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运用研究

2022-03-16曹兴阳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陶行知民主思政

曹兴阳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教育目标不应该只是知识能力,而是要从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以及融入社会等方面进行教育,让学生在学校环境之内体会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等不同领域知识的复杂性;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行为表现,提倡实施自由开放沟通的教学形式和协作探讨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富有民主性的课堂中,强化学习自觉性与积极性,实现学习能力与发展能力的有效提升。由此可见,高校思政课必须做出改革,结合新课标要求,合理运用陶行知教育理论,构建出更为有效的思政教学模式,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制定不规范

就现状分析,大部分高校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进行目标的确立,在制定思政课教学目标时,仅注重学生未理解和吸收的知识内容,却并不重视学生是否可以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平时生活过程中。部分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没有从生活之中的事实入手,而是仅盲目地注重学生吸收知识,主要围绕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强化和提升,对学生关于思政方面的其他能力却并没有过多要求,而且对于学生的成绩也并没有太严格要求,只要及格即可。这种教学目标不仅会对教学风气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会使得学生对思政课程产生停留在知识体系和说教语录的误解,极大地降低了学生思政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所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造成了不注重对思政知识的掌握,最终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造成严重的影响。这样的教学目标,不仅不符合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而且还难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

大多数高校老师在进行思政课内容设计时,仅仅是从课本中摘取重要素材,也着重表现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没有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导致教学效果很难提升。又加之高校学生的理解能力高低不一,在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上常常会产生明显差别性。一般来说,极少学生会对纯理论知识产生兴趣。此外,部分教师仅围绕课本内容展开教学设计,不重视将理论和实际生活中的资源进行联动分析,没有对教学内容做出深层次处理,没有把平时生活中的事情和教材知识有效联系在一起,这也就导致教学内容的无趣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手段较为简单

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在实施思政课教学时,仍然落俗于陈旧的单方面思想讲述,在课堂中贯穿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以课堂气氛沉闷,自始至终呈现的是“老师一味地讲,学生心不在焉地听”的状态,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吸收知识的位置,对老师讲解的知识不能表现出任何质疑的态度。而且,整个思政课的课堂上,很少会采用到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等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在教学中也未能有效反映出来,而这势必会造成学生对思政课产生厌倦之感,甚至对其产生排斥心理,由此无法达到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教学探索

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掌握好专业课程知识是必须的,抓好最基本的品德素养的培育一样是不可或缺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应将品德培育作为教学体系的关键部分,将思政工作融入到学科教育教学的整个环节之中,同时更应当运用好思政课堂教学这一主要途径,坚持在优化中提升。由此可见,高校思政课教学在新课标背景下非常重要。

(一)赋予生活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探索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生活”和“教育”之间的联动,即“生活即教育”强调在生活中进行教育,“社会即学校”强调在社会中进行教学内容的取材以及“教学做合一”。其中,“生活即教育”是指生活与教育之间的互相支撑,生活经历和教育理论能够互为表里进行教学补充。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存在着教育的意义,必须要借助生活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由此可见,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动态过程中,必须结合现实的生活,才能够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在这个时代进行现代化的诠释,有力地推进思政课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现代化。首先,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要进行新鲜案例的引进,从内容上解决课堂氛围乏味无趣的问题,而这就可以选择生活中各种各样鲜活有趣的案例资料,将它们融入到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对这部分案例进行理性、客观的剖析和讨论。换句话来说,即应当把思政课理论教学内容和生活现实事例充分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1]。鉴于此,高校教师应该善于将生活教育思想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要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结合大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和经验开展教学,能够拉近学生与思政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使得高校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思政课程的内涵,并能够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提升。高校思政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大学生活中涉及思政内容的具体事例,将两者进行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结合课堂生动形象地讲演,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讨论与分析,有利于提升课堂的活跃度,增强大学课堂思政教学的质量。高校学生对生活中的事例往往会有着浓厚的兴趣,进而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思政课堂的学习活动,围绕生活中的事例各抒己见,这样可以提升课堂的交流性,激发课堂的活跃气氛,从而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在讲解完理论知识以后,要寻找合适时机指导学生怎样在面对生活问题时运用已学知识来解决,让学生举一反三,真正实现教学意图。例如,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教学时,便可采用当代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共产党革命事迹来进行详细剖析。

