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视阈下校企合作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2022-03-14何倩

科技与创新 2022年5期
关键词:广度权重产教

何倩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007)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源泉,近年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更是加深了大家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颠覆了社会对就业渠道的认识,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还使得“创新”的概念直入社会的各个角落。当前提到的创新有知识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创新、服务创新、思维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管理创新等;所覆盖的产业有农业、林业、畜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一、二、三产业;所涉及的人员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公务员、农民工、转业军人、大学生、农民工及各行各业的从业者等。

国内创新、创业起步较晚,最早对这一概念的接触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个体户”模式,这是由计划经济迈入市场经济的一种创新与探索。20世纪90年代末,以互联网为特征的创新创业将“创新”引入了科技界,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概念。当前,“万众创新”“全民创业潮”时代的到来,更是将“双创”推入了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双创”该怎么融入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又该怎杨创新发展呢?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1]。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发展主线、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模式,不仅影响着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还对社会服务水平、学校发展水平有着深远影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力度、广度、深度、成效如何评价,既不能由高等职业院校自己给自己评价打分,也不能由教育主管部门根据主观印象来评价打分。应该由引入企业、行业、政府等组成第三方评估机构,通过制定科学的评分细则来进行全面评估。然而现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评估存在机构缺失、领域不广、方法不系统、指标不科学等问题。因此,为进一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人才的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增强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2],本文围绕校企合作力度、校企合作广度、校企合作深度、校企合作密度、校企合作效度等方面指标对校企合作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展开研究探讨。

1 指标体系制定原则

指标体系要紧扣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纲领性要求和教育部等部委关于加强创新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文件精神,围绕职业学校和企业通过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机构、共享资源等方式的合作来选用数据[3]。

指标体系设置力求简洁、标准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便于采集;将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指标分维度进行分类,便于评价。

评价方法要以科学的评价统计理论和模型为基础,简单实用,多维度的指标体系紧紧围绕促进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实际,评价结果可直接反映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融合程度,确保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公信力。

2 指标体系评估指标

校企合作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主要由职业院校评估指标和行业评估指标2部分构成。所涉及的校企合作力度、校企合作广度、校企合作深度、校企合作密度、校企合作效度等方面评估指标权重值,均通过问卷形式调研相关职业院校和相关行业专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

2.1 职业院校评估指标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校企合作力度、广度、深度、密度、效度5个方面的指标。

2.1.1 校企合作力度指标

校企合作力度指标包括组织保障、制度保障2项指标,其权重值占比为10%,主要评估职业学校落实校企合作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及组织实施的具体行动和执行力等。有2项三级指标,其权重值各占比5%,分别测评该职业院校是否组建校企合作组织领导机构,是否有相关组织机构制度及出台的校级校企合作相关制度文件数量等。

校企合作力度指标及权重如表1所示。

表1 校企合作力度指标及权重

2.1.2 校企合作广度指标校企合作广度指标包括合作企业、合作行业(区域)、合作政府3项指标,其权重值占比为20%,主要评估校企合作所覆盖的范围。有6项三级指标,分别为:校企合作数量,以签订的正式合作协议企业数为准,其权重占比2%;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规模以上企业占比情况,其权重占比2%;校企合作质量,以履约协议占比为准,其权重占比4%;本校牵头组织职教集团(联盟)个数,其权重占比3%;本校参与的职教集团(联盟)个数,其权重占比3%;签订政校合作协议的政府(园区)单位数,其权重占比3%;校地合作质量,以履约协议占比为准,其权重占比3%,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校企合作广度指标及权重

2.1.3 校企合作深度指标

校企合作深度指标包括专业共建、师资共享、人才共育、基地共建4项指标,主要评估校企合作的具体合作内容。有9项三级指标,其权重值占比为25%,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校企合作深度指标及权重

2.1.4 校企合作密度指标

校企合作密度指标包括专产对接、岗位对接、名师对接、科研对接、培训对接5项指标,主要评估校企合作推动产教对接紧密程度。有10项三级指标,分别是: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数(累计与企业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数,权重占比3%)、新设专业课程(新增与当地产业匹配的课程数占比,权重占比3%)、累计与企业联合开展开发标准(累计与企业联合开发专业、课程标准数,权重占比3%)、当年毕业生对口就业(当年毕业生赴合作企业对口就业人数权重占比3%)、企业名师工作室数量(权重占比3%)、学校名师工作室数量(权重占比3%)、科研合作平台数量(权重占比3%)、科研合作项目(合作横向、纵向项目总金额,权重占比3%)、企业职工培训(企业职工在合作学校的培训量,权重占比3%,)、学校教师培训(学校教师在合作企业的培训量,权重占比3%)。

2.1.5 校企合作效度指标

校企合作效度指标包括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学校发展水平3项二级指标,各项指标权重值分别为3%,主要评估校企合作的成效,对学校、社会及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等。有6项三级指标,分别是:毕业生就业率、学生技能水平、技术服务年均增长、社会培训年均增长、学校双师型教师、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值,其总权重值占比为15%。

2.2 行业评估指标

行业校企合作第三方评估指标,由校企合作力度、校企合作广度、校企合作深度、校企合作效度4项一级指标组成。其中,校企合作力度主要是选取行业制定的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文件数量、行业内企业牵头的职教集团或产教联盟个数用于评价,主要反映行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支撑力度,权重为10%;校企合作广度主要是选取行业内与学校有合作的企业占比、行业组织产教融合活动的次数用于评价,主要反映行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广度,权重为10%;校企合作深度主要是选取行业内各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综合得分平均值用于评价,主要反映行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权重为50%;校企合作效度主要是选取行业内职业院校应届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行业内省级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个数、行业内省级以上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个数用于评价,主要反映行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效,权重为30%。

3 测评方法

基于校企合作第三方评估的现实需求和科学视角,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测评工作。计算方法有三级指标数据赋分方法和职业院校评估方法。

3.1 三级指标数据赋分方法

三级指标数据可分类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赋分。按照赋值法对定性数据赋分,定性数据的标志表现为“有”“无”或“是”“否”,将“有”或“是”赋值为100分,“无”或“否”赋值为0分。在校企合作力度指标中,对组织保障的三级指标考核数据“有/无校企合作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是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赋分。按照归一化法对定量数据X赋分,得分x的计算公式为

3.2 职业院校评估方法

4 总结

本文对校企合作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围绕职业院校和行业评估指标进行探索研究,并未从区域性角度探讨评估指标。

然而,创新创业在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还是会受到地域性的影响。东部地区相对中西部地区,在万众创新浪潮中所受到的冲击要更加激烈一些。同样,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阶段,不同区域的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力度、广度、深度、效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对区域评估指标的探索。

猜你喜欢

广度权重产教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
追求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浅析小学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政治课堂提问技巧探微
构建以问题启迪思维的数学高效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