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方法
2022-03-14关玲翟元堃
关玲 翟元堃
【摘要】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自中国电视剧诞生之初就已经出现,并且始终是中国主流影视作品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出现了大量经典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建构国家形象、培养人民的爱国情感起到了重要作用。2021年时逢建党百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赢得了广泛热议和好评,获得了豆瓣9.3分的超高评分,是一部难得的艺术佳作,为后续该类题材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启示与范本。
【关键词】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方法论
2021年6月,第27届白玉兰电视节在上海落下帷幕。时逢建党百年之际,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获得了最佳导演、原创编剧和最佳男主角三项大奖,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新时期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方法的讨论。
《觉醒年代》讲述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及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觉醒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冲突、困境、抉择和牺牲,对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带来的风云巨变进行了深刻呈现,以此来证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胜出的必然性,艺术地再现了百年前中国一批有志青年追求真理的激情澎湃的光辉岁月。凭借其在人物塑造、视听语言等方面的精细塑造与精良制作,赢得了口碑与收视率的双丰收,它的成功标示着党的十八大以来电视行业积极践行党的文艺工作方针的成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新范本。
一、艺术审美形式与主流话语表达的统一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同时包含了重大革命历史、重要历史人物等多个要素,因此在创作上比起其他类型的主旋律电视剧会多一些困难,艺术审美形式的可突破空间受到的限制也较多。艺术性过于浓厚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主流话语,而意识形态性过于浓厚又会让作品充满说教色彩。同时,随着近年来题材空间的逐渐饱和,创作惯性的渐渐形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下滑趋势,除了少数优秀作品之外,题材重复、人物脸谱化、主题概念化、桥段僵化、修辞造作、戏剧性设计庸俗等现象比较突出。[1]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视作品有许多,《觉醒年代》通过运用各类艺术创新,讲述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中国第一代先进知识分子以及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等进步青年的觉醒和探索救国救民路线的过程,系统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逻辑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性,塑造了虽身处晦暗不明的时代却仍旧充满激情的新文化知识分子群体,以极高的艺术水准完成了对建党百年的献礼,并且也获得了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好评,做到了艺术审美形式与主流话语表达的统一。
在艺术审美形式方面,《觉醒年代》运用了许多隐喻镜头来提升作品的艺术性与可解读性。比如毛泽东出场的画面,天上下着大雨,毛泽东怀里抱着新一期《青年杂志》在人群中穿梭奔跑,在这样混乱的环境中,毛泽东的出场带有一种“他从风雨中走来”的意味。另外,蚂蚁也是剧中一个重要的隐喻符号。第一次出现是在陈延年吃饭时,发现碗里有一只蚂蚁,陈延年选择将它放生,代表着陈延年心怀慈悲。第二次是在陈独秀演讲时,蚂蚁顺着陈独秀面前的麦克风杆向上爬,意味着人民开始有了话语权。第三次出现在李大钊身边,无论李大钊是什么样的姿势,蚂蚁始终向着光往上爬,代表着人民的觉醒。这些象征符号和隐喻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加了这部剧的艺术深度,也让观众多了许多解读与讨论的空间,提升了观众的观剧热情。
同时,《觉醒年代》通过对题材和视角的突破重新建构了主流话语的表达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在题材选择、视角选择以及人物设定上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化的模式,比如题材在建国、建军、建党、重要战争等范围内,人物设定为伟人、元帅、将军等。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是观众非常熟悉的,按部就班进行创作虽然比较安全,不会出错,但也很难产生更多亮点和共鸣,久而久之,使得这类题材的作品逐渐往“命题作文”的方向靠拢,失去了对观众的吸引力。
