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建设人才培养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内容建构

2022-03-16金禹彤

关键词:语文课程一带一路思政

金禹彤

(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吉林延吉 133002)

大学语文是大学各专业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1]前言。大学语文课程既延续又拓宽、深化了中学语文教育,在发挥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相统一的育人功能中,其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不断被关注和强调。中国各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多维性,部分民族地区高校因处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地区,承担着为地方建设和“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及跨国经济合作培育、储备人才的重要使命,即这些民族地区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往往具有时代战略性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功能,这也决定了其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相应承担了助力区域化人才培养的使命,因此有必要对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进行多角度研讨。其中,课程内容建构是体现思政目标、探索课程建设路径的重要论题。

一、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内容建构思路的认识

(一)围绕《纲要》明确站位,确立课程思政定位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简称《纲要》),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全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高校大多地处祖国边疆,主要分布在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及自治州。民族地区高校生源中少数民族学生构成比相对较高,因此其既是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是国家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对此,大学语文课程应在实践层面上论证好语文能力、核心素养、课程思政等多重课程目标,并从教学内容建构上以务实有效、关注达成的设计导向实现初衷。具体来说,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上,一方面应围绕《纲要》提出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即“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进行设计;另一方面,应在认真分析民族地区语言文化资源、学校生源民族构成及语文水平能力的基础上,发挥能动性、提出适切性的课程思政目标、内容体系与重点思政内容,尤其应关注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对民族地区具有现实意义的目标与内容,赋予大学语文课程自觉的价值追求和时代意义,助力民族地区高校在国家人才培养结构中发挥应有作用。

(二)对标学校发展目标,融入总体育人体系

依托地缘、民族语言优势,民族地区高校往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定位与学术、教学传统。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结合当下国家新的经济发展与文化战略愿景,围绕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需求的学科与专业往往具有比较优势,在全国高校整体学缘结构中不可或缺。

课程思政目标与课程思政内容及具体教学内容不可分割,为更好突出办学特色与优势,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应将自身视为学校整体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政建设目标、内容的确定应对标学校发展总目标,积极利用学校优势资源,与学校整体课程体系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使学校特色更具优势。目前全国各类大学的大学语文思政目标、内容既统一又各有偏重,对此民族地区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政目标、内容设计不应盲从,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时应摒弃照搬现成的懒惰做法,重视课程对理解、建设校园人文特色与区域文化环境的正向认知与塑造作用,扩大学校优势学术资源受益面。要充分认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时间安排靠前、学生数量多、影响面广、通识性质典型的特点,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设计更要用心用情,要有助于学生融入大学校园生活,积极回应学生面对民族地区衣冠服饰、饮食节庆等文化差异的新鲜感受,在培育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各地区文化互融共生观念中把握先机。要建立课程自信,主动担当,既与专业教育结合,也关注学校“新工科”“新文科”等育人新举措,将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与学校发展融会融合、同向同行。

(三)关切学生语文基础,依据学情融入价值塑造

当下国家发展战略及高等教育目标导向对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指导意义愈加重要,随之学界对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科学定位、大学语文课程理论与体系及教学目标与内容等问题,展开了深层次研讨。在不同高校的具体实践中,出现了“文学课”“写作课”“文化课”“传统语文课”等多种教学理念与目标的侧重。而无论何种主张,根据不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已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界的一个改革共识。对于非民族地区高校来说,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中小学语文有很大不同,如果说中小学语文的工具性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理解、积累和使用语言进行自我表达和交际的话,那么大学语文的工具性更侧重于训练与提高大学生的阅读、欣赏、思维与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运用母语(按:国家通用语)叙事说理,表情达意;所谓“人文性”,就是陶冶与培育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思想境界和健全人格,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3]但民族地区高校因为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相对薄弱,因此,在没有统一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如何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为语言能力不同的学生设计教学内容,根据学情补足部分学生语文“工具性”能力短板,并根据设定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民族特点优质优效、创新性地融入课程思政是教师必须面对的挑战。民族地区高校存在成长于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群体,这决定了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内容建构必须充分重视学生中、小学段语文能力参差不齐及政治与文化素质差异等因素,应以学生为中心,实行分层教学和分类进行课程思政内容建构等较为切实的做法,使大学语文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既有统一理念,又有内部格局,并在双促进中形成良性交互,达到课程思政的叠加效应。

