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连与苏州的日文语言景观招牌的差异比较
——以店名中的日语招牌为中心

2022-03-15陈倩如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淮海店名五彩

陈倩如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 116000)

赵蓉晖曾指出,“全球化的发展对语言的形式、内容和作用方式都造成了深刻的影响,进而使语言成为全球化体系构建中不可缺少的要素”[1]。语言景观在全球化背景下,其研究日益突出。语言景观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用来提供信息的语言展示。语言景观是由私人或政府制定的,显示在路牌、街牌、店铺名、广告牌上的语言。染谷裕子研究语言景观的文字使用情况的问题,针对问题的选择“区域差异”来说,针对字母的使用着的看板的比例在两地域之内的最高水平均值,进行文字的类型的研究,并针对这两个地区周围的标志的差异进行分析[2]。

作为临岸港口城市,大连市、苏州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已成为区域中心重地。两地都是日本人和日资企业居多,“日本特色商业街”或“日本人町”指的是日本移民或企业等派遣到和日本有人文或经济关系的国家,以及一些大城市等地去生活或工作的单身人士,也有携带家人移民或长期居住的街道[3-4]。该文以场所符号学作为理论背景,按照SPEAKING 模型模板[5],就大连市五彩西街与苏州市淮海街日本特色商业街上日语语言景观的店名标牌,对两地的行业分类现状、语码的语言组合模式、标牌使用的语言种类、日本语言文字组合实态4 个方面,进行分类、汇总、分析、比对,找出两地的相同点及差异性,分析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1 调查方法

(1)该调查时间为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使用相机拍摄照片与实地调查的方法。

(2)这次摄影调查总计收集照片2166 张,其中,大连市五彩西街的语料样本1214 张;苏州市淮海街语料样本数量为952 张。

(3)关于两地日本商业特色街日文语言景观的店名招牌,从实地搜集大连市五彩西街私人语言景观计274 个,苏州市淮海街私人语言景观计210 个。两地日语语言景观招牌共计484 个。

(4)对两地日本特色商业街日文景观的差异和问题,按照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 软件对调查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依据语言景观理论,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及结果,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方法,加以分析和概括。

2 理论依据

场所符号学,究其根本是考察语言互动在物质场所的符号学表达。场所符号学考察不同语码在地缘空间政治中具有的意义。实质上,语言活动就是不同符号体系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这种选择具有地域性[6]。以场所符号学作为理论背景,可以让该研究更好地对日文招牌设立的原因及自身影响进行分析阐述。

美国语言人类学家Hymes 从人类交际文化学视角出发,研究人类言语活动的交际效率。他认为,言语活动的主要构成要素可以用SPEAKING 中的8个字母来表示,从而形成了SPEAKING 模型。这种SPEAKING 分析模型可以为语言景观研究提供分析框架,从而全面地分析语言景观的语言形式、语境之间的关系、创造者的动机、读者的反应等。

该文选择了SPEAKING 模型中E、A、K、I。E 表示目的,揭示语言招牌的功能以及创设者通过语言招牌想要实现的目标。该研究关注日文店名招牌的功能及背后承载的社会期待结果,是否有效定义经营业态,阐述经营品类,并起到渲染店面浓郁异域风情特色的作用。A 表示行为次序,考察语码的空间呈现方式。如多语语码孰先孰后、孰大孰小的问题,与场所符号学中“语码取向”中的部分内容重合。该文研究日文店名招牌语码的空间呈现方式,关注多语语码孰先孰后、孰大孰小等层次排版,是否起到语码层面的强调作用。K 为基调,考察语言景观的信息度量和文字密集程度,与“语码取向”中的部分内容重合。该研究关注日文店名招牌信息突显程度、语码组合选择趋向,是否足够突出日文在语言景观中的优势地位。I 为媒介,考察语言景观的语域视角和语码层面、传播的形式与风格。该研究关注构成日文店名招牌的语言、文字种类选择,以及使用频率,是否满足日式风情需要。

3 调查内容

3.1 两地日语语言景观行业分布比较

有特色日文语言景观的店名、商铺招牌是一道靓丽的日文语言景观,能够吸引客源、带动销售、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从实地调查看,按照行业实态搜集大连市五彩西街私人语言景观计274 个,苏州市淮海街私人语言景观计210 个。

