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2022-03-16蒋金花

读写算(下) 2022年6期
关键词:小学生文章语文

蒋金花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际中心小学,福建 南平 353200)

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蕴含大量经典文章,有饱含深意的各种成语典故,有温柔敦厚的古诗词,有形式奔放自由的现代诗歌,还有抒情言志的优美散文。学习这些内容对于提升小学生语文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小学生发扬和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助于小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从而增强小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进一步优化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小学生文化审美,有助于小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

一、小学语文积极开展经典诵读的重要教育意义

(一)拓宽小学生诵读视野,接力经典文化的传承

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当中蕴藏着大量经典文学作品,这些经典文学作品无一不具有沉淀生活的哲理且又充满着人文情怀,从小开始诵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滋养小学生贫乏的精神世界,有助于小学生心灵得以健康成长。从另一方面来讲,经典诵读有助于小学生和文学作者展开跨越时空式的沟通交流,从多维角度提升小学生文学修养,拓宽小学生各个方面的视野,有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承。

(二)增强语文写作能力,打下坚实文学基础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写语文作文是学习语文学科的难点。首先,由于小学生社会经验阅历相对较少且现阶段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在学习之余学生家长为了不让其输在起跑线上,还为其报名大量课外补习班、兴趣班,从而导致小学生并没有空闲时间了解学习以外的事情,对于身边发生的各类事情从未注意过或者认真思考过。这就导致小学生在写作时无词可用,无句可写,无话可叙。第二,小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学积累不够充足,由于平时阅读量相对较少,导致写作时脑袋空空,想不起任何可以借鉴的文学素材。在我国大量经典文学当中包含大量关于现实生活的思考,在实际诵读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对文章作者提出的一系列观点进行认真思考,从而形成自身对于文章的感悟,进一步弥补自身社会生活阅历不够充足的问题。在经典文学作品当中存在着大量优美词句、名人名言,若小学生可以长期阅读各类经典文学佳作,有助于培养出小学生深厚文学底蕴,提升小学生文学积累,从而为小学生写作提供一份最佳助力。

(三)优化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诵读的经典除了古诗词就是散文,这类作品具备的优点十分明显。例如,古诗词本身拥有较强节奏感及韵律感,在传递信息时善用比喻和意象等手法,可以将其具备的独特价值充分展现出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小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可以充分感受和切实体会到文学作品当中蕴含的美感,而且反复进行诵读,深切体会作者描绘的各种景象,并将自身想象力充分发挥出来。借助这种方式将自身思想充分激发出来,对于学习会更加积极和主动,从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进而让自身创造能力及审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散文也具备明显优势,从大漠孤烟塞北到金戈铁马阳关,作者进行了大量创作,优美语句数不胜数。在实际阅读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对世间百态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小学生对于经典文化理解存在制约性

小学时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初始阶段,其对于传统优秀文化一知半解,知识储备量十分匮乏,足见小学生掌握经典文化存在一定障碍性。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好奇心理较强,比较热衷尝试各种类型新事物,对待无聊事物不会加以关注。而经典文化过于深奥,小学生难以理解,让小学生感到十分乏味,从而引发小学生对于语文经典诵读产生严重抵触心理。

(二)无法掌握学生开展诵读的时间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在校进行学习的时间一般相对较短暂。目前,大部分小学学校的上课时间都是早晨八点到学校,中午十一点半开始午休,下午两点左右上课,晚上五点左右放学。这样可以保证小学生开展诵读的时间大概是早上到校后的早读时间,一旦学生放学后,大部分忙于生计的学生家长并不一定有空闲时间陪小学生一同学习。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制力相对较差且活泼好动,在离开教师的视线之后,小学生并不会对文章进行朗诵或者背诵。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教师无法精准掌握小学生的文章诵读时间,因此教师也就不能为学生安排具有针对性的诵读学习任务。

(三)学生对于诵读十分缺乏耐心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育的黄金时期,其不仅具备较旺盛的精力,还过于活泼且好动,没有耐心做重复的事情。而朗读、背诵经典文学作品的实际过程当中,学生将会长期进行语言方面的重复,运用该种阅读方式十分容易导致小学生缺乏经典诵读的耐心,还会出现小学生熟悉一篇文章需要较长时间的现象。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古诗《回乡偶书》全诗一共四行,28 个字,利用晨读三十分钟时间背诵这首七言绝句古诗绰绰有余,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小学生并不能熟练背诵,不是记住上半句忘记下半句,就是记住下半句想不起来上半句。小学生出现此种现象与缺乏耐心进行诵读和注意力不集中有着密切关系。

(四)学生诵读方式较单一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影响小学生经典诵读效率的原因有很多,除上述阐明的因素外,小学生诵读方式较单一也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理是小学生溶于骨血的本性,这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先天条件。基于此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当中创造出多样化诵读文学作品的方式,以此保持小学生对于诵读的兴趣。目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并未在语文诵读教学当中做到这一点,一方面由于小学语文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不具备充足教学经验;另一方面由于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够自信,害怕因为自己尝试新的诵读教学方式而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导致学生诵读质量大幅度降低。

