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邻里单元思想的设计认识
2022-03-14王硕
王硕
(青岛科技大学)
“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邻里单元是组成居住区的“核心细胞”,而邻里单元中的邻里关系是维系其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的居住区从最早的混居发展到里坊制、街坊制,直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飞速发展。从占据城市大部分空间的居住大院,到现在比比皆是的中高层住宅小区,不仅是居住的空间发生巨变,邻里之间的关系也被打散、拆分、重组,并在此过程中消耗或是难以组成更为和谐的气氛。邻里关系的冷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防范意识增强、居民的孤独感增多、安全感缺失等问题的来源之一是对邻里空间营造的忽视。在居住社区的规划改造中,邻里单元思想在设计理念中的应用,能更好地引领居民重建邻里情结,凝聚文化共同感与归属感,共建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友好往来、守望互助的共同体。
一、邻里单元的概念与理论
随着西方国家工业化的大规模兴起,汽车行业得到发展且汽车的销量猛增。然而,汽车数量的增长与相对落后的交通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日益突出。1929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科拉伦斯·佩里(Clarence Perry)提出了“邻里单元”(Neighbourhood Unit)理论,旨在汽车交通日趋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一个适于居民生活、安全舒适并且设施完善的社区居住环境。他认为,邻里单元就是“一个组织家庭生活的社区的计划”,其规模应当由学校来确定;其范围以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来圈定,内部道路提供特别的街道系统,防止外部交通穿越内部交通,以减少人车冲突;并在其内部设定居民所需的公共建筑、公共服务设施,至少包括一所小学、商店、教堂以及娱乐设施等,以此将居住区内生活的人们聚集起来,以达到相同的认同感、共同的兴趣以及行为和社会关系。
由此看来,“邻里是居民聚落体系中最基本的空间单元,是人们居住生活的基本共同体,具有空间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它既包括边界明确的地域范围,也包括人们在长期居住和相互交往中而形成的社区精神和社会网络。”它容纳着一定数量的人口与家庭,在地理空间上有一定的边界,这种边界不单单是城市的实体道路,也可能是围墙、绿化带等,也可能是由契约形成的法权边界。这类边界促使邻里形成独立的单元,一方面,便于管理;另一方面,便于形成利益和文化共同体。它在一定的服务半径内提供组织邻里的各种公共设施,将分散的人们通过住宅这一核心聚集起来。除此之外,邻里也定义了在这空间内因相近的社会特征、相似的社会行为习惯而形成的共同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因此,邻里是一个完整的社区,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聚集了具有一定共同利益、一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人群。
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汽车与城市交通的发展,城市主干道急需拓宽,从而扩大了邻里单元的范围。在前苏联逐渐形成了“小区”的概念,以此作为构成城市的基本单位。60至70年代,小区不断扩展,发展成为由多个小区组成的居民居住区。直至9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城市主义运动。“新城市主义倡导以TND和TOD为导向的开发模式,更加强调功能混合的紧凑型开发模式、通过步行街区设计加强社区感、培育及注重激发公共参与提高公共空间的活力。”因此,邻里单元思想贯彻人心,新泽西州雷德朋的规划方案也成为西方国家居住区交通规划的典范。但在邻里单元思想的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其最重要的核心精神是不会被改变的,那便是住在邻里的人们形成的共同归属感与认同感。
二、邻里单元的实例演变
