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之运算能力培养策略探讨

2022-03-16吴鸿娌

读写算(下) 2022年6期
关键词:运算小学生素养

吴鸿娌

(石狮市第五实验小学,福建 石狮 362700)

观察我国小学生数学学习情况不难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小学生存在着数学运算能力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成果,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自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正式提出后,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成为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的一项长期工作。那么,如何做好对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呢?这是摆在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教学任务。

一、数学核心素养教育中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积极作用

运算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培养小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有助于夯实学生数学学习基础

众所周知,小学生刚接触数学学科时学习的内容便是数字以及数字的简单运算。可见,学好数学的基础就是学生的运算能力。如果学生不具备运算能力自然而然无法顺利开展数学知识理论学习,更无法顺利做题。

(二)有助于学生端正数学学习态度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极强的严谨性和逻辑性,教师做好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工作,可以引导学生在计算时遵循严谨、认真的原则,进而端正数学学习态度,避免学生盲目追求计算效率而忽视计算结果准确性。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中愈加负责。这对于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而言起着极大推动作用。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字敏感度

虽然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内容难度不大,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字敏感度的重要途径。教师加强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关注以及培养,能够令学生逐渐提升对运算数字的感觉,具备良好的数字敏感度,为今后更高难度的数学知识学习以及更复杂的数学运算做好铺垫,避免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高中数学学习、高校数学学习中出现学困现象。

二、目前小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现状

虽然整体上来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促进了小学生运算能力培养工作全面实施,更多教师积极研究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探索中获取了诸多成功。然而,目前我国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具体培养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和反思,其中以下几点问题尤为突出。

(一)不够重视核心素养教育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认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任务只是讲解教材知识,以教材内容为教学重点,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尚未与时俱进革新教育观念,无法在教学中贯彻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没有全面掌握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因此未对学生运算能力进行有效培养。这致使学生习惯性死记硬背教材例题的运算步骤并套用到其他数学题运算过程中,缺少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运算意识、数学运算技巧的综合运用。

(二)教学技术与资源不足

一些小学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学校的数学教学面临着技术和资源不足情况,教师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时无法顺利引入互联网教学资源,班级没有配置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设施。这些都造成了运算能力培养方式单一、教学氛围枯燥等问题,难以激活学生的运算兴趣。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不利于学生运算能力和数学其他方面核心素养的协调发展。

(三)学生缺少良好的运算习惯

部分小学生在对数学题进行运算时审题马虎大意,忽略重要信息,没有及时将隐藏条件挖掘出来,导致运算错误率大大提升。部分小学生在运算过程中书写随意。不规范的书写导致了字迹潦草不清等问题,既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运算能力现状,也增加了学生验算的难度。学生回顾自己的运算过程时由于不了解所写内容无法顺利进行验算。

三、基于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的小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策略

(一)以生为本,调动运算兴趣

正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充分强调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也不例外,应以调动学生运算兴趣为前提条件,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运算,产生想要运算的欲望,对运算知识和技巧有好奇心和自主探究心理,引导学生在浓郁运算兴趣的趋势下不断强化运算能力,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运算兴趣的培养不能盲目随意开展,也不能以教师主观想法为主设计运算能力培养策略,而是要做到以生为本,顺应学生自身的认知发展规律、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等制定可行的激趣策略,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排斥运算教学的情况,围绕学生的需求构建事半功倍的运算能力培养模式。

例如,在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材)《加与减(一)》这节课的运算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踊跃参与到运算训练中,教师运用此年龄段小学生好胜心理较强的特点与喜欢游戏活动的兴趣爱好,设计了运算游戏。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现在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比一比谁是游戏小能手。”得到了学生响应,随后教师将游戏规则用语言与行动一起传授给学生。当教师喊出“2 和3”这两个数字时,学生马上组成两人组或者三人组,教师继续喊出“2+3”等指令,学生马上做出相应的反应,两人组与三人一组合起来并喊道:“我们一共五个人了,2+3=5。”学生为了在游戏中成为小能手,全神贯注听着教师的指令,在行动中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加减法运算法则。运算训练不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成为学生乐在其中的数学游戏,切实提升了学生运算兴趣,顺利达成了本节课的运算教学目标。

(二)依托教材,创设生活情境

很多小学生还没有明确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将运算视为完成数学作业、提高数学成绩的一种能力,无法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运算能力培养中引入“生活即教育”理念,立足数学教材挖掘其中的生活化元素,以此为切入点创设数学问题的生活情境,让“接地气”的生活氛围赋予数学运算更多趣味因素,使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内容更加丰富,培养方式与学生更加“亲近”,得到学生的关注与充分参与,提升教学整体效率。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教材)《元、角、分与小数》这节课的运算能力培养中,教师提前准备了很多生活用品,使用打码器将不同的价格打印成标签粘贴在对应物品上,为学生提供“购物”的真实素材。购买生活用品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和家长一起进行的活动,现在没有了家长的引领,学生成为“买卖”的主体。有学生扮演起水果店的老板,有学生扮演起文具店的售货员,与其他扮演消费者的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完成计算。当“售货员”找错钱数时(自制人民币教具),“消费者”马上提出质疑,使用纸笔写出运算过程并给出正确结果,保证交易的公平性,强化了验算意识。本节课的运算能力培养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促使学生意识到了掌握运算能力的现实意义,进而更加主动认真地学习运算知识,在生活中挖掘各种各样的运算机会提升实践能力。

