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有效性实现策略分析

2022-03-16常巨权王宏霞

读写算(上) 2022年7期
关键词:小学生探究语言

常巨权,王宏霞

(甘肃省靖远县糜滩镇中心小学,甘肃 靖远 730600)

柏拉图曾说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课堂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或为完成某一课堂教学任务而采用的过渡手段;它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调节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它就像戏曲里的“序幕”巧妙适宜,又如西餐中的开胃菜,针对性强、特色鲜明,更为即将登场的主要教学活动做好铺垫,达到了很好的设疑效果。所以,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将导入环节视为一堂课的敲门砖,对这一环节的设计都十分重视,力求达到开门红的效果。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导入环节都比较单一,大多采用口算或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主,这种数学课堂导入方式过于形式主义,挫伤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活力和动力,长此以往学生参与其中的兴致普遍较低,甚至丧失了对数学课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立足现状、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学科特色两方面内容着手,以更高效的导入方式为数学课堂增添更多魅力。

一、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具体方式

(一)生活导入法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有趣的事物都比较感兴趣。同样,有趣的课堂更能够抓紧学生的心,激发他们投入活动的积极性。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又服务于生活,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们更应当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双向循环,使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长足发展。小学生数学学习很多时候都是通过直观感受获取知识。所以,很多时候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难以准确掌握知识要点,达不到突破难点的目的。为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立足于学生的学情,将学生已储备的知识、经验、技能等,在课堂学习中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探究方法、获取新知。

例如,可以给学生展示生活化图片、影像,列举生活化事例,设置生活化问题等等,巧借缤纷多元的生活元素将数学知识变得灵活化、直观化,让学生产生熟悉感,继而更轻松、更高效地听课。例如,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导入中,教师们便可以利用前面所说的方法,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达到激发学生兴趣、降低难度,加深理解。如,“学校为迎接检查准备在这周组织一次方队训练,已知在每排20 人的情况下,全校各年级学生一共可以排成152 排吗?那么,全校总共有多少名学生呢?”又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时,同样可以巧借生活情境导入:“学校计划在操场修建一个长为60 米,宽为50 米的篮球场,该篮球场的面积是多少呢?”以类似的生活化情境作为导入,然后伺机提出问题,既完成了导入新课,又达到了设疑问难、探索新知的目的,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释疑。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也满足了这一学龄段儿童心理发展的需求,还能深化课本知识同生活实践的联系,让学生懂得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用心设计适宜的教学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疲于应付的情绪,化解教学难点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故事导入法

进入小学孩子们的认知还处于比较低的初级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并喜欢听故事,故事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故事中蕴含的知识和道理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课堂教学中教师若充分利用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年龄特征,让故事走进课堂,采用故事导入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既满足了学生的欲望,享受到了快乐又学到了新的知识,教师何乐而不为呢。因此,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导入新课往往更能引发学生的关注,拓展学生的联想空间,让他们跟随故事情节自行探究、学习数学知识,比起一板一眼的语言讲解,更能让学生在精神愉悦的状态下获取到新的知识。

以《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课的导入为例,可以设置如下故事: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大家都是好朋友,这天是小松鼠的生日,他准备了一个大蛋糕,邀请自己最好的朋友小白兔、小猴子和小狐狸一起吃蛋糕。小白兔想吃2/5 的蛋糕,小猴子想吃1/4 的蛋糕,小狐狸想吃3/6 的蛋糕,这可把小松鼠给难坏了,到底谁吃的蛋糕最多?谁吃的蛋糕最少呢?讲完故事后让学生按小组探讨,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这种简短的小故事陈述,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此时,教师适时导入本堂课教学的内容展开教学,让学生跟随自己的讲解一同探究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步步深化认识,这样即可以促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也能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激发学生探究分数知识的浓厚兴趣,学习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以故事进行导入时也需强调一点,教师对于故事的选择要多花心思,特别要选择那些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或者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另外,教师要注意将故事和课程知识相融合,故事能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之中,体会故事中的情感,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切记不能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以免弄巧成拙。同时多多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想法新颖特征,以娓娓动听的语言、灵动活泼的表情、妙趣横生的情节将故事描述出来,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故事情境中,并以故事主人公的身份去思考、去探索。

(三)游戏导入法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乐玩、好动本来便是大多数小学生的天性,于他们来说,“玩”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别开生面的游戏活动本身便以有趣、灵活著称,是备受小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若是可以以游戏导入新课,让学生在喜爱的游戏活动中一边玩耍一边学习,导入效果自然可以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学《抛硬币》一课时,教师拿出一枚一元的硬币,说明印有国徽的一面叫正面,另一面叫反面,在开始抛之前,先让学生大胆地猜想一下,是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大,还是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大,学生议论纷纷,答案一不,最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并让学生统计结果,通过游戏,他们发现“正反面出现的可能性都差不多”这一结论。一个恰当的游戏活动环节,能大大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和理解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又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表内乘法》时,教师也可以运用游戏方式导入。首先基于座次顺序给班上学生编好号,接着让学生依循号码顺序逐一报数,每报到2 的倍数或含有2 的号码时,对应的同学便以手拍打课桌,若是没有及时做到便视为违规,要接受小小的惩罚。以这样的游戏活动,让班上每个学生全都参与其中,极大地带动了课堂氛围,在做游戏的同时还能用到乘法知识,本堂课的内容便可以顺利导入,此种既能玩又能学的方式值得广泛应用。

