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认视野下隐喻投射的动因研究*
——以汉语视觉动词为例

2022-03-14伊覃修桂

外语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理据动因原型

帖 伊覃修桂

(1.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2.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0.引言

隐喻是以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和认识另一个概念域的认知方式,前一概念域称为始源域,后一概念域称为目标域;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概念投射存在着一套系统的对应关系(Lakoff&Johnson 1980/2003;Kövecses 2010,2017)。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投射并非任意的,要受到某些特定因素的制约。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始源域向目标域投射范围的制约因素(Brugman 1990;Lakoff 1990,1993;Lakoff&Turner 1989;Turner 1990,1991)。Sweetser(1990)基于视觉动词的隐喻投射,提出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投射主要基于它们之间的特征相似性。Lakoff(1993:215)提出隐喻投射的恒定原则(Invariance Principle),认为始源域投射的内容与目标域的内在结构相吻合,这种一致性保留了始源域的认知拓扑结构(cognitive topology,即意象图式结构)。Ibarretxe-Antuñano(1999:34-40)以嗅觉动词为例来考察隐喻投射范围的理据,认为目标域的语义扩展主要受到始源域原型特征(prototypical properties)的限制,隐喻投射的范围是目标域对始源域原型特征选择的结果。覃修桂(2008)进一步探讨了英、汉语嗅觉域隐喻投射,运用Ibarretxe-Antuñano的特征选择模式(Property Selection Processes,下文简称PSPs)解释了嗅觉域概念隐喻投射范围的理据。Sullivan(2013,2017)则主张从框架(frames)的角度探寻始源域与目标域的联系动因,主张隐喻投射所遵循的恒定原则不仅仅针对始源域及目标域的内部结构,还关系到意象图式和框架结构的方方面面。

1.研究问题

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投射范围相当广泛。原型特征观(Sweetser 1990;Ibarretxe-Antuñano 1999;覃修桂2008)仅涉及部分投射,特别是意义聚焦的投射理据,未能覆盖隐喻投射的全部。恒定原则(Lakoff 1993)对于隐喻中投射内容的选择有较强的解释力。不过,恒定原则以目标域中先于隐喻投射的恒定结构为投射前提,这显然与概念隐喻理论关于目标域的理解是通过始源域结构的映射来实现这一点相冲突(Murphy 1996)。语义框架观(Sullivan 2013,2017)为研究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对应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然并未触及两域联系的理据。

我们认为,隐喻具有体认性。要充分解释隐喻投射的范围,必须重视人本因素在语言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王寅2021),考虑“体”(身体与世界的互动体验)和“认”(大脑的认知加工)等多种因素。有鉴于此,本文基于体认语言学(王寅2002,2005,2014,2019,2020)的相关主张,以汉语视觉动词的隐喻投射为例,探析隐喻投射的动因。探究的具体问题包括:(1)始源域原型特征对解释隐喻投射范围的作用是什么?(2)除了始源域原型特征外,隐喻投射还存在哪些动因?(3)就促成隐喻投射的动因而言,是否存在一个最佳动因模式?

2.汉语视觉动词的隐喻投射

本节以汉语视觉动词为例,分析和归纳其隐喻投射的范围。鉴于表达视觉概念的词语数量众多,难以逐一考察,我们只聚焦于常见的、组词能力较强的视觉动词“看、见、观”。“看”指使视线接触人或物,是否看到并不明确,强调的是动作;“见”指看见、看到,强调的是结果;“观”则指看、观看、观察,有时也带有欣赏之意。其所涉及的始源域都是视觉,所投射的目标域众多。语料收集和隐喻投射归纳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确立“看、见、观”为搜索词;在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检索,以“看、见、观”在始源意义上有语义扩展为标准,收集相关句子;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为主要依据,逐个对检索句子中的搜索词进行释义;根据语义扩展情况的相似性对搜索词的释义进行概念隐喻归类;最后,进一步分析、归纳视觉动词隐喻投射的范围。以下是分析、归纳的结果。

