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动实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22-03-16战农刚
战农刚
开展劳动实践,让教育回归生活,能增加学生接触生活和社会的机會,变革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活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塑造时代新人。
一、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和习惯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其实,劳动实践是随时随地可以发生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实践意识与习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学生以接触书面知识为主,缺少劳动实践的机会,基本上不会劳动、不会实践,劳动实践意识非常淡薄,责任意识更是有所缺失。但每个学生都是劳动的主人、实践的主体,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灼见,只有实践才能成就学生的精彩人生。因此,劳动实践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一的接受式学习走向以体验、操作、探究和交流为主的多样化学习,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做、动嘴说、动脑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就能克服不良习惯,懂得操作严谨、观察细致、精益求精,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激发劳动兴趣,培养好的劳动习惯。
山东省莱州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莱州一中”)占地600多亩,校园清洁是一项烦琐而复杂的体力劳动。近五年来,学校领导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劳动教育的具体精神,主动开发“校园清洁特色课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打扫校园、教学楼、公寓楼楼道和厕所等卫生。由此,学校的每天清晨都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三三两两,伴随着太阳的升起,习惯性地拿起扫帚,主动清扫自己负责的区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时而发出的阵阵欢声笑语,映射出学生劳动的朝气和乐趣,唤醒了学生劳动的热情,更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莱州一中的校园是一个典型的植物园,花草树木有210多个品种,绿化覆盖率达60%以上,四季常青,绿树成荫。校园更是一个劳动圣地,学校因地制宜先后开辟了10多个“校内劳动实践基地”,为各班提供植物研究、种植实践、绿化养护、清洁美化、装扮校园的活动阵地。劳动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会与他人进行沟通协作,逐渐塑造出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进行劳动反思时,学生自然而然地由种子萌发联想到人类的诞生,关联到母亲的恩情;由植物生长需要阳光雨露联想到学生成长需要党和国家的关怀、教师的关爱。
二、建立劳动实践的认知模型
千百年来,“格物致知”是中国人的主流意识,“知行合一”是我们的主流思想,它们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提示人们“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模式。从认知角度看,劳动实践能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学科知识,经历实践过程,理性解答现实性的生活问题,为学生认识学科知识、检验学科理论、验证学科知识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和实践事实,由此,就会逐渐形成“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认知模型,建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理念,树立“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科学思想,更能使学生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认识生活现象与模型之间的关系,学会透过现象认清本质,从而建立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认知模式去认识物质世界,成为懂研究方法的人。
例如,疫情防控期间,有位学生家长将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清洁马桶,引起了家人咳嗽、胸闷和呼吸困难。事后,这位学生牵头成立了研究小组,带领成员认真开展了家庭小实验,拍摄了小视频,详细介绍了洁厕剂的主要成分多是盐酸,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两者相遇就会发生剧烈反应, HCl+NaClO=NaCl+HClO,HClO+HCl=H2O+Cl2↑,产生大量白色泡沫,生成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氯气,氯气有毒、易挥发,吸入后能引起咳嗽、胸闷,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清洁马桶时,应将这两种物品分开使用,先用洁厕灵冲刷,再用水冲洗干净,最后才能用稀释后的84消毒液消毒。这就是“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知模型,学生让实践说话,寻找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用科学的方法做出正确的解释,究因寻根,培养和发展自身的研究能力,再通过实践验证,培养了自身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和社会责任。
