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昌市葡萄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现状

2022-03-15董义霞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西昌市白粉病监测点

董义霞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植物检疫站,四川 西昌 615000)

1 前言

中国是全球第2大葡萄种植国,种植面积79.9万hm2[1]。四川是我国葡萄种植大省,截至2019年,全省种植面积约3.33万hm2,产量约60万t。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及西昌周边地区,以及以小金、得荣、丹巴等为代表的高原藏区和攀西地区[2]。西昌市葡萄种植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19年全市种植总面积达6667hm2[3]。西昌葡萄以晚熟品种“克伦生”为主,目前西昌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克伦生”葡萄集中优势产区、高效益栽培区、最适宜种植区,也成为了国内最著名的特晚熟葡萄规模化生产基地。葡萄产业的飞速发展,伴随着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也日趋严重,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容小视。为全面掌握全市葡萄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现状,笔者对西昌市川兴镇、西乡乡等葡萄园以及凉山州和西昌市共建病虫观测场的葡萄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进行系统调查与分析,以期为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防提供数据支撑。

2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地点

以西昌市川兴镇、安宁镇葡萄种植区域规模大于0.7hm2的葡萄园作为日常管理情况下的大田固定调查点。同时,将凉山州和西昌市共建的葡萄病虫观测场作为自然生长情况下的固定病虫调查点。

2.2 调查方法

定点调查从葡萄展叶开始,每7d进行1次调查记录。调查采用五点法取样,每点选择5株植株,每株选择3根枝条,每枝条至少1个果穗,从上到下选择每根枝条上的完整叶片及(花)果穗,观察、记录每片叶片及(花)果穗(所有果粒)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记载发病数量及虫害数量。病害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见表1,计算病叶率、病果率、叶片病情指数及虫叶率。

表1 病害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2.3 其他相关资料的调查收集

需收集各类树龄葡萄树的面积,葡萄主要品种及其面积,主栽品种生育期、对病虫抗性及其必要的栽培施肥等管理资料,当地气象台(站)主要气象要素的预测值和实测值,葡萄病虫害发生防治基本情况:包括葡萄病虫害发生面积、发生程度、防治面积和防治措施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果园基本情况

笔者在安宁镇西乡乡、川兴镇选取了3个葡萄园作为监测点位,其种植的葡萄品种分别为“红提”“克伦生”,树龄有新苗、3年和10年以上3个阶段。葡萄架型主要为单跑独龙臂和Y架2种,葡萄棚高2.1~2.2m,弓长6~8m(见表2)。

表2 定点监测葡萄种植园基本情况

3.2 葡萄棚内外温湿度变化

根据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从3月18日至5月5日,3个监测点的棚内温度均高于棚外温度,且温差大致呈逐渐减小的趋势。5月16日以后,西乡的2个监测点的棚外温度大都高于棚内温度,川兴的监测点大棚也开始出现棚外温度大于棚内温度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棚外温度测量点处于多个大棚中间,后期高温天气情况下,多个大棚内的高温空气往外排,从而造成了棚外温度高于棚内温度的情况。

总体来说,西乡“红提”监测点和川兴“克伦生”监测点的棚内湿度高于棚外湿度,个别时候棚外湿度较大可能是由于降雨天气引起的。而西乡“克伦生”棚内外湿度差距变化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新苗栽培种植水量相对较小,灌水后湿度持续时间不长,加上通风情况良好,故而出现湿度变化波动较大的情况。

3.3 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据调查,西昌葡萄虫害主要有蚜虫、蓟马、红蜘蛛、盲蝽、实蝇、青虫、蚧壳虫。病害主要为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白腐病、炭疽病,黑痘病和病毒病等发生较少。试验监测点中未见白腐、炭疽、黑痘、病毒病的发生。

监测点葡萄大棚中蚜虫、蓟马、红蜘蛛始发期均在3月份新稍萌发时,3月下旬至4月初进入盛发期,5月后虫害发生明显减轻。其他虫害为害较轻,且易控制。白粉病、霜霉病可周年发生危害,果实叶片均发生,而灰霉病主要在果实成熟初期发生,为害果实。

葡萄白粉病的始发期为5月5日,霜霉病的始发期为4月23日,这2种病害都可一直危害到采收期。西乡乡凤凰村“克伦生”监测点上的白粉病较重,川兴“克伦生”监测点上的霜霉病发生较重。根据棚内外温湿度与霜霉病病情指数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川兴“克伦生”棚内外温度在15~40℃之间,发病温度范围较广。棚内外湿度范围在20%~90%,随着湿度的增加,霜霉病病情指数有持续增加的趋势。说明高湿利于霜霉病发病。

根据棚内外温湿度与白粉病病情指数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凤凰村“克伦生”棚内外温度在20~40℃之间,发病主要集中在25℃以上,35~40℃时病情指数较高。棚内外湿度范围在20%~70%,发病主要集中在50%以下,20%~30%湿度时病情指数较高,说明高温干旱适宜白粉病发病。

3.4 病虫害的防治情况

3.4.1 药剂使用情况 “红提”病虫害农药使用总次数18次,集中在3~8月。总使用有效用量为1881.372g/667m2,其中矿物源农药使用有效用量1620g/667m2,生物源农药使用有效用量5.7g/667m2,化学农药使用有效用量255.673g/667m2。“克伦生”病虫害农药使用总次数14次,集中在3~8月。总使用有效用量为1401.576g/667m2,其中矿物源农药使用有效用量1285.2g/667m2,生物源农药使用有效用量5.04g/667m2,化学农药使用有效用量111.336g/667m2。“红提”杀虫剂使用总次数8次,集中在3~6月。总使用有效用量为1641.545g/667m2,其中兼具杀菌功能农药使用有效用量1620g/667m2。“克伦生”杀虫剂使用总次数4次,集中在3、4月期间,总使用有效用量为30.27g/667m2。“红提”杀菌剂使用总次数15次,集中在3~8月。总使用有效用量为1859.828g/667m2,其中兼具杀虫功能农药使用有效用量1620g/667m2。“克伦生”杀菌剂使用总次数12次,集中在3~4月。总使用有效用量为1371.326g/667m2。