2.1 视觉动词的投射范围

通过语料分析和归类,我们发现视觉动词的隐喻投射主要集中在知识/智力域、社会关系域、情感态度域以及其他概念域。

2.1.1 知识/智力域

知识/智力域主要表现为观察、判断、记忆、想象、思考等认知心理活动。语料显示,半数隐喻投射分布在知识/智力域,形成如下13种概念隐喻:

(1)“看”喻“显得、好像”

人类获得认识一般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规律,即依据事物外表给人的印象对其内在的、深层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判断。因此,“看”能喻表面“显得、好像”。如下两例中的“看来”“看上去”均喻指“显得、好像”:

[1]a.这种做法表面看来似乎强调了教育无所不在的强大作用。①

b.这些人都精通法律条文,个个看上去道貌岸然。

(2)“看”喻“检查、诊治”

无论是要判断事物是否存在问题或是要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都需要仔细察看或通过仪器进行检测。由此,“看”能用来喻“检查、诊治”。如[2]a中的“查看”喻指程序员相互“检查”电子文件;而[2]b中的“看医生”则喻指“治病、就诊”:

[2]a.两名程序员可以彼此查看对方的结果文件。

b.常有亲朋好友劝他去看医生。

(3)“看”喻“认为,形成判断、看法”

只有先察看,才能形成认识,做出判断。因此,“看”能喻“认为,形成判断、看法”。如在下两例中,“我看”“依我看”喻“我认为,我判断”:

[3]a.台湾问题并不单是国民党独裁的问题,我看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也是个问题。

b.依我看,诗与联,不一定要留传千古,只要有点儿趣味、意味,也就够了。

(4)“看”喻“听凭、取决于”

特定事物或事件是否会出现或发生,通常取决于某些特定条件是否具备,由此“看”便能喻“听凭、取决于某个因素”。一件事情取决于另一件事,这也是认知活动的判断结果。在[4]a,b下两例中,“银行的命运就看他的了”喻“银行的命运全取决于他”;“还得看‘内因’”则指企业增加活力获得发展“还取决于‘内因’”:

[4]a.银行的命运就看他的了。

b.企业能够最终增加活力获得发展还得看“内因”。

(5)“看”喻“预示、提醒”

人们往往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来预知其变化的迹象。因此,“看”能喻“预示、提醒”。这种情况下,“看”后面通常跟表示变化(结果)的词语。如[5]a,b中的“看俏”“看淡”分别喻指“口红销售的情形预示销售势头良好”“股市行情预示了不好的势头”:

[5]a.随着销售旺季来临,各主要化妆品公司的口红行情看俏。

b.政策性股市使投资者的未来预期普遍看淡。(6)“看”喻“审察”

人们作出某种决定或采取某种行动之前,一般需要事先对相关情况察看一番。于是,“看”便能喻指对情势的“审察”。如[6]a,b中的“看看风色”“看风使舵”均喻指对情势的“审察”。下面例子:

[6]a.我把你们接去我家住一段,看看风色再说。

b.布力菲是个善于看风使舵的伪君子。

(7)“看”喻“了解、认识”

人们主要依靠眼睛察看周围环境,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和认识外界事物,因此“看”就能用来喻指“了解、认识”,其后往往跟“穿/透”“破”这样的词。如在[7]a,b两例中,“看穿”“看破”都喻指对事物“透彻了解、认识”:

[7]a.一双洞察秋毫的眼睛,似能看穿一切隐藏的罪恶。

b.要想夜间没有乱梦,就须看破世间一切事物皆如梦幻泡影。

(8)“见”喻“看法、认识”

一般只有先看清外界事物,才能产生认知并形成看法。由此,“见”能喻“看法、认识”。如[8]a中的“见解”喻指对事物的“看法、认识”,[8]b中的“见仁见智”则喻指“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或认识,各有道理”:

[8]a.他们有知识、有见解,思想明锐,勇于发表意见。

b.见仁见智,会议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见”的此类用法还有很多,如“短见”(短浅的见解)、“管见”(浅陋的见识)、“远见”(远大的眼光)、“创见”(独到的见解)、“政见”(政治见解)、“主见”(对事情的独立的意见)等。

(9)“见”喻“料想、设想”

人们一般基于眼前所见而想象过去或未来的情景,由此便产生了这类投射和喻义。如在[9]a,b两例中,“推见”喻指基于方言“推想”出不同地域人民的性情风貌;“预见”则喻指基于目前形势对未来战争过程的“预料”:

[9]a.他还打算由方言推见各地人民的性情风俗。

b.任何伟大的军事家都不可能在战前预见到将要发生的一切。

(10)“见”喻“审察”

人们先通过眼睛察看清楚周围环境后,才能在认知上作出判断、采取行动,因此“见”又能用来喻指对情势的“审察”。如[10]a,b中的“见机行事”与“见风转篷”均喻指“审察时机或情势,依具体情况灵活处事”:

[10]a.一个人必须能够见机行事,懂得权变。

b.那也不是真心替我办事,还是见风转篷的自私。

(11)“见”喻“获取知识”

Fisher(1986)提出的利率期限结构预期假说为“无偏预期”检验提供了最早的理论依据,其理论后来被称为“纯粹预期理论”,主要观点是:可观察的长期利率是预期的不可观察的短期利率的平均值,也就是说,远期利率是对未来即期利率的无偏估计。Bigman等(1983)依据有效市场假说中“价格(收益)变动不具有预测性”,将期货价格与在到期日的现货价格的价格关系表述为:

一般说来,见得越多,对外界的了解和认识越多。因此人们常用“见”来喻指“获取的知识”。如[11]a中的“见世面”喻指“获取广泛阅历,熟知世情”;[11]b中的“见闻”喻指“通过目睹耳闻所获得的知识”:

[11]a.青年干部到实际生产第一线经风雨,见世面。

b.徐霞客坚持把每天见闻、研究心得记录下来。

(12)“观”喻“见解、看法”

人们只有在观察事物的基础上,才能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因此,“观”能用来喻指“见解、看法”。如[12]a中的“观念”指“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思想和意识”;[12]b中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指“对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

[12]a.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国”是“家”的放大,而“家”则是“国”的缩影。

此类用法的可复制性很强,可产生如宇宙观、唯心史观、宗教观、艺术观、美学观、教育观、发展观、婚姻观等表达。

(13)“观”喻“审察”

“观”指仔细察看。视觉上的观察可以通过联想的方式进入到对抽象事物和现象的理性考察,于是产生了从视觉感知到大脑认知的投射。如在[13]a,b两例中,“静观风向”指张学良冷静地“审察”国内局势的发展态势;“整体观照”指“从整体上审视”古典文学的创作群体:

[13]a.张学良静观风向达半年之久。

b.古典文学研究历来习惯对个体作家研究,很少对创作群体作整体观照。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投射和喻义上,“观”与前述“见”和“看”一致。原因在于,“看”“见”“观”意义虽然存在细微的区别,但也包含了相同的成分,都有细看、观察对象的作用,因而都能喻指“审察”,也有非常接近的表达,如“看风使舵”“见风使舵”和“静观风向”等。

2.1.2 社会关系域

据分析,本研究语料存在7种投射到社会关系域的“看、见”概念隐喻,具体如下:

(14)“看”喻“照料、负责”

人们通常需要将对象置于自己的视觉范围之内,才有可能保证其安全或控制其行为。因此,“看”便能用来喻指“照料、照管”。如[14]a,b两例中,“看机器”喻指“守护、照料机器”;“看守路道”喻指“守卫、监管路道”:

[14]a.他不愿做个“看机器的普通工”,想要离开比奥纳去做经理。

b.铁路专用线上的无人看守铁路道口,由铁路专用线产权单位负责监护。

类似的表达还有“看承”(照料)、“看顾”(照顾)、“看护”(护理)、“看押”(监管在押犯人)、“照看”(照料)等。“看”的语音变化更突显出其语义域的变化。

(15)“看”喻“探望”

人们在探望亲友时多半都会友善、关切地看着对方并与之交谈,因此“看”用来喻指“探望”。如以下两例中的“看”“看望”均是此喻义:

[15]a.我拿时间来跑书店,也用来看老朋友。

b.我每到一地,学生们便相邀结伴前来看望。

(16)“好”/“不好看”喻“体面”/“不体面”

人类天性喜美恶丑,美观的事物叫“好看”,丑陋的事物叫“不好看”或“难看”。人们通过联想,用美观的事物来描写人的身份、情面,于是“好看”便可喻“体面”。如下两例中“好看”分别喻指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显得“体面”、能当人大代表让人觉得很“光彩”:

[16]a.有头有脸地走出去,面子上好看!

b.由于人大代表光环很好看,使许多领导都纷纷争当人大代表。

相反,“不好看”常用来喻指身份、面子上的“不体面”。如下两例中的“不好看”都喻指“不体面、不光彩”:

c.年终一公布业绩,老总的面子就不好看了。

d.当孩子的成绩单不好看时,家长更要帮助他树立自信。

(17)“见”喻“探望、会见”

社会交往过程中与人见面的目的有多种,其中包括探亲访友或礼节性的会面,由此,“见”常被用来喻指“探望、会见”。如[17]a里的“拜见”指“探望”,[17]b里的“接见”则指邓小平与来访的李嘉诚“会面”:

[17]a.两次入柴达木,两上青藏公路,我都未能拜见慕将军。

b.每到一地,又要接见中外记者、当地要人。

(18)“见”喻“接触、遇到”

人们通过身体及其感觉与外界互动,眼睛看到某物也意味着与该物发生了接触。因此“见”能喻指“接触、遇到”。如在[18]a,b两例中,“见光死”指产权改制方案“一经公开审查就以失败告终”;“见利忘义”指淘金者“遇到金钱的诱惑就不顾违背道义和法律”:

[18]a.几乎所有的产权改制方案都是“见光死”。

b.那些见利忘义的人在金钱的诱惑下,无视法律这柄正义之剑。

(19)“见”喻“受到”

人们在看到外界事物时便产生了种种感受,感受不好便变成了一种消积的心理承受。因此“见”常被用来喻指“受到”。在语言表达层面,“见”多用在动词前表示被动,如在[19]a,b两例中,“见责”指“被责备”,“见怪”则指“被责怪”:

[19]a.我不敢贸然登府拜访,生怕你因此见责于父母。

b.小弟乍会之间,交浅言深,诚恐见怪。

2.1.3 情感态度域

除了知识/智力域和社会关系域外,视觉动词概念还可以投射到情感态度域,形成如下3种概念隐喻:

(20)“看”喻“对待”

在人的日常观念中,上方被认为是好的,人们往往会把好的事物置于高处,看及对待它们时是赞赏的,故而表达“赞赏、尊敬”就用“高看、看上”。如下两例中,“高看”喻指人们对人格的“赞赏”,“看上”喻指“喜欢、感到满意”:

[20]a.你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他们会高看并钦佩你的人格。

b.你有钱有势的,怎么偏偏看上了这么个穷家的寡妇呢?