再如,在讲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课时,可以设置一个“超市购物我最行”实地角色扮演活动。将生活中的购物场景搬入课堂,如文具盒7.5 元、练习本2.3 元、直尺1.5 元、钢笔8.6 元……然后让小学生自行选择售货员和顾客的身份,模拟购买文具的场景,扮演顾客的学生在选好文具后计算一下所需的数额,然后同“售货员”要求的数额进行对比。利用生活场景导入,学生没有课堂学习的压迫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把平时购物的自在、快乐融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学习,学习处处是生活,让新课的学习变得水到渠成。

(四)直接导入法

无论在教学中采取何种方式,都是为了赋予单调乏味的课程内容更多活力因子,如何提升数学课堂的魅力成了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数学教师应突破课堂导入的瓶颈,从多方面入手,了解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掌握学习的规律,使用有效的策略推进课堂导入,做到因课利导,为课堂导入注入新的活力。很多时候为节省课堂时间、加快教学进度,教师会选择直接导入,即在上课初始便直接给学生展示新课内容,表明本堂课的授课目标和方向,在直接导入过程中也要注意多元方法的灵活运用。

首先,教师可以直接利用多媒体导入,创设更生动活泛的课堂气氛,例如,在学习“平移和旋转”“轴对称”等课程时,便可以以多媒体把课本上单一刻板的文字转化为多彩缤纷的图像,让静态不变的画面更直观、形象。多媒体设备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原本呆板的图像、文字、符号,变得生动活泼,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眼球,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觉得中规中矩的数学课堂原来也可以如此灵动,数学课堂的魅力也水涨船高。其次,可以直接利用实物导入,出示同课程内容相关的实物,更加直观具体,也更容易操作。例如,一年级在学习《认识钟表》一课时可以直接出示钟表,让学生观察钟表指针的变化;在学习《认识人民币》一课时也可以直接出示人民币,让学生熟悉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又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教师经常采用观察法让孩子通过课件、实物教具认识,通过观察图形,摸一摸、数一数等方法,让其初步了解三角形的共同特征,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从生活找出有关三角形的物体加以认识,作为本课的课后延伸拓展。这样既让抽象的物体具体化,又让形象的特征明了化,不仅满足了学生这一年龄阶段好动的性格特征,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获得感。

二、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注意事项

(一)提升导入语言的有效性

在导入环节,教学语言的运用是重中之重,教师必须着重提升教学语言的有效性,以语言创设氛围、激起共鸣、吸引注意。首先,要保持导入语言的清晰度,尽量使用简洁易懂的词汇,让学生可以听得轻松、听得明白;其次,要注意语言的启发性,新课导入的一大目的便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只有多多运用启发性语言方能引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和探究,继而有更多动力继续后面的学习。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导入为例,笔者以“猪八戒分大饼”的故事作为导入,在语言方面着重注意趣味性和启发性:猪八戒懒散又贪吃,有一天他得到了一个又大又圆的饼,可把他高兴坏了,但是大饼只有一个,他们师徒却有四人,到底该如何分吃大饼才好呢?大家能帮一下猪八戒吗?如此,一方面将本堂课的内容要点及时导入,另一方面也以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探究,一举两得。

(二)重视对体态语言的运用

考虑到小学生的性格喜好和数学课程特征,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除了要以富有感召力的语言燃起学生的探究热情,还要适时运用体态语言强化带动效果,如可以加入一些手势、表情等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更多乐趣和亲切感。例如,在以故事进行新课的导入时,便可以一边讲故事一边做出相应的动作,并配上惊讶、高兴的表情,及时将故事流露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如此更容易让他们生出共鸣。再如,以歌曲进行新课的导入时,教师可以协同学生跟随歌曲的律动拍拍手、跺跺脚,使得整个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愉悦,以这样的氛围为起点,学生听课探究的主动性将会大大增强。总而言之,教师要巧用各种体态语言,将其作为口头语言的辅助手段,协同进行新课的导入,以自己的感召力活跃课堂氛围,带动更多学生深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三)导入方式的灵活性选择

由上文可知,数学课堂导入的方式是丰富多样,没有固定模式的,每种方式皆有其显著的优势和效力,这需要教师依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等选取最合适的。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和可行程度灵活挑选最适宜的导入方式,强化导入成效。另外,数学知识的逻辑性与系统性是非常强的,每一个新的知识点都是前面学的旧知识的发展和延伸。在教授新知识的过程中,有经验的教师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新旧知识的交接点,必定要找准新知识的源头与生长点,把旧知识融会贯通形成新的知识链接,实现数学学科学习的同化和顺应。

例如,在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学除法》一课时,教师先出示除数和被除数都是整数的除法算式,接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进行提问:“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的人身体各方面的机能要好于其他同学,我们班的李长江同学每天坚持晨跑,他计划每周要跑步21.7 千米,平均每天应跑多少千米。”教师先让学生们列出算式,再尝试用除法解决问题,让学生复习旧知的过程中探索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利用旧知引出新知的重要性。又例如《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的导入,考虑到这部分知识有一定抽象性,若是执着于给学生生硬地分析两种图形的概念、特征,学生很可能越听越迷惑,自然无法起到较好的导入作用。为此,教师应尽量选择更直观的导入方式,如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或实物教具,使得学生可以根据图片或实物仔细观察和思索,继而大大强化学生的探究、听课欲望。再如,《多位数乘一位数》一课的导入,考虑到计算类知识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既无趣又难懂,为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更趣味性的导入方式,如游戏导入,吸引更多学生加入游戏活动中,并引发他们的思考,为后续教学打好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课改大环境下,若是数学教师依旧沿袭固化的课堂导入方式,无疑很难获得新的突破和进步,改革和创新是提高导入有效性的必经之路,教师必须立足于课堂导入的诸多细节,以有趣、有效的导入策略强化教学有效性。

猜你喜欢

小学生探究语言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语言是刀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是小学生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