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
2022-03-16冯贞梅
尹 喆 冯贞梅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重大且不可替代,要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叫人口服心服。[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是平衡受教育者现实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差异,促进受教育者思想观念的转变和道德素质的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即通过在课堂上教授内容给学生以思想启迪,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能够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看待问题并指导行为,这里主要是指,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培养他们优秀思想品德的同时,促进智力的开发、身心健康发展,增强意志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以及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否产生实际效果、效果如何是评价思政课的重要标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要格外关注这些关键因素。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当中组织教学课堂、承担教学任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也就是教师。主体的特点是具备主动性、主导性、超越性的主体能动性,教师越能够发挥主体能动性,就越能高水平地履行教育者的职责并完成教学任务。
首先,教师要积极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主动了解学生思想、加强理论学习。良好的人际关系总是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人们更倾向于接受和相信与自己有着良好关系的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让思想政治理论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谐、温暖、轻松、友好、信任的关系更有利于思政课的顺利进行,所传导的思想也更容易被接受;教师要在课前主动了解学生疑惑和关心的问题,在上课时有针对性地穿插到课堂内容中,这样学生觉得老师讲的是他所关心的,就有亲和力和针对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讲授知识,解答疑惑,思政课教师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要主动贴近学生思想、解除学生的困惑。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从一定意义上讲,思政课实际效果的显现程度,依赖于所掌握的理论是否熟练。理论是基础,是上好思政课的思想武器,理论不够扎实,思政课就成了无本之源。教师要主动加强理论学习、关注时政热点,大胆借鉴新理论、新经验,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现实结合起来,以国际社会为背景来认识、观察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变化,将历史和实事结合起来,挖掘教学素材,充实教学内容。
其次,教师要在课堂上主导教学过程。精心组织和安排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思想教育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当前存在的错误思潮的实质和表现,思考这些思潮可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疑惑,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并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引导学生端正思想,爱国爱党。坚持疏通与引导相结合,既要坚持民主畅通又要保证以理服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头脑风暴,不搞“满堂灌”,以便多角度、更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在疏通的基础上,对正确的观点和做法要给予正面的强化和积极的反馈,对于片面的想法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客观看待学生思想上的偏差,正视青年学生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问题,用马克思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到积极、健康的道路上来。
再次,教师要有前瞻性的思维和长远的眼光。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教师要立足客观世界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现实规律,同时放眼未来,科学分析研判未来社会对人思想发展的要求,提出合理的行动目标,行动目标既要适当高于学生当下的水平,能够起到提升和促进作用,又要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实现,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适当的目标有助于学生开拓进取,将课堂上的理论内化为实际行动;同时,要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能企求“毕其功于一役”和“立竿见影”。大学生正处在思想活跃的时期,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更是复杂多变,这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复杂性。必须经过多次教育,在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升华、产生质变,才能使学生将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并外化为行为方式,从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既要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又要提高其改造世界的能力,认识世界归根结底是为了改造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思想上的认识转变为行动上的改造,才能取得实际的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调动客体的主动性,促进客体向主体转化
教育客体与教育主体相对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对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得以体现的对象,也就是学生。
首先,客体是具有主动性的客体。新时代大学生情感丰富、思想活跃、意识独立,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在接受知识时也会主动思考,而并不是完全等待老师讲解。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气氛营造、师生互动都会反作用于教育者和教育过程,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发挥。因此,学生要调整好心态,正视自己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需求和自我提升需求,避免现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单向“填鸭式”教学,做好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准备,消除对思政课的抵触情绪和“无用”偏见,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双向奔赴。教师可引入课堂讨论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在分析学生特点和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授教育内容;要能科学地、有说服力地、彻底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能透彻地讲明理论,用真理的力量去引导学生;要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国际知识来论证思想理论观点,用通俗易懂的表述讲清楚事实和道理,激发学生兴趣。
其次,主体和客体的地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学生发挥主动性发表观点、交流思想时,教师在倾听过程中就具有了指导和学习的双向身份,学生在进行自我教育时就转化为主体,相比较被教育,自我教育更具有主动性,主动接受、自愿接受的学习效果更明显,教育内容被学生接受度更高。基于理论课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主导性和主动性,善于把客体转化为主体,增强客体的自我教育和主动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配合老师主动参与、共同交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思维的碰撞中渐入佳境,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从而提高思政课的效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突出核心内容,兼顾内容体系,实现内容更新
教育介体是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主要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是连接老师和学生的关键因素,除了书本上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在授课中加入自备的内容,教育内容的完整度、深刻度、热度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学习效果,教育方法决定着思政课信息的传导效果和教育目的的实现程度,从而影响着学生主动参与度和教育效果。
首先,突出核心内容。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必须强化政治,明确教育方向,加强主旋律教育,在经济全球化西方一些国家“人权高于一切”等论调下,面向世界、立足民族,始终加强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影响力。
其次,兼顾内容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丰富,涉及思想教育、道德提升、心理知识等多方面内容,教师应兼顾各方面,在授课内容中将其融会贯通,使学生在知识、认知,情感、情绪,意志、思维模式,行为、表现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同时,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实现传授知识、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坚定信念协同进行,以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阳光的心态。
再次,实现内容更新。思政理论课要想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需要,必须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实现内容更新。时代的进步使得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调整,必须将教育内容放在历史维度和国际视野全面看待,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丰富性和时代感,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系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基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社会变革的深刻性,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积极正面的内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体性、开放性
在教学中要注重环境的具体性,在遵循学生思想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把思政课的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如果学生能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到启发,从而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就会增强对思政课的信任感,由此思政课才能得民心;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能找准时机,结合具体环境才能更有针对性和感染性,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之际,学生对于这一话题关注度高、有热情,届时讲授专题或者引入教学内容,使学生接受的理论思想能够在现实社会中得到印证和强化,如此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爱祖国、爱人民,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也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教学中要注重环境的开放性,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成为“地球村”,信息交流通畅、位置变换便捷,开放的环境使人们接受信息的速度和数量倍增,国内外发生的新闻及其热评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实时获取,很多前沿知识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得知,思想形成发展也受到多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教育者掌握知识信息的优先权被打破,知识的更新速度之快使得教育者同时也是受教育者,要不断加强自身教育。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导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意识形态,更要教给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分清良莠、明辨是非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方法,强化环境中积极、正面的因素;要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枯燥乏味的理论中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的内涵,同时紧跟时事、熟悉网络文化,能够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沟通;要坚持学习,紧跟时代步伐,及时研究新环境、新问题,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不断备课、常讲常新,把思政理论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思政课与时代同频共振,从而鲜活起来。
大学生处在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政课教师要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传递正确的、积极的思想,正面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提高政治敏感性,及时将社会热点事件融入课堂。大学生作为其中的重要角色,要提高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让思想政治教育指引方向、保驾护航,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正确的思想指引下,业务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还要在全社会形成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及时结合国家政策和社会时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方面全方位提升,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