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易班平台构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新范式
——以L高校为例

2022-03-1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易班育人政治

李 刚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616)

1 高校开展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易班伴随移动互联时代而生,易班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范畴,是聚焦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学校教育教学核心事业、学生学习和生活服务、师生休闲文化娱乐和师生互动交流等重点任务的现代化网络育人平台,具有辐射范围和服务能力上的高度综合性、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性、供给内容和产品的开放性、信息服务共享性和师生交流的互动性等特征。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易班”推广行动计划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实施方案》。文件指出了易班建设工作目标,明确了将易班建设成为富有影响力的全国性大学生网络互动示范社区。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文件指出,要将网络育人质量提升工程,列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定动作和基本任务,要求大力推动易班网与中国大学生在线的全国共建,引领建设校园网络新媒体矩阵。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文件指出,要切实增强易班网的建设和发展力度,强化易班网络阵地的示范性、带动性、引领性、影响范围及辐射能力。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元素嵌入易班各类应用功能、易班网络作品和讨论议题中,创造有利于强化政治认同、舆论引导和道德规范的情境空间,从而形成网络正能量和昂扬社会正气的一种全方位、深层次、精准化的网络思政教育形式。教育部和各级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易班网络育人问题,它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重要历史使命的需要,是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的需要,更是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要求和有效途径。

2 基于实践构建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范式

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启动易班建设试点工作,12所高校被确定为试点单位。目前广西已建成以易班为通道,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丰富大学生网络文化空间建设、高效便捷服务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事务为一体的运用新媒体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深度融合的创新工作体系。2018年,L高校建立了易班发展中心,成立了易班学生工作站,着手开展学校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凝聚智慧合力,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探索和构建“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范式。

2.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易班思政工作迈向新高度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网络育人机制的探索和构建,聚焦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网络育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校园网络文化工作体系;二是强化新媒体矩阵群建设,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三是推进网络育人队伍建设,大力开展高校师生网络素养教育;四是构筑网络信息安全屏障,不断促进网络文化空间清朗有序;五是推进激励评价机制改革,焕发师生创作网络文化作品热情等。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了“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在学校党委会上多次专题研讨学生工作,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武装征兵工作等。构建了“321”学生工作体系,即361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易班、到梦空间两张网+“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着力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学校划拨专项费用支持易班发展中心建设,大力推进网络思政工作,发挥新媒体矩阵效应,易班网络育人被推上新高度。

2.2 抓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网络育人工作展现新气象

学校积极引导师生创作政治导向正确、内容活泼生动、形式丰富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易班网络文化产品。第一,围绕“四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宪法学习教育、重大历史节点、时事政治、资助政策宣传、防范邪教宣传等进行系列专题报道,实时链接学校“两微一端”和二级学院官微教育资源,创建特色轻应用快搭,建立专题优课,举办专项主题比赛和知识竞赛,创造“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氛围,大力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政策理论水平。第二,围绕“十大育人”工作重点,开展疫情防控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父亲节、母亲节感恩教育,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文化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型团辅励志教育、禁毒防毒教育、预防网络诈骗教育、志愿者社会服务、走进心理中心等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双线并进协同育人,大力宣传主旋律正能量,因势利导讲好身边故事,强化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引领学生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努力做到“易”心向党。第三,围绕新生适应性教育,创建新生入学教育专题优课,开设《入党启蒙教育》《入学安全教育》《入学适应教育》《重大疾病防控》等专题课程,设置疫情防控知识考试、学生手册考试等,覆盖全体新生,帮助新生平稳过渡,完成角色和身份的转换,充分理解和把握大学学习生活的规律、特点和具体要求,养成良好的纪律和行为规范,适应新环境。第四,深化“互联网+大思政”育人模式,坚持以赛促教,协同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与辅导员队伍育人合力,共同挖掘育人要素和教育资源,打造精品思政微课,通过线上评比和展播,践行大思政育人理念。第五,打通学校易班、学工在线微信公众号两大平台,结合新媒体发展趋势和学生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和整合易班网思想政治的教育功能和微信公众号便捷、快速、交互、影响辐射面广的传播特点,使新媒体工作更富亲和力和实效性,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让外在充分体现出“服务”属性,内在则更加凸显出“教育”实效的理想效果。

2.3 坚持以生为本育人理念,服务学生发展展现新境界

学校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服务工作效能。第一,建立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大厅,凝聚线上线下合力,打通服务学生最后一公里。学校重视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搭建信息和服务平台,建立学生工作信息化工作体系,并实现学工系统、迎新系统、离校系统等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重要系统功能在易班平台的嵌入,让方便快捷随时触手可及,高效服务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第二,充分利用易班网调查和获取有效数据的功能,实时收集学生业务办理和学工系统使用需求,据此建立和升级信息化功能模块,进行线上线下流程再造,实现使用需求与功能开发的有机耦合。同时,根据需要开展大学生思想动态网络调查,及时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校在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听取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第三,重视易班学生工作站学生干部的教育管理和成长锻炼,通过团辅活动、网络宣传教育理论和实践专项培训等,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将管理育人与网络育人相结合,引导学生提升信息甄别能力、信息应用能力、信息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第四,学校注重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审核,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和整改工作,净化网络空间,营造风清气正清朗有序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按照意识形态领域专项工作要求,定期定点进行问题自查和专项报告,规范网络运营环境。

猜你喜欢

易班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完善“易班”建设探析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浅议易班在高校共青团改革中的作用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高等学校易班平台推广建设探析
辅导员应用“易班”开展工作的思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