3.4.2 主要病虫害用药情况 “红提”白粉病农药使用总次数15次,集中在3~8月。总使用有效用量为1728.828g/667m2。主要品种有石硫合剂、吡唑醚菌酯、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戊唑醇、戊菌唑、四氟醚唑、苯醚甲环唑。“克伦生”白粉病农药使用总次数9次,集中在3~8月。总使用有效用量为1326.126g/667m2。主要品种有石硫合剂、嘧菌酯、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井冈霉素、丙环唑、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四氟醚唑。“红提”霜霉病农药使用总次数6次,集中在3~6月。总使用有效用量为1672.5g/667m2。主要品种有石硫合剂、吡唑醚菌酯、代森锰锌。“克伦生”霜霉病农药使用总次数6次,集中在3~7月。总使用有效用量为1297.5g/667m2。主要品种有石硫合剂、嘧菌酯。“红提”灰霉病农药使用总次数8次,集中在4~8月。总使用有效用量为139.328g/667m2。主要品种有嘧霉胺、氟吡菌酰胺、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吡唑醚菌酯。“克伦生”灰霉病农药使用总次数3次,集中在3、5、8月。总使用有效用量为37.376g/667m2。主要品种有嘧霉胺、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井冈霉素、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红提”白腐病农药使用总次数5次,集中在3、6~8月。总使用有效用量为83.25g/667m2。主要品种有代森锰锌、肟菌酯、戊唑醇、戊菌唑、四氟醚唑。“克伦生”白腐病农药使用总次数2次,集中在7~8月。总使用有效用量为11.25g/667m2。主要品种有丙环唑、四氟醚唑。“红提”炭疽病农药使用总次数4次,集中在3~4、8月。总使用有效用量为1135.5g/667m2。主要品种有石硫合剂、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克伦生”炭疽病农药使用总次数1次,集中在7月。总使用有效用量为1080g/667m2。主要品种有石硫合剂。“红提”蓟马农药使用总次数2次,集中在3~4月。总使用有效用量为2.95g/667m2。主要品种有啶虫脒、乙基多杀菌素。“克伦生”蓟马农药使用总次数3次,集中在3~4月。总使用有效用量为25.75g/667m2。主要品种有啶虫脒、阿维菌素、杀虫单。“红提”蚜虫农药使用总次数7次,集中在3~6月。总使用有效用量为1457.47g/667m2。主要品种有石硫合剂、啶虫脒、阿维菌素、螺虫乙酯、乙螨唑。“克伦生”蚜虫农药使用总次数1次,集中在3月。总使用有效用量为1.75g/667m2。主要品种有啶虫脒。“红提”红蜘蛛农药使用总次数7次,集中在3~6月。总使用有效用量为1635.72g/667m2。主要品种有石硫合剂、阿维菌素、乙螨唑、螺虫乙酯。“克伦生”红蜘蛛农药使用总次数1次,集中在4月。总使用有效用量为4.5g/667m2。主要品种有哒螨灵。“红提”青虫农药使用总次数2次,集中在5~6月。总使用有效用量为2.875g/667m2。主要品种有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克伦生”青虫农药使用总次数2次,集中在4月。总使用有效用量为24g/667m2。主要品种有阿维菌素、杀虫单。

4 讨论

针对西昌市葡萄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调查情况分析,要做好下一步的葡萄病虫害监测与绿色综合防控,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强。

4.1 监测方法采用纯人工监测

监测时间不统一且数据量小,测量的温湿度变化情况不够有科学针对性,无法掌握大棚环境下的温湿度变化规律。因此不能准确推断病虫害的发生与温湿度的联系。建议在大棚内外安装温湿度测量设备,全天候监测。

4.2 建议增加人员资金,增加监测点数量,扩大监测范围

由于人力资金有限,监测点数量不足,病虫害发生情况又与农户施肥打药等种植管理紧密相连,因此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监测具有局限性。

4.3 西昌市葡萄种植面积广、散户多,绿色防控工作需要持续扩大宣传示范

在农户药剂使用量中生物源农药占比太低,约占比0.3%~0.4%。为实现西昌葡萄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绿色防控工作要持续进行试验示范并推广。2019年西昌市实施葡萄绿色防控示范333hm2。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选用栽培健康作物、植物诱导免疫、物理和化学诱控、诱虫带诱杀、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葡萄主要病虫,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4%以下,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

4.4 针对白粉病做专项监测调查

在西昌葡萄病虫害中,白粉病的防控用药量最大,次数最多,且防控效果欠佳。建议后续针对白粉病做专项监测调查。

猜你喜欢

西昌市白粉病监测点
生防菌剂防治葡萄白粉病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200 g/L氟酰羟·苯甲唑悬浮剂防治草莓白粉病效果示范分析
基于社区网络的大气污染源定位算法
滑县2020年耕地质量监测主要做法与成效
四川西昌邛海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及成效分析
变叶木新病害白粉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济南市细颗粒物(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研究
西昌市棚中棚早春黄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西昌市城镇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