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 在急诊临床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2022-03-15王占青姜银松姜善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实习生病例教学效果

王占青 姜银松 姜善红※

(1.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山东 烟台 264100;2.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山东 烟台 264100)

医学教学过程中临床实习为重要阶段,主要由理论向实践过度,不仅需将理论中所学知识充分掌握,学生临床独立思考能力和工作能力也需进行培养[1]。既往的授课方式以传统教学为主,日常多采用“床边带教”方法,不能将实习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也不利于培养发散性思维,最终致使教学效果循规蹈矩,学生走马观花,产生厌学的心理。近年来,在临床教学模式中运用P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该方法的中心和主题以问题和学生为主,在带教教师的协助下通过小组讨论方法研究专题病例和具体病例[2]。为提升急诊科临床教学效果、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作者选取2017年6 月—2019 年6 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急诊临床实习的70 名学生作为研究样本,以急诊模拟教室为主要场所,结合教学理论和方法,观察在急诊临床实训教学中运用PBL 的应用效果,现描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7 年6 月—2019 年6 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急诊临床实习的70 名学生,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划分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5 名。研究组研究样本中,男实习生21 名,女实习生14 名;年龄为19~23 岁,年龄均值为(22.2±0.8)岁。参照组研究样本中,男实习生20 名,女实习生15 名;年龄为18~23岁,年龄均值为(22.3±1.1)岁。2 组实习生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参照组实习生接受传统急诊实训教学,由教师进行理论讲解,操作示范,让学生进行演练和练习。研究组实习生接受PBL 教学,带教教师结合实训课程和教学要求将典型病例进行编写,包括:毒物中毒、心肺复苏、恶性心律失常以及多发伤等,其内容涵盖急救实训操作的内容和相关知识[3]。首先对实习生进行分组,带教教师为学生发放病例,让学生提出有关问题,并在教师协助下总结有关问题。其次课后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对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如:教材、图书馆以及互联网。上课期间组织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带教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结果进行分析和点评,最后进行讲解和总结。通过临床实训中心提供的操作模型让学生演练,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急救操作技术,学生的急诊临床诊断思维也会得到拓展[4]。

授课内容包括:利用PBL 教学方法对有机磷中毒进行讲解,经文字方式给出患者的病例资料,并提供相关体格检查结果,包括:神智不清楚、双瞳孔呈针尖样,呼吸急促、气道有大量分泌物,不自主肌束震颤[5]。让学生掌握患者的基本病史,提出有关问题,带教教师归纳后进行提问,如:此类患者的中毒为哪类,机制和临床特征是什么,需要进行哪些辅助检查和抢救措施,抢救措施的具体流程和时间是什么。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课后自行收集和查找资料,在上课期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发表各自观点,最后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相关意见实施集中点评,并进行汇总和分析。讨论期间的主体为学生,引导工作和点评工作由教师完成,并讲解出现遗漏的地方和操作流程。利用临床实训中心提供的设备,如:智能模拟人、气管插管、呼吸机、洗胃机、除颤仪和静脉补液机等让学生进行急救操作的演练。

1.3 观察指标 实习生完成临床实训后进行出科考试,主要分为理论知识、病例分析和急救操作考核3 项,每项总分100 分。

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如:激发学习兴趣、临床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沟通能力的提升、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及临床操作能力的提升。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实习生进行教学满意度评价,结果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3 个标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PS 21.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予以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予以χ2检验。P <0.05 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2 组实习生出科成绩结果对比 研究组理论知识、病例分析和急救操作成绩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 组实习生出科成绩结果对比 (,分)

表1 2 组实习生出科成绩结果对比 (,分)

2.2 2 组实习生教学效果评价 从激发学习兴趣、临床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沟通能力的提升、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及临床操作能力的提升方面来看,研究组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 组实习生教学效果评价对比 [名(%)]

2.3 2 组实习生教学满意度结果对比 研究组教学总满意度97.14%(34/35)明显高于参照组80.00%(28/3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2 组实习生教学满意度结果对比 [名(%)]

3 讨论

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相比,PBL 教学着重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结合学习和实际问题,在学习期间将复杂和有意义的问题设置在情境中,主体为学生,教师为学习的引导者和推动者[6]。上课期间学生经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不仅提升了临床能力,同时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另外,在学习期间可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获取显著的教学效果。由此说明,在急诊临床实训教学期间开展PBL 对学生急诊临床思维的培养和急救操作技能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将PBL 应用在急诊临床实训课程中,在学生将有关问题提出后,经小组讨论模式进行分析和汇总,并通过操作模型进行演练,结果表明可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组理论知识、病例分析和急救操作出科成绩明显高于参照组,说明PBL 教学方法较比传统教学,学生可将医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结合临床实践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使既往教学现状得以改变,如:重知识讲解和教师讲授、轻能力培养和学生参与等[7]。在典型病例中可较好地运用急救操作技能,有效结合疾病知识和临床患者,让学生自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的“零距离”得以实现。另外,在急诊临床实训中开展PBL,通过提供的模型模拟和急救场所,让学生做到真正理解及时的救治可改善病情。从激发学习兴趣、临床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沟通能力的提升、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及临床操作能力的提升方面来看,研究组优于参照组,与此同时,研究组教学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参照组,表示PBL 应用于急诊临床实训课程,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知识点更加清晰和生动,对学生学习兴趣地激发起到促进作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也可充分发挥,从而使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显著提升。另外,较传统教学,PBL 教学着重团队写作能力和临床综合思维的培养,对日后医患沟通具有积极作用[8]。

综上所得,在急诊临床实训教学中应用PBL 教学可使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急救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团队沟通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同时可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但是由于该教学模式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训期间开展还需更加成熟的教师队伍,PBL 实训教材也需更加完整。因此,临床可进一步补充并完善教学内容和形式,有助于日后教学期间将PBL 的优势充分发挥,在实践中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益处。

猜你喜欢

实习生病例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病例”和“病历”
本土现有确诊病例降至10例以下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
最牛实习生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