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观视角下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
2022-03-14李志荣张晶晶
李志荣, 张晶晶
(1.唐山市路南区教师进修学校,河北 唐山 063000;2.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育人要求也从校内拓展到校外,从校园延展至家庭和社会。2021年10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些法律和政策文件都对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建设健全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政策性选择,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教育家校协同机制值得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共同研究和探索。
1 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结论显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儿童和青少年成长有其自身的心理、生理、知识和技能习得规律,而不是外部环境和人为拔苗助长可以决定的。
“双减”政策实施前,我国校外培训市场可谓热火朝天。学生在完成学校繁重的课后作业之余,还要在放学后和周末以及寒暑假参加各种培训班,苦不堪言。家长在互相的比对中陷入过分焦虑的境地。上述种种情形给孩子和家长带来时间、身体、精神、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中小学生远离社会、远离生活,缺乏必要的劳动教育和职业启蒙教育,对社会职业活动几乎是一无所知,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极为不利。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出台对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治理课外培训乱象,缓解家长焦虑,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在叫停课外学科培训后,家校协同机制的建立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逐渐受到重视。但家校之间的合作还停留在浅表层面,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教育能力,合作能力等都需要进一步培育、指导和提升,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形成,特别缺乏职业启蒙教育方面的协同。完善家校协同机制,提升家校协同能力,促进家校合作效能释放,构筑立德树人坚固阵地,促进学生的生涯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
本研究中的职业教育观是指将家校教育协同机制中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作为两种具有职业性的主体进行探讨,将家校教育共同体的建设提升到一种具有目标性的、需要开展科学培育的战略层面,以使得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胜任开展合作教育的任务,家校协同育人机制能够切实发挥促进高质量育人的作用。
家校协同机制的构建基础如何?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协同能力如何培养?协同机制的理论框架是怎样的?协同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开展协同育人的方法论在哪里?具体实施路径有哪些?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有机组合,这些课题正是教育工作者、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和家长需要研究和探索的。
2 家校协同机制研究的法制与政策基础
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目前在我国已经具有较好的法律与政策保障,这也是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条中对家庭教育的定义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该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与中小学校密切配合,参加其提供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小学校采取建立家长学校等方式,定期组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促进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2]。2022年5月1日实施的新《职业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普通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职业教育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职业启蒙、职业认知、职业体验,劳动教育。”[3]劳动教育将是家校协同育人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党和政府近些年在努力推进的一项立德树人举措。上述这些法律条款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法律义务,要求家校密切配合,承担未成年人家校共育的责任,明晰了学校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义务。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明确家校社协同责任,其中第21条指出: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密切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办好家长学校或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服务站点建设,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努力形成减负共识[4]。这也是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最新政策基础,学校的教育主体性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强化。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平台、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服务站点等机构的设置都是将家长在家校协同机制中的角色置于一种职业性的高度,需要进行职业化的指导、培育和建设,以提高育人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教育部也将“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列入近两年工作要点。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成为政府教育工作和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5]。
教育家校协同机制应遵循科学的教育方法论,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正确处理思想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教育中思想性决定了教育为谁培养人,科学性决定了培养出的人的能力水平。教育家校协同机制应坚持思想性为先,将思想性融入科学性,实现两者辩证统一[6]。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会破坏和谐的教育环境,大量的课后作业和培训会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体育、艺术、娱乐参与,有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7]。学校和家庭教育都需要克服自我封闭状态,构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旋转门”,实现家校教育体系现代化,形成目标同向、施教同心的家校协同育人新格局[8]。
3 新型家校协同机制的内涵
