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为情发的《祭侄文稿》
2022-03-14王海轩
文\王海轩
颜真卿的名字,一千多年以来一直是中国书法的一个符号。“颜体”楷书,其字体端庄,饱满大气,在当代被选入大中小学学生习字字帖。颜真卿与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殊不知体现颜真卿书法最高艺术成就的作品却是他50 岁时所书的一篇文稿,这篇《祭侄文稿》的初稿被美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 余口。唐肃宗乾元元年(758 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援笔作文之际,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此稿。
《祭侄文稿》通篇情如潮涌,气势磅礴,一气呵成。此帖本不是为了写一篇书法作品,其中随意涂改,看似字迹潦草,却“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宋代陈深跋语),浑然天成,异彩纷呈。这样的审美体验不可重复,连书家本人也无法再现。
开篇六行像交响曲的第一乐章,缓缓道出主题:“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强烈的悲恸情绪,引而未发,书法的线条看似平铺直叙,却有一股力量已积蓄起来。祭文随着颜真卿的情绪,进入悲愤痛苦的压抑中。从“尔父竭诚常山作郡”开始,沉重而凄楚;从“贼臣拥众不救”圈改涂去,改为“贼臣不救”,进入高潮,到“父陷子死”,是全文笔墨最重的部分,书法的沉着厚重、磅礴大气的力度达到整篇巅峰。
此稿的最后一段笔墨变化非常大,“方俟远日”,也许战争结束了,可以为颜季明找一块墓地,“卜尔幽宅”,好好安葬这早逝的生命。从“魂而有知”开始,笔触流动飞扬起来,线条牵引着书家心里的剧痛,“无嗟久客”,不要在外飘荡太久啊,是最后对死者魂魄的挂牵。书家悲恸难平,后人观之也不禁潸然泪垂。
从书法艺术上欣赏《祭侄文稿》,还要提到的一点是,一定要注意其中墨法的自然随意。浓淡重轻,润燥渴枯,大有可观之处。全文230 多字,从墨迹上看仅蘸了七次墨。从“维乾”到“诸军事”蘸第一笔墨,墨色由浓变淡,笔画由粗变细;从“蒲州”到“季明”蘸第二笔墨,墨色也是由重而轻,点画由粗而细,且连笔牵丝渐多,反映了作者激动的情感变化。“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八个字墨色厚重,充分映射出书家失去亲人的切肤之痛;“天不悔”三字以后,随着心情的不可遏制,越往后越挥洒自如,无所惮虑。最后三行如飞瀑流泉,急转直下,结尾的“呜呼哀哉”,干笔飞白,轻细的墨色像一缕飞起的灰烟,仿佛书家之情也随魂而去,令人回味无穷。此帖墨法与颜真卿当时的心情在书法美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有人说,此帖不计工拙,字迹潦草。其实详察此帖,大多数字和字组的片段,都是非常符合中国汉字结构美的。这恰是书家以高超精熟的用笔技艺,来保证这种看似自然的书为情发。《祭侄文稿》对后世书法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