《觉醒年代》另辟蹊径,选择从思想和文化层面入手去重新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历史,把思想与文化进行可视化呈现其实并非易事,但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2]在这一点上,主创团队选择了用新旧两派思想争论的方式来展现不同的思想观、文化观以及不同派别对于中国出路的探讨,营造出了“百家争鸣”的氛围。观众在这种思想争论的氛围中,对中国共产党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历史先辈们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又经历了怎样的抉择之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等问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更深入的理解,这就自然而然地将文化演进的过程由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转移到了思想层面。
二、写实与写意的统一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通常建立在真实的人物原型与历史背景之上,于是如何平衡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便成了这类电视剧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建党100周年的献礼剧,《觉醒年代》在还原历史事件和视听语言的诗意化呈现等方面,均进行了很好的处理。
《觉醒年代》对剧中涉及的历史场景进行了尽可能的真实还原。主创们在前期做了大量功课,小到一个开关、纽扣样式,大到1∶1.2还原北大红楼,整部剧共置340多个主要场景,甚至一道看似不起眼的车辙,是剧组用了38辆8吨以上的车,来回压了3天,才压出了剧中最后呈现出的效果。这些都展现出了主创们严谨的创作理念和真诚的创作态度,虽然这些服、化、道的细节并不承载真正的叙事功能,但卻能让观众对当时的历史与社会环境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增强了这部剧本身的历史质感,从而获得一种沉浸式观剧体验。
与此同时,《觉醒年代》中也用了大量诗意的内容,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中纳入了“诗性内核”。比如“程门立雪”“三顾茅庐”“高山流水遇知音”等中国传统文学典故融入其中,这些内容都是观众日常熟知的,观众很容易理解。陈独秀在狱中唱《定风波》也表现了中国文人的风骨与气节,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与中国传统文学有着天然的契合感,二者结合能够极大提升作品的诗意内涵。在人物动作的塑造上,鲁迅写完《狂人日记》之后躺在地上丢下笔的样子、李大钊演讲《庶民的胜利》时激情四射的样子,都使得作品增加了许多浪漫色彩。同时,剧中配乐和画面的运用也提升了作品的意境,使作品有了虚实相生的感觉,做到了影像构成和美学表达写实与写意的统一。
三、人物塑造立体化
从古罗马时代贺拉斯的“定型说”,到恩格斯主张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统一、人物的典型与个性的统一,人物的典型化和个性化问题一直是古今中外学者们探讨的重要内容,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觉醒年代》抛弃了以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惯用的“高大全”脸谱化的表现方式,而是将历史人物的典型性与个性化进行了统一,并且与时代环境相结合,突出人物作为历史推动者的一面。除塑造人物的典型性外,《觉醒年代》还善于从细节入手,展现人物日常生活的一面。比如陈独秀与陈延年、陈乔年之间的矛盾,胡适的风流韵事,李大钊与家人相处之间的温情都有所体现。甚至总是有两个仆人跟着的守旧派代表辜鸿铭,也通过设置中国文化讲座、参与与英国大使谈判等情节彰显出他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对蔡元培知恩图报的性格特点。总导演张永新在给《人民日报》的撰文中写道:“《觉醒年代》要将剧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从书本中的一个个名字还原为有血有肉的个体。”这些生活化的、有烟火气的细节让人物变得饱满、立体、真实、接地气,更能引发观众的共情。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3],这些深得民心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都是将历史、思想和文化蕴藏在剧中角色的思想变化和行动变化上,通过塑造出一大批具体可感的人物形象,让观众能够对人物命运产生共情,进而移情到家国情怀上。比如剧中对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塑造,这些人不仅是剧中主角,也是当时那个时代的主角,描寫好他们的命运及思想转变过程,也就相当于描写好了中国历史的命运及转变过程。同时,一部优秀的作品中,配角也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觉醒年代》中蔡元培、辜鸿铭、陈延年、陈乔年等人,其实代表着当时中国社会中形形色色和他们有相同想法的大众。整部剧其实并没有刻意设置戏剧冲突,所有的冲突均来自人物之间情感、思想、道路的冲突,这就让观众在看剧的时候,不自觉地与剧中人物共情,担心他们的命运,与他们一起痛苦、一起愤怒、一起兴奋、一起选择,在与人物的共情中感受到或峥嵘或动乱的岁月。当然,人物的塑造也离不开服、化、道的支持,主创团队对这些历史人物形象进行了细致的考究,最后呈现出的人物形象尽量逼真地还原出了人物的本来形象,让不少观众大呼“感觉历史课本里的人物活了”。