相反,在我们的概念系统中,下方往往被认为是不好的,位于下方的事物多半都被认为是不好的,人们看及对待它们时态度是鄙视的。在下两例,“不敢低看”喻指“不敢轻视别人”;“狗眼看人低”则喻指俞母“势利傲慢,瞧不起他人”:

c.因为演出具有世界级水准,任何人都不敢低看。

d.俞母一副狗眼看人低的神情。类似的表达还比较多,如“看重”(重视)、“看轻”(轻视)。从体认的角度看,人们倾向于把重的东西看成是好的,轻的东西看成是不好的,所以“看重”表达欣赏,“看轻”表达鄙薄。此外表达态度的还有“看开”(不把不如意的事情放在心上)、“看死”(把人或事物看得一成不变)、“看中”(经过观察,觉得合意)、“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等。

观察事物可以是任何角度,如在下两例里,“看待”“看成”分别喻指以某种态度“对待”贫穷落后以及教育本质:

e.人们更不应该用一种歧视的思想看待他们的落后。

f.思想家和教育家都倾向于把教育看成一个由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构成的整体

(21)“见”喻“对待”

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的态度多半都会显现在人的眼神、面部表情以及肢体动作上。由此,“见”与相关词结合起来自然就被用来喻指某种态度。如在下[21]a,b两例中,“见外”指“当外人看待”,“推诚相见”指“用真心相待”:

[21]a.“这你就见外了吧,我们吃顿饭的钱还是有的。”

b.我相信只有在你面前,我才可以推诚相见。

(22)“观”喻“态度”

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观察者一般都怀着某种态度。由此,“观”可与其他词结合,喻指某种态度。如在下两例中,“达观”喻指“对人生际遇看得开”;“悲观”喻指“对人生世事缺乏信心”:

[22]a.淑华生性达观,琴看事比较透彻。

b.面对严酷的现实,她没有悲观沉沦。

类似的表达还有“主观”“客观”“乐观”等。

(23)“观”喻“对待”

人们通过对事物进行仔细观察,形成某种看法或认识,采用相应的方式对待它,由此有了“观喻对待”的投射义。“等量齐观”喻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袖手旁观”则喻指“置身事外,不过问或不参与”。如下两例:

[23]a.马拉多纳尽管球艺卓绝,但在世人眼中却难与贝利等球王等量齐观。

b.在她的人生字典中没有“袖手旁观”这个词儿。

2.1.4 其他概念域

视觉动词部分隐喻投射的目标域比较分散,因此我们将剩余的统一归入其他概念域。

(24)“见”喻“经历、体验”

人们看到某事物是获得关于它的经历和体验的基础,由此“见”便能用来喻指“经历、体验”。如在下两例中,“见证”分别喻指对普通商事规范的发展变化、西安历史变迁的“经历、体验”:

[24]a.商法发展史见证了普通商事规范的发展轨迹和趋势。

b.渭河时清时浊,见证了西安古城的历史变迁。

(25)“见”喻“显现”

事物只有显现在人的视野中才能被看到;反过来,当人看到某事物的时候,该事物也就显现了,因此“见”能用来喻指“显现”,与相关词结合表示显现的结果。如在下例中,“见长”“见效”分别喻指祝希娟在扮演少女方面“显示出特长”、中外合资“显示出效果”:

[25]a.随着年龄的增长,以扮演少女见长的祝希娟在银幕的天地越来越小了。

b.中外合资是投资省、见效快的最好办法。

类似表达还有“见底”(价格或经济显现出最低)、“见顶”(价格或经济显现出最高)、“见老”(显得比以前老)等。

(26)“观”喻“样子、面貌”

“观”指细看、观察,结果便是被观察的对象给观察者留下了印象,特别是外表的印象,因此,“观”便被用来喻指事物的“样子、面貌”。如下例中的“蔚为大观”喻指妈祖文化展现出来的“丰富多彩的盛大景象”;“改观”则喻指贫困地区“改变了原来的面貌”:

[26]a.经过多年的发展,妈祖文化已蔚为大观,涉及多个方面。

b.有些贫困地区经过改革后面貌改观。

其他类似的表达还有“雅观”(衣着、举止文雅)、“外观”(物体表面的样子)、“旧观”(事物或情景原来的样子)、“奇观”(宏伟美丽的景物)、“美观”(事物的好看、漂亮)等。

为了便于整体的比较分析,我们将“看、见、观”的投射情况列表呈现。

表1 :汉语视觉动词的隐喻投射分布

3.视觉动词隐喻投射动因的体认考察

在所有收集的语料中,视觉动词的隐喻投射范围主要集中在知识/智力、社会关系、情感态度等概念域。其中,知识/智力域占比最高;社会关系域占比居第二;情感态度域和其他类占比相对较少。其动因何在?覃修桂和帖伊(2021)着眼于“体”“认”在现实与语言间的纽带作用,尝试将体认原则(王寅2014)修补为“现实⇌体认⇌语言”,并将其细化表述为图1所示:

图1显示,语言是在人类与外界现实互动、形成体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加工的结果。隐喻投射根本上是一个经由对具身体验的抽象理解而形成抽象概念结构的认知过程。我们认为,对其动因的考察,必须在“体”(人与外界的互动体验)的多维特征基础上结合“认”(大脑的认知加工)的操作机制,运用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相关知识,用新的眼光予以观照。

图1 :细化的体认原则(覃修桂,帖伊2021)

3.1 生理心理动因的体认考察

据图1,“现实”主要由自然现实和社会文化现实组成;“互动体验(体)”具有多维特征,体现在物理、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认知加工(认)”则指人在体验基础之上的心智运作,包含意象图式、范畴化、概念化等认知机制的运作。由是观之,物理、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等层面的体验是隐喻产生的基础;而基于始源域各层面的互动体验特征,既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是非典型的。

3.1.1 基于原型特征的隐喻投射解释

视觉由“眼、视神经、视束、皮层下中枢和视皮层等部分组成”(沈政,林庶芝2007:29)。从生理体验的角度,我们将视觉域原型特征归纳为:(1)外在性:视觉器官无须直接接触事物,能够在一定距离外接受该事物的刺激,属距离感觉;(2)聚焦性:眼球内固有的折光机制(即瞳孔反射和调节反射)能对落在视网膜上光线的多少以及对不同距离景物的注视进行调节,保证被感知的景物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3)灵活性:眼睛可以根据感知的需要,通过调节眼外肌肉进行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和侧向运动;(4)辨认性:人们在看到某一事物时通常能很快辨认出该事物;(5)区分性:视觉的中枢神经赋予人类区别事物方位、距离、形状、颜色、明暗等细节的能力。

视觉的五个原型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为其隐喻投射提供了体认理据。视觉域之所以与知识/智力域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因为视觉具有远距离获取信息的能力:视觉获取的信息通常被认为是客观可靠的,汉语中有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等表达,而知识/智力一般也被认为是客观可靠的。视觉具有聚焦特定事物的能力,而知识/智力通常也被认为可以聚焦于特定的事物。视觉具有灵活性,而知识/智力也通常被认为具有灵活性。依靠视觉能辨别事物,依靠知识/智力同样可以对事物进行辨别,以形成范畴或概念。依靠视觉能区分事物的细节,依靠知识/智力同样可以对事物的特征做出区分。基于相似的(相对)客观性(外在性隐含客观性,客观性又隐含着可靠性)、聚焦性、灵活性、辨认性、区分性,汉语中存在着许多用视觉概念来表达与知识/智力概念相关的词语。

