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行·王屋》:传统文化当代表达的解构与重构

2022-03-14王洁

新闻爱好者 2022年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王洁

【摘要】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始终为国人提供着精神食粮和前行动力。如何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进行当代表达和时代阐述,既需要对原来的内容和元素进行解构,也需要以生活视角和情感共鸣进行再度连接和重构。四集纪录片《太行·王屋》在创作上寻找中国历史和地域文化的联系,在内容上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在价值上展现纪录片创作真实记录与思想引领的功能,通过递进式逻辑、故事化表达、价值观传播,展现了“愚公移山”故事的时代性、文化性、社会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当代表达;影像创新

从2000多年前人们带着美好向往塑造出的精神图腾,到7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愚公移山》闭幕词的庄严宣誓,再到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列子·汤问》中记述的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愚公移山”故事,穿越历史的风尘,走过岁月的繁华,成为印刻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坚韧意志,凝结出中华民族昂扬前行的动力能量。2021年5月11日至1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在晚间黄金时段播出了河南广播电视台出品的四集电视纪录片《太行·王屋》。该片以新颖、新鲜、新锐的视角,以解构和重组的方法将“愚公移山”精神进行了生动阐述,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表达。

一、解构:以递进式逻辑展现愚公移山精神的时代内核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丈,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这段从历史深处和中学课本走进无数中国人记忆的话语,包含有地理方位、山势形态、人物年龄、生活场景等各种元素、概念。言简意赅的故事开端,为后续的精神图鉴留下了宛若彩虹般的线索伏笔。四集纪录片《太行·王屋》守正中有更多创新,描摹中更富有神采,巧妙地借用“解构”和“重构”的方法对“愚公移山”精神进行了分解,对愚公家乡今天的发展变化进行了重构。《太行·王屋》这部四集纪录片将隐形化、基因化、概念化的精神文化、历史资料和当代生活进行了影像表达和创新阐述,并以递进式逻辑架构,生动讲述了愚公家乡人开山、出山、护山、回山的主动选择及其背景的精神内核。

开山就是开出新路,《太行·王屋》第一集《开山》以真实记录和情景再现的形式,展现了在愚公精神指引下,太行山深处一个叫水洪池村的村民,面对层峦叠嶂大山的阻隔,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坚定意志,为开辟新生活路途而以几十年之功凿山开路的艰辛历程。

出山就是找到出路。《太行·王屋》第二集《出山》用饱含深情的叙述和差异化表达,表现了新时代脱贫攻坚征途中,地处偏僻山区的乡亲们,因为异地搬迁而带来的幸福生活。从山里走向山外,这是巨大的社会变迁,也是生动的自我革命,更是“愚公子孙”的主动选择。

护山就是守护家园。《太行·王屋》第三集《护山》采用反向视角,从“愚公开山辟路看世界”的大愿望演进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理念。这种从“与山抗争”到“与山相生”的转变,有着历史发展的必然,也体现出现实生活的变化。

回山就是建设未来。《太行·王屋》第四集《回山》选取从大山深处走向繁华都市之后,再次选择回乡创业的年轻人的梦想实践,描写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背景下,“花木间”田园生活的闲适与从容。

四集共计100分钟的篇幅和时长,从精神内核到现实生活,从内容解构到形式重构,纪录片《太行·王屋》在表现厚重历史、优秀文化这一宏大题材的过程中,既有正面叙述,也讲策略创新;既讲主基调的“正”,也讲主旋律的“潮”。这种解构状态下,对“愚公移山”故事及精神的创新表达,体现出内容与空间的交错性解构与重构。

优秀传统文化既是“静态”的,也是“活态”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是纪录片创作生产和创新传播的“源泉”。在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提炼中,梳理其历史基因和时代精华,找到契合新时代语境的内容、内涵,就需要以解构的方式对散布在太行、王屋二山中的村落进行走访、探寻,对口耳相传的“愚公移山”故事进行生活化解读、影像化表达。因为是“静态”,就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再认识、再挖掘,以“再造”的视野和格局将文化中的因子激活;因为是“活态”,则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社会观念下的重新排列与有机组合,以“再现”的方式方法将精神中的力量传递。