二、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核心内容建构

(一)涵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国情怀与民族团结精神

自古以来语文教育以文载道,先天承担着德育、美育与塑造学生精神世界的责任,思政内涵潜质丰富并具有系统性,但具体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则应根据教育部发布的“课程思政建设内容重点”和学校实际情况,抓准重点,凝练目标,精炼主题,精研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4]31为此,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应“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4]30,在教育部提出的课程思政五个方面主要内容框架中,主动承担加强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责任。

在教学内容上,可选取各民族作家创作的民族地区革命斗争作品,重点关注那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族共同抗击外来侵略、共同奋斗的叙事作品;也可选取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认识各民族互学互鉴、共同塑造中华文明的历史与精神;也可选取地域作家的优秀作品,让学生了解民族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及在共同地域生活和互相关爱中,各民族如何水乳交融地产生文化融合和文化创造力,共同繁荣边疆,建设边疆;还可以介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民族地区歌谣、传说等民间文学作品,增强学生对民族地区人民的情感与美学认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5]因此,应以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辩证原则建构民族地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体系,各民族优秀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和共有的文化之根,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地域性、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能够使不同民族学生在文学赏析中互相理解、彼此欣赏,建立民族团结的情感和理性基础,感受各民族间血脉相连、命运与共,从而在共同价值与文化认同中确立内在精神的一致性,形成双向奔赴的情感共振。

(二)培育包容多元的文化气度,提升中国文化自信心

根据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就业优势与选择,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经济合作的跨文化作用是必要的。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大中小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可以通过利用本校学术资源并以强化学生就业优势为目标拓展教学资源,实现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民族地区高校所在地区因地理、历史等原因,与周边国家往往有较多文化交流,因此可以通过融入、拓展相关精要内容,辅以课后项目、资源分享、语文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对周边地区、民族的影响。如朝鲜半岛、越南历史上长期使用汉字的情况,再如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像先秦《论语》《孟子》《庄子》等经典和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对周边地区文学的影响,又如拓展介绍古代域外文人用汉字汉语、借鉴中国文学作品进行的大量文学创作,以及古代周边国家文人创作的仰慕中国文化、表现彼此情感交融的文学作品。了解这些文学实绩与影响自然而然会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文明的自源性与辐射力,拓展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视野,使爱国热情与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随之提升;同时,也使学生对区域内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学与历史文化有一定了解,提升跨文化素质。

(三)实现语文情感教育功能,涵育优良的情感品质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不能离开人文性而存在;同样,离开工具性,人文性将无所依附。”[6]前言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这两者的实现主要依托于古今中外各种题材、体裁的优秀选文。大学语文课程中的选文承载了人类情感,情感要素是世界各民族文学呈现出来的共性,它使人类情感具有了相通性和可理解性,因此成为语文课程实现对学生正向价值、人格塑造培育的切入点。“情感要素在文本中独特的编码方式也使文学与其他书写样式区分开来”[7],优秀选篇的情感表达中蕴含了情理、包含了情志。中国古代文学观念“诗言志”“诗缘情”已表明古人对文学社会价值的关切和个人情感寄托的自觉,优秀选文中既有个人性的“情”动于衷,也有社会性政治教化与抒发个人怀抱的“志”生于思。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内容选择上,应结合课程思政目标与民族地区的人文环境慎重选篇,以情理交融的美文、好文与情感激活策略及情感浸润作用,使学生在艺术形象的感悟、移情中涵养人格美、人性美,追求崇高美,陶冶情操、温润心灵,促进各民族学生情感交融,从而达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话语的联通式共情,即“各民族成员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深’、情‘通’、情‘觉’,即情感联通”[8]。这种共同体共情通过大学语文学习被唤醒、生成,通过情志的激荡与升华能够突破时空、场域,成为稳定持久的情感、认知,使课程找到建构民族精神、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抓手。如此既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又植根于自身的思政资源,充分体现语文课程育人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

三、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核心思政内容的教学策略

(一)将融入高质课程思政元素与补足课程思政短板相结合

在大学通识教育视域下,语文课程既具有中小学教育阶段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言能力的意涵,还更加重视培养人文与审美情怀,但具体到民族地区高校学情上,则有一些特殊情况。民族地区高校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受母语与成长语言环境影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还有不足,但常常具有一定的多语能力(国家通用语、外语、少数民族语言),通过大学语文教学的补足与强化,能够帮助其提高汉语水平,建立汉语表达自信,获得更强的语言竞争力。为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学习经历与能力,在分层教学中有所“补”“增”,补其不足,增量增质,扬其所优,为这部分学生精心设计文选教学内容,补足文言诗文内容,并体现思政重点;在汉语知识学习中,则融入有关家国情怀、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语料,加强相关语言实践;还可根据教学内容,拓展性介绍汉语字词、汉语言文学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间的内在关联与历史交融。教师要以做好守渠人、种好责任田的担当,帮助学生增长汉语知识,使这些多语人才凭借专业与语言优势成为未来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合作的战略人才。