(五)小学语文教师讲课的方式相对过于传统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提供的阅读方式相对较传统和落后,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还依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通常仅让小学生记忆和背诵经典文章当中的优美词句,并未让小学生对文章当中蕴含的深刻含义进行深入挖掘和理解。同时在具体记忆过程中,语文教师经常性地让小学生死记硬背文章,然而这既不能让小学生自身的文化思想以及文学底蕴得到有效提升,又无法很好地学习阅读技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用的方式相对传统,从而导致课堂氛围越发沉闷无聊,进而致使小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在实际阅读文章时难以从主观意识层面上对文章进行交流和理解。这样不仅无法让小学生深刻理解经典文章当中蕴含的意义,还会浪费大量课堂时间,课堂效率和课堂质量大幅度降低。

三、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实施的对策

(一)创设情境开展经典诵读教学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无法深入理解语文教材中较抽象的事物,但是对于较直观的教学内容却可以轻松接受。在学习经典古诗文的过程当中,由于所学古诗词讲述的内容相对较少,意境也较抽象,而经典诗词与现阶段生活相差甚远,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精心设计,创设出便于小学生理解的教学情境。目前,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快速发展,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大多会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巧妙利用。但对于教师而言,虽然教学手段愈加多样化,但教学本质是不变的。教师帮助学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其目的是让学生真正走进古诗当中,充分感受古诗的意蕴和境界,还可以近距离接触诗人,感知诗人,知晓诗人作诗本意,体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经历亲身体验才可以具有积极的逻辑思维和深刻的感悟。

(二)引导小学生深入理解诵读文章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教师如果想要让经典诵读取得优异的效果必须利用科学合理化的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小学生深入理解需诵读的文章,真正明白文章讲述的内容和想要表达的内在含义,这样才有助于小学生轻松快速地完成背诵文章的教学任务,从而为学生节省大量诵读时间。例如,小学生学习贺知章《咏柳》这首诗时,教师需要引导小学生知晓古诗作者描写的是春天的场景,并通过这首七言绝句表达出其对于春天的喜爱和无限向往之情:高大的柳树上已经长满碧绿的树叶,垂下的柳枝好像万条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嫩的绿色是谁用巧手裁剪而出的?原来是二月里的春风,它好似一把灵巧的剪刀。当小学生知晓每句古诗的含义后,可以将诗句进行完整的串联,从而提升背诵效率。

(三)提升诵读教学的趣味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需提升经典诵读课程的趣味性,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还有助于提升小学生对于经典诵读的兴趣,从而愿意花费较多的时间和耐心诵读文章。例如,在学习《农夫与蛇》这则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上的绘图软件制作出关于该寓言故事的漫画简述这则故事,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小学生诵读文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还可以组织小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生动形象地演绎出这则寓言故事。通过利用多样化诵读方式,有助于学生透彻理解文章内容,并对诵读文章产生极大兴趣。创新诵读方式,在诵读过程中还可以展开联想记忆,全面提升诵读效率。

(四)引导小学生开展多样化形式的经典诵读

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小学生利用多样化形式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小学生在充满活力且欢快的氛围中朗读背诵文章。例如,在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时,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利用歌唱形式诵读故事,结合歌曲和古诗朗朗上口的韵律,让其愈加容易记忆。又如,在学习《彩色的翅膀》这篇散文时,教师可以组织一场班级朗读比赛,在朗读文章时让学生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由于比赛会让学生产生竞争压力,可以让小学生朗读文章时态度更加积极。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开展接力朗读、模仿朗读等多样化朗读形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不断创新尝试,以提升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效率。

(五)扩展语文教材以外较经典的阅读文章

在语文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就应该对本节讲解的经典文章进行充分扩展,这样在讲解其他类型的经典文章时,不仅可以为小学生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还可以拓展其知识面,从而让小学对语文教材以外的世界产生更加清晰的认知。在语文教材中,能够培养小学生自身语文素养的故事相对较少,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语文教材没有收录的一些经典阅读文章,并积极鼓励小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时间阅读经典。对于坚持阅读的小学生,教师应给予其一定奖励,从而激发起小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口语交际课讲解《红楼梦》故事时,语文教师需要为小学生展开讲解其他文章,这样可以让小学生感兴趣于阅读《红楼梦》这本经典著作,并且在课后花费时间阅读。语文教师还需要为小学生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让小学生详细分析著作中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和王熙凤等经典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样可以加深小学生对于文章人物的深入理解,同时也可以增加其阅读的目的性,以便经典文章阅读更加顺利地开展。在对人物进行分析时,教师可以先让小学生深刻了解《红楼梦》这篇经典名著。当学生对文章人物性格做出细致分析时,教师需及时给予鼓励和评价,有助于小学生学习的顺利开展,从而充分调动起小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在《红楼梦》这本著作中,作者刻画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具有鲜明特征,并且带有一定深意,因此,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分析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经典人物,这样不仅可以让小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经典作品,还可以让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大幅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有助于小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虽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无法掌握学生开展诵读的时间、学生对于诵读十分缺乏耐心、学生诵读方式较单一等问题,但是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开展经典诵读教学、引导小学生深入理解诵读文章等措施进行解决,充分激发出小学生踊跃参与经典诵读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成果,推动小学生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小学生文章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我是小学生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