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执法不误真情,温暖点亮你我

2022-03-14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执法者情理法理

▲▲聚焦热点

2021年12月14日,正值冬月,山西运城两名80多岁独居老人因烧炭、柴,影响空气质量,家里的吊炕被封堵。当地政府还分别对两位老人的子女罚款2000元,在网上一时引发热议。而与之相隔不久,2021年12月20日一早,山东临清综合行政执法局收到一面写着“贴心救助老人,真情温暖人心”的锦旗,一名老人及其家人感激执法人员的热心帮助。这是因为老人街头迷失方向获得执法人员贴心救助,被安全送回家中。此举引来广泛点赞。

▲▲多维解读

1.执法不误真情,温暖点亮你我。一个山西一个山东,做法大相径庭,冷暖分明。莫让执法没了真情,温暖才能点亮你我。相比较于执法人员暖心护送迷路老人回家,封炕只是执法手段,应当以确保老人无后顾之忧为真正目的,这才是执法为民,这样的执法才能温暖民心,才能深受百姓欢迎和支持。

2.陟罚臧否,不宜“暴款”。执法人员身份特殊,但这并不影响其真情暖人。而法律也不能只有威严,不应为了达到惩戒的目的而缺失了真情利导。毛泽东主席讲:“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执法部门有没有做好充分调研从而做到“一户一策”?惠民政策的出发点虽好,但如果因为工作方式简单,一味照章办事,貌似铁面无私,实则是伤民。

3.民生为本,民心为重。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要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让老人有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唯有急民众之所急,想民众之所想,家国一体,深情牢系以民为本,保民心不失,方是民心所向。

4.执法时严,执法者温。严者不废法理,温者相辅情理,严温结合,不亦当乎?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办最暖心的事,这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或许执法时严、执法者温的一面尚需理性推进,然而只要有跟进的配套措施,治理体系现代化就不会是一句口号。

▲▲时评频道

各级民政部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建设一支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让“最温暖的人”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摘自“人民论坛网”2020年11月11日)

执法手段的创新,彰显执法者的智慧。但创新要把握好“度”,注重执法效果,不能突破法律、道德底线。……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观点指导人性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施教、因情施策,宽严并举、刚柔并济。要建章立制,充分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掌握好执法的尺度与温度。

(摘自“人民资讯”2021年11月18日)

无论方针政策还是法律法规,一经制定,都会体现出很强的刚性和规范性。要让它们真正落实落地,要靠一次次的执法过程。这就需要执法工作者在严格执法的同时,时刻保持“为民”情怀,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只有如此,才能让老百姓真心接受和欢迎。

(摘自《检察日报》2021年12月17日)

▲▲青年视角

执法为民,越细心越贴心,越真心越暖心。执法者应将自己当作一滴水,融入到润泽百姓的奉献之中,诠释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深意。执法工作本就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年事已高、生活不便的老人提供个性化的采暖措施。山西的执法人员当好好反思自己,毕竟为民服务的温度往往体现在细节里。如此一封了事,缺乏温度,甚至显得没有人情味儿,与我国环保为民的理念背道而驰。

(作者:徐汇川)

讲真情彰显人文性,严法度亦可有弹性。我不禁想到快递小哥的“弹性受罚”事件,快递小哥为了赶时间而违背交通规则,杭州交警选择“弹性受罚”,很多人都为“人性执法”点赞。鲁迅曰:“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真情有人性,执法有弹性,把怒目相向、剑拔弩张换成心平气和、低吟浅唱,温暖如光,点亮你我,何乐而不为?

当然,“弹性执法”的同时,应当谨记“人情”不能滥用。情绪不同于情理,情理不代替法理,滥用“人情”实际上不啻于动摇了规则的权威。如果“权威”也可以自由选择,我们的“人情”又何来保障?