家校协同育人是通过参与主体理念融合、优势组合、资源整合,形成新的目标共同体、协作共同体、资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8]本研究中将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定义为: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密切联系,基于共同的教育目标,形成理念融合、分工协作、沟通顺畅、健康运行的教育共同体,实现学生教育的科学开展,服务学生教育目标的实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全人教育要求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全人”。杜威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区别于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提出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其核心包括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杜威认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主张在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要求结合智育达到德育的目的[9]。家校协同机制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化机制,包括教育目标协同、内容协同、方法协同和路径协同。
3.1 教育目标协同
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德智体美劳各项活动,参与生活,参与劳动,健康成长,形成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发挥创造力,构建家校社教育的大格局。教育家校协同机制构建要将学生的学习与德智体美劳各项活动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人文关怀,体现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关爱,具备科学性、综合性和多维性,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中主义建设者。
3.2 教育内容协同
家校协同育人在内容方面主要可以包括劳动教育、职业启蒙教育、生活技能(软技能)教育。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10]。学校基于日常教学场所、实验基地、研学机构开展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家庭基于日常生活、交际活动、假日出游等合理设计寓教于劳的、适合学生成长阶段的劳动任务。在家校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融入职业启蒙教育和生活技能(软技能)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全面成长,提升综合能力。
3.3 教育方法协同
家校协同育人方法可以包括言传身教;角色扮演;社会参与等。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陪伴孩子最久的老师,其言行深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教师是孩子学习的典范,以高尚的师德,得体的言行塑造学生的品性。因而,教师与家长在协同育人上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言传身教。在学校和家庭育人活动中,比如职业启蒙和生活技能教育中,采用角色扮演和社会参与等方法,可以使孩子在承担相应的情景角色和社会任务过程中实践和学习相应的技能、能力。
3.4 教育路径协同
家校协同育人的路径主要可以包括建立家长社群,形成学习共同体,构建家校学习平台等。通过建立家长社群,家长可以开展沟通交流,学校定期开展家校协同育人的指导和交流分享,共同构建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互学互鉴,协同提升家校育人能力。学校可以基于家长学校等基地基础,建设丰富资源,构建框架科学、内容丰富的家长学习平台,为家长提供学习素材,教师定期开展平台互动和指导,教师和家长共同提升家校协同素养和能力,共同服务协同育人建设。
4 新型家校协同机制的构建
教育家校协同机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家长与学校教育工作者有效开展合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提供良好的家校环境,提供有益的指导、帮助和陪伴;培育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发展学生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生活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根据杜威教育理论核心要点,通过对《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分析和总结,笔者提炼出了教育家校协同机制构建的四个基本维度:家长教养能力提升、培养理念融通、学习环境创设、进展反馈衔接。
4.1 家长教养能力提升
家长教养能力是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研究对象。基于职业教育观,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将家长视作一种职业性的角色,政府、教育机构、社会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更为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家校合作指导,帮助家长掌握更多的养育和教育方法,提高家长教养能力。在影响家校协同育人的诸多因素中,家长教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质量及家校协同的水平[11]。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需要学校、教育管理机构、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相应的课程、培训、宣传和咨询等服务,我国与美国以及欧洲教育先进经济体之间,在家庭教育指导咨询服务领域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依据国情研制适合我国家校协同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案,提升家长教养能力,支持家校协同机制的构建。
4.2 培养理念融通
教育家校协同机制的构建首先要保障家校双方的教育理念相融通。家长要理解学校以教学标准为基础的课程设置、作业布置及课外活动安排,对于学校的教育应给予信任和尊重。学校定期与家长沟通教育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目标,内容进度安排等事项。家长做好相应的家庭教育环境的提供、学生家庭学习部分的反馈,从而达到与学校教育的双元推进,协调一致,更大程度实现学生学习的“学得”与“习得”相辅相成。
4.3 学习环境创设
克拉申的习得—学得区别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对“习得”和 “学得”予以区分,认为“习得”和 “学得”在习得者第二语言能力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习得”是潜意识过程,是注意意义的自然交际的结果,儿童习得母语便是这样的过程。与之相对的是“学得”,是有意识的过程,通过课堂教师讲授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达到对所学语言的“掌握”[12]。教育家校协同正是可以将习得环境和学得环境协同提供给学生的一种很好的机制。因而,在学校学得的基础上,家庭教育要适度提供教育氛围,提供学习及实践环境以及组织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为习得提供支持。
4.4 进展反馈衔接
教育家校协同是一个持续运转的相互反馈、沟通互动、调整优化机制。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学习状态、身心发展由教师反馈给家长;家长将学生在家的学习、作业完成、文化拓展,交际能力提升等进展情况反馈给学校;同时教师和家长要观察,并从学生角度进行思考,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给予其应有的肯定、鼓励、关怀。教师和家长对于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困难、焦虑、懈怠等情绪和状况要及时协商,或诉诸学校及社会机构,找出科学的解决途径。
教育家校协同机制同样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正确的世界观和批判性思维的宗旨进行建构。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要求,也是“五育并举” “三全育人”的实现方式[13]。
目前,在宏观政策背景下,受生源特点、家庭结构、教学改革等多重因素影响,家校协同在内容、方式、组织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14]。在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推进家庭教育、实施“双减”政策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新形势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从工具性回归“立德树人”初心[15]。与此同时,新形势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也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助力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助推“双减”政策实施,构建良好教育生态[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