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星堆文化的烟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2022-03-15李思瑶徐景涛刘咏曾德光曾代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神鸟烟斗崇拜

李思瑶,徐景涛,刘咏,曾德光,曾代龙

(1.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三联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2.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长城雪茄厂,四川德阳 618400;3.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四川成都 610000)

本土文化资源是地域文创产业的价值源泉,地域文创产业是推动地方文化经济发展的绿色动力[1]。纵观国内外各个国家和城市的文创产业发展,无一不是依托本土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和展现地域文化特色,将本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创意进行巧妙结合,不仅能够赋予文创产品深厚的文化内涵,提升其市场竞争力,还能够通过文创产品的传播提高本土文化知名度,丰富国家和城市的形象内涵,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2]。该文以基于三星堆文化的烟斗文创产品为研究对象,探索其文化视觉艺术元素与文创产品设计的结合方法。

1 三星堆文化元素提炼

三星堆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起步时期最早发现的大遗址之一,它以历史久远、文物精美、文化独特、神秘莫测而备受世人瞩目,世界各国的考古专家就其神秘之处的争论长达半个多世纪,仍有许多千古之谜至今难以破译,以致不少外国媒体称三星堆遗址是来自“外星人”的文化[3]。三星堆遗址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古蜀文明的大门,古蜀人独特的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通过美妙而静默的文物呈现在世人眼前,令人叹为观止。我们通过对三星堆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着眼古蜀文明中的四大崇拜,提炼出其独有的文化元素,将三星堆文化的神秘和绚丽赋予烟斗文创产品之上,力求两者形神相通,妙趣横生。

纵目崇拜。三星堆是个非常神秘的地方,原因之一就是挖出了大量的“眼睛”。《华阳国志》记载“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其墓葬称为“纵目人冢”,据学者研究,所谓“纵目”,即指这种突目铜面具和铜面具上眼睛上凸起的圆柱等,而古蜀王国的第一代国王蚕丛真如古书所说长有奇异的纵目吗?有学者认为,三星堆文明对眼睛的特殊崇拜,或许就是“蜀”字的来源,在甲骨文中,“蜀”其实更接近三星堆的大眼睛图案,随着汉字的演变,它的含义也出现了变化,不过足以证明眼睛在三星堆文明中的重要性。

面具崇拜。世界上许多古老部族、民族都有自己的面具史,面具反映了本族宗教心态、民俗心态和审美心态的发展与变迁。三星堆遗址器物坑出土的金人面罩在商周时期的中国其他地区文化中几乎没有,应当是商周时期四川盆地青铜文化典型性的因素之一。近现代民族学、人类学的调查证实,很多少数民族的巫师在祭祀、祈年、节日庆典活动中,广泛地使用面具,以赋予自己与神灵沟通的能力,得到神灵的庇护。现代京剧、川剧等剧中人物的脸谱,现代流行的化装舞会面具等都是面具的一种退化了的表现形式。

太阳崇拜。“凡是有太阳照耀的地方,都有太阳崇拜的存在。”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这样说。太阳是世界各民族神话里最具有普遍性的意象,19世纪西方宗教研究领域自然神话学派的代表人物麦克斯·缪勒提出,人类所塑造出最早的神是太阳神,最早的崇拜形式便是太阳崇拜。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众多重器上都绘有各式各样的太阳纹饰,表明“太阳崇拜”在三星堆古蜀国的宗教文化中颇为突出。可以推知,商代的古蜀国已有专门祭日的仪式,并在古蜀国诸多祭仪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成都平原古族的信奉习俗,“太阳崇拜”一直延及东周,这些祭祀中的太阳祭尤其耐人寻味,以至当代有学者倡导设立“成都太阳节”,以示缅怀。据《华阳国志》记载,末代蜀王族的号为“开明”。一般认为,“开明”词义与“太阳升起”密切相关,而金沙遗址出土的金四鸟绕日饰、铜立人像等,则正是商末至西周早期之间古蜀太阳崇拜的实物例证[5]。

神鸟崇拜。三星堆王都初称“阳城”,《华阳国志》称之为“瞿上”,义为神鸟之居,或者叫鸟族之地。三星堆祭祀坑中有许多鸟形纹饰,如身着鸟形装饰的铜人像、神树上的九只金乌以及国王金杖上的鸟形图腾等都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而金沙遗址出土的四鸟绕日的金箔,也体现出古代蜀人对鸟的崇拜,且是最早的鸟崇拜。在古蜀历史传说中,鱼凫、杜宇两位蜀王都是以鸟命名,足见鸟在古蜀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以两种鸟命名的两代蜀王可能代表了古蜀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捕鱼的鱼凫代表渔猎经济阶段;促耕的杜宇代表农业经济阶段。