(三)关注过程,形成良好习惯

小学数学教师在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展运算能力培养工作时,要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问题,密切关注学生在运算过程中的言行举止,从中发现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针对具体问题采取对应策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切实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不验算、不规范书写、粗心大意等运算问题,保证运算准确性与运算速度兼具。

例如,在训练学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能力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马上就要到我们班级开联欢会的日子了,布置教室需要用15 串千纸鹤,每一串上需要穿12 只千纸鹤,两只铃铛,我们一共需要折多少只千纸鹤?”这一应用题。有学生直接计算了15×2=30 的错误答案。教师观察学生的计算过程,发现该现象并不是个例,学生审题不认真,陷入了无效条件的陷阱中。这时教师没有批评学生的马虎大意,而是以身作则采取了用手指划着读题的方法,将题目中的每一个字都读了出来,使用红色笔圈出关键信息。学生有样学样,很快发现了“每一串上需要穿两只铃铛”是个陷阱,依据有效条件列出算式得到了15×12=180 的正确答案,意识到了认真谨慎审题的重要性。

(四)健全评赏制度,增强运算自信

适当的物质奖励、教师的及时表扬和同学鼓励能够强化小学生数学运算自信心,给学生增加勇气突破运算过程遇到的困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树立起积极向上、不轻言放弃的学习精神。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制定并健全运算能力培养环节的评赏制度,一方面及时引导学生自评、互评运算过程,发现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尽可能多鼓励、多表扬学生,让学生保持运算的自信心,获取更强烈的成功喜悦。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延伸对学生数学运算的有效评价和赏识性教育,教师需做好家校之间的沟通合作,让家长可以关注孩子家庭作业完成过程中、家庭生活中的运算行为,不吝啬对孩子说出“你真棒”“我相信你可以的”等赏识激励性评价,在家庭教育中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算能力,让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教育落到实处。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教材)《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节课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家长共同制定并实施了小数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课外活动,通过“父母身高加一起是多少?”“自己与爸爸身高加一起是多少?”“自己与妈妈身高加一起是多少?”“爸爸比自己高多少?”“妈妈比自己高多少?”等运算。一方面促进孩子对父母的了解更加全面,体会亲子活动的温馨与乐趣;另一方面复习和巩固本节课的运算知识,提高学生对小数加法和减法学以致用的运算能力。家长在活动中的每一个认可眼神、每一句表扬、每一个小奖品都带给孩子源源不断的动力,发挥出了家庭教育对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独特优势,拓展了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的途径。

(五)运用学习工具,获取运算思路

很多小学生在数学运算中缺少解题思路,不能灵活调用大脑中现有的数学概念知识、运算法则、运算技巧等,限制了运算能力的发挥。面对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学习工具,通过七巧板、思维导图等学具的辅助顺利获取运算思路,健全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弥补学生自身抽象思维能力、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的不足之处,推动学生运算能力上升到新台阶。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材)《图形的面积(一)》这节课中,教师以图形结合为抓手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教会学生各种类型简易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将这节课知识点绘制成条理清晰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在处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问题时将语言文字的描述变为直观图形,同时依托思维导图这一便捷的思维工具得到解题灵感,在正确的运算思路下顺利解决多边形面积问题。

(六)增加投入力量,优化教学条件

首先,小学学校要开发出更多教育资金筹措渠道,在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倾斜下增加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做好对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专项培训,完善各个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持续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条件,降低教学难度,为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便利条件。

其次,小学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与运算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从数学学科和计算机学科的课程整合角度出发,顺应新课改提出的课程整合要求,引导学生自行利用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上的运算方法、运算案例、运算顺口溜等互联网学习资源,实现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延伸和丰富,让学生成为提升自身运算能力的主体,在数学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中体现出主体作用。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教材)《分数乘法》这节课教学中,教师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数乘法的运算速度与准确性,向学生示范了操作电脑搜索“分数乘法口诀”的程序,布置了课后自行搜集并分享分数乘法口诀的作业。有学生课后在互联网学习资源中找到了相关内容,记录下来并加以整合然后通过班级微信群分享给其他同学,一起交流探讨哪个口诀最简单、最实用,成为促进彼此分数乘法运算能力提高的“小先生”。这种教学方式将核心素养教育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教育方法完美衔接了起来,育人效果事半功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核心素养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并全面开展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工作,遵循“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不断提升学生自主运算兴趣,将数学教材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彰显运算能力的现实应用价值,关注学情变化,因材施教培养运算习惯,实行评赏机制树立学生的运算自信,引入学习用具让数学运算思路更加清晰正确,加强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多措并举改善小学生运算能力不良现状,让学生在运算能力的支撑下顺利具备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运算小学生素养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有趣的运算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