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区块链赋能对农户融资行为的影响

2022-03-16张桐王家冀王钰

当代农村财经 2022年1期
关键词:区块链

张桐 王家冀 王钰

摘要:农户信贷约束作为传统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问题,区块链为有效解决该问题提供新思路。本文借助来自安徽砀山良梨村的实地调研数据,对区块链赋能供应链金融对农户融资行为影响的作用展开案例分析。案例研究发现,良梨村电商发达导致的劣币驱逐良币和农户融资难问题,为提供溯源技术和融资担保服务的蚂蚁链的引入带来契机,区块链应用后的数据和翟灿灿的人物案例证明了区块链能有效缓解农户的信贷约束。然而,蚂蚁链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农户金融素养不足、贷款规模小等困难,能否完全缓解农户信贷约束还值得进一步探索。未来,蚂蚁链应该加强和政企合作,并通过创新区块链赋能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以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区块链 供应链金 融蚂蚁链

*基金项目名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区块链赋能供应链金融对农户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2110307093。

依据央行数据,2020年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量为38.95万亿元,占总贷款量的比例仅为22.55%。借贷双方交易成本高、信息不对称以及缺乏有效的贷后监督机制,这些使得农户融资存在较大困难(程恩江、刘西川,2010),我国农户目前仍面对着较为严峻的信贷约束问题(褚保金等,2009)。2016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屡次提及供应链金融,试图破解农户信贷约束问题。但是,供应链金融存在不足:供应链链条短、核心企业信用传递有限,导致银行难以进行很好的授信(林楠等,2019);供应链信息不对称,各企业业务数据之间严重的数据壁垒,使得有效的放贷依据很难获得(张路,2019)。因此,如何完善供应链金融在农村地区的推广模式,破解农户信贷约束的问题,成为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

区块链技术在完善传统农业供應链金融方面的作用值得注意。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及,区块链作为国家战略,需担纲现农业现代化关键性措施。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运用智能合约、时间戳、哈希函数等技术形成块链式结构数据存储(王化群等,2017),被誉为是以数字信任替代机构信任的信任机器(梅兰妮·斯万,2016)。朱兴雄等(2018)分析了区块链的这些技术特点,可以提高供应链金融的信誉度、降低信贷交易成本,打通供应链沟通渠道;在农业融资方面,区块链促进农产品流通主体征信工作开展,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履约而降低融资成本(刘如意等,2020)。因此,完善传统供应链金融的短板,破解农户信贷约束,区块链赋能供应链金融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以安徽省砀山县良梨村的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形式实地走访调查,以案例分析研究该地赋能供应链金融对农户融资行为的影响,通过实地考察当地的民风民情,获得区块链应用效果的一手资料;探讨解决我国农户信贷约束问题的方法,为改善我国农户融资情况提供实践依据和相应政策建议。

在国际上,供应链金融的概念最早被Timme(2000)提出,指出这是供应链的参与主体与金融服务机构共同管理供应链上资产、资金流等的过程。国内学者刘圻等(2011)等的研究认为,农业供应链金融指的是银行通过对供应链整链条的审核,为其中的农户或农资企业提供金融产品的一种服务形式。区块链的概念首次被中本聪(2008)提出,他认为互联网上的信任问题可以用“分布式账本”来解决。区块链技术是一套数字制度,是一套经过数字定义与背书的,并由各个节点参与者共同维护、执行的数字规则(付豪等,2019)。徐忠等(2018)认为,“Token”范式常被主要区块链系统所采用,该范式具有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共识机制特点。

基于既有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区块链赋能供应链金融这种模式从研究视角来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前瞻性探索研究,主要研究区块链的技术特征,从理论角度研究如何弥补供应链的不足。Jacmle(2017)认为,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有助于供应链上下游金融合作能力的提高,并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成本和交易风险;付豪(2019)认为,区块链解决了数据存储和传递标准化的问题,有利于缓解农业供应链金融的信息不对称。二是回顾性案例分析,通过研究各地的区块链赋能供应链项目,从实践角度探索区块链技术如何最终缓解信贷约束。截至2020年,已经转化成为落地的区块链项目依据供应链类型的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第三方金融机构主导的内部融资,如安徽砀山县蚂蚁链村、农银惠农e通业务等;二是核心企业主导的内部融资,如黑龙江中农置粮“农金保”平台、“善粮味道”等。