据相关数据统计,两地特色日本商业街的业态布局十分相近,主要为餐饮服务、娱乐服务、生活服务和文体服务这四大类。其中,餐饮服务类店面,大连市五彩西街在被统计274 家中为234 家,比例85.39%;苏州市淮海街在被统计210 家中为187家,比例89.04%。特色日料毫无疑问是餐馆店铺的主要营业内容,日料店是各类调查对象到日本街消费的首要目的地。日式风情酒吧是另一高频日文语言街景,大连市五彩西街比例为总量的25.18%,苏州市淮海街仅占总数量的14.76%。大连市是游客、居民的高频到访地,餐饮在商业街店面占据着商圈绝对主导的地位。娱乐服务类店面,大连市五彩西街在被统计274 家中为20 家,比例7.64%;苏州市淮海街在被统计210 家中为14 家,比例6.65%。两处的娱乐服务店面都是符合日式风格的娱乐服务,是仅次于餐饮的第二类店面。生活服务类店面,两条日本街上生活服务类店面样式和种类都比较丰富,生活服务基础功能性强。文体服务类店面,两条街附近都有为日本人提供专属就学的教育资源,如日本人学校。此外还设有符合日式风格的休闲体育场馆,如高尔夫、健身馆等。针对两地主营店面类型做比较,发现整体上两地具有共同特点。比如,通过深入调查比对两地特色商业街上语言景观现象、特点,发现餐饮服务方面,日风餐饮服务店面的语言景观在大连市五彩西街和苏州市淮海街两地均具有明显优势,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两地也有各有的的特点。比如,在“酒吧”店面项目上比较,反映出大连市五彩西街上日风酒吧店铺分布较苏州市淮海街明显更有优势。进一步比较大连、苏州两条街上业态分布类型,综合各类服务业态,大连市五彩西街比苏州市淮海街的店铺总数更多,并且店铺种类更加丰富。

3.2 两地日语景观标牌的语码组合形式

语言景观研究在基调方面,需要考察语码选择与文字密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标志,语码的选择既可以是社会规定的结果,也可以是个体在社交中自我的选择[7]。由此可见,语码的选择和呈现方式对最终结果是产生一定影响的。因此,该节将从语码角度探讨大连市五彩西街及苏州市淮海街的语言景观。表1 的内容为两地日语语言景观标牌的语言组合模式,其中日语作为店铺招牌中的语言标识,容易在汉字形态方面和汉语产生混淆。该研究在计数时,将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判断,如果所要表达内容偏向日语表达,则将该汉字算作日语。例如,日式料理店铺招牌中出现的“一心日本料理”“川松居酒屋”“和心庭”,在此次统计中算作日语。

表1 大连市五彩西街、苏州市淮海街店名招牌中的语码组合形式情况

(1)在大连市五彩西街的274 个有效样本中数量占第一位的为单语语码招牌,其次是双语语码招牌,多语语码招牌数量较少。单语、双语、多语语码在大连市五彩西街的商业招牌总的有效样本中的占比排序,显示了大连市五彩西街的商店招牌名称的多语使用情况,在有效样本中分别占比81.50%、17.87%、10.80%。在苏州市淮海街的210 个有效样本中数量占第一位的为单语语码招牌,其次是双语语码招牌,多语语码招牌数量较少。单语、双语、多语语码在苏州市淮海街的商业招牌总的有效样本中分别占比79.52%、20.00%、0.48%。苏州市淮海街的商店招牌名称的多语使用情况基本与大连市五彩西街相似。

(2)两地语言标识双语组合中以“日语+英语”“日语+汉语”为主。大连市五彩西街是“日语+英语”(13.87%)的数量最多。其次是“日语+汉语”,数量为2.91%。苏州市淮海街是“日语+汉语”最多,为11.90%,其次是“日语+英语”(8.10%)。因此可以看出两地日本特色商业街,大连市更趋于日语、英语,苏州市则趋于日语、汉语。就开放性程度而言,大连市五彩西街要高于苏州市淮海街。

(3)两地店名招牌多语组合主要出现在大连五彩西街,总计有3 例,占比为10.80%。大连地区与韩、朝两国商贸频繁,出现泰文店家为泰式菜馆,两个孤例虽然少,但店家设置指向性突出。苏州淮海街仅有1 例,占比0.48%。

