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学术规范建设研究
2022-03-14丁祥瑞
丁祥瑞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学术期刊的发展也逐步走向繁荣。2021年,宣传部联合多部门印发了《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了学术期刊的建设对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影响[1]。共建学术规范不仅能提高学术期刊的总体质量,还能形成良好的学术阵地和学术氛围。完善学术规范建设不仅有助于推动科研学术走向规范化,学术成果呈现走向标准化,还有助于规避学术论文中的学术不端行为,形成良好的学术学风,有效推动学术的传播,实现科研进步和学科发展。在数字化时代,随着技术的发展,学术期刊的学术规范建设也面临着新的要求。本文从学术期刊的准入机制、退出机制、审稿机制、人才建设等方面探究学术期刊在数字化时代学术规范的建设与发展,以期为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提供参考。
1 学术期刊的出版秩序与评价体系
规范的秩序规则有益于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学术期刊在内容需求、用户定位等方面显然有别于非学术类期刊,因此需要根据其特性制定适配的准入标准。在稿件的审核和选择上也应当具备健全的审核体系,以专业客观的态度接收或退换稿件,同时以理性、多元的方式评价论文、期刊与科研之间的关系。
1.1 严控准入标准,完善退出机制
自改革开放以来,学术活动的不断繁荣带动了期刊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类期刊总量由开国之初的九百余种,到现在已突破一万。相较于其他期刊,学术期刊作为传播学术动态、思想文化的重要平台,其在学术性和规范性上都体现出更高的要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为了规范学术期刊的发展,分别在2014年和2016年开展两次学术期刊的认定和清理工作,截至2017年,国家认定的学术期刊共计6430种[2]。随着国家对学术期刊的要求越来越高,整顿力度不断加强,学术期刊对论文的质量和创新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科研工作人员发表文章难度增大,部分商业期刊、资讯期刊等非学术期刊趁机转向发表学术论文,而这类期刊并非是经过国家认定的学术期刊。非学术期刊缺乏学术论文发表的资质和质量门槛,缺失严谨的审核、编辑、加工程序,更没有专业的学术规范制度,会大大降低学术论文质量,破坏严谨求新的学术风气,阻碍学术进步。
学术期刊和非学术期刊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发表的文章具有学术性、研究性、专业性等特征。期刊学术性、专业性、研究性等特性的动态变化,决定了学术期刊的认定也是动态变化的[3]。因此,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严控准入门槛,明确学术期刊认定标准、认定流程和出版标准,定期开展学术期刊认定工作,清理不合要求的学术期刊,完善退出机制建设,对学术期刊学术规范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对学术期刊进行审查评估时,要加强质量检查。第一,严格审核主办单位的出版资质、专业背景和学术背景,相应主编和编辑人员需持证上岗。办刊宗旨和期刊内容要具有学术性,刊发的论文内容水平要高于知识普及标准,具有创新见解或者具有重要的文化积累价值。第二,严格遵守学术期刊相关质量管理规范和学术出版规范,遵照出版相关法规规章和标准。第三,建立学术期刊的动态预警机制,对学术期刊实施跟踪、审查、及时警示提醒,严厉打击一号多刊、刊号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1.2 落实把关责任,健全审核管理
随着国内学术期刊的不断增长,2016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发表学术论文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我国顶尖质量的论文仍然较少,和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学术论文的篇均被引用频次低于全球平均值,更明显低于英美等国家。因此,完善学术期刊审核机制,高质量发展学术论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学术期刊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学术质量是学术期刊的核心要素。把关学术质量贯穿学术论文出版的整个流程。一方面,期刊需要调研市场动态,分析市场需求,根据社会热点、政策形势、受众知识需求等,做好选题策划、约稿、组稿和评审等工作;另一方面,期刊需要始终坚持初审、复审、终审的三审责任制度和同行专家外审制度。审核机制和期刊稿件的质量息息相关,严谨的审核机制是学术质量和出版质量的重要保障。