相较于其他地区的区块链项目,砀山县蚂蚁链的运行机制独树一帜,主要服务为溯源技术和提供融资担保这两项。在溯源技术方面,蚂蚁链给商品附着防伪二维码,将线下生产供给销售贸易数字化上链,并利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去中心化等特征,达到数据的不可篡改和交叉验证。在良梨村,蚂蚁链为每一个酥梨及其农副产品附着二维码,一级支付宝入口可全链路、永久查询商品原产地、采摘日期等信息,这为后续涉农服务的跟进提供有力支持。在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方面,蚂蚁链与中国农业银行和当地的梨农公社达成协议,将农户的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和信用数据转移到区块链存储的信用块中,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区块链上的交易流水来精准借贷,解决双方之间信用凭证缺失的问题,进而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物流”四流合一。具有良好信用的农户可以通过蚂蚁链的担保获得中国农业银行的贷款,降低了电商融资的门槛,缓解了涉农主体的信贷约束问题。同时,蚂蚁链平台定期召开乡村振兴论坛,邀请农户和电商平台交流经验,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砀山县拥有“世界梨都”的美誉,年产酥梨约15亿公斤。良梨村位于砀山县良梨镇东部,“文家河”贯穿村落,其土壤肥沃,气候宜人,故产出的酥梨饱满多汁。全村总面积约13000亩,其中林地面积10451亩,占比达80%,户籍人口2823户共8610人。近年来,村内特色水果种植、乡村旅游和电商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良梨村世代种梨,传统酥梨销售采用宗族售卖模式,即以良梨村村民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砀山酥梨售卖团体,在酥梨的生产、收购、运输和销售的完整供应链上均有当地村民参与。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打开酥梨的销售通道,并保障了砀山良梨村酥梨的品质,而且货源稳定、销路顺畅和品质保障,使得砀山酥梨畅销国内外。

2015年,良梨村主动把握“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潮流脱贫致富,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2018年,良梨村获批电子商务示范村。该村农户与淘寶、拼多多和乐淘村等电商平台均有长期合作,多在平台开设店铺售卖酥梨及梨膏等副产品;中通、邮政等快递在村中设有快递点,小件送货便捷,大件上门取货。此外,在电商直播带货兴起之后,良梨村踊跃举办县领导进直播间带货活动来促进销售额。截至2021年,良梨村所在的砀山县拥有20余家电商平台、2000余家电商企业、6万多家网店和微商,酥梨及其副产品的电商年销售额达50多亿元。

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利有弊,在其拓展砀山酥梨销售渠道的同时,也带来劣币驱逐良币与融资困难的问题。对于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在酥梨、梨膏等产品在互联网上销售额猛增的时候,浮现了一批利用砀山酥梨品牌投机的人。他们打着砀山酥梨的旗号走流量、打价格战,却用劣等梨以次充好,极大损伤砀山酥梨的品牌价值。对于农户融资困难的问题,随着砀山酥梨销售额的增长,农户不断扩大种植规模,然而农户种植酥梨的前期投入如农药化肥赊购资金量增长,故农户出现资金短缺现象;电商采购农产品时,一般采取现货现款的方式,导致酥梨收购时节供应链各端的流动资金短期需求量剧增,但因农户和企业缺乏贷款的抵押物,且其生产经营风险较大,出于安全考虑传统金融机构不愿意提高贷款支持,传统供应链金融的弊端凸显。

区块链赋能供应链金融为良梨村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给砀山酥梨的品牌产权提供保障,缓解农户信贷约束问题,提高良梨村酥梨及其副产品的销量,砀山县政府、中国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和阿里巴巴的蚂蚁链于2020年9月签订协议,良梨村成为国内首个“区块链村”。蚂蚁链上线半年内,中国农业银行发放贷款逾1300万元。截至2021年7月,蚂蚁链已经为良梨村130多户村民提供贷款,预计在未来三年内提供贷款累计达20亿元* 。此外,蚂蚁链2021年还提出千人计划,即在蚂蚁链实施地区挑选出1000名信用良好、融资困难的农户,为他们提供20万元的免息贷款。

区块链赋能供应链金融在良梨村的应用惠及上百户农户,翟灿灿就是其中一个。2016年初,她主动抓住良梨村发展“互联网+农业”的政策支持,申请“土郭灶”这一自主知识产权商标,成功注册成立土郭灶商贸公司,成为一名新农人。2016年9月,土郭灶商贸公司正式入驻良梨镇的产业园,公司员工十余人,主要收入来自于线上销售的酥梨及酥梨膏,年销售额可达90万元。目前,“土郭灶”这一品牌商标正在逐步走向全国,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都已经拥有代理点。