另外,因为学习源自实践,在思政课教学时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应当把思政教学融入到学生的一系列实践过程中,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实践能动性,手脑并用,懂得融合精神,做到“教学做合一”。应当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活动,并积极倡导学生的参与,在行动的参与过程中要积极开发趣味性的内容,让学生热情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提高知识和实践之间的沟通落实效果。例如,在进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中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离学生生活更加近的“改革开放”作为切入内容,在设计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去本地区的史料馆进行资料查询,通过纪念馆实地调研和发改委网站的内容等实践调查,不断了解自己所处城市在改革开放前后的状况,明确地感受到这种显著改变。对此,可以培养出学生基础调研的方法论,通过这种调查步骤就能够自发进行研究,根据喜好了解家乡改革开放的成果。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家乡改革开放故事的讲演,对于具有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和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建筑物进行介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从生活中获取思政知识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政课教学的质量提升。

(二)运用创造教育思想的探索

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教育是学生活力培育的前提,只有在教育形式之中培育民族活力,才能够完成后续学生的自主独立。在这种创造教育思想中,尤其突出说明了老师和学生二者间彼此学习、彼此创造的思想内容。而且,还提出了老师需要持续学习、不耻下问的思想。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当参考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有效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高校思政课以培育学生良好的品德精神与政治素养为根本目标,这实际上也是创造教育的一个体现[2]。思政教育是一个教育人的工作,其课程将思政教育当作核心途径,那么也可以看作以教育人的工作作为核心,其根本目的是要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国家社会发展助力的优秀人才。因此,在思政课教学环节中,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实践,“先有实践,而后有思想”,最终才可以转变成创造的成果。特别在现如今日益多变的信息时代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不仅是繁杂的,同时也是多变的。为此,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更加凸显思政教育在学生思想上的重要指引作用,指引学生创造正面思想的能力。其次是实践,在正确思想的指引下主动参与实践。具体来说,即要将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有效地应用于各种实践过程中。最后是创造,在学生可以把所掌握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长此以往就可以逐渐被培育成一个拥有高素质品性的人才。此外,由于创造是需要依托于创新思想而实现的,所以,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要对课程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优化,适当采用信息网络技术等各种手段,将各种优秀的素材引进到教学中。在扩充教学内容集中学生注意力的过程中,也应当重视保持老师和学生二者间的平等关系。调整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加入课堂探讨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可以真真切切地对思政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真正体会到学习以后的巨大收获。

(三)运用民主教育思想的教学探索

自由的思想是每个人发展的内涵标准,陶行知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在民主道路上追求真知、培养真人,教育的作用则包含在改造社会中创建民主国家”。因此要想发展民主教育,就必须解放每个人的教育环境束缚,帮助每个人都能够达到自我思想的解放,在一定限度内部进行自由化的生活学习探索。在这种民主教育思想中,包含了生活教育与创造教育这两个方面中的部分观点。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当积极地参考这种民主教育思想,从而挖掘出更加有效、更加好的改革道路。民主思想隶属政治这一范畴,而思政课的相关教学知识也充分地体现出了政治性这一特点。陶行知把政治和民主教育两者紧密关联起来,期望可以依靠民主教育来实现民主国家的创建,换句话来说,即依靠思政教育来进行民主国家的构建。这也为实施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在该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应当充分发挥出民主性、政治性这两个特点,让学生懂得利用民主思想来获取真知,特别是要增强学生民主加入政治生活的主动性、自觉性。

例如,在进行《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内容的教学时,老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案例来做出证实,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我国现如今的民主是国家体系和政治体系的统一。并且,学生可以了解我国民主的重要特征,在今后步入社会后,可以自觉主动地接入到民主政治构建中,为国家民主政治构建贡献出自己的重要力量。另外,在教学环节中,也必须要保证老师和学生两者间的平等、民主关系。每个人都能够根据社会热门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特别是目前“互联网+”的环境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语权,都可以为社会不公事件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老师必须要明确认识自己和学生间的此类平等关系,如此才可以更有力地促进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开展[3]。最后,必须要把整个民主思想都融入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以后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社会、了解自己,并经过不断吸收知识来实现自我思想的解放和自由。

三、结语

总的来说,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观念和知识,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的实施可以带来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所以,高校在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时可以结合这些重要思想和观点,从不同方面做出有效、合理的调整、变革,从而提升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陶行知民主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