(作者:智娅)

平心而论,执法人员的法外真情和法内必严并不矛盾,做好事与做好人也并不抵牾,难就难在作为执法人员时刻保持一颗为人民服务的热心,处处释放无尽的暖意。正如毛泽东主席在评价雷锋同志时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在人民群众需要时,义无反顾,真情付出;在面对情与法的冲突时,坚持理性,葆有温情,这并不是两难的选择。

(作者:李子伟)

▲▲教师观点

真情固在,此身无待

可否?拘泥于身份,而按捺内心向善的冲动?

可否?拘泥于法理,而拒绝释放温暖的真情?

一边是凛冽冬日,八旬老人饱受严寒;一边是执法行善,老人迷途顺利得返。人情冷暖,竟如此明显!钻木取火,点燃文明,蒙荫后人。然山西山东两地的三位老人,却年年岁岁冬相似,今岁冷暖自不同。犹记王昌龄曰:“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以此观之,非情异,实乃人异也。临清义助老人者,何曾丝毫犹豫其执法者身份?其为民尽心,此为无乎待;而运城执法者,封炕罚款令四壁生寒,却把执法者身份演到了极致,彼于致民之福,犹有所待者也。

是以,执法为民,固有真情在,何需待此身?身份不是功勋的别名,身份更不是干群离心的壁垒。

真情固在,此身无待,时时有爱时时行。君不见,南京汪先生到安徽桐城六尺巷参观,因停车不当接到了一张罚单:“前面有停车场,下次注意”。汪先生深受感动,发朋友圈“晒罚单”,表示深受教育。君不见,西安何先生为省下住宿钱给孩子看病,将车违停在医院附近的路边,到了晚上就睡在车内,交警在贴罚单时留言:“不罚,加油!”何先生说:“感觉很暖心。”这是一种人性化执法、温情执法,凸显的是执法智慧,是情与法的融合,更是影响更为广泛和深远的教化力量。

由此可见,“空气质量”不应凌驾于八旬老人的暖冬之上。法律是刚性的,但执法是可以有温度的,人性执法、温情执法照样能释放法律威严和力量。

真情固在,此身无待,时时有爱时时暖。在常态化防疫背景下,“地摊经济”曾一度火热,其对经济提升做出贡献的背后,少有冰冷刻板的“执法”,多有温暖包容的“服务”。情理与法理并非针尖麦芒,不可调和,只要执法的脚不随意践踏到劳动谋生的诉求之上,温情自然就会注入并流转在彼此之间,执法对象也会积极配合。反之,我们最应警醒的,恰恰是“钓鱼式”执法的贪功冷漠、“野蛮式”执法的简单粗暴,造成了执法者与民众之间矛盾激化。

由此可见,我们不苛求执法者的身份,但要在意执法者的不文明行为,不能让当街摔瓜、封炕罚款等事件造成社会错觉,从而损害执法公信力。

真情固在,此身无待,时时有爱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基层工作难做,但是作为离人民最近的工作者,应该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永远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执法理而不悖情理,注温情而脉脉暖人,靠的是政策宣讲、财政投入、技术升级,等等,打好组合拳,久久为功。

由此可见,建设新时代精神文明,我们必须要有咬紧牙关、爬坡过坎的韧性准备,不能为了那一点心理预期,就疏远了干群关系,寒冷了百姓热心,让真情不在,身份作祟,法理无情,情理无奈。

真情固在,此身无待,向阳而生,倍感温暖和光明。社會的发展带来的不应是人性的冷漠,物质的富足激发的不应是感情的贫瘠。不要让人性的“背影”踽踽独行,而应突破身份限制和陈规“壁垒”,创新、弹性、人本、温暖,生发执法背后久违的温暖感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秉持习近平总书记的耿耿誓言,让我们一致行动起来,用心灵而非身体外壳去捂热每一位老人的心、每一位国人的心!

猜你喜欢

执法者情理法理
情理之外
致新敏队长
主持人语:情理与法律
执法者当成为守法的标杆
情与法的碰撞
法理作为民法之法源
基于案例与法理视角对现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的探析
现行公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论无罪推定的法理基础
法律案件中的法理和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