翟灿灿“上链”是出于对区块链溯源技术和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期望。在区块链溯源技术方面,翟灿灿表示,上链有助于顾客掌握生产销售的每一个流程,从而对于产品更加信任。正宗砀山酥梨证明缺乏,再加之其他商家的低价优势,使得翟灿灿无法获得稳定客源,生意举步维艰。上链之后,在生产端,蚂蚁链要求翟灿灿拍照上传农产品的关键生产节点的照片;在销售端,该产品的生产时间、生产地点、使用工艺和发货信息也一齐上链。顾客只需要砀山酥梨或者梨膏包装盒上的溯源码,就可以追溯到产品的产地、生产工艺和物流批号等信息。翟灿灿说:“有了区块链,我们对产品质量信心倍增,卖好的价格也有了底气,销量更是一直增长。”

在区块链融资担保服务方面,2021年翟灿灿获得一笔蚂蚁链提供的20万元的免息贷款,极大缓解翟灿灿的信贷约束。在创业初期,因收购、购买机器、雇工需要资金,翟灿灿和丈夫依靠多年积蓄注册商标、支撑公司运转。随着公司的经营走上正轨,翟灿灿设想进一步投入资金扩大生产规模,然而积蓄用尽,金融机构由翟灿灿的企业经营风险大、乏贷款抵押物却不愿贷款。上链之后,蚂蚁链记录翟灿灿电商交易的流水额,在平台上进行网上银行、身份认证、会计核算以及资金结算,在蚂蚁链的担保下银行贷款需求得到满足。与此同时,蚂蚁链认定翟灿灿为优质农户,邀请她加入“千人计划”并可从中国农业银行获得20万元的免息贷款。

(一)农户金融素养不足,制约区块链业务普及

Hung A(2009)认为,金融素养的缺失,往往会造成不当的金融决策。农户的金融素养不仅反映农户金融知识水平,也是农户合理配置资产负债、积极参与正规信贷市场和识别风险能力的体现。本文的蚂蚁链属于数字金融的范畴,需要较高的金融素养与互联网操作能力。根据实地访谈调查,砀山良梨村农户金融素养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农户受教育水平约束、人口老龄化渐趋严重。

具有更高受教育水平的农户对金融概念的理解能力一般更强,进而客观正确地运用互联网和金融产品。调查显示,砀山县良梨村的农户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19年,金融素养平均得分为16.20分,低于全国及格分。金融素养水平与受教育年限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拥有初中毕业文凭比拥有小学文凭的农户的金融素养得分平均高出约5.5%;同理,拥有高中毕业文凭比拥有初中毕业文凭高出约452.7%,大学本科文凭又比高中毕业提高了约228.9%。蚂蚁链的服务属于高新互联网技术,需要农户对银行贷款流程、银行利率和通货膨胀程度等金融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要求灵活使用手机,清楚蚂蚁链平台的上链操作,良梨村农户受教育水平不足限制了区块链业务的普及,信贷约束由于金融素养软门槛仍得到完全缓解。

年龄对金融素养有较大的影响,金融素养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即金融素养在年龄上存在“驼峰效应”(刘国强,2018)。究其原因,青年人个人储蓄投资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但是老年人难以跟上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与其他中国农村类似,良梨村也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当地60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44%,农村生育率放缓和大量青壮年入城打工,导致良梨村老年人口留守。调研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口金融素养得分低于25—35岁左右年轻人约14.02%,有的老年人对互联网的数字金融心存反感,谈贷色变。因此,人口老龄化严重限制了区块链在良梨村的发展,信贷约束仍未得到完全缓解。

(二)信贷规模小,制约区块链业务拓展

信贷规模是指银行在一定时期发放贷款的最高限额,又称为贷款规模。良梨村的信贷规模普遍偏小,调查数据可知,63%的农户的贷款规模在0-10万之间,僅有6%的农户贷款规模在20万以上,显著低于家庭农场主50-100万的贷款规模。良梨村的信贷规模小可以归因于以下两点:银行对农户人为限额和尚未形成规模农户和中大型电商企业。

银行对农户人为限额,即银行出于自身风险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对于农户这一群体谨慎贷款。蚂蚁链的出现虽然使得银行放松了贷款要求,但是农户的信贷约束仍未有效缓解。尚未形成规模农户和中大型电商企业,即良梨村的梨树多为散户种植,电商多为小微企业,在尚未形成规模农户和规模收购企业之前,对于梨树种植过程中农药化肥的赊销、农机具的购买和酥梨收购过程的资金短缺,相对而言并不会形成极大的资金缺口。因此,当地政府需要出台政策扶植规模农户和电商的发展。