在编审阶段,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落实。第一,把好初审关,完善用稿制度。编辑作为重要的把关人,需要严格把关文章的政治导向和思想倾向,从论文写作规范、办刊宗旨、期刊定位、选题计划等方面对论文进行把关落实,注意审稿的时效性、公正性和严谨性。同时,完善用稿制度,对不符合期刊宗旨、选题范围的稿件予以退稿。在对稿件的取舍上,应当完善用稿制度,严格把关稿件质量,透明评审制度,杜绝“关系稿”和“人情稿”。面对“关系稿”和“人情稿”,可采用双向匿名的方式进行审稿,避免相关干扰,给出公正客观的评价。第二,把好学术关,理性采纳外审意见。对于学术期刊而言,编辑人员无法掌握所有学科和专业的知识,需要进行同行评议,但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仅作为学科知识领域的把关,不能盲从同行专家的审稿意见,稿件的录用还需要专业的编辑出版人员从稿件整体结构、文字水平、意识形态等方面综合考虑。第三,把好编校关,巧用新技术。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不仅取决于审核制度的完善,还与编辑加工的水平息息相关。编辑加工是保障学术论文规范、体现期刊出版标准、提高期刊整体质量和可读性的重要环节。学术期刊的编辑加工既需要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也需要持续学习,利用编辑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进一步提高学术期刊的出版质量。在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在沿用传统编校技术的同时,及时拥抱新技术、新方法,才能更加高效地完成编校工作,保证期刊质量。
1.3 坚持内容为王,防止以刊评文
近几年,某些部门在进行科研成果统计、职称评定、科研成果奖励时会自行圈定部分学术期刊当作评价论文的价值尺度,出现所谓的以刊评文的现象[4]。受以刊评文的引导,作者更注意学术期刊的级别,作者会集中投稿所谓的“高级别”学术期刊,造成部分学术期刊的稿源远超期刊本身的承载能力,甚至出现利用各种“关系”来加快论文刊发速度的情况。没有进入所谓的“高级别”的学术期刊,则容易面临稿源不足的困境,导致期刊文理混编出版、延期出版、合并出版等问题。
学术期刊作为研究成果刊发的载体,所谓的“核心期刊”仅是根据期刊总体论文的评价和划分,其中的学术论文并非都是精品。“核心期刊”上论文的质量与期刊的影响力并不完全等同。因此,以内容为王,坚持质量导向,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对促进期刊发展、学术交流和学科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应当明晰论文评价、期刊评价与科研评价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论文评价是对论文本身的科研价值和社会效益的评价,目的是筛选有学术价值的论文。期刊评价是对学术期刊整体的评价,不仅包括其中的所有论文,还包括办刊宗旨、期刊定位、社会效益等综合评价,目的是方便作者结合稿件内容、期刊评价进行投稿的选择。科研评价是作者所在单位对其科研能力、学术贡献的评价,属于相关管理部门的人事考核范畴[5]。从评价对象和目的看,论文、期刊、科研三种评价存在较大差异,以刊评文正是混淆了三种评价的目的,即将论文评价作为其他两种评价的基础,反之期刊评价的结果又严重影响科研评价与论文评价。因此,以论文评价为支撑,正确明晰三种评价之间的关系,是避免以刊评文现象的关键。
坚持内容为王的价值评价导向。学术的本质在于知识生新、不断创新,给社会提供不断发展的动力。学术过程中产生学术论文的目的在于辨别真伪,筛选知识,供学术交流。因此,学术论文评价的聚焦点是论文自身的价值,应当坚持内容为王的价值评价,突破学术期刊自身的“身份固化”,重点关注论文的思想、方法和观点,聚焦论文的学术价值、论文质量、创新程度等。在对内容的把关过程中,需要多元化的论文评价主体以保证内容的优质性,故必须完善同行评议的标准。学术期刊依据期刊定位、选题要求、办刊宗旨、学科规范、学术规范、出版规范等对论文进行评价,坚守期刊的学术本位和办刊特色。同行专家则通过同行评议的标准,重点关注创新性、专业性和学术性。最后完善回避、申诉、追责等相关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论文评价过程中的风险漏洞,提升政治鉴别力和学术鉴赏力。
2 学术期刊的人才引入与队伍建设
人才是每个行业高速高质发展的基石。于学术期刊而言,在数字化时代广纳复合型人才,运用新技术辅助选题策划、组稿、审稿、校稿、发稿,可以有效提高稿件质量,缩短审稿周期。人机结合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期刊筛选出学术不端的稿件,保障学术规范。
2.1 加强人才引进,完善期刊建设
学术期刊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编辑人才。学术期刊编辑的劳动成果关系学术交流的速度和质量[6]。因此,期刊的编辑群体既要具备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基础的专业能力,也应具有把握学科发展前沿的敏锐眼光。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学术期刊学术规范建设需求的提高,其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也应体现出多元性与时代性。第一,引进管理型人才,明确期刊定位。管理型人才在整合期刊资源、完成顶层设计、找准期刊定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部分期刊因引入了高水平的管理型人才,直接提高了其期刊的来稿质量。第二,引进专业人才,拓宽办刊视野。专业人才队伍善于聚焦国内外研究热点,策划学科前沿选题,建设特色期刊,打破壁垒,构筑学术高地。第三,引进新媒体人才,打造数字化出版人才队伍。在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的编辑队伍不仅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还需要具备运用新媒体的能力。熟练运用新媒体,不仅能拓展稿源、提高审稿效率,还能通过数据的挖掘与统计,进一步了解学术动态、市场需求,实现学术期刊办刊数字化,促进成果的传播与期刊的发展。
