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科研伦理线上培训模式调查分析*

2022-03-15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医学生伦理培训

王 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北京 100010,princrystal@163.com)

0 前言

在医学生临床阶段的培养过程中,关注其科研伦理素养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医学生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主要是临床医学实践及临床科学研究的基础,临床医学教学中针对医学生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其职业情感、团队精神,增强沟通能力等整体素质提升的重要抓手。培养医学生职业操守、伦理行为、科研诚信和价值信仰的重要途径是职业伦理教育[1]。大学普遍未系统性开设正规伦理教育,导致伦理教育和培训缺失[2]。伦理意识及基础伦理教育应该从医学生在校期间开始培训,不断强化医学生的科研诚信及伦理意识,自觉将伦理意识贯穿于其医学临床及科研工作的始终。

传统的培训模式一般是通过课堂授课集中培训或是专题讲座等方式开展。学生在每堂课前进行预习,教师进行课堂授课。课后通过相关评测完成一次授课及课程学习的质量控制。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平台为线上培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线上教学、实时互动讨论,打破了培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培训变得更加便捷、可及。

根据新冠疫情防控的要求,切断传播途径,减少人群聚集是控制疫情的主要措施之一。在目前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状态下,采用线上培训的模式,可以防止常规课堂授课或是讲座培训导致人群聚集引起交叉感染的风险[3]。因此,探索既能满足医学生科研伦理意识水平提升培训要求,又能尽量减少学生聚集的线上培训教学形式是十分重要的。与传统的线下课堂授课或现场讲座的教学模式相比较,线上培训模式不受教室场地、学习时间等限制,可以使授课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培训活动,是今后培训活动的主要开展形式之一。当下,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广泛应用,通过网络课程、视频培训、共享学习材料等方式,在医院的信息系统、会议软件、上课软件或是其他办公系统软件,开展科研伦理专项培训,可以有效利用学生的零散时间,使培训更加便捷、学生的参与度更高。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拟调查在临床医院见习/实习医学生及科研院校中医药硕士研究生对科研伦理线上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的要求。

1.2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医学生科研伦理学相关培训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三部分:①人口学资料以及学生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学习阶段、工作年限(适用于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学习方式等;②科研伦理学相关培训需求,针对培训内容及培训形式两个部分,共计5个条目,其中培训内容1个条目,培训材料途径4个条目。各条目均为多项选择题,并设有填空部分,请医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期望的线上培训内容和方式,以征求学生对科研伦理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具体需求和建议。在问卷星调查问卷中,注明问卷填写的目的是优化今后的相关课程设置,以及相关填写要求,然后由被调查者按照调查问卷中的内容逐条认真回答。

2 调查结果

2.1 参与率

本研究于2021年4月至7月,通过问卷星对北京地区某专业学生及科研院校中医药研究生623人进行调查,实际回收问卷且填写完整的有效问卷为350份,调查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56.18%。

2.2 人口学特征

参加本次调查中医药临床专业学生的基本信息(表1)显示,填写问卷学生的性别分布为女性多于男性(73.43%,26.57%),年龄在25岁以下占73.43%。大多数参加本次调查学生拥有硕士学位(75.43%)。超过53.43%的受访者尚未参加工作。其中临床型医学生多于科研型医学生(66.86%,33.14%)。全日制医学生占89.14%。

表1 本次调查医学生基本信息

2.3 医学生反馈的科研伦理培训需求

针对科研伦理相关培训需求的调查结果(表2)显示,医学生反馈希望重点开设的课程分别是研究方案设计(94.86%)、伦理审查申请及流程(84.00%)、医学统计学(78.00%)。反馈希望线上远程培训学生多于希望参加线下现场培训的学生(85.43%,54.57%)。在采用线上远程培训方式中,多数学生认为视频培训(93.43%)是更易于接受的培训方式。线上培训的应用程序软件,绝大多数学生选择腾讯会议(89.71%)。在线下现场培训中,过半数学生认为最好的培训方式是专题讲座(76.00%)及案例分析(75.71%)。

表2 医学生科研伦理培训需求(多选)

续表

3 讨论

3.1 线上培训内容丰富

新媒体使培训的形式更加丰富、途径更加便捷。在科研伦理素养提升的过程中,临床研究的方案设计、医学统计学等科研方法学的理论知识,医学伦理学发展的历史、国内外伦理相关的法规政策指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和指南、标准操作规程(SOP)、伦理审查具体要求[4]等培训均多为理论授课,更适合线上的培训模式。

医学生在校期间会直接或间接参与科室临床医师或其导师的临床研究。保护受试者的权益是临床研究机构的责任[5]。临床研究过程中应遵守知情同意原则、控制风险原则、免费和补偿原则、保护隐私原则、依法赔偿原则、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原则等伦理原则[5]。医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也会作为研究者开展临床研究。因此,从医学生在校阶段开始关注其科研伦理素养的提升,可以从源头上提高临床研究项目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及伦理的合规性,保证参加临床研究受试者的安全和权益,进而提高临床研究的质量。通过临床研究方案设计、医学统计方法选择及结果分析、科研立项及申请流程、试验研究执行和研究方案发表等科研方法学课程,医患沟通交流课程[6],以及伦理审查流程[7-8]、知情同意告知等医学伦理学和伦理审查的关键要点,临床研究实际开展过程中的具体执行细节[9]、科研过程中相关场景的处理方式[10]等的培训,开展系统化的科研伦理意识提升培训,达到让在校医学生在接触临床的早期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的科研伦理思维,提升在校医学生的科研伦理素养。