2 基于三星堆文化元素烟斗文创产品设计方案

2.1 烟斗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

2.1.1 烟斗的设计思路

烟斗文创产品设计,主要指烟斗及其配件的创意与实现,烟斗配件包括压棒、打火机、烟斗架、皮包等,这里以烟斗和压棒为实例进行产品设计实践[6]。

烟斗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主要有:围绕“纵目崇拜”设计一款“纵目斗”,表现铜人纵目、大耳的特征,彰显“千里眼”和“顺风耳”的美誉;围绕“面具崇拜”设计一款“面具斗”,表现古蜀文明特有的金面罩特色;围绕“神鸟崇拜”设计一款“神鸟斗”,表现古蜀文明对鸟的崇拜。

2.1.2 压棒的设计思路

压棒的设计思路主要以“商铜立人像”为原型设计一款“铜立人”压棒,借助“铜立人”本身手握器物的姿势,稍做变化,使其手握压棒,造型富有趣味,搭配“纵目斗”和“面具斗”。或以“商铜太阳形器”为原型设计一款“太阳轮”压棒,以太阳神鸟为参照,搭配“神鸟斗”。

2.2 烟斗文创产品的材质选择

2.2.1 烟斗的材质选择

(1)石楠木。石楠木于1850年开始成为所有烟斗制作材料中最受欢迎的材料,因为美观耐用、外表木纹漂亮及耐热吸水的特征成为制斗效果最佳的木材。“纵目斗”和“神鸟斗”结构造型相对简单,适合选取石楠木进行雕刻制作,使石楠木精美的木纹与自身造型完美结合。(2)海泡石。海泡石在19世纪曾是制作烟斗最流行的材质。因其质轻,散热性好,细腻柔软,极其适合雕刻,所以工匠们在制作海泡石烟斗的时候,乐于在烟斗外壁雕刻出十分精巧细致的浮雕图案(一般取材自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故事,也有动植物、人物等造型),既美化了烟斗,又增加了烟斗的价值。海泡石烟斗用久了,在烟油和手汗的内外共同作用下,会散发出自然、深邃和高贵的棕金色。“面具斗”需结合金箔镶嵌雕刻,结构造型相对复杂,适合选取海泡石进行精细雕琢。(3)竹根。竹根不仅形态奇特优美,能起到装饰作用,而且质地轻巧坚硬,一直是国人喜欢的雅玩之物,既可以用它制作烟杆,也可以用它连接斗钵和咬嘴。

2.2.2 压棒的材质选择

(1)“铜立人”压棒由木质的铜立人和金属杆饼组成,木质铜立人可选取乌木或花梨木进行雕刻;金属杆饼可选取铜镀铬制作。(2)“太阳轮”压棒整体由铜镀铬制作即可。

3 基于三星堆文化元素烟斗文创产品设计实践

3.1 烟斗的设计实践

3.1.1 纵目斗

创意来源:“纵目斗”的创意来源为“青铜大面具”(见图1)。三星堆青铜面具是全世界从古至今众多面具中最富特色的文物群之一,具有浓厚的神巫文化特征与独特的审美个性。其挺拔的线型与峻整的轮廓,合构成人神浑融的奇伟图像,厚重沉稳、端庄谨严、硕大无比,凸显出庄严雄强之势,张扬着圣洁华贵之美,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古蜀人多姿多彩的想象世界,完美地表达了中华先民超越现实向往未来的精神诉求,显现出神像的无穷威力及古蜀人高深的艺术造诣。

图1 青铜大面具

设计说明:“纵目斗”(见图2)采用“保尔大叔/匈牙利”斗型,“保尔大叔”昂扬的斗钵弧度与威严的青铜大面具相得益彰,竹根上精致的突眼与斗钵浮雕突出的纵目相映成趣。斗钵采用石楠木制作,表面以青铜大面具的结构线做浮雕,以一节竹根连接斗钵和咬嘴。斗钵染为旧铜绿色,竹节为淡黄色,咬嘴为黑色。

图2 纵目斗

3.1.2 面具斗

创意来源:“面具斗”的创意来源为“金面罩铜人头像”(见图3)。在三星堆遗址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就是“金面罩铜人头像”,整件人头像金光熠熠,气度非凡,以其特殊的造型以及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驰名中外。青铜人头像粘贴金面罩这一特点,说明当时的古蜀人已经视金为尊贵的象征。这类戴金面罩的人头像在商周时期中国其他地区和其他文化中几乎不可见,是古蜀青铜文明特有的文化现象,它反映的是古蜀文明浓郁的地域特色。