三、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突出实证意识,以事实为依据,“实践真实、观察真实、现象真实”是实践性学习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分析现象背后的科学事实,深刻体会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一次,一位男同学上课的时候突然胃痛发作,教师立即将他送到医院进行了检查,通过及时的治疗,该同学很快痊愈。借此,该教师组织本班学生开展了“探胃病→诊胃病→治胃病”的实践性学习。首先,指导学生到医院实地调查,研究钡餐检验胃酸过多的科学原理;接着,指导学生开展实验,分别观察硫酸钡与稀盐酸(胃酸的主要成分)、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然后,分别吸取鸡蛋清滴入上述两种溶液中,观察蛋清的变化,发现氯化钡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学生观察到重金属盐能使人中毒的科学事实;最后,指导学生到社会上进行实地考察治疗胃病的常见药物,了解常见药物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碳酸镁、碳酸氢钠、铝碳酸镁,主要功能是消除过多的胃酸,深入研究这些常见药物的优缺点和使用的注意事项,制成微视频,形成宣传海报。这次项目式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自主构建了化学、生物、医学、健康等学科知识的综合网络,深切感受到知识与健康的密切关系,体验“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人类”的科学价值,而且体验了“理论与实践”联系的巨大价值,形成了理性思考、批评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体验了科学与健康、科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了价值体认,懂得了社会责任和义务。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恩格斯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决定力量。”由此可见,劳动蕴含着巨大的创造力。从日常生活、社会及大自然的接触中,学生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一定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获得真实体验的时候,一定蕴含着创新,关键在于能不能用心去发现。新时代课程改革义不容辞地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伟大使命。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历史赋予的责任。核心素养的精髓就是创新,创新就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特征。
2014年,高二的周辰同学阅读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知道松树种子经过低温可以打破休眠,促进成熟,利于发芽。但是,逆向思考:不经低温处理的松树种子难道就不能发芽?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劳动课教师,教师很受启发,支持周辰同学成立研究小组,进行实践探索解答疑惑。2015年3月,研究小组挑选200粒松树种子,浸泡后与湿沙按1∶3拌匀,装入花盆,覆盖白色塑料膜,放在向阳处。经过10天催芽,露白38颗、发芽115颗、发霉 47颗,发芽率76.5%。5月,播种这153颗种子,经过3个多月的辛勤管理,出苗94颗,最终长成小树苗52颗,成苗率34%。由此,研究小组经过辛勤的劳动实践充分证明,松树种子不经低温处理仍能发芽,且发芽率是比较高的。2016年,学生撰写的《不经低温处理的松树种子仍能发芽》荣获山东省科技大赛一等奖。
枯燥的劳动被赋予新的意义,简单的操作也变得魅力无穷。劳动创新开启学生创造的自信,当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时候,创新的种子就自然萌芽,创新品质就慢慢养成,自然就能成为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五、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社会责任感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社会是人生存的土壤。劳动实践强调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确定活动主题,倡导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突出學生的亲身体验,关注学生的真切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兴趣,让学生感悟文化价值,形成正确的实践观念,形成科学自信,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社会责任。
莱州自古就是海盐的著名产地,曾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因此,学校每年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海水晒盐”实践活动,实地观看盐场的设计、理解其功能,考察晒盐的原理,计算海水的蒸发量,发现书本知识与实际生产原理上是一致的,但操作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实地触摸现实中的海盐,观察其形状,了解食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海盐的巨大用途,学会鉴别食用盐和工业盐的科学方法,特别是通过实地考察海洋理解了海洋资源不能无节制开发,懂得可持续、科学开发的重要价值。否则,会对海洋生态产生的巨大影响,人类也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这样,能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科学知识的双重性,科学运用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自2010年起,莱州一中开辟了20多个校外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劳动、调研、考察。每年组织学生参观全国著名玉米良种公司山东登海种业,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创业历程,感受现代农业高科技育种和栽培技术,增强学习的奋斗精神;每年组织学生走进莱州港、金寨子生态园、宏顺梅花研究所、莱州名胜古迹,让学生了解家乡山水风情,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年“五四”青年节期间,开展“远足行走看家乡”的寻根活动,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特长自主选择思政、语文、历史、地理、生物、艺术等学科的实践性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远足行走约70公里,翻越9个山头,路经莱州著名景点和历史古迹,沿途了解家乡的月季文化、郑道昭书法文化、寒同山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家乡的环境保护、家乡的植物分布特点和地理概况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亲身体会家乡的多彩风情,了解家乡厚重的历史文化,增强家国情怀和建设家乡的使命感。
总之,劳动实践能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让学生主动建立起劳动与生活的有机联系,逐步形成“自我、自然、社会”三方面的整体认识,体验到人类的智慧成果,增强社会责任,涵养自己的内在精神,学会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学生的思想和灵魂。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州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347350190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