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广播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的应急传播作用

2022-03-14牛文

新闻爱好者 2022年1期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广播

牛文

【摘要】在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过程中,媒介的作用不容忽视。2020年以来,我国各级广播电台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广播媒体应从建立应急机制、优化报道模式、注重媒体融合、增强预警理念等方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

【关键词】广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新冠肺炎疫情

在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过程中,媒体的作用不容忽视。当突发公共事件来临时,考验的是媒体的危机管理、协调和公共关系能力。广播作为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有力的信息传播渠道,可以利用其庞大、先进的信息搜集和报道系统,在公共危机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对事件进行报道,引导舆论、抚慰情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面对这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广播的应急传播功能得到再一次彰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及时跟进疫情进展,全天滚动为听众播出最新抗疫信息。全国各地广播电台也积极主动策划、制作各类抗疫节目,与广大听众一起分享抗疫故事,抒发抗疫情怀。

一、中央级广播媒体在疫情防控中的应急传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始终以总台站位、聚合优势在《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新闻纵横》《新闻晚高峰》等节目中发布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的消息,加强与外界、政府、专家等的联系,尽最大力量为受众释疑解惑。在疫情防控中,其统筹推出了《天使日记》《抗击疫情小贴士》《我是志愿者》《我的治愈故事》等多个原创特色栏目。其中,《天使日记》最为可圈可点。《天使日记》是一档记录“白衣天使”工作日常,捕捉“战疫”最前线点滴感动的节目。每一期节目均是由若干个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进行语音自述,描述他们亲身经历的身边事,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感所想。质朴的语言,平凡的文字,让人感同身受,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有效增强了广播节目的感染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同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非常重视新媒体传播,充分利用网站、“两微一端”、短视频、短音频等新媒体平台播出抗疫节目。“云听”客户端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高品质声音聚合分发平台,依托总台强大的全媒体资源优势,播出了《中国之声抗击疫情小贴士》《中国之声抗击疫情特别报道》《疫情实况》等节目,把优质音频资源传递到听众的耳里、心里。

二、省级广播媒体在防控疫情中的应急作用不可或缺

各省级广播媒体充分发挥其本土化、特色化优势,做到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不缺位。

2020年2月,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建立了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以及13所方舱医院。从2月5日武汉方舱医院开始收治患者到3月10日最后一家方舱医院休舱,方舱医院共收治患者1.2万余人,实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与此同时建立的方舱广播是湖北廣播电视台湖北之声抗疫报道的一项创举,它为方舱医院提供了总时长42小时25分钟,共89期节目。方舱电台不同于一般广播,它是湖北之声推出的定制音频产品,是在这个全民“战疫”的特殊时期,面向特定地点“方舱医院”,播送给特定人群,即方舱医院内的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心灵抚慰的特别节目。该节目由湖北之声《炜炜道来》节目组联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共同制作,内容包括新冠肺炎知识普及、心理干预、音乐治疗、文艺欣赏等。2020年2月19日,方舱广播首次播出,心理疏导节目《安全岛》《身体扫描》《积极乐观》,音乐节目《音乐的力量》等都受到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心理安慰与精神享受。现在,方舱电台已经把防疫宣传任务转向服务常态化防控的城市社会治理方面,在社区中为广大居民提供防疫、抗疫服务。突破了传统广播的窄播化,创设了声音传输的发散格局,以其独特的传播价值为疫情下的广播实践提供了以资借鉴的珍贵蓝本。

北京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行走天下》栏目从2020年2月开始直播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6月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又推出《聚力同心抗疫情》特别专题节目,集合优质资源,形成宣传声势。特别节目聚焦为抗击疫情作出突出贡献的统战人士,由北京新闻广播的记者、主持人采访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十位人物,讲述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为抗击疫情奋战的经历和故事。节目编排有力,制作精良,传递社会正能量,积极引导舆论。

三、农村广播“大喇叭”传递防疫抗疫最强音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36.11%。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广大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因此,准确把握当前农村人口的需求,大力发展农村广播,助力乡村振兴,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广播肩负着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艰巨使命,是农村受众接收信息的重要渠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农村“大喇叭”的应急信息发布,为广大农村地区的防疫抗疫工作提供了根本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河北省保定市的“大喇叭”响得快、传得广。全市农村大喇叭广播系统覆盖23个县5119个行政村,共安装34552只大喇叭广播设备,把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防控疫情的科学知识送到千家万户,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村村通”。保定市高阳县西河村用“大喇叭”播放防疫宣传顺口溜:“西河村民听我言,病毒侵害在眼前。天不怕来地不怕,就怕家人受牵连。新冠肺炎不可怕,就怕大家不听话……”生动、接地气的语言别出心裁,极富人情味儿和感染力,宣传效果立竿见影,成了农村地区抗疫中不可替代的“中国好声音”。沧州市共有“大喇叭”6380只,覆盖5663个行政村、783.3万人口,实现了农村“大喇叭”全覆盖。为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沧州的“大喇叭”每天多次响起,充分利用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循环播放疫情相关信息。通过延长播出时长、增加播出密度,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做到了疫情防控“村村宣、村村知、村村行”,打通了疫情防控宣传和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14个乡镇“大喇叭”应急广播3200只喇叭,早中晚高频次播放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指令、部门倡议书、疫情动态和防治知识等内容,144个村场广播室滚动播发县乡指挥部防控指令、预防知识、防控措施,让村民第一时间知晓指令,互通信息,联防联控。怀化市山多地广,各自然村错落分布,人口居住分散,而且老人比较多,农村“大喇叭”的广播优势很快就凸显了出来。靖州、芷江县等地结合本地方言编制了通俗易懂的疫情防控顺口溜,每天定时播报,朗朗上口,妇孺皆知。通道侗族自治县制作了普通话和侗语双语版的宣传节目,还邀请深受侗族群众喜爱的侗族琵琶歌省级传承人吴永春用通俗的侗语,以琵琶歌的方式传播防控知识。