思想是行动的指导,理念是成功的指引。纪录片《太行·王屋》中开山、出山、护山、回山的递进式逻辑表达,加之分集主题与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的相交相融,是将静止、静态的文化、文物“活”起来的结果,是对“愚公移山”故事及精神重新解构的呈现,勾画出历史与现实的最大“同心圆”,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从一个个断面谱写出中原出彩绚丽篇章的景致与景观。这种融入社会文化与时代背景的记录方式,既有平面模式,也有立体空间,实现了时间与空间的扩展,拓展了内容主題与表现形式的外延。

二、重构:用故事化讲述表达新时代愚公故乡的发展变化

由于历史之久远,内容之纷杂,资料之浩瀚,传统文化题材的纪录片在创作生产上的驾驭难度是相当大的。解构与重构,带来了纪录片创作生产的新方式、新模式。在纪录片《太行·王屋》中,通过内容重组、形式重构、体系重建的方式,以故事的点、主题的线、情感的面,立体化地呈现出太行之南、黄河之北——愚公故里、传奇济源的前世今生,发展之新。

(一)寻找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普遍联系

从特定意义上讲,太行、王屋二山的故事,经过岁月的积淀和文化的演进,是非常庞大的,有哲学意义上的宏大,也有人类意义上的盛大,还有美学意义上的具象,以及生活意义上的启迪。为了从宏大中找出与当代生活及影响表达的关注度、坐标系,就要有与社会发生普遍联系感人至深的故事化表达。《开山》中的主人公之一苗天才,在四十多年前为了实现乡亲们走出大山看世界的愿望,带领全村小到16岁、大到60岁的劳动力,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穿山开洞,将路修到了家家户户门口。时光荏苒,昔日的“一路坎坷”成为遥远的回忆。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乡亲们对“老路”展“新颜”、“小路”成“大道”的渴望,已经该安享晚年的苗天才再次披挂上阵,继续“一直在路上”开山不止。纪录片《太行·王屋》通过普通人物的“小心愿”表现出愚公家乡人民矢志奋斗的“大愿望”,用极具“黏性”的故事关联和情感联系,将传统文化的时代性进行了笔触细腻、镜头细微的表达呈现。

(二)在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挖掘“新鲜”的主题

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作为愚公故里和移山精神的发源地,太行、王屋的山里山外每天都在“上新”着生活精彩。纪录片《太行·王屋》以故事化讲述的方式,将济源人心中的梦想、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进行重组式的阐释。第二集《出山》的故事充满了励志,洋溢着希望。又是一年开学季,新学期开学时,济源市大峪镇第六小学的六个年级只剩下42名学生。来自草沟村的聂玉萱作为其中年龄最小的孩子,渴望能走出大山,到山外的城市去一展自己的歌喉。她的梦想能实现吗?能顺利赢得比赛吗?这有点像《愚公移山》中愚公当年的境遇。跨越历史的时空,从传说中的愚公到现实中的聂玉萱,这中间的故事既有解构,也有重组,更有重建,人物与故事相互介入、相互映襯、相互促进,营造出一种新颖的表达方式,不仅具有强烈的代入感,更有无限的共鸣感,让许多观众推己及人,从聂玉萱身上看到了童年的自己和身边亲戚朋友的影子。聂玉萱的梦想虽然普通平常,但是在表达和呈现时,却又有着迥乎平常的新角度。纪录片以独到的眼光、独特的故事、独有的表现,将新时代的“新故事”进行了新表达。

(三)解决好纪录片学术性与“走转改”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人们总是认为纪录片是艺术创作,是电视作品中的“霓裳羽衣曲”。事实上,纪录片也是由无数个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组成的,必须做到无一字无来处、无一事无由来。既要追求纪录片的学术性、艺术性,更要体现新闻作品生产“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严谨性,以不掺假、不作假的“贴地行走”、真实记录、客观呈现,将传统文化的抽象、意象变换成具象的、可视化的、故事化的视听表达,伴随着新媒体的成长,以往那种静态的、平面的、展示传统文化的记录形态,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纪录片《太行·王屋》在重组中以谨慎、敬仰的心情,深刻理解愚公移山精神的精髓,以身入、心入、融入的姿态和用心、用情、用功的状态,找寻现代生活日常中的新鲜故事,合理有序地将当今时代发展的细节性变化进行创作表达。