20世纪30至40年代,我国已从西方引入了邻里单位理论,并有部分项目的建设应用邻里理论。然而,因经济落后、资源短缺等问题,采用邻里理论的居住小区并未都得到大规模的建设。20世纪50年代起,在学习了佩里的邻里单元理论后,在结合本国情况的基础上,邻里单元的理论概念深入居住大院的规划建设当中,使得邻里的“亲密关系”深入人心。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模式的转变,邻里单元随后也经历了由居住大院到小区的变革,深入其中的邻里关系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一)老城区居住大院
20世纪80年代的老城区居住大院均为2~3层的砖房,自家的房屋都可以自己改造,风格大有不同。大院内约500人居住,卫生间、澡堂这些都是共用的公共空间,甚至最早大家都共用一口水井,以“共饮一井水,同为一家人”为大院文化,转角处的小百货商店门前总会聚集着闲赋在家的人们,偶有上下班路过的人们也会聚集而谈。小孩成帮结伙地玩乐、嬉戏,穿梭在小巷之中,也并不担心会有突然而来的车辆而发生危险。大院邻近学校、菜市场,邮局、商业街等更是转眼可达,住在大院里既方便又亲切。人和人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没有住楼房的居民之间的隔阂,连味道和气息都是共享的。
(二)回迁安置公房小区
回迁安置公房小区的楼房形式呆板单一,各家各户不再像之前那样改造房屋,形式单一、没有特色。人们之间的交流因楼层的间隔而有了实质性的阻隔,居民的邻里关系也不像大院那样亲密,住宅的私人化程度提升,公共空间也有所减少,在公共空间内发生的邻里交谈也随之减少。小区外道路路面加宽,同时,交通强度与人流量也有所增加,对小区内部有一定的噪音影响。此外,绿化减少,儿童玩耍的空间减少,中心空地被停车场占据,没有可视景观等。
(三)经济适用房居住小区
小区内分为多个组团,每个组团内均有集中的组团绿地,各组团内的住户步行仅几分钟便可抵达绿地;小区内道路布局灵活多样,带来移步换景的丰富体验;每个组团内设的活动中心为各个组团住户开展邻里交往活动、形成社区归属感提供了可能性。小区内的交通流线遵循人车分流的道路规划原则,且内部道路采用不与外部交通穿插的形式,保障了小区内部儿童玩耍和居民交流交往的安全性,降低了环境噪声污染。小区设置严格的出入管理措施,对小区内提供严格的安全保障。
三、邻里关系缺乏的影响因素
邻里单元除了在地理空间上加以边界范围的定义外,在社区精神网络上也加以定义。而邻里单元中居民归属感的培养与形成是邻里设计中考虑的关键。随着时代的变迁,邻里单元进行了不同的演变,而邻里之间透露出的居民归属感与认同感日渐降低,交往往来日渐减少,其中邻里关系的缺乏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随着经济模式的扩大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在工作日,大部分居民每日在外的平均时间是多于在家中的时间的,成年人忙着上班、加班、通勤,甚至午饭、休息时间往往也在公司食堂或餐厅解决;儿童放学后也被拖置于各种托管班、辅导班等。原本看似无聊的、在街边与人畅谈的闲暇时间,在时间如此珍贵的今天显得较为奢侈。同时,再加上每日出门和回家的时间不一样,通勤的方式不一样,导致与住户相遇、搭讪的可能性有所减少。
(二)居民的主动意愿
首先,在当今时代,居民的闲暇时间大幅压缩,很多人在结束了一天的繁忙工作后“只想回家歇着”,这样的意愿降低了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另外,信任危机和防卫意识也影响到居住交往的意愿。
其次,随着当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结交有权势、有财权或者“更有利于自己”的人。这种因素也影响了邻里关系的融洽发展。
(三)事件话题
居住在同一小区内的各个住户,尽管通过小区的层次等级筛选出了邻近社会等级的人群,但是各住户的职业、经历、价值观、生活习惯等各个因素仍然有所差异,这使得小区居民之间缺乏共同关心的话题,影响互动与沟通。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话题,如社区通知、社区采购、社区文化活动等事件会或多或少地影响邻里间的交往与沟通。
(四)空间的转变
“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对邻里关系和社区感知的影响显著,为邻里交往提供了空间载体。”居住区域经过不断演变,现多为单一形式的楼房,独门独户,住宅倾向于私人化。另外,相比于旧式的大院,公共卫生间、澡堂等公共服务空间的减少,使得邻里之间的交流也渐渐减少。
四、基于邻里单元思想的社区设计建议
(一)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1.情感需求