3.2 线上学习形式灵活

在校医学生在临床培养阶段,需要在完成学校理论课程的同时,进行临床科室的见习或实习,因此学生的时间安排比较紧凑。由于轮转科室的不同,集中培训的时间往往很难统一确定。线上培训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培训的教学资源实现共享。同时,在疫情防控的常态化管理期间,采用线上培训模式,可以减少人员流动、避免大规模的人员聚集,突破空间的限制,完成教学培训活动。采用在线培训的模式,可以规定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相关课程内容的学习,学生的上课时间灵活,可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限内通过回看已上传的教学课程视频和相关学习资料,提高对新知识的吸收率和掌握度。相对于线下面授课程的教学模式,线上培训模式可以满足学生多次反复自我观看学习的要求,便于学生不断巩固新知识,达到逐渐熟悉并完全掌握。

科研伦理素养的提升是循序渐进的,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系统培训。通过线上培训模式,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案例的解读和观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了解科研伦理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价值,有效解决线上培训因教师与学生不能面对面交流而产生的学习效果“打折扣”的问题。

3.3 线上培训模式的不足

第一,依托网络软件。在线上培训的过程中,互联网的网速、网络的稳定性,网络资源访问的便捷程度,教师和学生对软件操作的熟悉程度,以及终端设备的匹配度是保证线上授课质量的关键。在线上培训模式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选择的公共网络资源、移动办公平台,以及远程教学软件众多。QQ、微信和钉钉是时下国内覆盖率最广的三款即时通信软件[11]。线上培训使用上述软件,依托即时通信软件的强大功能和广泛使用,可以为接受培训的学生提供便利。但是,过度依赖即时通信软件也会存在安全隐患。培训虽然可以借用ZOOM、腾讯会议等多种线上办公及会议软件,但办公或会议软件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所有需求。

线上培训过程中,如设计的案例分享讨论环节,对用户使用电子设备的终端(手机、电脑等)、网速及其稳定性有相应的要求,以避免学生登录的网络出现卡顿,或是网络的稳定性差等因素导致的音频不稳定、音频视频不同步等现象,从而影响互动教学效果,甚至使互动的教学环节无法实现。因此,互联网同时段网络传输速度及网络平台的稳定性是保证线上培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关键要点。

第二,学习效果不可控。医学生通过新媒体形式学习培训后,知识的吸收率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还需要严格的质控评估,以达到培训的初衷和预期的效果。在线上培训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空间相对分散,没有线下课堂教学的学习氛围。在培训过程中,需要通过阶段性培训后的医学生问卷测评和临床带教教师的反馈评估等内部反馈和外部质控机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培训。对于学习主动性相对不足的学生,需要探索督促和考核的适宜途径和方式,以保证其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激发学生对科研伦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其科研伦理素养。

第三,实操技能欠缺。提高科研伦理素养是医学生在临床实践及临床研究过程中,将医学理论基础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和临床科研的重要环节。医学生在临床教学医院的见习/实习,以及研究生学习阶段,需要尽快融入临床科室的医护团队,或是导师的科研课题组中,开展临床或是科研的学习和实践。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工作的初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科研伦理知识,可以逐渐进入临床科室团队或是科研团队的工作模式,与带教医师和团队其他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互动。如果不能掌握科研伦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流程要点,可能在进入临床的初期,感到自己对临床的实际工作和临床科研一无所知,在工作中稍动即错,常常感到自己给团队带来麻烦,逐渐打击了个人的信心,有可能丧失对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兴趣。

应用线上培训教学模式时,教学团队需要首先评估适合线上培训模式的授课内容。同时,在课程的设计和培训的安排中,将需要示教、实操和技能培训提升的内容安排在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现场授课,以弥补线上培训的不足。临床专业学生在参加实习科室或导师团队科研工作的过程中[12],如果能够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及时记录研究数据,在参与课题受试者招募、知情同意告知的环节中,注重受试者隐私保护,了解医学生在临床研究中可以承担的工作和尚不能进行的工作(如获取知情同意等),可以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科研伦理素养。医学生通过逐渐了解并熟悉临床研究方案设计的关键、科研方法学及统计学的应用、临床研究的科学性和伦理的合规性[13-14],可以提高自身临床科研的兴趣。但是,上述内容通过线上培训模式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医学生需要在临床见习/实习,或是研究生阶段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如何与受试者沟通、获取知情同意的关注点、临床试验数据的真实完整记录、项目执行的进度和质量把控,逐步培养并提升科研伦理素养,做到临床研究的自我监督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4 结语

提升科研伦理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加强的过程。相比于高等院校的临床医学理论授课,临床医学院对医学生的培训需要更加注重实践课程。只有在作为临床科研有生力量的医学生中不断加强科研伦理培训,使其熟悉临床研究试验方案的设计及撰写、科研方法学及医学统计学知识、受试者招募的注意事项、知情同意的告知和获取过程[15]、真实、准确、完整及时记录研究数据的重要性[16],才能确保临床研究的科学性和伦理的合规性[17-18]。

通过调查并汇总分析医学生对于线上培训模式的反馈信息,优化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提供更易于为医学生所接受和认可的科研伦理线上培训课程,以逐步提高医学生临床科研能力、伦理意识,以及医患沟通等能力,使其主动采取有效的自我监督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研究开展过程中,项目执行的进度和质量,达到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和学风建设,净化科研环境,提高科研的道德水平和学术自觉性的目标。

猜你喜欢

医学生伦理培训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