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分析

2022-03-16刘雨雨范乔希

旅游纵览 2022年2期
关键词:耦合协调灰色关联旅游产业

刘雨雨 范乔希

摘 要:在经济下行压力日渐加大的情况下,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已经占据经济增长重要地位。本文通过构建灰色关联分析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四川省2011—2019年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产业耦合协调关系。结果显示,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在这9年间的耦合协调度持续上升;耦合类型由严重失调上升到中级协调。据此提出四川省应当加强旅游市场建设、因地制宜推出新型产品、打开国际市场、提高知名度。

关键词:旅游产业;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灰色关联

中图分类号:F592.7;F127 文献标识码:A

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而全域旅游将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现有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研究主要侧重因果协调、影响差异,一些学者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研究山东、四川、浙江、河北、新疆等地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关系[1-5];胡文海、孙建平、余菲菲等从时间变化和空间演变两个方面分析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6];赵磊则采用多种经济计量方法检验我国旅游行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7]。这些研究都证实了旅游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有较强的正向影响。四川省在2020年实现了旅游总收入7 173.3亿元,在全国排名第5,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探讨和研究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状况,有利于促进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更好地助推四川从旅游大省到旅游强省目标的实现。

(一)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来测量旅游产业系统与经济发展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首先,标准化处理利用的是标准差的方法对所收集的指标数据进行统一量纲,其次构建两系统间的灰色关联度模型,最后利用熵值法确定的指标权重来计算两系统间的综合发展指数以及耦合协调度。其中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如表1所示。

(二)指标体系构建

从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互相关系出发,构建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的指标体系。本文选取了近几年研究者使用频率较高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指标,并结合四川省实际状况进行分析(见表2)。本文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2—2020年)、《四川省统计年鉴》(2012—2020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2—2020年)。

(一)耦合关联系数与关联度结果分析

笔者利用上述研究方法,计算得出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联系数与关联度矩阵(见表3)。

从結果来看,四川省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各项指标两两计算得到的关联度都在0.5以上,属于初级、中级关联,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关系一般,需要对关联系数进一步探讨,分析影响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关系的主要因素。

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2019年,四川省旅游产业评价指标中的公路通车里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关联度最高,为0.823,这表示四川省公路通车里程越长,到达景点的便捷程度以及人民愿意旅游程度就越高,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越大。5A级景区数量仅次于公路通车里程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其关联度为0.756,这表明景点等级对区域经济有重要影响。星级饭店数量、国内旅行社数量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较大,关联度分别为0.732、 0.704,表明这两个指标在影响区域经济方面起到不小的作用。涉外旅游人数与国内旅游人数的关联度分别为0.517、0.668,其中涉外旅游人数对区域经济的关联度最低,说明四川省区域经济还是国内旅游人数占主要作用。

经济发展对人口结构的影响相对较低。第三产业总产值对旅游产业的影响最大,达到0.752,说明四川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对四川省旅游产业的影响最大。进出口总额对四川省旅游产业的影响仅次于第三产业总产值,关联度为0.714,国内外贸易水平反映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它对旅游产业必然有重要的影响。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与旅游产业的关联度差别不大,分别为0.653、0.634,四川省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必然会对旅游产业产生重要影响。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旅游产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关联度为0.685;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其关联度是最低的,为0.558,原因可能是四川地区的景点多分布在川西地区。

(二)耦合度结果分析

笔者利用上述研究方法计算出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度,结合表1等级划分标准得出两系统之间的协调度以及协调等级情况(见表4)。

由表4可知,近9年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度都在0.610~0.660,波动较小。其中,2018年、2019年的耦合度最高,分别为0.650、0.653,这一阶段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度整体水平较高,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耦合度从严重失调逐渐变成中级协调。2012年、2013年、2014年的耦合度较低,分别为0.617、0.614、0.614,这主要由于这三年国内旅游收入和四川省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增长速度较低,并且公路通车里程也没有得到相应增长,2013年芦山地震也使四川省旅游业陷入相对低迷阶段。从2015年开始,四川省GDP增长速度加快,景区数量以及旅行社数量也在急剧上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也随之得到大大提升,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度也开始回升。

在耦合协调度方面,四川省的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协调度在2011—2019年提升速度较快,从2011年的0.160上升到了2019年的0.791。其中,在2011—2013年,耦合协调程度在严重失调与轻度失调之间,约束其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的主要原因是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在2014—2016年协调度增速放慢,协调状况不太理想。在2017—2019年,耦合协调程度由初级协调上升为中级协调,协调度增长速度较快,这是因为四川省在2015年开始实施的旅游扶贫产生了实效,加快景点营销步伐,并且投融突破引领升级,从而使旅游创收有了明显提升。

综上,在2011—2019年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程度整体向好,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由严重失调到中级协调。随着2016年《四川旅游项目创新管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为四川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提供了重要的项目与资金支持,使四川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加快脚步,进而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日益密切,最终达到中级协调。

(一)结论

两个体系的耦合协调度在近9年里不断上升,从极度失调上升到中度协调,协调程度变好。其中,旅游产业评价指标中的公路通车里程、5A级景区数及星级饭店数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高,起主要影响作用。国内旅行社数量和国内旅游人数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较高,而涉外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与区域经济的关联性较低。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度总体在0.61~0.66波动,呈先下降再缓慢上升趋势,其中在2012年耦合度下跌至0.617,在2019年回升到0.653。

(二)建议

首先,利用资源天赋异禀性,打好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旅游产业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2015年四川省开始着重发展旅游产业时,区域经济的耦合度也随之提高。四川省应当充分利用自身旅游资源优势,适当调整各产业布局,完善旅游相關政策,建立长效旅游发展机制,提高四川旅游产业在全国的竞争力。要加强旅游景区、旅游企业之间合作,调整和优化旅游路线,拓宽与云南、贵州之间的交通要道,加强旅游合作,加快区域各要素整合,提高与邻近省份旅游城市的交流频率,挖掘潜在客源渠道。

其次,因地制宜、推陈出新,不断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四川省的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受地质、气候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下,四川省各旅游景点应当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景点特征进行创新并推出服务于游客多样化需求的产品、服务以及线上电子产品等。例如,四川西部地区在生态旅游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态旅游资源,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最后,打通国际渠道,提高在国际上的旅游影响力。根据已有的旅游政策,四川正成为“一带一路”沿线上的重要衔接点。四川地区的旅游企业应当以自身特色资源优化为主体,大力推广和创新特色旅游产品,提升交流合作平台的层次和档次,带动沿线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共享经济动能。

[1] 余洁.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度评价与优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4):163-168.

[2] 董子容,杨霞,徐邓耀.四川五大经济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12):66-71.

[3] 王璐璐,虞虎,周彬.浙江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6):87-92.

[4] 李田.基于耦合协调视角的河北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2):87-90.

[5] 张玉萍,瓦哈甫·哈力克,党建华,等.吐鲁番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J].人文地理,2014(4):140-145.

[6] 胡文海,孙建平,余菲菲.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J].地理研究,2015(9):1795-1806.

[7] 赵磊.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旅游学刊,2015(4):33-49.

2038501186310

猜你喜欢

耦合协调灰色关联旅游产业
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适应性分析
电子商务对上海低碳城市建设的影响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风雹灾害经济损失影响因素研究
旅游产业助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渭南市旅游一卡通业务的推广与普及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
对旅游产业供应链构建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