(四)创新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当代表达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谓“为时”“为事”,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在以往的文化类纪录片中,讲究重“情”重“意”。“情”就是感情,“意”就是意境。出于感情表达和意境呈现的使然,节奏缓慢、语言平实成了当然。为了适应当今时代快节奏的生活现实,纪录片《太行·王屋》在单位时间内密集展示大量信息,信息的浓度和饱和度紧紧抓住了受众的心,小高潮、兴奋点不断,大高潮、转折处环环相扣,加之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有机关联,实现了跨时空对话与情感凝结。解构和重构的过程是“先破后立”“破立结合”的过程,在纪录片《太行·王屋》中,通过对愚公移山这一传统文化解构下的重构而进行的创新表达,是在保留传承传统文化内核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电视技术的表达手法。用凝练精到的手法讲述着山里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真故事”“新故事”与感动人心的好故事。故事的“真”与“新”,显现出愚公后人倾尽全力,在对山的依恋、对山的爱恋情怀下的勇敢探索和主动作为。

三、价值:用共情感创新纪录片生产传播的理念与使命

只有真实地反映客观生活,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迎接未来。在《太行·王屋》播映的时间段,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电视大屏到新媒体移动端的小屏,观众在栩栩如生的镜头面前,在娓娓道来的讲述声中,聆听着精神的感召,品读着奋进的美好,抒发着自己的感受。“没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这么硬核的方式存在,期待着能够用新的形式传播出去。”“传统与现代正在碰撞出绝妙的火花,这部纪录片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和成长。”受众这种同理心背景下的共情共鸣,传达出对纪录片《太行·王屋》在生产传播理念与使命上的认同与肯定。

在当代电视文化“解构”的风潮中坚定地“建构”,在纪录片创作的宏观传承中客观表达,在主流文化的坚持中创造生活化的语境。唯其如此,文化类纪录片的使命担当才能在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中实现应有的价值。基于这样的认知和愿景,纪录片《太行·王屋》用影像及语言完成了一次中国传统文化的寻源与追新之旅,刷新着观众以往对传统文化的既有认知。在故事选择与人物对话中完成了一次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连看”“对对碰”,更是用当代人的文化视角,重新认识和理解着中国古老寓言中蕴藉的价值观和使命感。

情感是随环境和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在纪录片《太行·王屋》第四集《回山》中,设计师敏敏和程序员小辉,决定放弃大城市相对优裕的生活,回到山里老家“归田园居”,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人与故乡的情感共鸣。他们故事的选用,体现出纪录片主创人员浸入生活,挖掘题材,发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新形态的视野,以及传播创新的胆略。

近年来,纪录片产生了很多创新性发展,篇幅、时长、节奏,以及视听语言等,都与以往纪录片风格迥异,形式的创新和内容的出新,见证了文化类、思想类、精神类题材纪录片的发展潜力和社会影响力。从纪录片《太行·王屋》中我们可以看到,时代色彩的叠加为传统文化增添了历史厚重感,以《愚公移山》等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来说,早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表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在当代社会的各种审美表达中。

高山阻隔,挡不住人们走出大山、走回大山的朴素愿望。纪录片《太行·王屋》以电视人的使命讲述了愚公故乡的故事,并赋予了这个古老的寓言故事以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内涵及当代表现形式的解构、重构,实现其当今时代的高关注度、高认知度。文以载道,生活当歌。纪录片《太行·王屋》于真情实感中连接起民族精神的质朴与伟岸,映照出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成为展现传统文化品位与展现当代生活品质的纪录片精品。

四、结语

解构与重构这种“破”与“立”的辩证关系,将传统文化的元素和内核进行了一定逻辑顺序下的内容再造、元素重组,在彰显纪录片魅力的前提下,通过创意赋能、技术加持,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精细化、垂直化传播。纪录片《太行·王屋》通过解构与重构,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精彩撷取和时代表达,也因此传达出内容构建与影像叙事的时代创新。当传统文化不再是“高冷”,而是“高能”的情况下,展示与表达就会成为受众生活的日常、民族情感的记忆。

(作者为河南广播电视台主任编辑)

编校:董方晓

3880501908277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蹒跚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百鸟朝凤》
运用传统文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论弘扬行为德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