纵观近些年收获了不少好评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无一例外都是立足现实本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因而收获了巨大的成功。马克思主义理论把人民看作历史主体,是历史发展的真正承担者,这使马克思主义和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理论有了本质的区别。[4]电视剧是人的电视剧,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共同塑造了新时期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熠熠生辉的“人民美学”,那些曾经活跃在教科书上的人名和历史事件,通过这部电视剧被生动地展现出来,这也是这部剧被大众津津乐道的地方之一。可以说,人物鲜活了,历史才是鲜活的。
四、表达方式年轻化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曾经被认为“不接地气”和“高高挂起”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年轻人的诉求。但实际上,年轻群体对于优质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他们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历史和表达爱国情感,因此这类题材的作品采用一种年轻化的表达方式,追求与年轻观众审美需求的深度共鸣就显得格外重要。这里的“年轻化”表达方式,除了在情节构造、人物设置等艺术创作层面,还需要在精神层面打造出一个能与年轻观众进行精神对话的更高层次的艺术空间。
《觉醒年代》中,首先在人物设置方面,在尊重历史和人物原型的基础上,创作团队将每一个人都塑造得非常立体,通过台词、动作的设置,使人物一方面是“历史书上救中国的关键人物”,另一方面也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比如鲁迅在教育部门口举着“不干了”的牌子示威、陈独秀看到《狂人日记》后难掩激动的心情喊出的“我要狠狠地亲吻他”、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讲中的“救救孩子”等,这些内容不仅让人物变得丰满立体,也给了年轻观众许多二次创作的空间。一些年轻观众将剧中有趣的片段制作成表情包或短视频,在社交平台和视频网站上传播,无形中也扩大了作品的传播范围,增加了作品的影响力。
其次,在整部剧的线索设置方面,《觉醒年代》聚焦国家和民族的成长发展史,力求表现出在发展过程中一些比较重要的转折点。其中,陈独秀与陈延年、陈乔年这两代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探索救国道路的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将青年成长与国家发展统一了起来,于是观众可以透过陈延年、陈乔年的成长历程看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打破了因年龄和时间带来的共情阻碍。延年、乔年两兄弟最后奔赴刑场时坚定的脚步,让许多年轻观众为之落泪,展现出个体命运和家国命运的统一,使年轻观众在与角色共情的同时,内心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感也会被唤起。许多观众看完剧后自发到陈延年、陈乔年的墓碑前献花和手写信,表达对他们的祭奠、缅怀和敬仰,也表达了当代青年对祖国的热爱。导演张永新接受采访时说“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觉醒年代》最好的续集”,可以说这是一部思想深度、历史深度和艺术深度融为一体的优秀剧目。
五、结语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属于中国电视剧类型中经久不衰的题材类型,但在创作上的局限往往较其他类型电视剧相对较多。但《觉醒年代》通过题材、视角、人物塑造等方面的突破与创新,在制作上展现出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并且做到了艺术审美形式与主流话语表达、写实与写意、个体与群体、过去与现在的统一,非常符合当下中国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收视诉求和审美需求,给观众带来了情感与认知上的多重审美体验,让观众能够连接当下与过去,形成跨时空的精神对话空间。同时,《觉醒年代》通过塑造一系列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通过他们的言行及思想碰撞,回答了“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问题,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的认同感、责任感与归属感,也为后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良好范本。
参考文献:
[1]尹鸿,杨慧.历史与美学的统一: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方法论探索——以《觉醒年代》为例[J].中国电视,2021(6):6-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119.
[4]徐迎新.建构人民美学的三个维度[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31-34.
[关玲为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艺术学部副学部长、博士生导师;翟元堃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策划方向)硕士生]
编校:张红玲
3686501908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