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众文化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探讨

2022-03-14王芳

河北画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群众

王芳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文化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国家文化长河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民间文化,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通过民俗、民族以及人民的共同喜好所创造的一种具有传承意义的文化内涵。所以,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加强群众文化的作用,融合群众文化的积极效应才能够真正地增强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效果。当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强调以人为核心,加强与群众文化之间的联系才能够真正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带来帮助。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历史意义

我国文化内涵底蕴丰富而深厚,在不同区域展现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璀璨,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和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符合人民群众的资深文化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珍贵的文化资源之一,随着近年来手工艺人以及非遗保护力度的不断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也在提升。很多现代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老旧俗套,其实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体现着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关系到民族之间的团结统一,更维系着国家的和谐稳定,所以当前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提升有着重大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是简单的非物质文明,更是凝结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将非遗记录着人类发展、探索世界,不断体现着国家的发展脉搏,更是一个民族的信仰,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凝聚核心。所以,当前非遗保护是一种重要的民族文化传承的手段,也是当前精神世界构建的重要渠道,我们在非遗传承和保护时不仅能够吸收其涵养,还能够对非遗进行创新,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二、群众文化和非遗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长久的群众文化凝结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重要的文化内核,而群众文化也是在群众聚集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来形成的一种重要的群众性社会文化活动。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文化密切相关,其涵盖的范围较广,其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群众文化,都是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在现代生活过程中,通过群众文化能够更好地联系社会,搭建不同人群之间沟通的桥梁,所以群众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主体,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的基础。所以,当前只有加强群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有效关联,才能够促进群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之间的繁荣发展,通过有效地将非遗传承融合在群众文化当中,让群众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不断用非物质文化来陶冶群众生活的情操,让人们在生活当中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趣味,从而热爱生活、热爱社会,这样是进一步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是有效增强人民群众文化活动丰富性的手段之一。

三、非遗保护工作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现状

(一)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当前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与群众文化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阻碍,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十分完善,这样就导致我国很多工作开展面临着多重挑战。我国文明上下五千年,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很多民间文化和民间技艺具有重要的精神作用。而近年来我国文化工作会议也进一步加大了群众文化的创新,增强了非遗保护工作的力度,但是人们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很多工作在融合过程中也并没有明确的制度,这样就导致我国在非遗保护中存在着诸多隐患,很多非遗保护工作重申请而轻管理,一旦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在后续的推广、宣传以及维护工作中,仍然存在不足,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不到位,这样就会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浪费和受损问题,影响了非遗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活动脱节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源于民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由民族之间有效结合,通过代代相传,人们不断加强工艺的进化流传至今。但是我国当前非遗保护和群众文化活动之间存在脱节,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掌握的技艺不精,缺少全面的继承效果,从而面临着失传的问题,虽然现代人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对于群众文化的要求也逐渐增加,但是非遗保护仍然是群众文化活动当中的重要指标,目前对于非遗保护的支持力度不强,如果仅凭借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满足当前自身的生活。所以,群众文化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需要物质支持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由于当前非遗保护和群众文化存在脱节,制约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正常实施。

(三)群众文化活动缺少非遗保护的宣传

非遗保护工作并非是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群体的工作,而是需要全社会上下重视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和宣传才能营造良好的氛围。但是当前在群众文化开展过程中,缺少对非遗保护的宣传,很多群众文化不重视非遗保护,这样在开展工作时缺少群众基础,很多群众虽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其如何保护和如何宣传却知之甚少。我国现阶段大部分非遗保护是由政府牵头,而政府的工作职能较为复杂,导致很多非遗保护的宣传不到位,在宣传方式选择和宣传模式创新时存在着内容单调、灵活性不高的问题,群众长期在单一的活动形式下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就会导致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难以保证非遗保护工作顺利开展。此外,受到我国经济结构发展的制约,我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性越来越高,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发展出现失衡,影响了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的有效结合。

(四)群众缺少对非遗保护重要性的认知

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所以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一定要以群众为基础,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不断加强群众基础才能更好地奠定非遗保护工作的基础。而当前很多群众文化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缺少群众的支持,在设计活动和宣传过程中没有按照群众的实际需求采取有效的方式,这样就会导致我国群众对非遗保护了解不够,知识浅薄,即使自己可能接触到了非遗保护,但是由于不知如何保护,缺少相应的技术,就会导致当前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此外,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民间工艺,民族性和地域性较强,而其他民众要想了解缺少足够的渠道,一些地区文化限制较多,也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推广,从而造成群众认同感降低,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失传或消失。