图3 金面罩铜人头像

设计说明:“面具斗”(见图4)采用“保尔大叔/匈牙利”斗型,“保尔大叔”昂扬的斗钵弧度与气度非凡的金面罩铜人相得益彰,外镶金箔面具彰显地域特色。斗钵采用海泡石制作,表面以铜人头像结构线做浮雕,其上镶嵌金箔面具,局部不对称消融。斗钵染为旧铜绿色,金箔为金色,咬嘴为黑色。

图4 面具斗

3.1.3 神鸟斗

创意来源:“神鸟斗”的创意来源为“商铜大鸟头”(见图5)。三星堆出土了许多鸟类造型器物,其中商铜大鸟头是形体最大的一件,造型较为简洁,线条流畅,羽冠较浅,鸟喙内钩,眼睛巨大,昂首睥睨四方,颇有独立山巅、舍我其谁的气势。鸟与古蜀族的关系非常密切。古蜀时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鸟文化,鸟在当时的生活世界、艺术世界和精神世界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商铜大鸟头体量巨大,可见其所受之尊崇,甚至有可能就是蜀王的象征。

图5 商铜大鸟头

设计说明:“神鸟斗”(见图6)采用“公爵/ 大学教师”斗型,公爵斗型轻巧简洁,轮廓干净利落,与流畅的大鸟头线条结合,整体风格时尚而灵动。斗钵采用石楠木制作,表面以商铜大鸟头结构线做浮雕,左右脸对称。斗钵染为旧铜绿色,咬嘴为黑色。

图6 神鸟斗

3.2 压棒的设计实践

3.2.1 铜立人压棒

创意来源:“铜立人压棒”的创意来源为“商铜立人像”(见图7)。商铜立人像是中国先秦时代铜质造像之最大者,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立人像,被誉为“世界铜像之王”和“东方巨人”。1986年出土的“青铜大立人”是三星堆知名度颇高的一尊雕像,整体高度为2.62 米,双手呈虚握的管环状,关于它手握什么,有诸多推测,如权杖、礼器玉琮、象牙、木蛇等,还有学者认为他其实什么也没有拿,而是手握日月,完全有掌管蜀国命运的能力。三星堆铜头像的发型分为“笄发”和“辫发”两种,而到金沙以后,发型变成“辫发”一种。

图7 商铜立人像

设计说明:“铜立人压棒”(见图8)巧妙借用头梳“辫发”的铜立人虚握的管环状手势,让其手握压棒,按压斗丝。木质铜立人选取乌木或花梨木进行雕刻,颜色为旧铜绿色,金属杆饼选取铜镀铬制作,颜色选取金色。其独特的设计造型,使原本具有神秘色彩的文物增添了几分趣味,同时也体现出了竭诚为斗客服务的思想。

图8 铜立人压棒

3.2.2 太阳轮压棒

创意来源:“太阳轮压棒”的创意来源为“商铜太阳形器”(见图9)。商铜太阳形器为商代的青铜器,器物构型为圆形,正中央部位凸起,其周围五芒的布列形式呈放射状,芒条与外围晕圈相连接。阳部中心圆孔、晕圈上等距分布5 个圆孔。太阳崇拜是人类最早的崇拜形式之一。太阳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最引人注目、令人迷惑不解、对人类生活最有影响力的运行不已的发光天体。

图9 商铜太阳形器

设计说明:“太阳轮压棒”(见图10)顶端为可旋转的“太阳形器”,顶端与底部之间采用简单的条状圆柱体进行连接,压棒整体由铜镀铬制作,呈金色。此种设计既富有赏玩性、趣味性,又蕴含着文物的神秘性。此外,“太阳轮压棒”搭配“神鸟斗”亦有太阳神鸟之寓意。

图10 太阳轮压棒

4 结语

地域传统文化是一种特定区域的人民在特定历史阶段创造的具有鲜明特征的考古学文化,具有强烈的代表性与差异性。各个地区文化资源与内涵的不同,给予了设计师极为广阔的设计天地。在基于三星堆文化的烟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中,我们通过设计实践,总结出了文化视觉艺术元素与文创产品设计的结合方法及需遵循的原则,即设计师不能盲目地滥用地域文化元素,更不能照搬、照抄,而应在系统性学习、了解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提练、元素解析,提取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转化为设计元素,与所设计的产品进行有效结合。这样才能赋予文创产品强大的生命力,使其散发出深厚的文化力量,立足本土市场,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神鸟烟斗崇拜
烟斗大了不怕丢
消失在法庭的邦博
神鸟加赫加
跳起欢快的神鸟舞
爷爷的烟斗
我崇拜的那条“龙”
神鸟节旅行
神鸟
大侦探辛巴狗
古埃及人的圣甲虫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