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中学科交叉问题与路径研究

2022-03-16

科教导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育学交叉学科

曾 燕

(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1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发展与内涵

1.1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产生

思想政治教育学自身的发展历史较短,起步也相对较晚。因此当其他众多学科都将“生态”引入各学科的交流和学习后,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们也相继把生态学引入思政学科进行探索。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 海克尔作为“生态”这一概念的首创者,在当时,“生态”仅仅运用于生物学范畴,直至蕾切尔 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出版,生态论的观点被重新定义,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学范畴,而且将人和自然的关系衔接在了一起。此后,在20 世纪后期的文化价值中“生态”被解释为是最重要的文明之一。有学者指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就是现代生态论”,用生态学方面的理论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然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进行研究和探讨,日益成为新的研究趋势。

1.2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发展中的争议

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性在实践上有着相当的活力,同时其蕴含的综合性在学术领域也不甘落后,促进其不断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相互交流学习和相互渗透研究。把生态理论知识引入研究的视野本就是一种思想和角度的转换和开发,这也是源自教育生态学的直接启发。但是却有部分学者的观点和视角与历史唯物主义恰恰相反,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理论没有特点创新,是直接移植了教育生态学的各种观点和思维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直接禁锢于生态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大体框架结构之中。这样将思想政治教育解读为一种“生命体”的研究方式可能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功能趋于淡化[1]。把“生态”相关的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发展,根本上是为了创新原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双向发展,进而更好地用以解决社会中的实践问题,而不是盲目跟风,单纯将“生态”一词嫁接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上。此外,还有部分学者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进行解释时,中心偏向过分靠向“生态”相关内涵的解读,淡化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意识形态,偏离了最初的研究方向。

1.3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内涵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简单地说就是把生态学中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思维方式,用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几对关系进行解释。戴锐教授认为存在三对相互关系: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存在的生态关系;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社会大环境关系;三是其他各个系统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之间的关系。总结下来,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就是一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及其效果产生各种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之间关系及结构的总和[2]。在学科交叉研究中主要是指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内涵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和环境进行探析,尝试通过生态学相关的原理和方法论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系统性分析。

2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学科交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学之间如何进行恰如其分的衔接?如何将生态学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准确地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畴?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学相关的学科交叉性之间的问题。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并不是抛弃自有的理论全盘接纳他有的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

2.1 学科交叉研究出现生硬嫁接

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学之间的借鉴并不是直接运用和移植生态学相关的原理,而是偏重于借鉴生态学的分析方法和研究的思维方式。生态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在学科性质上就有着很大的不同,例如在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内容体系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领域特征。因此在借鉴学习的时候不可能完全照搬生态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学当中。要想将生态学和思想政治更好地糅合在一起,不是把生态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两个学科简单凑一起进行解释研究,而是借鉴和吸收生态学相关科学且有利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理论和方法,渐次引入,分清主次。生态学中所包含的生态观和方法论是思想政治教育首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之所以生态学能够被引入思想政治教学学科体系,在于生态学自身超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价值观。这种超越性跨越了文科与理科之间的鸿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价值共识和思维方式上能够与之借鉴[3]。其次生态学本身的一些原理知识并不能直接地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当中,但是生态学中蕴含的一些潜在价值却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相关性。就如,生态学中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多样性与主导性的客观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辩证关系,这其中肯定是存在一定的联系性的。

2.2 混淆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与历史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是在大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上概括出来的基本概念和理性符号,作为认识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之网的枢纽,成为人们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工具[4]。尽管目前众多学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的研究上观点不一,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保持了思维的一致性,部分范畴得到了共同的认可,并在学科书本中体现。如“思想与行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疏导与引导、教育与管理”等。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学的发生发展必然要以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史为前提,不可能也不能抛弃原有的历史成果而去研究所谓的新的创新点。这里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基础可以概括为其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取得的相应理论和实践的成果以及保留下来的历史优良传统等几个方面。这里值得强调的一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史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科交叉借鉴中,经常出现主次颠倒,偏离本学科根本性质的情况。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学习和借鉴生态学相关的观念,另一方面也要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特有的基本范畴体系。应该意识到,对于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借鉴既是开放的,同时也是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的,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的“以我为主”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应当分清主次,对于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知识用于自身的学科,都是为了自身学科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对跨学科的学科之间交叉研究,并不是指对自身学科的抛弃,而是应当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和对学科知识的借鉴,进而开拓和促进跨学科研究的道路[5]。

2.3 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原有的目标和任务

将不同学科进行交叉研究本身就是为了促进原有学科理论知识的创新和发展,进而推动实践的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但其目标的实现只能在不同阶段的各项教育实践活动中来逐步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科学、正确的思维观念。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任何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坚持原有学科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任务的不变性。当然,这里说的根本目的和任务的不变性并不是用静态孤立的观点去看待问题,相反,在研究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长远发展的思维进行各项研究探索。当前部分学者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进行研究和探讨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划分开来,且核心问题的研究落脚于生态上面,这样的学科交叉就改变了原有学科的性质。

3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学科发展的路径

“生态”本身包含着局部到整体、系统研究到研究系统、静态到动态、人类中心到生态本位的理念转换,对“生态”具体内涵的准确把握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相关问题的基本前提,同时也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上的思想路径还是要分清楚主次。

3.1 厘清学科交叉研究中的学术定位

将生态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学科交叉,厘清学科交叉研究中的学术定位是基本前提。虽然各学科之间的理论原理和思维方法基本有了自身相对完整而且独立的话语体系,但是在吸收和借鉴这些原理和方法的时候仍然需要加以深刻的探讨和剖析,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汲取自身所需要的那部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都不能本末倒置。思想政治教育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塑造人的系统,不能简单地直接套用或者嫁接生态学的知识,要找准交叉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也应当以育人为主,生态学的原理知识着重于自身生物系统的概述,借鉴和吸收生态学相关理论时生搬硬套会使得学科知识不伦不类。具体的是,应该运用生态学方面系统和平衡的相关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糅合。

3.2 明确学科交叉研究的目的和基本领域

学科与学科之间存在明确的界限,综合性的研究必然会触及研究的目的性、原则性和领域等相关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下,包含了教育人们保护生态,弘扬和坚持可持续发展,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含义并不仅仅只是注重生态文明的发展和保护,更应该注重的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本身的合理性,以及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系统关联性,用生态学的观点来加以论述和研究,进而达到学科的发展以及实践的推进。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根本目的前提下,去完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具体目的,形成循环大系统之间的良性运转,分清主次。

3.3 运用生态学的分析方法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

所谓生态学的方法就是指用生态特有的系统性思维方式、观念和原则来分析和解决问题。针对这类分析方法杨增岽教授概括了几点内容可以将其直接地引入:一是准确把握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和外部的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系;二是有效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厘清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之间的关系;四是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人的生存和发展之间的价值关系[6]。把这些整合起来,从总体方面加以讨论和分析就是运用生态学的分析方法。

4 结语

把生态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相结合进行研究,并不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全部领域都可以把生态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加以运用。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并不是无目的的创新,而是应当对学科之间的不同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和探析,找出其中新的创新点,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更多的应该关于与“人”的观点之上,而非生态系统。科学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拓展学科间的新的视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更好地运用于实践生活,这才是学科之间进行交叉研究的根本目的。

猜你喜欢

教育学交叉学科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学科新书导览】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韦钰:神经教育学与创新力培养
“超学科”来啦
连数
连一连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