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特殊群体学生 用爱心温暖学生的心灵
2022-03-15解玮玮
[ 作者简介 ]
解玮玮,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 摘要 ]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从反应性干预逐渐向预防性干预转变。辅导员在面对特殊群体学生的突发事件时,需要沉着冷静并且掌握有效的应对措施。文章从一例自杀倾向学生案例出发,分析辅导员在案例过程中的具体做法,从而进行分析总结,提出高校辅导员要及时发现特殊群体学生,并进行积极干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高校辅导员应对此类案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 关键词 ]
大学生;心理健康;特殊群体;案例探析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价值观念多元化发展,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选择,在学业、情感、人际、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压力纷至沓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影响着高校的安全稳定,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辅导员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应及时发现问题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
1 案例概述
笔者对孙同学进行心理测评之后,发现孙同学有自杀倾向,于是找其沟通了解。开始孙同学说自己没什么问题,不愿意进行深入交流,在笔者了解到其对于网游感兴趣时,从网游入手,孫同学渐渐吐露心声。孙同学家庭情况特殊,小学时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再婚,后妈对他并不好,通常给他的生活费很少。高中时,父亲在工地打工高空坠落,高位截瘫,并伴有并发症,需要靠药物维持,后妈也因此一走了之,后妈的做法对他的影响特别大。爷爷奶奶八十多岁了,现在在照顾他父亲,爷爷奶奶的身体也不好,需要经常吃药。家里亲戚也因为他当时的决定(尽力救治父亲)埋怨他。孙同学家庭经济困难,在沟通过程中发现,孙同学内向、孤独、多虑、在意别人的看法,并提到当时父亲出事的时候,有过自杀的想法。笔者通过沟通交流,稳定了孙同学的状态,并告诉他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随时联系笔者。
有一天,笔者收到孙同学的QQ消息,孙同学说想退学,便立即与他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经过沟通了解到,原来孙同学是因为和舍友处不好关系导致想退学,并与他一起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作息时间不一致,并且孙同学不会和舍友进行有效沟通。随后,笔者劝其要学会同舍友沟通,同时告诉他在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要学会适应环境,并且在宿舍这个小家庭当中要学会包容、要大度。经过笔者的一番劝说之后,孙同学意识到了因为一点儿小事就退学太不值得,完全是一时冲动的想法,于是打消了退学的念头。同时,笔者也劝导学生,人的一生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会接触到不同的人,我们无法要求他人的生活习惯、处事方式都和自己一样,我们要善于沟通,要学会宽容大度,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不能逃避,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还有一次,孙同学给笔者发消息说面临感情困扰,心情很低落,于是笔者立即同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原来是孙同学暗恋的女生有男朋友了,孙同学很伤心难过,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来,并且孙同学还问该不该跟暗恋的女生表白。笔者听后结合其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告诉他还是不要跟女孩表白,要学会将这份爱藏在心底从而转化为自己的动力,去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孙同学听了笔者的劝导,决定进一步提升自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之后笔者定期找他谈心,鼓励他,让他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同时开导他不要有太大的压力,经济困难方面学校有助学金,同时自己可以努力学习赢得其他奖学金,缓解家庭经济状况;学生就应该做好学生应该做的事,发奋学习,争取毕业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笔者告诉他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通过运动或者听音乐来缓解心情,也可以坚持写日记,用文字来进行宣泄。与笔者沟通之后,孙同学状态良好,积极向上,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2 案例分析
经过仔细分析,本案例属于典型的学生心理问题案例。辅导员要善于发现班里的特殊群体学生,在发现问题时,第一时间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2.1 辅导员应及早发现特殊群体学生
通过查看心理测评结果,及时发现特殊群体学生。辅导员应把握住新生入学的关键时期,通过查看新生档案、宿舍走访、面对面谈心、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以及心理测评等方式及早发现特殊群体学生,尽可能本着“预防为主”的观点关注这部分学生的一举一动。
2.2 辅导员在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处理
案例中,当孙同学提到要退学以及面临感情困扰时,笔者立即找其沟通解决问题。单单发现问题并不会对事情的结果有所影响,最主要的是要解决问题。虽然辅导员日常事务比较烦琐,但是一定要分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及时与问题学生取得联系,掌握学生的动态,与学生面对面将问题解决掉。
2.3 辅导员应掌握有效的沟通方式
案例中,笔者初次和孙同学沟通时,其不愿说出自己的情况,在了解到其对网游感兴趣时,笔者以网游为突破点,逐渐取得孙同学的信任,打开心扉。辅导员要掌握有效的沟通方式,和学生之间要有共同的话题,这就要求辅导员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潮流,从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解决问题。
3 解决方案
针对这种特殊群体学生或者突发心理问题的学生,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切实解决问题,防止发生事故,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3.1 建立应急预案
由于辅导员不能24小时和学生待在一起,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应急预案尤为重要。应急预案的设立主要是将每个班的班干部、舍长等充分利用起来,由辅导员培养这些班干部,教会他们在遇到突发情况时第一时间应该如何应对问题。例如,对于案例中的孙同学,辅导员应安排班干部、舍长等留意其行为及举动,有问题及时告知辅导员。
3.2 把握新生开学重要时间节点,全面了解所带学生
认真开好新生入学后第一次班会,观察班里的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学生,在平时多关注这部分学生,经常与他进行谈心谈话,建立档案并详细记录,有效了解学生的状况,防患于未然,并做好后续的跟踪处理。
3.3 建立“宿舍—班级—辅导员”三级联动机制
针对问题学生,充分发挥舍长、班干部的作用,对舍长、班干部等加强培训,建立全方位、多层级的联动机制,密切注意该生的情况,确保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告知辅导员,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3.4 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
随着社會的进步,当代学生所接触的新兴事物越来越多,辅导员应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不断学习新事物,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拉近同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内心,采用多种沟通技巧与方式同学生进行交流,找到一条最适合的道路与学生进行沟通。
