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活 探究知识
——高中物理生活化探究实验策略
2022-03-16唐学英
唐学英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 737100)
物理是以实验作为基础的一门自然学科,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对学生的实验学习进行指导,通过物理知识的探究与巩固,促进学生自身的实践力提高,从而使学生形成科学精神.生活既是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又是物理实验的探究场所,依据生活化的教育要求,设计与优化探究实验,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而且还是物理教学实现良好发展的选择.生活化探究实验主要指通过现实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素材,对实验过程进行设计,积极探究物理实验的规律.在高中物理的生活化实验教学中,不仅能扭转学生对于物理学科乏味、枯燥的印象,而且还能从广阔的视角对生活和物理知识的联系实施探究,从而促进物理实验的进一步创新,以达到物理教学的综合目标.
1 高中物理生活化探究实验的促进作用
高中物理的生活化探究实验的开展,通常对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有助于增强学生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相关调查表明,部分高中生认为学习的物理知识相对抽象,在学习时容易造成记忆混淆的状况,且在物理问题解答中,无法迅速的提取到关键条件,并造成较高的出错率.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可经过生活探究实验的开展,将物理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的呈现给学生,以促使学生学会深入的分析与思考物理教材中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形成相应的抽象思维.同时,高中物理的生活化探究实验开展,教师可与现实生活的物理知识相联系,经过物理实验,以量化的数据信息进行展示,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理解与掌握有关物理知识,而且还能促进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
第二,有助于学生的实验探究力培养.高中时期的物理知识都比较抽象,如相关物理公式的转化和推导等等,如果仅靠物理教师在课堂上的单一讲解,学生通常很难总结与整理出相应的物理规律,对于物理实验也缺乏良好感悟,在学习时构建的知识框架也缺乏完整性,这就会影响到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而物理课堂的教学中,生活化探究实验的开展,则能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分析与掌握到相关物理知识,以促使学生经过动手实践,充分掌握相关实验现象,并促使学生形成完善、系统的知识框架.相关调查表明,大部分高中生在对电学的定律知识进行学习时,通常会感到较为吃力,无法以实验操作实施推理与分析,此时,物理教师可通过生活化探究实验,引导学生以物理实验对电学知识进行理解,从而使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得到切实提高.
2 高中物理生活化探究实验策略
2.1 激发探究生活化实验兴趣
教学理念属于教学实践的重要指导,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当中,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深入生活,构建出生活化探究实验,就需对教学理念实施调整,也就是突破传统化实验教学的局限,通过“生活即教育”的课堂教学理念给予学生启发,以促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物理实验.将生活化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教师需注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也就是依据高中生自身的物理基础、生活经验、兴趣偏好等,找到适合的融入点,促进生活素材和实验内容的有效结合.例如,在对力学的实验开展教学时,物理教师可先播放一段与实验有关的短视频,即玻璃罩里放串链条,在举起玻璃杯的时候,将链条拉出来,链条却没有按照预期顺着玻璃壁拉出来,而是向上冲,而后落下,这就形成了“链珠喷泉”.通过视频观看,学生就会发现实验内容与预想是背离的,甚至会使人怀疑是“反重力”.通过该实验现象,就能充分激发出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思考与探究兴趣,接着,物理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选择些实际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材料开展实验,并依据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实施解释.当学生完成生活化实验的实际操作和思考后,可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和分享.通过实验引导,由学生自身的认知矛盾作为出发点,调动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兴趣,并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实验的能力.
2.2创设生活化实验环境
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了实验的开展,将原先的实验时间都用到理论知识的讲解,这就会影响到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鉴于此,物理教师需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创设给学生生活化实验环境,转变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传统印象,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活化实验的探究或确保生活化探究实验的开展有效性.例如,在对“研究平抛运动”的物理实验开展教学时,教师可创设生活化实验环境,可将现实生活当中的平抛运动融入到课堂,如雨滴下落、枪射出子弹、飞机下抛等相关现象等,促进现实生活与物理课堂的串联,以促使实验环境更具生活气息.创设生活化探究实验环境,提供给学生与现实生活贴近的实验平台,以促使学生形成实验学习观的同时,促进学生的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提高.
