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传统文化之花在语文课堂悄然绽放
2022-03-16鲍海燕
鲍海燕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数不清的宝贵思想和文化积淀。它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息息相关,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深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怎样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绽放优秀传统文化之花呢?
一、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语文教师应该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养,在教学中润物无声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1. 教师应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还肩负着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当代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的集中体现,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经典文化著作《论语》《孟子》《诗经》《春秋》《史记》《资治通鉴》等,应该成为语文教师枕边、案前的必读之书。
2. 教师应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
要想提高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必须全面提升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将素养内化于教师道德修养的精神上,外化于教育教学的行动中,进而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情感共鸣,深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我所在的学校2009年提出“全校阅读 提升素养”的阅读理念,校长带头读书,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篇目,每月不少于30万字,教师们共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史记》《唐诗宋词元曲》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书目,并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每月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大家或分享学习收获,或诵读经典文章。十几年坚持下来,教师们养成了热爱阅读的好习惯,提升了个人素养,同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共鸣,并外化于教学行动中,在业务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二、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 从汉字中发掘传统文化
汉字,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感受汉字的有趣与神奇。
(1)趣学汉字,体会汉字的神奇
教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有谜语法、歌诀法、故事法、组词法、比较法、部首法、会意法、形声法、字理法等。如“疑”这个字,小学生在识记时比较困难,教师可利用故事法引导学生:“士兵面对敌人,心里想:‘我是用匕首制服他呢(匕),是用箭呢(矢),还是用长矛呢(右上部是“矛”的上面一部分)?’正在迟疑时,敌人逃走了(右下部是“走”的下半部)。”编故事识字法提高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降低了识字难度,深受学生喜爱。
(2)谐音汉字,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
汉字谐音的表现形式很多,有古诗、歇后语、对联等。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有对汉字谐音歇后语的编排,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可以让学生体会谐音汉字的有趣,如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还可以利用墙报、黑板报、课前五分钟猜谐音字谜等形式,让全班学生共享资源,充分感受汉字的无穷乐趣。
(3)了解汉字起源,感受汉字的魅力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教师要在业余时间系统地读一读许慎先生的《说文解字》,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字理法,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神奇。
如“炙”这个字,《新华字典》解释为“烤、烤熟的肉”,学生难以理解。教学中,教师运用字理法,让学生看甲骨文中这个字的样子,给学生讲解:上面是月的变形,在古代“月”表示肉的意思,下面是火,肉在上,火在下,合起来就是“用火烤肉”,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炙”的字义。在学生理解这个字后,进一步告诉学生含有“月”字旁的字,大多跟肉有关系,如脚、腿、胖、脸、胳、膊、脖、肘、肝、脾、脏、膝、肾、胃等。
教师从一个“炙”字,拓展到一类“月”字旁的字,既为学生提供了运用“部首法”“字理法”学习汉字的方法,又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感受到汉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
2. 从课本中传承传统文化
统编版语文教材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教材中增加了许多优秀古文、古诗词和名言。教师在备课中要认真分析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涵,并用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1)通过阅读统编版語文教材内容,理解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师要抓住统编版语文教材每个单元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板块,在熟读成诵中培养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如刘备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高贵品质铸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骨;陆游的一首《示儿》让我们看到了诗人临终无法看到祖国统一的遗憾、悲痛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教师要引导学生跨越时间的鸿沟,体会作者的情怀,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将知识内容与图片插画相结合,增强学习兴趣,拓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渠道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经历少,对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精心备课,在课堂上设置悬念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小学低年级课本中配合文字内容的图片插画有很多,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进而引发学生对语文学科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以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课本为例,《要下雨了》《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等课文篇幅较长,文中都配了插图,画面生动优美,深受低年级小学生喜爱。我调查发现,当低年级的小学生翻到一篇课文时,首先吸引他们的是优美的插图。所以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图画,观察图画中的人物或动物的表情、动作,引导学生想象他们的对话和故事情节,再和课文内容对照,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只要教师备课充分、引导得好,每一篇图文并茂、文质兼美的课文,都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根植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
三、课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链
1. 注重课外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
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如《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论语》等,让学生在诵读或阅读中拓宽视野,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经典阅读、经典诵读活动,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我校不仅开发了校本教材《经典诵读》,还让学生利用早读、午读、晚读时间诵读大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目。学校2018年开始开展班级“阅读打卡会”活动,一直坚持到现在。寒暑假开展“阅读浸润人生,读书伴我成长”阅读打卡活动,学生每天坚持读书半小时以上,家长每天在群里打卡,或者写孩子的阅读感受,或者发孩子的阅读书目、照片、视频,教师点评孩子的阅读情况。通过一系列读书活动,学生养成了读书习惯,陶冶了情操,增长了见识。
2. 利用传统节日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这些节日的来历、习俗以及寄托的情感、蕴含的精神。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传统节日诗词朗诵会”“优秀历史人物事迹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如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为了让学生理解端午粽的制作过程,教师教学前留下课外作业“和家人一起包粽子,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包出美味的粽子”。课堂上,教师也拿来粽叶和糯米,当场为学生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书上的语言,并把煮熟的粽子分给学生吃。学生们兴高采烈、热情高涨。教师趁热打铁,又为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请家长帮忙找一找和端午粽有关的故事和习俗,课上和同学们分享。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知道了“端午節的由来”,知道了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挂艾草等习俗。
这节课教师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包粽子的过程,收集与端午节有关的资料等,突破了教学难点,为学生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激发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文化传承不需侈言,也无需高言,小学教育要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需要通过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努力,使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充盈胸怀,从而让优秀传统文化之花悄然绽放!
(作者系河北省邢台市晨光小学教学副校长,河北省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赵继莹
312150190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