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河戏伴奏乐器的种类特点及传承困境与决策

2022-03-16王彦傑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2年9期
关键词:演职人员器乐乐器

□ 王彦傑

近些年来,人们对于荆河戏的关注以及对于荆河戏的相关研究日益升温。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荆河戏的声乐唱腔、荆河戏的历史考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方面。此类研究不断地为荆河戏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伴奏乐器作为荆河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荆河戏伴奏乐器试做探究。

一、荆河戏伴奏乐器的种类特点

荆河戏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民间传统戏剧艺术,荆河戏中音乐部分一般包括有声乐的唱腔与器乐的伴奏。器乐的伴奏在荆河戏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发展变化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其提供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荆河戏的伴奏乐队俗称为“场面”,根据剧目中故事情节变化的需要分为“文场” “武场” 两种不同的类型,文场伴奏音乐的表达往往委婉、细腻,武场伴奏音乐的表达则欢快、热烈。荆河戏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性剧种,其伴奏乐器的种类也是非常丰富的。根据乐器性能和演奏类型不同,荆河戏的伴奏乐器种类可分为吹管乐类、弓弦乐类、弹拨乐类、打击乐类四类。在荆河戏中吹管类乐器包括笛子、唢呐,还包括鸡呐子。鸡呐子属于唢呐的一种,是当地人们方言的一种俗称,个头比一般的唢呐小,声音明亮度较高。吹管乐器在整个乐队中声音是最高亢嘹亮的,它们在乐队中一般负责演奏旋律的高音声部。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它们既可以担任乐队的主奏,也可以进行独奏。吹管乐器的音乐色彩往往最为明亮,配合悠长的气息特点,在荆河戏的伴奏中往往烘托出一种婉转和悠长的音乐情绪。

在荆河戏中弓弦类乐器主要是以胡琴为主,传统上采用京胡、二胡、板胡三种乐器,其中由于京胡音色明亮,在拉弦乐器中往往担任主胡。据考究,在上世纪60—70 年代,荆河戏的伴奏乐器中曾使用过西洋乐器的小提琴和大提琴。荆河戏拉弦类乐器是同属胡琴一类的乐器,其演奏声音较为融和,音色各有特征。在伴奏手法上,胡琴则大致上是根据唱腔的基本旋律进行伴奏,有时因唱词字音不同而允许在旋律上由演员自行进行变化加花,从而起到“托腔保调” 和“保调而不强调托腔” 的作用。在荆河戏中弹拨类乐器包括月琴、三弦和琵琶。弹拨类伴奏乐器声音清脆且富有弹性,音乐效果常常呈现点状,在音乐的表现上能与管乐和拉弦类乐器声音的线状形成互补。弹拨类乐器在音色上和其他类乐器相比较更显柔和细腻,在伴奏总体上属于从属地位,在伴奏上大多与唱词同步,或是起到支撑节奏的作用。荆河戏的打击乐器包括鼓(堂鼓、板鼓)、锣(大锣、小锣、马锣、云锣)、钹(头钹、二钹和铰子)、木鱼等,其中铰子属于钹的一种,是当地人们方言的一种俗称,个头比一般的钹要小,声音明亮度较高。在荆河戏的伴奏乐器中,打击乐种类颇多,非常丰富。由于打击乐声音高亢、明亮,特色鲜明,在剧目表演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欢快、热烈的情绪。根据舞台表现效果,在荆河戏的文场和武场表演中所使用的伴奏乐器种类是各不相同的,其中文场采用的是吹管类和弓弦类乐器,而武场采用的是打击乐类乐器。俗话说“半台锣鼓半台戏”,在荆河戏中也同样适用。荆河戏非常重视打击乐伴奏乐器的使用,尤其是马锣和钹在演奏上是很有特色的。马锣是因用于洗马、备马而得名,为荆河戏伴奏音乐使用的特殊乐器,较云锣稍大,无穿孔。马锣在演奏技法上不同于传统的表演方式,用锣片敲击后即向空中垂直抛去,以敞其音,一般抛二尺左右,掉下时再接住,继续敲击,会抛者可抛高丈余,发声为“堆” 音。荆河戏中“马锣” 在演奏时将马锣抛离手掌的瞬间迅速进行击打,利用离开手掌的间隙敲击马锣,让其充分地产生振动发出铿锵有力的音响效果。荆河戏中“钹” 的演奏,在不同的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据实地考究,在湖北地区荆河戏中,采用的是传统的单钹表演,而在湖南地区荆河戏中,往往采用大小双钹交替演奏的形式进行表演,而双钹表达出的情绪也是异常地欢快而热烈。

二、荆河戏伴奏乐器的传承困境

1.演奏人员专业素养不足

目前,荆河戏乐器伴奏的演职人员,绝大多数都是由当地的普通百姓组成,这些人之前几乎从未接受过较为专业的器乐演奏以及音乐理论方面的学习。由于工作的需要,他们对于乐器的认知往往是直接从舞台实践中逐渐摸索得来,后期由于工作和生活也少有进行系统的专业进修学习。这对戏曲音乐的艺术性表达,以及在戏曲音乐传承的过程中,都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限制。

