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家埠年画艺术风格在儿童阅读绘本中的创新应用

2022-03-15杨同壮陈照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年画绘本儿童

杨同壮,陈照国

(山东英才学院艺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104)

1 杨家埠年画概述

杨家埠年画源自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村,始于明代,盛于清代,是极具代表性的北方民间艺术。其与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为我国三大木版年画,并于2005年被列入首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对于人民的民俗生活影响深远[1]。其具有造型夸张简练、用色重、喜浓彩、构图饱满均衡等艺术特点,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特色、乡土气息和节日氛围,集中体现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在题材上,多反映理想、风俗及日常生活,表现内容丰富,有神像类、门神类、美人条、金童子、山水花鸟、戏剧人物、神话传说等,同时也兼具反映民俗生活、针砭时弊的特征,但喜庆吉祥的画面特色在杨家埠年画中贯穿始终[2]。经过时代的变迁,土生土长的杨家埠年画也逐步走上了艺术的殿堂,而其独特喜庆氛围的艺术特色在我国年画艺术设计中至今仍极具借鉴意义。

2 杨家埠年画在儿童阅读绘本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杨家埠年画在儿童绘本中的设计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杨家埠年画在应用形式上主要为粘贴式画作与台历,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相比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杨家埠年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出现越来越少。传统的家家户户过年门户张贴年画的现象在如今的社区化生活中已极少出现。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人们不再依赖于传统台历来查看日期。至今许多年轻一代甚至不知杨家埠年画的存在。虽然杨家埠年画主要的呈现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如今人们的生活,但其独特的艺术特色经久不衰,因此在应用形式上的创新和艺术特色上的提取应用是进一步传承发扬杨家埠年画的重要手段。现今流行的儿童阅读绘本形式多样,是儿童学习早期知识的重要教材,图书市场中的儿童读物作为热卖品,市场前景广阔。但现代儿童阅读绘本画面内容的选材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现流行的儿童阅读绘本中,主体画面风格大都是完全儿童化的绘画风格,其画面对于优秀传统艺术在绘本中应用的作用认识不足,人物造型多为卡通,画面整体以圆润、可爱的特征为主,以优秀传统艺术风格绘制主体画面的阅读绘本较为少见。而杨家埠年画在主体人物的描述上,会根据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及历史因素来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因此通过杨家埠年画在儿童阅读绘本上的创新应用,在保持其原有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提炼与创新,能够打破现今杨家埠年画较为单一的呈现形式,让其通过对儿童的教育影响再次回到大众视野,同时能够使幼儿在教育萌芽期就接触到我国土生土长的优秀传统艺术。

其二,弘扬优秀传统艺术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3]。杨家埠年画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其中蕴含的许多具有教育意义的画面与教人敬畏、感恩、为善、为孝、为忠,以及与植物、动物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至今仍适于时代发展要求。将其应用于儿童教育领域,深入挖掘其独特的艺术元素与时代价值,实现其在不同领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也是儿童阅读绘本创新设计的重要途径。

3 杨家埠年画在儿童阅读绘本设计上的思路

3.1 画面故事选材

杨家埠年画兴起于民间,因此,其题材内容主要是反映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兴事物的产生使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观念不断发生着变化。曾流行的抱财童子、驱鬼门神等已经不能够满足大众审美与生活需求。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家户户过年门户张贴门神为例,那时还没有如今所谓的城市化生活,大多数房屋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庭院式建筑。户户有大门,家家有围墙,同时神话传说等迷信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所以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张贴门神、童子、灶神等年画,以此来寄托驱一方之邪祟、保一家之平安的思想理念。而今社会飞速发展,人们城市化的生活进程进一步加快,作为社会主体的年轻一代,其居住场所基本都为一栋若干层、一层若干户的城市化建筑,传统的大门围墙已极少出现。且现代思想上都倡导客观的唯物主义思想,科学观念进一步普及,用张贴年画来驱邪祟、保平安的观念已少有人信,所以传统年画正以飞快的速度淡出人们的视野。而现代儿童故事绘本,因教育的独特性质,所以其画面的反映题材更加广泛,与社会发展更加贴合。例如,针对教授儿童早期生活习惯促进其认知的绘本,一些认真学习的画面(如图1所示)、放风筝的画面(如图2所示)都可以用杨家埠年画的艺术风格将其表现出来,以此来达到切入现代生活、融入儿童教育的目的,但题材上决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门神、童子等。