四、广播应急报道的几点建议

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云听”客户端的应急响应到农村广播“大喇叭”的应急提醒和关切,从湖北广播电视台的方舱电台到北京广播电视台广播端的针对性特色栏目,一次又一次凸显了广播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提高广播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当中的优势和地位?如何发挥广播的社会动员组织功能,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危机应对?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广播应急机制

突发公共事件不仅是对政府应急能力的挑战,也是对媒体应急能力和机制建设的考验。媒体能否在第一时间形成新闻应急报道团队,快速调集资源,是新闻应急报道成功的关键。

广播信号覆盖面广,接收过程简便。这一高灵活性和高伴随性,使它在灾难报道与救助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广播首先要制订应急预案,迅速确定报道方案。第一时间确立参与报道的人员、报道方式和节目播出方式等。此时,广播应当树立危机传播资讯为先的理念,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向听众传递最新的事件进展情况。其次,要进行组织机构调整,形成一整套新的应急作业流程机制,减少中间环节,发挥统一协调能力,提高效率。另外,突发事件报道不同于日常报道,广播可以采用临时团队模式,打破原有的机构划分,灵活配置人力资源,以经验丰富的资深记者、编辑、主持人为团队核心,辅以后勤、技术、联络人员等作为保障。利用直播和专题节目等方式,向受众及时传递信息,并且进行解读分析,让受众能够在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的总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二)广播报道模式的优化

突发事件发生时,常规报道有一个反应时滞,在这个信息真空期,新闻当事人第一时间的信息传递就显得格外珍贵。相对于其他媒体,广播媒体以声音为载体的编辑和传播方式更为简便快捷,此时,广播常常以“先声夺人”赢得时间。广播连线报道是以声音为主要载体,以电话为媒介,由记者在新闻现场与直播间同步连线,以直播形式向听众口述新闻、描述现场、发表意见或与新闻人物对话的一种报道模式。突发事件的现场稍纵即逝,广播连线报道集信息采集快、发布快、互动性强、富有现场感等优势于一身,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作用独一无二。在新媒体背景下,广播媒体可以在连线报道的基础上,借助微信视频直播、抖音直播等渠道开展融媒体直播,优化报道模式,使报道更加直观。值得注意的是,突发公共事件常常以其震撼性、破坏性、持续性造成受众的心理失衡和极度恐惧。因此,在进行报道时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这也就要求记者在报道中让“受众看到生命在灾难中的真实情状、彰显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弘扬灾难中的人间真情”[1]。

(三)跨地域、跨媒体合作

由于多年形成的广播体制的因素,我国广播电台报道的范围和节目的覆盖范围都会受到行政区域划分的限制。因此,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即使是中央级广播媒体也不可能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全方位的全景式报道,而是需要与兄弟电台相互合作,进行资源共享,全面周到、多角度地报道。

在媒体融合时代,广播借助新媒体可进一步增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建立互动性更强的信息传播平台,拓展报道方式,丰富节目样态,突破广播媒介的传播局限性,实现广播传播功能的延伸。广播电台融合网媒资源,能够弥补广播节目稍纵即逝的缺点,使听众既可以直接通过电台收听节目,也可以通过网络延伸或在线以及延时收听节目。从而更高强度、更高密度地播出广播节目,有效发挥危机预警和社会救助作用。

(四)报道内容要加强防灾预警理念

在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今天,防灾预警理念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新闻媒体積极参与防灾减灾宣传,真正做到信息共享,不仅有助于减少灾害的发生,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健康等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广播媒体应加强防灾预警理念,根据权威机构或者专家发布的预警信息编辑制作节目内容。报道预警新闻可以将权威部门的信息及时传播,减少社会恐慌以及谣言的产生和散播。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有助于公众和决策机构采取有力措施,降低甚至避免国家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失。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方面的报道既要宣传到位,又要防止预警过度造成不必要的舆论影响,要用更加吸引人的节目形式向社会各界传递及时有效的防灾预警信息。

参考文献:

[1]陈力丹.抗震救灾中的采访应遵循“减少伤害”原则[J].新闻记者,2008(6):36-37.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

编校:赵 亮

3024500589278

猜你喜欢

突发公共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广播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传播过程分析
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信公众号的谣言治理
突发公共事件的问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