(三)信贷标准高、良性循环缺乏,制约区块链健康发展

信贷标准是指用户获得贷款所需要达到的标准,低于该标准则不予放贷。与银行贷款相比,民间借贷具有无需担保、操作方便、手续简单等诸多优点,因而受到资金需求者的喜爱(钱水土、陆会,2008)。蚂蚁链的作用机制依赖于电商平台后台流水在区块链中的记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的银行贷款的流程,但是蚂蚁链发放贷款的要求仍略高于私人贷款,部分具有信贷约束的农户尚未获得贷款。因此,蚂蚁链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贷款标准,使得农村贷款更普惠。

信贷良性循环缺乏是指良梨村的蚂蚁链放贷多为“一锤子”买卖,回头客较少。由于蚂蚁链事务的新兴性质,人们出于猎奇心理会加以尝试,但是随着贷款进一步地放开,较少的农户选择继续贷款,信贷的良性循环缺乏。因此,蚂蚁链需要从两方面解决问题:一是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促进电商企业发展壮大,进而刺激融资需求;二是加强科普宣传,树立正确客观的蚂蚁链形象。

(一)开展农户金融素养教育,打牢区块链群众基础

在国家层面,应构建由基层政府、县人民银行等多方面共同推进的农户金融素养教育组织体系,定期开展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知识”进乡村等金融素养普及服务,广泛运用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平台发布金融知识和理财技巧方面的短视频;在个人层面,应通过将金融知识纳入国民义务体系,借助标准化教辅、系统化课程设计和人性化的师资力量,量身定制一系列金融知识课程,从而实现“教育学生、濡染家庭、辐射社会”点线面三线结合。同时,由于我国老龄化趋势日渐显著,需要着重关注老年群体的金融素养现状,分析老年人金融素养的破冰点所在,针对性地开展普及计划,宣传互联网手机操作知识,打破互联网“软门槛”。

(二)加强技术创新,构建合理产业生态系统

技术创新不仅在于促进区块链核心技术如“去中心化、共识机制”等的创新,同时可以借鉴行业龙头经验,与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三方共同技术研究。目前,区块链赋能供应链金融尚未形成合理的生态系统,该实践需要在技术研究、规范制定、商业模式、法律监管等方面全面布局。然而,我国目前区块链的规范制定仍处于缺失的状态,供应链上农户间沟通成本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等,制约区块链赋能供应链金融的步伐。因此,建立统一标注化的体系,不仅可以消除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完善贷款标准额度,更可以扩展区块链技术在各个研发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

(三)推动规模农户发展,促进市场健康成长

规模农户不同于传统小农经营,其在商品化和集约化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周转资金,“企业化”是信贷需求具有的特征之一,故其融资需求一般额度大且期限长。同时,规模农户在生产中更重视农业经营管理,农业收入更稳定,故作为金融机构的贷款对象风险具有可控性。此外,规模农户为了更好地和其他经济体交易,更容易加入合作社,引导外在交易成本内部化。因此,需要改变砀山县良梨村农户分散经营的特征,采用规模化承包机制,形成规模农户,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信贷规模,增加社会资本,更将有助于保质保量,促进市场健康化成长。

参考文献:

[1]程恩江,刘西川.小额信贷缓解农户正规信贷配给了吗?——来自三个非政府小额信贷项目区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0(12):190-206.

[2]褚保金,卢亚娟,张龙耀.信贷配给下农户借贷的福利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06):51-61.

[3]付豪,赵翠萍,程传兴.区块链嵌入、约束打破与农业产业链治理[J].农业经济问题,2019(12):108-117.

[4]林楠.供应链视角下智慧物流模式发展策略选择[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12):60-64.

[5]刘国强.我国消费者金融素养现状研究——基于2017年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J].金融研究,2018(03):1-20.

[6]刘圻,应畅,王春芳.供应链融资模式在农业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32(04):92-98+112.

[7]刘如意,李金保,李旭东.区块链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模式与实施[J].中国流通经济,2020,34(03):43- 54.

[8]梅兰妮·斯万.区块链:新经济蓝图及导读[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6.

[9]钱水土,陆会.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农户融资行为研究——基于温州农村地区的调查分析[J].金融研究, 2008(10):174-186.

[10]王化群,吴涛.区块链中的密码学技术[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7(06):61-67.

[11]徐忠,邹传伟.区块链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J].金融研究,2018(11): 1-16.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

责任编辑:欣文

3606500589267

猜你喜欢

区块链
区块链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塑与挑战分析
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外金融领域应用动态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海上散装液体化学品运输安全监管方法
保险企业的区块链技术应用方向选择研究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与前景研究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发展现状评述及展望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
智能合约与金融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