3.1.2 基于非原型特征的隐喻投射解释

视觉域概念除了能投射到知识/智力域,还能投射到社会关系、情感态度等概念域。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原型特征只是始源域的显著特征,只能解释部分隐喻,特别是意义聚焦的隐喻投射,而非全部。实际上,始源域还可能包括诸多非原型特征。隐喻是一种基于联想的认知机制,而联想既可能基于始源域的原型特征,也可能基于其非原型特征。由是,要充分解释隐喻投射的“体”“认”理据,就必须同时考虑原型特征和非原型特征。比如,视觉域的五个原型特征无法包含人们通过视觉交流所获得的互动性体验,因而无法解释视觉动词概念何以能投射到社会关系域,拓展出诸如“照料、监管”“接触、遇到”“探望、会见”等喻义。此外,生理与心理密切相关,视觉互动、社会互动给人带来的愉悦或厌恶的体验自然会影响到人的情感态度,形成“高看一眼”“不敢低看”“见外”“开诚相见”“冷眼旁观”等隐喻性表达。

3.2 文化心理动因的体认考察

在“互动体验(体)”层面,社会文化在隐喻投射中也起到特定的作用。同时,在“认知加工(认)”层面,人们的联想机制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决定:一是事物之间联系的强度;二是人的定向、兴趣等文化心理状态(邢福义2000:517),因此我们认为,民族文化心理对于概念隐喻投射具有重要的激发和引导作用。

就视觉动词而言,如果不考虑汉语民族“面子文化”的体验,很难说明“好看”何以能喻指“体面”、“不好看”喻指“不体面”。面子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文化心理。“面子文化”的核心是“面”或“脸”:“面”为人之颜前也;“脸”乃目下、额上也,或颊也,俗称颜面(翟学伟2008:133)。在以人情社会为基础而构建起来的传统文化里,个人的面子不是由其行为决定的,而是由一段社会关系中的交往对象的态度或行为决定的;因而颜面的“好看”或“不好看”常被用来喻指身份、地位等的“体面”或“不体面”。

3.3 隐喻投射动因的平衡模式

通过对汉语视觉动词隐喻投射多层面的体认考察,我们发现汉语在视觉方方面面互动体验的基础上对其始源域特征进行范畴化,通过形成原型特征、非原型特征及文化特征来理解不同的抽象概念,引申出多姿多彩的语言表达。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将特征选择模式(Property Selection Processes,Ibarretxe-Antuñano 1999)进一步修补为“隐喻投射动因的平衡模式”,如图1所示。在图中,左侧圆圈由内至外分别代表始源域的若干原型特征、非原型特征及文化特征;右侧圆圈由内至外分别代表始源域向目标域的若干隐喻投射,其中居于中心位置的是意义聚焦的(最为常见的)隐喻投射,与之相比,靠近外围的隐喻投射数量偏少、占比偏低,最外围的是独具社会文化特色的隐喻投射;特征与投射之间的理据关系用虚线表示。由图2可知,原型特征可以较好地为意义聚焦的隐喻投射提供理据;非原型特征及文化特征在解释隐喻投射的动因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生理心理和文化心理的体验都是隐喻投射的重要动因,它们一起为隐喻的投射提供理据。

图2 :隐喻投射动因的平衡模式

4.结语

本研究从体认语言学视角对汉语视觉动词概念隐喻投射及动因进行考察,探析隐喻投射范围的最佳动因模式。结果表明:(1)始源域的原型特征为其意义聚焦的投射提供了理据,但不足以说明其他投射;(2)要充分揭示隐喻投射的理据,必须同时考虑始源域的原型特征、非原型特征及社会文化特征;(3)隐喻作为一种联想的认知机制,原型特征、非原型特征以及社会文化特征一起为其投射提供理据,是为隐喻投射动因的平衡模式。本研究的发现不仅增进了我们对始源域特征及其投射范围的关系的理解,同时还进一步厘清了隐喻投射范围的理据问题,更具体地解释了隐喻投射发生的体认机理。

注释:

①由于“看、见、观”在不同的语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的词性,因此在后续的用例中,我们不再区分其词性有无变化。

猜你喜欢

理据动因原型
武松历史原型卞元亨
劝学
包裹的一切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浅谈齐白石的衰年变法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研究
On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Thou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理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