2.3 开展简易的生活化物理实验
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当中,物理教师需基于现实生活,尽可能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开展物理实验.就高中生来说,开展生活化物理实验通常更具震撼力与说服力,这也属于生活化实验的主要特征.例如,在对“牛顿第一定律”开展教学时,想要使学生充分理解到“惯性”,物理教师可引导学生演示或回想自己洗手时的流程,当洗完手之后,教师可停在学生“甩手”的动作上,让学生积极思考,为何要甩手?学生都会做这一动作,但是却没有注意过为什么要甩手,有什么作用?实际上,甩手停顿的瞬间,手上的水就会因为惯性的影响脱离手掌,以便于手更快的干了.另外,在物理实验的教学当中,生活化实验的难易程度需实施交替,物理教师可依据教学模具呈现简单的物理现象.
2.4 创设生活化物理实验情境
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当中,教师需注重教材内容的仔细研读,对现实生活当中的教学资源实施分析,通过物理学科的实验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实验情境中学习与体会物理现象,以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通常有着密切关联,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的直观感受进行物理问题分析.因此,物理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需与生活场景相联系,和物理知识结合,进行实验分析与讨论,以促使学生深入探究相关物理知识.例如,在对“向心力”开展教学的时候,物理教师如果仅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由于知识过于抽象,学生就无法掌握重点.因此,物理教师需融入现实生活的水流星表演,对其表演视频进行播放,并让学生对演员动作出现的变化实施观察,如演员会把装满水的小桶栓在绳子两侧,经过双手倒换进行旋转水桶,即便是水桶口向下,水也不会流出.此时,物理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准备好装满水的小饮料瓶,将瓶盖取下,在绳子的两侧系上两个饮料瓶,引导学生旋转,以促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体会到向心力的物理实验.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饮料瓶口向下时,水流出来的状况,教师可指导学生分析原因,例如,双手倒换缺乏流畅性、水瓶的旋转速度比较慢等,因此,教师可指导学生对旋转水瓶的技巧实施思考,并鼓励学生到讲台上进行实验演示.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中,通过生活化场景的引入,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会积极思考与分析,而且还能促进探究实验的教学效率提高.
2.5 分析生活化实验的物理规律
高中物理的生活化探究实验中,物理教师需注重学生的实验状况,当学生在实验时遇到难题的时候,教师需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物理知识进行物理问题解决,以促使学生分析与总结出实验规律的同时,促进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效率提高.例如,在对“牛顿第一定律”开展教学时,物理教师可指导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实施分析,简单的讲解力学与动学的相关知识,在没有施以外力的状况下,物体就会保持着最开始的运动速度.此时,物理教师可通过伽利略斜面实验,对水平面阻力对于运动物体造成的影响实施探讨,并设置了三组实验,确保全部实验的光滑程度、斜面高度都保持一致,第一组是水平木板保持光滑;第二组是水平木板上放置毛巾;第三组是水平木板放置棉布,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小车置于斜面上,让其静止下滑,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即小车在光滑的木板上的滑动速度比较快,且运动距离也比较长;小车在有棉布或者毛巾的水平木板上,会很快的停止,且运动的距离比较短.通过该实验对比,学生就能总结出相应的物理规律,即小车遇到的阻力愈大,滑行的距离愈短.
2.6 开展课外生活化实验探究
物理实验不只是在课堂上开展,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的开放与灵活,就需让实验活动走进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开展课外的实验探究,这不仅能提供给学生验证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的空间,而且还能更好的分析解读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以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并有效的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当中,生活化探究实验的开展,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实验素养提高,而且还能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高中物理的生活化探究实验的教学中,教师需指导学生由原先的实验框架当中跳出来,立足于实际生活,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并选择合理的实验器材,优化实验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掌握相关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