2.演奏人员后备力量不足

荆河戏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传承和发扬好优秀戏曲文化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与使命。当前通过“荆河戏进校园”“送戏下乡进万户” 的活动形式来进行推动。但由于时代性和认知水平的差异,目前大部分年轻人对于戏曲艺术仍表现出不关注、不喜爱甚至抵触的态度。除了极少父子相传的家族模式进行传承外,年轻群体涉及戏曲事业方面的仍然较少,而热衷于传统戏曲伴奏乐器演奏工作的年轻人就更少了。现从事器乐伴奏的人员年长者居多,青年器乐演奏人员少之又少,且不稳定,流动性大。表演时在人数紧张的情况下,年长者往往还得去演奏多类乐器。音乐是戏曲的灵魂,而伴奏音乐对于戏曲剧目的艺术表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荆河戏器乐演职人员面临着年龄老化、后备力量不足的严峻问题,这对于荆河戏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阻碍。

3.传承模式的传统化与单一化

荆河戏伴奏乐器传承模式的传统化与单一化,究其原因就在于演职人员大多都是由当地百姓组成,非专业化程度较为普遍,他们大多不能从专业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出发,不能从合理的教学方式出发来进行传承和发扬该门乐器。通过调查发现,从荆河戏伴奏乐器的教学内容上来看,市面上几乎没有发现荆河戏伴奏乐器专业演奏教学的相关书籍和资料,在教学上他们通常采用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的方式,即“口传心授” 的方式来进行引导,形式上往往比较传统和单一,行业内一般将这种方式俗称为“师傅带徒弟”。诚然,自古以来“口传心授” 始终是戏曲艺术传承的主流方式,这种传承方式的优点是语言表达的直接性和教学形式的灵活性。但是,“口传心授” 传统的传承模式往往也会存在一些弊端。由于目前荆河戏伴奏乐器演奏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系统的、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所以在教授器乐的过程中施教者在“口传心授” 的方式下,往往不会对学生乐器演奏的学习内容进行专业、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教学形式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这有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乐器时对所教授的知识内容认知程度不深刻、知识衔接缺乏紧密度、学习的效果不理想等,久而久之会令学习者逐渐磨灭掉学习兴趣与动力。

三、提高荆河戏伴奏乐器传承人演奏水平的对策

荆河戏伴奏乐器为戏剧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戏剧冲突的描述以及对声腔的演唱和动作的表演,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地位不可替代。但从目前荆河戏伴奏乐器的发展现状来看,荆河戏伴奏乐器所受到的关注程度较少,在传承和发展上面临着诸多困难。为了让荆河戏更加均衡、健康地发展,对伴奏乐器的学习、推广及传承必须高度重视。

1.加强对乐器伴奏人员的培训

荆河戏器乐演职人员群体专业教育背景具有特殊性,他们大多数尚未接受过专业系统的技能和理论学习,尤其是在音乐理论上接触更少。为了提高荆河戏演出质量,提升器乐演职人员的专业水平,荆河戏剧团、荆河剧院首先应邀请专业学者定期开展培训,增长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方面的知识。还要加强器乐演职人员对剧目故事情节、人文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学习和理解,提高演职人员的文化素养,做到有的放矢,让器乐演职人员更好地用音乐艺术效果来贴合剧目内容。通过培训和学习后可适当地采取一些考核,目的在于促进器乐演职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荆河戏演出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2.引进优秀青年人才

针对荆河戏中器乐演职人员年龄老化、后备力量不足的严峻问题,为可持续地传承好荆河戏伴奏,应当与中小学校及高校建立形成长期培养合作机制。首先,在中小学校中鼓励打造荆河戏艺术特色办学基地,将荆河戏的器乐引进课堂,开展一系列的乐器比赛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奠定广泛的学习基础。其次,高校的专业化培养则可以给我们提供一批批优质可续的后备力量。我们可以与专业的戏曲或音乐院校建立互动共享模式,搭建人才引进平台,通过一系列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给高校的毕业学子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让他们能学以致用。

3.构建传承方式的多元化

区别于“口传心授” 的传统方式,荆河戏伴奏乐器传承方式的改革首先应该要从“教材” 着手。积极组织乐队演职人员与业内专家们一道共同规划、整理,编辑“荆河戏伴奏乐器演奏” 教材及演奏乐谱,使荆河戏伴奏乐器的学习与传承朝着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此外,为方便学习,可以根据教材通过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将不同种类乐器的讲解与演奏进行录音录像,制作成视频学习资料,以便于学习者们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反复观看。另外,在传承中要保持与时俱进,创新乐器的演奏技法,创作具有鲜明特色的独奏作品,从而推动荆河戏伴奏乐器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演职人员器乐乐器
学乐器
济南市钢城区万和小学邀请济南市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的演职人员们走进学校
冬天的舞台
乐器
茶文化视阈下上海迪士尼乐园服务现状研究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演奏剧场”:器乐表演新形式——以筝作品《人生几何?!》为例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