图1 认真学习

图2 放风筝

3.2 画面色彩运用

传统杨家埠年画因所处时代生产技术的限制,所以大多数颜料皆为就地取材,喜欢纸白,炭黑,以及在苏木、槐叶等自然物中提取的红、黄、蓝、绿、紫等高纯度高明度的原色。同时每一种色彩都被赋予不同的寓意,如红之喜庆、绿之生机、黄之光明等,不同的色彩在年画中寄托着人们不同的感情。恰恰因此,杨家埠年画形成了独具喜庆氛围与民俗气息的配色方案。因杨家埠年画使用时节的特征,画面色彩重点突出、艳丽多变、色彩鲜艳、对比度强、整体亮度高、视觉效果强。它在艺术上展现了题材的广度和丰富性,完美地体现了我国的民间艺术特色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整体画面配色以暖色调为主,以此来有效的渲染喜庆美满的节日气氛。儿童绘本中色彩的运用,决定了整个画面的视觉效果。经过对儿童绘本的调研及对儿童画做的研究[4],总结出儿童绘本在绘画用色方面,大多数喜用纯度和明度较高的色彩,整体画面明快敞亮。因年龄的原因,儿童往往做不到自由地控制自身注意力,在视觉上,常被有刺激性的画面所吸引,因此在用色方面,需根据儿童视觉与心理特征尽量选用高明度与纯度的颜色,让画面具有较强的对比效果,从而达到让画面主动吸引儿童眼球,激发其阅读兴趣的目的。将杨家埠年画配色风格在儿童绘本设计中使用,能够更加有效地渲染画面氛围,增强儿童的视觉体验以及区分画面主次层次。因此杨家埠年画独具特色的配色方案在儿童绘本的画面上拥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3.3 画面编排及视觉设计

儿童是绘本阅读的主体,所以绘本设计首先要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儿童为本位构思设计思路。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健康、年龄特点及视觉心理。

大多数儿童在阅读绘本思考画面时往往将现实与理想相结合,颇具夸张之意。如在阅读刘邦斩蛇的典故时,儿童首先想到的是刘邦拔山扛鼎之力与雄壮挺拔之躯,幼儿早期的视觉经验将影响其一生的美感发展,因此在画面主体人物设计中,要充分考量角色的造型,在采用一定的卡通绘画风格的同时,借鉴杨家埠年画对主体人物夸张描绘的特征来进行绘制,如刘邦、武松,要压缩头身比例以表其高大威猛之形(如图3、图4所示),使绘画在给幼儿带来丰富的视觉享受与乐趣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幼儿认知体系的健康发展,用画面向阅读者传输一种男儿当如此的价值观念。

图3 杨家埠风格的儿童故事绘本封面设计

图4 刘邦斩蛇的故事插图

对于学龄阶段的儿童,则要夸大卡通绘画的头部以表其可爱肥硕之态(如图5所示),同时,要重视图文结合,通过插入精炼的文字来阐述画面所表达的某一故事情节,以提高画面主题的明确性,如连年有余、家和富贵、武松打虎、空城计等,从而达到文字与图文相辅相成的视觉与教育效果。与此同时要注意丰富画面故事背景(如图6所示),背景的设定在于制造氛围与提供冲突及确立历史背景,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5],一个完整的画面背景能够引导儿童的深入思考,在画面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画面背景设计时要注重融入趣味性元素,对于儿童而言,阅读绘本主要用途不是为了充当教材的,而是为了用来感受趣味与快乐的。阅读绘本画面越是有趣,越能停留在儿童的记忆之中。使画面具有趣味性和动态感,儿童绘本可借鉴杨家埠年画方正圆满式的构图特征酌情创作。

图5 童子戏莲

图6 杜鹃鸟

儿童绘本的设计在空间处理上以平面布置为主,其中一个值得借鉴的方面在于杨家埠年画大胆的想象和联系。杨家埠年画萌芽于民间,其中寄托着广大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画面上敢于打破时空束缚,将故事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段落汇集在一个画面上,并将它完整地讲述下来[6]。在创作设计中,我们可酌情根据具体的画面情节,将人物头型服饰等替换成现代化风格(如图7、图8所示),以增加其趣味性,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与想象力。

图7 绘制故事插图1

图8 绘制故事插图2

4 结语

综上所述,杨家埠年画至今仍具有极高的设计应用性及艺术观赏性。杨家埠年画在儿童阅读绘本上的创新应用,具有客观充分的实现条件,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不仅能够进一步创新杨家埠年画的展现形式,且能够为儿童阅读绘本的设计更新提供有效借鉴。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保持杨家埠年画等此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增强我国民族自信及民族特征的必要手段。而优秀的传统艺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总有其独特的艺术应用价值,我们要做的就是对其不断进行传承与创新,为其探讨更多的展现形式以适应新时代的文化需要。

猜你喜欢

年画绘本儿童
绘本
绘本
绘本
年画
缸鱼年画之旅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缪印堂的“年画”
牛年画牛等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