将大连市五彩西街和苏州市淮海街的语码模式进行比较,笔者得出了如下结论:两边的有效数据虽不相同,但是单语、双语、多语比例相似,说明总体的趋势不相上下。在多语出现的频率中,汉语和英语相较其他的语言来说出现频率较高。汉语出现的频率高主要是因为汉语是我国的母语,具有地域优势[8-9]。英语则是作为国际共用语言的身份出现在各大店铺的招牌上,因为英语的受众广,所以对于不认识日语的人来说,英语和汉语就会充当传递信息的语言。

3.3 两地日语语言景观店名招牌的语言状况

在收集到的两地日本特色商业街店名招牌语料样本中,6 种语言按单一语码出现次数统计语码调查的数据,如表2所示。表中数据明显可以反映出大连市五彩西街与苏州市淮海街的日语店名招牌中不同语码综合数量的区别。大连与苏州的语言类型使用数量的排行从高到低分别为日语、英语、汉语、韩语、意大利语、泰语。

表2 两地日语语言景观店名招牌的语言状况

从表2 可以看出,大连市五彩西街、苏州市淮海街上日语店名招牌的日语语码,均以日语、汉语、英语为主,排次基本相同,比例相当。两条街的差异在于,汉语、英语的语码出现的综合次数上有差异。比较大连、苏州两条“日本街”日语、汉语、英语语码实态数据,在日语上无显著性差异。这两个特色街区在建设伊始,就是以“日本特色商业街”为建设目标,所以日式特色是整个街区的主流,店铺为了契合整个街区的特色,开始将店铺的命名和装修风格倾向于日式,形成了日式街区的语言景观的架构[10]。

另外,在汉语、英语的使用上明显看到不同,由于两地的历史背景、区域环境、经济发展、人文习俗不同,大连市五彩西街和苏州市淮海街在语码的丰富层度及不同语码出现的比例方面的差异很大。大连是港口城市,与许多国家往来贸易频繁,因此语码较为丰富;而苏州市淮海街处于经济较为发达的现代城市,因此国际化的表达也会出现在招牌上。但为了迎合受众,英文语码与中文语码在日文招牌中出现的次数有明显差异[11-12]。

另外,在多语出现的频率中,中文和英文相较其他的语言来说出现频率较高。中文出现的频率高主要是因为中文是我国的母语,具有地域优势。英文则是作为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的身份出现在各大招牌中,因为英文的受众广,所以对于不认识日文的人来说,英文和中文就成了传递信息的语言。

3.4 两地日语语言景观的文字组合实态

在日语中有4 种类型的字符:汉字、平假名、片假名和字母(主要是罗马字母)。在该调查中,当在同一招牌上使用多种字符类型时,会将它们算作每种字符类型。

两地日语语言景观的文字组合实态中显示了两地的日语字符类型组合的结果。该结果基于从大连市五彩西街的招牌调查中收集的有效样本274 个数据及苏州市淮海街的210 个有效样本数据中了解单词和字符类型的组合。其中,在大连市五彩西街和苏州市淮海街,日语汉字的使用数量最多,分别占比36.50%和28.10%。另外,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招牌中使用日语与否具有一定的行业倾向性。比如说,在餐饮业方面多使用日语,而在韩妆方面,却是使用的韩语。井上指出,汉字是表意文字,假名是音节,字母是音素[13]。各种店铺招牌中,汉字是唯一的表意字符,占据了招牌符号的主流。两地的餐饮店铺主要使用汉语和日语母语者都可以理解的汉字。有时也会出现汉字和平假名一起使用的情况。其中“汉(日)+平假名”的比例,大连为4.01%,苏州为9.05%;“汉(简)+平假名”的比例,大连为3.28%,苏州为8.57%。

日语中有一部分汉字与汉语的繁体字,甚至是简体字形状相同或相似,并且含义相通。这一类日语汉字可以被汉语母语的顾客所阅读,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信息传递的作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日语汉字具有“信息功能”。它可以让日本人和会说日语的人达到阅读理解的目的,也可以将信息传输给非日本人和不会说日语的人。