3.5 建立家校联动机制
新生入学时即同家长建立联系,组建家长微信群、QQ群,或者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情况等,同时将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表现情况告知家长,定期召开家长会,家校两个层面共同努力,及时解决问题,杜绝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另外,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媒体技术,通过线上直播、文章推送等方式,开设线上家长大讲堂,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家长了解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以及遇到心理问题时应当如何处理,充分运用自己学到的心理知识,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
3.6 建立心情信箱制度,引导学生及时反映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将心情信箱告知全体学生,在心情不好或有问题要反映或寻求帮助时可以给心情信箱写信。同时,安排辅导员轮流值班,做到24小时内发现心情信箱内容,并于48小时内做出回应,给予建议,72小时内进行再次跟踪回访。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避免出现事故。
4 经验启示
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琐碎繁杂,面对此类案例,制定一整套完整的预防及处理办法尤为重要,可以给辅导员提供借鉴,在节省时间的同时可以完美处理此类事件。
4.1 提前预防,全面了解学生
在新生入学之后,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成长经历等,时刻保持发现学生心理异常情况的敏感度,及时掌握可能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和行为,关心特殊群体学生,用爱心温暖学生的心灵。同时,重视容易引起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的关键节点和事件,例如新生入学、军训时期、考试前夕、评奖评优时等,及时关心学生并介入调节。此外,还应当多深入学生宿舍和教室中观察学生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对于异常的学生及时进行谈心谈话,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做好摸底排查,充分了解学生。
4.2 进行科学研判,提高帮扶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学习和积累心理学相关专业知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在面对问题学生和心理危机事件时能够更为有效、更为专业地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扶。与此同时,应持续跟进并向学校心理中心反馈问题学生的情况,寻求科学的帮助和指导建议,做到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通过科学研判帮助学生及时放下心理负担。
4.3 灌输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关爱生命教育
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利用班会等时间向学生灌输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状况,鼓励学生正视、重视自身心理问题,让学生积极寻求帮助,解决心理问题。同时,向全体学生开展生命教育,通过讲解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不易、珍贵、顽强与温暖,从个人价值、家庭责任、社会价值等方面引导学生要珍爱生命、敢于担当,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另外,高校辅导员应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积极乐观、勇于作为、不断攀登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4.4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一支稳定性强、专业化程度高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心理中心教师数量较少,学生心理咨询的需求又比较多,有的学生通过预约后,可能要等待两个星期甚至更久,在这段时间内学生的心理状态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甚至出现危险。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经常性地开展谈心谈话也是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应定期组织辅导员队伍开展心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在学生群体中,应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学生干部、学生党员、舍长的作用,及时发现异常。同时应对学生日常生活接触较多的宿管、后勤、保卫人员开展心理培训,提高他们识别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
4.5 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力量
加强任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的沟通。首先,任课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与学生面对面接触,容易观察到学生的精神状态,长时间发呆、沮丧、烦躁、旷课等状态都有可能是学生产生了情绪上的问题。其次,有些学生会在提交的作业中表现出悲观厌世、思维混乱、极端激进等状态,这也可能是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信号。最后,任课教师知识渊博,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展现人格魅力,他们的言语对学生有较强的影响力,学生对自己喜爱的教师会比较信任,有意愿向教师倾诉自己的苦恼。但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跨院系间的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并不熟悉,因此沟通较少,可以在每学期初,通过教务等相关部门组织,让辅导员与任课教师会面交流,并在后续的工作中加强联系和沟通,可能会更有效地发现学生的异常,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6 要及时总结,不断积累经验
当今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新兴事物在不断冲击学生的同时,也在不断冲击着辅导员。辅导员要加强学习,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在学习新事物、接触新事物的时候要不断进行总结,汲取新知识,并应用到实践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学生问题,切实做好学生工作,践行以生为本理念,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应当尽时发现特殊群体学生,经常关心特殊群体学生,努力及早发现特殊群体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关心、沟通及交流的方式,将问题由大化小、由小化无,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同时,辅导员要掌握处理学生问题的有效方式方法,加强理论学习,切实处理好与学生相关的问题,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参考文献
[1]朱轩皓.“零基础”学生干部的培养——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研究[J]. 才智,2020(20):163-164.
[2]陈冠全,兰勇龙.大学生学业压力、心理弹性及焦虑的关系研究[J]. 现代交际,2020(8):125-126.
[3]王秀红,韩斗.现阶段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及应对策略[J]. 长治学院学报,2020,37(1):65-68.
[4]钟罗梅. 多方联动,以生为本,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J]. 才智,2020(3):128-129.
3224500338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