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业革命、教育革命与教育现代化

2022-03-14余江涛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2期
关键词:样态工业革命变革

余江涛

《新工业革命与第三次教育革命》立足当下人类社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基于对新工业革命的本质和意义的深度把握,联系新工业革命对教育的重大影响,在科技变革与教育转型总的框架内,关注关于知识与教育内涵重构的深层次的根本性变革,阐述了如何做好知识与教育的人文性重塑、智慧型教育模式创建和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教育现代化问题是中国教育近两百年的核心话题。谈论教育现代化,就必定会涉及工业革命与教育变革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人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蓄势待发,人类教育史上新一轮教育革命正在到来。那么,什么是新工业革命和第三次教育革命?人类将怎样实现教育现代化?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与河北师范大学徐莉教授合著《新工业革命与第三次教育革命》(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一书,为我们探讨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书是《未来社会与未来教育研究丛书》的开篇之作,开启了国内教育现代化研究的新视野、新领域、新征程。全书视野宏大,逻辑严密,结构合理,站在人类历史的全视域审视教育现代化之路,提出人类教育正在发生有史以来第一次自身的周期性大循环之变。全视域的第三次教育革命与工业文明阶段的新工业革命融合,对教育现代化的历史与未来做出的全面系统的考察,无疑是開拓性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全视域:新工业革命催生第三次教育革命

教育变革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形态的更新。作者全视域审视作为新的文明形态起点的新工业革命,在纵观人类文明演进总体进程的基础上,提出人类文明演进的根本性变革不过两次:一是由游牧文明转向农耕文明;二是由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目前正在发生第三次根本性变革,引领工业文明向新文明转型,呈现出智能革命与绿色革命双重趋势。在此历史背景下,作者提出一种乐观性未来教育论:伴随着生产技术质变和人类知识扩容,教育将迎来第三次大跨越,由工业文明中的规模化教育模式跃至物理空间、网络空间、生理空间相融合的教育新样态。教育变革是新工业革命的重要内涵与特征之一,社会变革必然带来深刻的教育变革,一个全新的教育样态和现代化教育模式正在孕育和诞生。该书的过人见解,实因其视域广阔,以及不被任何事物束缚的思考所致,因而能够给人们带来思想启迪。

大视野:智能社会重新定义人类知识

智能社会带来教育模式的更新,但其前提是知识与教育内涵的重构。诚如书中所言,知识是教育和学习的一个基础性概念,对知识的不同理解将直接影响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因而,知识的理解是理解教育活动的起点。考察历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对知识观的影响,思索工业文明以来知识内涵的演变,并从跨学科视野解读知识内涵,是该书重新定义人类知识的路径。

该书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变迁及其对知识观的影响着手分析,进而提出“天人相合”下知识呈现出整体化、和谐化、人性化与可持续性特征,从而精准概括了未来知识的本质特征。同时,作者认为智能社会发生着知识类型的深层次转向、知识重心的人文转向、知识内容的大融通走向。这一评判可谓深中肯綮,可以说,这也是智能社会的知识观新解,为理解未来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提供了知识论前提。

新领域:人工智能重新构造教育模式

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的延伸,与教育“血脉相连”。如果说该书对人类知识所做的历史考察与重新定义是对教育模式变革的前提性论述,那么“人工智能+教育”则是《新工业革命与第三次教育革命》论述教育模式更新的切入点,是教育现代化的范式更新与内在线索,开辟教育现代化研究的新领域,这是作者的理论贡献之一。人工智能使人重新理解生命,重建今日和未来的教育,传统的教育模式将被彻底颠覆。为此,作者提出一种包含新知识与新学习、新组织与新样态、新生教育生命体的智能教育新模式。可以说,智能教育代表着未来教育现代化之路的前进方向,作者在强调人工智能将不可避免地深入人类生活的基础上,肯定了教育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天然联系与必然结合,为新时代教育现代化之路构建了新的教育模式。

新征程:步入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新时代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的教育变迁过程,其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传统与反传统、本土化与国际化、教育内部与社会外部的复杂关系以及教育内部的诸多不均衡性。在《新工业革命与第三次教育革命》中,周洪宇教授、徐莉教授基于对世界的整体性分析和对现代教育历程的考察,并结合中国新时代发展战略提出迎接第三次教育革命的中国方案:步入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新时代,打造基于新知识、新技术的教育新样态。为此,作者开展深入、系统、视野广阔的研究,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归结起来为:一是关于智能时代教育终身化的内涵、趋向和整体变迁,以及智慧型终身化教育系统的构建;二是关于学习型社会价值系统、智慧学习系统等支撑体系的构筑。该书不仅有关于教育历史的长时段考察,亦建构了一个未来教育的理想样态,并为教育现代化研究开辟了契合时代要求的新范式,指向教育变革的新征程。

以上种种显示,作者以其专精的学养和对教育现代化研究的谙熟,贡献了一部理论功力深厚、视野宏大开阔的力作。然而物无全美,思难全虑,任何优秀的著作都会有不完善之处。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必然会全方位影响人类生活,教育不可避免也必须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然而,人工智能必然会挑战既有的人类价值,促使人类去重新思考人类的基本属性与伦常关系。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工业革命与资本发展的协同,形成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与资本拜物教,那么,智能革命与技术自动化的共谋,则塑造了现代意义上的智能拜物教。如何对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后果进行全方位的哲学考辨与价值反思,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总结。

总之,《新工业革命与第三次教育革命》一书学术贡献巨大,将历史视野、现实关怀与理论旨趣相结合,形成了融汇过去与未来、理论与实践的鲜明风格,作者对中国教育现代化问题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刻论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3995500338247

猜你喜欢

样态工业革命变革
初心引航,构建“双减”新样态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变革开始了
工业革命
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特征的新样态
工业革命的扩展
主流文化存在的三种样态及我们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