日语除了汉字之外,还存在平假名、片假名、罗马字母的表达方式,以下将结合表3 的内容进行分析。日常日语书写当中,汉字、平片假名是混合使用的状态。其中,平假名是日语使用的一种表音文字,常常被用来表示日语中的固有词汇及文法助词,以及为日文汉字注音。如表3所示,单独使用平假名的情况,大连占8.76%,苏州占5.71%。低于日语汉字的单独使用比率,即大连36.50%,苏州28.10%。片假名主要用于外来语的表达,或是对行文中某词(可以是汉字或原本用平假名书写的词)表示强调时使用。片假名作为具有日语特色的表记方式,在店铺名中的使用比例仅低于汉字。片假名在大连市及苏州市的日本特色商业街中的使用比例分别为12.04%和9.05%,均高于平假名的使用情况。罗马音主要作为日语的读音注释,类似于英文中的音标。罗马字母的使用没有单独出现,而是通过与汉字、假名结合使用出现。其中,“汉(日)+A(罗)”的情况在大连市出现频率为3.28%,苏州市无数据。“A(罗)+片假名”的组合使用频率为:大连市4.38%,苏州市3.33%。“平假名+A(罗)”的组合使用频率为:大连市1.09%,苏州市0.95%。

表3 两地日语语言景观的文字组合实态

两地日语语言景观店名标牌中单语标牌都是日语语码标识,其风格不受通用语言的影响,以日语的4 种标记方式作为主要标记。这种异国风格带来一种感官上的新鲜感,感受到日本的特色。其中日语汉字作为中国与日本共同具有的标记方式,拥有明显高于其他3 种标记的使用频率。这样既有异国风格,也具有一定实用意义。

4 结语

(1)日语景观标牌的语码组合形式,以日语为基本,单语为日语使用数量最多,分别占比为:大连市83.54%,苏州市82.60%。基本相近,说明两地构建日式特色商业街目标一致。两地在双语的使用数量上比较接近,但是在语码组合模式上两地存在明显差异。大连市五彩西街总数量为48 个,占比为17.87%,其中“日+汉”8 个,占比为2.91%;“日+英”37 个,占比为13.87%;还有“日+意”2 个和“日+韩”1个。苏州市淮海街总数量为42 个,占比为20.00%,其中“日+汉”25 个,占比为11.90%;“日+英”17 个,占比为8.10%。从双语语码组合上,两地存在明显的差异。另外在多语使用数量上,两地多语语码组合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2)从两地日语语言景观店名招牌的语言状况可以看出,在6 种语言按单一语码出现次数统计语码调查的数据中,明显可以反映出两地日语语言景观店名招牌中数量及占比存在差异,大连市五彩西街以日语、英语、汉语、韩语、意语、泰语降序排列,苏州市淮海街以日语、汉语、英语降序排列。

(3)两地日语语言景观的文字组合实态中,以日语汉字单独使用形式最为常见,汉字表意的跨语言优势在店名招牌得到了充分应用。平假名、片假名等单独同一类字符构成招牌样式,日语语言景观店名招牌存在经典文字组合及特定的语言习惯现象。比如,小酒馆店名招牌常包含“居酒屋”字样。俱乐部店名招牌,常见为“日语+英语”形式,这主要是因为俱乐部作为日语外来词汇一般惯用其英文单词“club”,恰恰它也是日语中的外来词汇。按摩、玩具店的店名招牌,常见为“日语+中文”,有利于提升辨识度。通过对两地特色商业街日语语言景观店名招牌的调查、汇总、分析、比对得到以下结果。大连市五彩西街建设相对较早,作为临海港口城市,大连与东北亚的日、俄、朝、韩等国家都有交集,且来往较为频繁,“舶来”语码种类也较为丰富,倾向于日语、英语、汉语及多国语言,招牌设计上也更青睐于日式。从特色商业街日语语言景观店名招牌可以看到当地历史背景、文化氛围、开放意识等。苏州市紧邻国际大都市上海,是长三角大都市圈的开放腹地,日语语言景观中带有多语言的标识,是国际化的标志。苏州市淮海街上的语码内容和形式,也将面向更多的国内、国际受众,更加丰富多样。

猜你喜欢

淮海店名五彩
江苏淮海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鞋类店铺名称语言考察——以株洲南大门负一楼店铺为例
五彩的秋
神奇的五彩混色瓶
快编五彩绳
从网店名看电商文化传播
“奇葩”店名何时休
店名“错”字多
四牌楼
淮海南路,北风正在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