居民在一个地方生活很长时间后,其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熟悉性和依赖性。他们可能对生活中的一砖一瓦都印象深刻,而这些东西往往承载着过去生活中的记忆。在片区的规划改造过程中,应对有代表意义的要素、标志物、场所等有所保留,避免一味地大拆大建而割裂人们熟悉的记忆。
2.舒适需求
作为生活空间,最基本的要求应是舒适性。首先,社区的环境应为居民带来享受的感觉,让人身心舒适。空间布置应有适宜的绿化景观植物,打造赏心悦目的景观,并可以提高绿化率,净化环境。其次,社区应配套基本的服务设施,如休息空间、公共卫生间等,为居民营造基础的公共空间。
3.安全需求
邻里空间作为居民日常交流、活动的空间,应首先考虑人车分流的设计,以此保证居民活动的安全、儿童玩耍的安全。其次,社区与外围环境的安全应有所保障,以确保维护邻里共同体的安全性。
4.交往需求
公共空间的设计本就为各种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公共空间,从而引导不同的行为发生。转角处的私密空间,可营造出具有更强归属感的场所;宽敞且有景观的道路更适宜遛狗、散步、遛娃;娱乐性更强的场所更适宜儿童嬉戏、玩耍;公共的休息座椅更适合居民休息、交往。
(二)满足环境文化需求
“街区的集体记忆是指一个组织对共同经历事件的一种记忆。”文化记忆的保留不仅仅是人的需求,也是环境的需求。每个城市的街道都蕴藏着不同的文化特征符号,往往正是这些才代表了每个街道的不同之处,才更让人印象深刻。因此,居民需要具有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邻里空间。社区中邻里空间的营造需要加强文化精神的塑造,保留标志性的文化要素,结合新技术,创造特有的环境氛围。
传统的大院形式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无数个高层小区,而居住街区中最重要的交往场所便是传统的步行街巷,在这里会展开各种各样的交往行为,打牌、下棋、聊天、乘凉,等等。传统的街巷具备通行、交往、休闲、娱乐等功能,能促进日常交往行为的发生。因此,在如今的区域规划中,可适当地保留和改进街巷,更好对保持邻里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
(三)满足商业发展需求
理想的社区街道商业类型应该能够满足周围居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包括以下方面:卖场类(如超市、母婴店、水果店、花店、文具店);休闲娱乐类(如咖啡馆、茶馆、棋牌室);生活服务配套(如干洗店、药房)。设立多类型的商业空间,不仅能使居民日常生活更为便捷,而且能提高社区的使用频率,更能够满足商业发展的需求。除去一些不适宜设置在居住区周围的商业空间,社区的商业打造,可结合本土历史文化,打造旅游产业,例如,丽江、台儿庄、宏村等地,充分挖掘本土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好地提高了地域的文化知名度,也更好地凝聚了当地人的文化认同感。
(四)公共空间与配套服务设施需求
完善社区的公共空间,必须考虑适老化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是每个老旧社区都要面临的一个综合性社会问题,结合老年人的特征和习惯特点,需要设置无障碍的通道以及活动区域,为老年人创造适宜出行、安全可靠、丰富多彩的邻里交往空间。
首先,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包括休息座椅、垃圾桶、灯具、报栏等,这是社区必备且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功能的配套设施,这同样对邻里的交往提供了可能性。其次,结合“共享菜园”“社区菜园”理念的农业景观互动空间的搭建,不仅增强了观赏性,同时,为居民提供交流与交往的平台,丰富邻里之间的互动体验。
五、结语
在过去,不同背景的人们结识在一个邻里单元当中,其间不仅有着犹如亲人一样的亲密关系,更有着相同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反观当代的高层小区,邻里间的熟识关系也是屈指可数,偶然见得,也能点头示意,却只是泛泛之交。这种邻里间居民的疏远、邻里关系的缺乏,使得社区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难以形成,这一普遍的、现实性的问题,便可以通过设计找到一个解决途径。将基于邻里单元思想的设计理念运用到现代居住环境的规划中,将促使居民产生更多的接触,密切邻里关系,丰富公共空间的设计,也让更有温情的、传统的“街”“巷”“胡同”的形态概念在现代居住环境规划中回归,让“友好往来、守望互助的共同体”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