2.2 重视精神教育,兼顾能力培养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与学术期刊出版的联系愈发密切。智能出版已经渗透到学术期刊内容生产的各个过程。在选题策划阶段,传统的选题策划模式逐渐向智能化方向转变。智能系统通过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对现有学术、政策、热点等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学术研究前沿的发展趋势,向期刊提供多角度、智能化选题方案。在约稿阶段,智能系统可以通过数据挖掘算法,找到与期刊定位、选题策划相符的潜在作者,辅助编辑进行精准约稿。在编辑加工阶段,智能系统可以协助期刊编辑完成勘误、校对、核红等工作。
然而,智能出版带来的改变也让部分编辑对自己的职业价值产生了怀疑[7]。因此,加强对期刊编辑人才队伍的精神教育和能力培养至关重要。第一,纠正角色定位认知偏差。智能出版基于海量数据和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对学术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期刊的选题策划与组稿工作。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应当认清自身角色所发生的改变,从传统的出版流程工作中逐渐向智能化、多元化、精细化方向转变,演变为从态度上拥抱新技术,从行动上使用新技术,用新技术保障学术规范与稿件质量。第二,加强责任主体意识管理。现阶段,人工智能仅仅是起到整合分析和辅助决策的作用,缺乏自主的认知和思考能力。承担编辑责任的主体还是编辑人员。因此,应当强化编辑人员的主体意识,做好人性化把关工作,避免由信息安全、算法偏见引起的学术不端、模糊伦理界限等问题。第三,在鼓励编辑接受新技术的基础上还应当培养编辑的创新性思维。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对编辑人员的要求应当是多层次、多维度、多元化的,编辑需要具有大数据思维、服务思维、平台思维、用户思维、跨界思维,从而精准把握稿件内容,促进期刊学术规范。
2.3 吸纳科研人才,助推编研结合
学术期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专业领域的知识储备要求较高。在对稿件的审核流程中,外审环节通过将稿件交由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进行审核,以确保稿件的创新性与可录用性。但因外审专家多来自不同的地方,尽管在数字化时代,技术不断革新,通信技术愈加精进,审稿方式更加便捷,可通过微信、邮件等方式联系外审专家进行审核。但寻求期刊以外的专家进行审稿,无疑会增加审稿成本,延长审稿周期。不可否认,外审专家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积累,能对专业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但这些专家学者往往缺乏相应的编辑技能,同时对于期刊的需求与定位也不一定能进行精准把握。故吸收具有科研能力的学者加入期刊建设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另外,学术期刊编辑不在科研岗位上,无法从事科研活动,容易出现学术编辑脱离科研、专业积累停滞的现象。
一流的学术期刊离不开一流的编辑队伍。鼓励期刊编辑两肩挑,招募科研人员加入编辑队伍,实现编研结合既能提升学术期刊质量,又能缩短稿件审核周期。然而,编研结合的相关研究显示,既做编辑又做研究的编辑人员和科研教学人员在地位和发展前景方面有着较大的差距[2]。单一的晋升渠道,繁杂的工作事务,使得这类编辑发展受阻,科研积极性受到打击。故应健全编研结合制,提高参与者的获得感和认同感,鼓励教学科研与编辑双向流动,完善相应的激励制度和考核机制,拓宽编辑人才晋升渠道,实现以研助编、以编促研的效果。
3 结语
学术规范应当是一本学术期刊的办刊底线。建设学术规范不仅需要学界、业界的共同配合,还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与监督。明晰办刊条件,定期进行期刊评估,将一些浑水摸鱼的伪学术期刊拒之门外。完善审核机制,把好主题关、学术关、编校关,使见刊的文章符合期刊定位。坚持内容为王,让更多优秀的文章得以刊发,防止以刊评文带来的恶性循环。持续引进复合型人才,鼓励编辑接纳新技术,运用新技术,让新技术不断地服务于学术期刊的建设与发展。建设良好的行业秩序,运用专业、时新且适配的科学技术,组建博学、多元的人才队伍,有效促进学术期刊的规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