消极方面来说,拥有财富就会被各色人所觊觎,并会面临各种不可预知的危险。“大而盗贼之劫取。小而穿葥之鼠窃,经商之亏折,行路之失脱,田禾之灾伤,攘夺之争讼,子弟之浪费”,个中酸甜,只有身临其境的富者才能体会。既然财富是身外之物,过多地拥有会成为人的累赘。所以,对于财富,要廉洁取之,淡泊视之。“则取之当廉,而不必厚积以招怨;视之当淡,而不必深恨以累心思。平心息忿,庶不为外物所累;俭于居身而裕于待物,薄于取利而谨于盖藏。此处富之道也。”唯其如此,才能“安分省事、心神宁谧,百无纷扰”[9]220-223。
张廷玉非常欣赏淡泊一切的思想。“人生乐事,如宫室之关,妻妾之奉,服饰之鲜华,饮馔之丰洁,声技之靡丽,其为适意者。皆在外者也。而心之乐不乐不与焉,唯有安分循理,不愧不怍。梦魂恬适,神气安闲,斯为吾心之真乐”。[5]167“万病之毒,皆生于浓,浓于声色,生虚怯病,浓于货利,生贪饕病,浓于功业,生造作病,浓于名誉,生矫激病,吾一味药解之,曰‘淡’。”[5]176对名利的淡泊与知足是事物的一体两面,对物质的追求要适可而止。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即可,不要给自己设置一些难以企及的追求目标,使精神长期处于一种不满足的感觉,从而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这样做,只会“常忧”而不会“常乐”。
张英分析世人多苦的原因说:“庸人多求多欲,不循理,不安命,多求而不得则苦,多欲而不遂则苦;不循理,则行多窒碍而苦;不安命,则意多怨望而苦。”世人多苦是因为多求多欲,不安分,多存非分之想。他们为达目的而“局天蹐地、行险征幸”。这样做就象穿着棉絮在荆棘中行走一样,他们怎知在康庄大道上行走之乐呢?而圣贤、仙佛没有世人这些多欲夺求之病,所以他们常常能够自得其乐,其乐陶陶。为此,张英准备悬挂一对联于堂中,勉励自己与家人要知足常乐。“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9]217天下美景美不胜收,而富贵之人为名利所役,同样无闲心来享受,无闲情逸致欣赏.只有知足之人,才能体会把玩,享受人生至乐之美。知足就是无需过多的物质财富供人消遣。为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厉行节俭,不事奢华。张氏子弟不但不妄求意外财富,即使意外而至的富贵,他们也会尽量推让。张英之子张廷玉轻易不受人馈赠,“以旧德笃行自守,其自奉甚陋”[10]193,到了人所不堪的地步。这实际上是张家人知足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又如张廷玉长子若霭,雍正年间进士,廷试时,皇帝本将其拔为探花,但张廷玉却谢绝皇恩,“天下三年大比,合计乡试者数十万人,而登乡荐者不过千余人,以数科之人来京会试,而登春榜者亦只有三百余人,是此鼎甲三名,虽拔于三百余人之中,实天下士子十数万人之所想望而不可得者”[11]。张氏父子最后让出鼎甲之名,“臣予若又占科名最高之选,臣实梦寐难安,愿让与天下寒士”[10]374。这一壮举,实属难能可贵,也说明父祖辈谦让,淡泊名利的家训对其产生的深刻影响。
四、严己为善的待人理念
清代桐城士绅家族有“富不丢猪、穷不丢书”的传承家风,家族中有曾经为官者、正在为官者或即将为官者,皆有“耕读”传承,了解民众生活。而张氏家族要比其他家族更加严于律己。张英指出:“世家子弟,其修行立名之难,较寒士百倍”。原因何在?因为人们对待出生于这样的家庭者就有别于普通寒士。世家子弟稍有过错,小有失误,也不会有人当面指责;稍有骄横,也没有人愿意对其规过劝善,他们幼年时娇生惯养,为亲戚所娇惯,年长后,习以为常,也会受到朋友的谅解。“至于利交而谄,相诱以为非;势交而谀,相倚而作靠者,又无论矣。”人们背后称道世家子弟,却万万不能象对待寒士一样来得直接。“或偶誉其才品,而虑人笑其逢迎;或心赏其文章,而疑人鄙其势利;甚且吹毛索疵,指摘其过失,而以为名高;批枝伤根,讪笑其前人,而以为痛快;至于求利不得,而嫌隙易生于有无;依势不能,而怨毒相形于荣悴者,又无论矣。”因此,“世家子弟,必也谨饬倍于寒士,俭素倍于寒士,谦冲小心倍于寒士,读书勤苦倍于寒士,乐闻规劝倍于寒士”,唯其如此,才能得到与寒士等同的称誉[6]223。