四、非遗保护工作与群众文化活动研究

(一)根据地方特色推行群众文化创新活动

为了更好地实现群众文化与非物质遗产工作的有效结合,一定要加强群众文化的创新,根据地方特色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群众有效融合。保护和创新密不可分,创新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当前一定要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能脱离群众,不能脱离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就会导致当前在继承和开发中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当前一定要按照群众文化活动的方向来进行创新,可以创新宣传模式以及表演模式,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多的群众支持,特别对于一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老艺人也一定要加大保护力度,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增强非遗的生命力。例如,当前在很多传统节日以及地方庆典活动中,都可以看到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工艺品制作以及相关活动都通过不断创新,贴近当前的群众活动具有崭新的生命力。所以,当前要以群众为基础,不断落实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人民日常生活和保护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增强群众文化和民族特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增强群众凝聚力,有效地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二)保护民间的特色群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创新要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发,只有不断按照传统进行开发这样才能够避免丧失本来的特色,导致一些传统村落出现不真实情况。所以,当前一定要保护文化的根和传统的魂,对于一些古村落的物质实体以及民俗文化等要按照传统的生活习惯、宗教行为、民俗情况等加强与文化的联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增强非遗的保护效果。例如,对于一些旅游村来说,可以从外形设计、传统技术、材料等方面还原传统的文化形式,这样才能够避免传统村落遗失本色,对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也要合理地区别,对于一些以周边环境为主体的村落要进一步挖掘群众文化工作的内核,通过加强保护的机制以及各项资源的综合管理,建立科学完善的保护内容,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传统文化和现代保护之间的有效结合。此外,管理工作人员也要形成自身的独特见解,加强对当地风俗和习惯的了解,不断通过加大落实实际工作,实现现代发展和地方传统文化特色之间的有效互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文化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实现非遗保护的创新和发展。

(三)以群众文化为基础而建设基础设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循序渐进,通过前期加强系统的设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得到相应的效果。所以,相关部门需要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加强群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融合,这样才能够实现非遗保护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综合提升。所以,当前对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区要搭建工作平台,通过创新机制吸引更多的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参与到平台当中,通过加强群众政府以及民间艺术之间的紧密结合才能够体现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此外,相关管理工作人员也要按照相关的管理机制,明确自身的工作要求和工作任务,对于不同岗位加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地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利用和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大非遗的保护和利用,引入市场经济体制,增强非遗产品的制作水平,真正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四)保护非遗还原工作,避免失真

在开展非遗保护工作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以群众为基础,加强群众文化策划融入,有效地增强群众的认同感。不同的群众对于艺术、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不同,要想真正调动群众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一定要让群众认识到文化艺术的影响力和感染力,通过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提升对非遗保护的认识,当前一定要加强非遗还原工作,特别对于一些融入商业元素的内容,要细致地研究和调查,按照群众的需求来使其还原成文化遗产的初始形式,通过历史文化研究和民间调研来避免文化遗产和当前产品之间存在的隔阂,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原始美感,通过文化活动展示更加丰富的精神空间,也能够让群众进一步加深对非遗知识的了解,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宣传模式。

(五)以网络媒体为传输载体,加大非遗保护宣传

在信息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要以互联网为基础,群众当前接触网络十分便捷,所以在大数据时代下,一定要以互联网为媒介,进一步加大非遗保护宣传力度,通过移动网络电视广告地面宣传等方式进一步增强群众对非遗工作的认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到非遗工作的价值和影响力,采用新颖的动画以及小视频等模式,举办多种有影响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很多地区开设美食一条街以及文化表演、非遗展览等,通过将民间工艺和现代技艺有效结合,大力宣传具有文化特点的非遗项目,更好地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增加经济投入,吸引更多的群众前来参观,培养更多的非遗传人,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这样才能够在浓厚的历史内涵和价值韵味中感受到当前非遗传承的重要性。

五、结语

群众文化活动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内容,只有真正将群众文化活动模式进行创新,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符合群众需求的非遗活动,加强宣传和推广力度,邀请更多的非遗专家们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工作进行讲解,才能够更好地吸引群众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但是只有我们真正重视非遗保护,才能够不被历史所淘汰,不断传承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好地实现我国民族文化向世界的输送和发扬。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群众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多让群众咧嘴笑
物质至简,精神至盈
Tough Nut to Crack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