对于高中阶段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统编语文教材(2019)的学生而言,由于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力度较大,教师需要认真研讨大学语文课程如何与中学学段语文教学适切对接,使学生的语文情怀得到进一步滋养与升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炼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意味着高中语文教学迈入素养为本的时代,随之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古代文学与诗词扩容,课程思政内涵得到拓展与深化。对此,大学语文课程要在教学内容设计与思政元素的高质融入上精心考量,以使命感对待语文教育,满足学生在大学阶段对语文课程赋予的审美情感、精神成长的期待。同时,因其就学并可能就业于民族地区,可介绍汉语对民族地区语言文字的影响与相互关系。这样,让各民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开拓视野,感悟中华语言文化的丰富、博大,使学生在民族地区文化、语境背景下,在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真切体认中,积极感知,认真思辨,对自身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充满自豪感和更加厚重的归属感。

(二)结合学生就业软实力塑造开展课程思政

据统计可知,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有较高比例服务于民族地区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合作,这意味着以国家经济发展视角设计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元素,既契合学生未来发展,更是落实国家“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战略的必然要求,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主动担当。

民族地区高校学生通过多语多元文化学习环境熏陶,及富有地域、区域学缘特点的知识资源影响,会自觉萌生多元文化或跨文化认知渴求。同时,学生毕业后在“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合作中从事各项工作时,不仅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具有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还要具备能够支撑这些理想信念的相关文学文化修养。唯此,才能够持久地从情入理,由感性升华至信念、情操,在学以致用中既展现爱国情怀,又体现爱国能力。这就需要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思政元素挖掘中关注学生专业学习背景与需要,充分结合地区与区域文学、文化、思想资源,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阅读积累与情感领悟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时,做好毕业生回访,关注学生职业软实力塑造需求与相关产出情况,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相关语文素养,实现大学语文课程的更多赋能,因地制宜地把思政与知识传递结合起来,将德育与思辨统一起来,从而培养富有创新才能与文化气息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三)将思政意识融入于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能力、素质的全过程

大学语文课程要在中学语文教学基础上继续加强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实现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深化训练中,提高阅读、鉴赏、写作与表达能力,掌握、深化语文技能。在具体教学中,语文学习始终离不开字词句章知识积累及文体、文学鉴赏,大学阶段还应增加应用文写作训练。无论学习内容为何,都应以课程思政意识来实现语文知识、语言能力、思想情感三维目标。通过字词学习让学生体会中华文明的独特与浩瀚,通过修辞训练让学生体味汉语隽永意味并得到艺术滋养;在优秀诗文、小说鉴赏与各种文体写作的指导中,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4]301而“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作为一个特定社会活动领域,因其对象和性质以及功能的特殊性,导致其教学理论逻辑既具有一般教学理论逻辑的共同特征,也具有其独特性”[9],因此教师要自觉学习民族教育理论,增长民族地区的文化知识,讲好各民族故事,优化语言与语文资源供给。在教学中,还应将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积极为社会提供语言文字服务。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学生用先查资料再创意写作的方式,在家族或社区群中科普防疫小知识,主动做一些语言类型的公益活动。同时让具有多语能力的少数民族学生通过汉语与民族语言互译,提供力所能及的校园志愿服务,在实践中既提高汉语能力,又产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自豪感、成就感,语文教学也以此体现了知识、能力、价值三位一体的教育观念。

四、余论

课程思政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教育理念,需要不断成长的教育新模式,不可能一蹴而就。[10]为加强实效,应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支撑,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信息容量大、互动性强、获得方式便捷、参考价值高、立体数字化思政资源体系,利用慕课、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等多样化教学手段提升效果与感染力。课程思政的主导者教师要加强自身先进理论学习,要在对课程育人的深刻认知中,将责任感化为立德树人的持续动力,要加强教师集体研讨与协同作战,充分挖掘选文的课程思政多重维度,明晰各教学内容板块间的思政逻辑及其与总体思政目标的呼应关系。民族地区高校还应在校园中建构语文学习的长效促进模式,课堂教学完成后,搭建好能够持续培养语文能力的平台,提供语文思政教育资源,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人文精神提升贯穿其校园学习生活始终,以此践行“三全育人”要求,切实为学生专业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合作服务能力培养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一带一路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