严于律己,还包括时时刻刻要注意修正自己的不良情绪,要做到“性情不乖戾,不溪刻,不褊狭,不暴躁,不移情于纷华,不生嗔于冷暖。居家则肃雍简静,足以见信于妻孥;居乡则厚重谦和,足以取重于邻里;居身则恬淡寡营,足以不愧于衾影。无仵于人,无羡于世,无争于人,无憾于己”[9]219。性情不要失之偏颇,待人处世要合于规矩礼仪。人之居家立身最不可好奇,一部《中庸》本是极平淡却是极神奇。人能于伦常无缺、起居动作,治家节用,待人接物,事事合于矩度,无有乖张,便是圣贤路上人,岂不是至奇。若举动怪异,言语诡激,明明坦易道理,却自寻奇觅怪,守偏文过,以为不坠恒境,是穷奇祷杌之流,乌足以表异哉?布帛菽粟,千古至味,朝夕不能离,何独至于立身制行而反之也。在严于律己的同时,他们告诫子弟还应该为善人、做善举。何为善人?“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便是善人”[6]222。善待他人,最终他人也会善待自己,这样于己于家都大有裨益。“但视己无甚刻薄,后人当无倍出之患;己无大偏私,后人自无攘夺之患;己无甚贪婪,后人自当无荡尽之患。”[9]220与人为善,善待他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想到有益于人,而非损人利己,长此以往,“则人望之若鸾凤,宝之如参苓”。这样做必将利人利己,“必为天地之所佑,鬼神之所服。而享有多福矣”[6]222。张英还将慈善待人作为致寿的四种方法之一,“人能慈心于物,不为一切害人之事,即一言有损于人,亦不轻发,推之,戒杀生以惜物命,慎剪伐以养天和,无论冥报不爽,即胸中一段吉祥恺悌之气,自然灾沴不干,而可以长龄矣”[9]218。怀有慈善之心,终身不做恶事,不存恶念。“可以对衾影即可以对神明,断无有上天谴罚而加以奇殃者。方寸之间,我可自主,以此为避灾免祸之道,最易为力”[5]156。张英曾在书房里挂有一副对联以勉励自己时时刻刻多读书,多做善事:“读不尽架上古书,却要时时努力;做不尽世间好事,必须刻刻存心”[12]。
但是,在与他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往往会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产生纠纷。对此,该当作何处置?是据理力争,以别高下,还是持宽恕之道?张英建议:“人有非之责之者,遇之不以礼者,则平心和气思所处之时势,彼之施于我者,应该如此,原非过当,即我所行,十分全是,无一毫非理,彼尚在可恕,况我岂能全是乎?”与他人交往,“唯有敦厚谦谨,慎言守礼”,忍让不争,“自古只闻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未闻忍与让反以酿后来之祸患也”。那么,如何行忍让之道昵?张英建议:“先须从小事做起。”他以自己的亲身审查刑部案件的经历,说明忍让的重要性。“余曾署刑部事五十日,见天下大讼大狱多从极小事起,君子敬小慎微,凡事只从小处了。”小处不忍让,最终将会酿成大祸患。小处忍让也就是能够受小气。张英又说他自己,“行年五十余,生平未尝多受小人之侮,只有一善策,能转弯早耳。每思天下事,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此生平得力之处,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因为便宜是“天下人之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故终身失便宜,乃终身得便宜也”。谦谨待人,是常人都会要求子弟这样做的。但士绅子弟所面临的境遇又不同于常人,他们更要想到“尽人子之责,报父祖之恩,致乡里之誉,诒后人之泽”[6]220,身为世家子弟,“原是贵重,更得精金美玉之品,言思可道,行思可法,不骄盈不诈伪,不刻薄不轻佻,则人之钦重,较三公而更贵”[6]223。
张氏家人向来就有与人为善的家风。张英虽不见其祖父之人,但“每闻乡人言其厚德,邑人仰之如祥麟威风”。其叔父秉文“己酉登科,邑人荣之,赠以联曰‘张不张威,愿秉文文名天下,盛有盛德,期可藩藩屏王家’,至今桑梓以为美谈”。其父亲“生平无疾言遽色,居身节俭,待人宽厚,为介弟,未尝以一事一言,干谒州县,生平未尝呈送一人。见乡里煦煦以和,所行隐德甚多,从不向人索遗欠”[6]220。所以,张家三世“皆祀于乡贤,请主入庙之日,里人莫不欣喜,道盛德之报”[6]221。张英第四子廷瑑平时自奉甚陋,但当“族党有缓急”之时,他“出千百金不吝也”。张英孙子——廷瓒之子——若霈任严州同知时,曾“捐金造东门巨桥”,该桥因而被当地人称为“张公桥”,并在桥侧建祠,祭祀张若霈[10]193。张氏家族的盛德就是与人为善,与世无争,做善人,行善事。这是他们处世的原则,做人的根本。
可见,家训中饱含着长辈的人生阅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凝聚成刻骨铭心的警言,然后用舐犊之情教育、告诫子女,并将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社会规范等传授给后代,是我国家庭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网络媒体成为青少年利用率、传播率最高的媒介,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使古代名人家庭教育理念焕发出新的生机,转化为青少年喜闻乐见、内化于心的教育内容,也是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