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办一所让人鞠躬的学校

2022-03-14伍学明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2期
关键词:校园学校老师

伍学明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退休老师,每次从学校旁边路上走过,都会悄悄向学校鞠躬。我的心头一颤,是什么样的原因,让老师退休后还如此眷恋着学校?

朋友在一所学校上班,偶尔向我讲到学校的事情,说老师们放假了都不愿往学校方向走,这让我听起来感到不可思议。她说,老师们太紧张了、太劳累了、太压抑了。一所让教师紧张压抑的学校,一定无法让教师产生创造力,而越是重复单调的工作,越是让人感到劳累。他们的学生呢?一定比老师更累吧!

光谷四初开学了。一所新的学校交到我的手中,我该把她办成什么样子呢?几千名师生在这里工作学习,他们会感到快乐幸福吗?当他们离开了这所学校,会对这里依然回味和留恋吗?是否有老师像那位退休老师一样,总是想绕到学校旁边的小路,悄悄地鞠躬?

此刻的我心情激动,办好一所学校,是我对教育的追求;同时也感到战战兢兢,一所好学校能够给万千家庭带来幸福,关系着一个个孩子的未来,办好一所学校责任重大。新学校会是什么样子呢?我想象着她的与众不同。

她是充满人性、有温度的学校。一次会议后,一名老师给我发短信:“今天的会议让人感慨,会场没有一丁点儿杂音,老师们始终保持专注和尊重。为何能实现这一集体人格飞跃?我想最好的管理是引领和教化,两年来学校会议第一次没有批评人,以前的会议是没有一次不批评人。没有人不想表现,可最有价值的表现来自‘为悦己者容’。”这位老师的短信更加强化了我的管理理念,学校的管理应该充满人性和温度。

当学校领导对老师充满爱意的时候,他们也会把爱意回报给学校,还会把爱传递给学生。爱的前提是尊重与信任,爱的方法是支持与帮助。有温度的学校里,大家懂得互相尊重、互相关怀,无论老师和学生,身心在这里都有绝对的安全感。老师们时时能感觉到学校领导的换位思考,经常能够感受到校园生活中的“小确幸”。老师对学生的爱是真切的,校园里经常会看到老师蹲下身子,和孩子们游戏、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校园风景,即使是那些偶尔调皮的学生,老师也是充满爱意地看着他们。学校里没有行政的领导,只有思想的引领和工作岗位的不同,在这种分布式的结构化管理中,人人都是学校的主人,人人都是工作的主角。

她是充满色彩、有活力的学校。学校是学生求知的殿堂,更是他们成长的舞台。学生犹如一棵棵生长的树,需要阳光,也需要雨露。每个走出学校的人都有这种体会,最让人难忘的不是课堂上老师的讲授,也少有书本知识的乐趣,多是来自校园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活力的学校应该有丰富的校园课程,每个学生都能在这里找到兴趣爱好。在各色的校园活动中,学生愉悦身心,发现潜能,发展自己,成为一个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学生入学有开学课程,毕业有毕业课程;学校里有一些固定的节日,如读书节、科技艺术节、体育节、传统文化节;有一些创意的活动,如狂欢日、美食汇、跳蚤市场、朋友日等,这成为孩子们的期盼,也成为他们喜欢学校的理由。学校的每一天都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学生在这里都有归属感,学校就是他们的舞台。学校体音美、信息技术等学科不但不会被边缘化,相反会得到强化,每个学生都有体艺特长,这些特长定能带给他们终身的健康和快乐。

她是充满力量、有品質的学校。一所好的学校,着眼未来,也能立足现在;能着眼学生未来的素养培养,也能给学生今天必需的分数。质量首先来自课堂,“课堂革命”是一场教学方式的变革,也是对课堂艺术的追求。只有学校课堂发生了变化,学校才会形成自己的特色。老师要以智慧的预设把学生带入学习的境地,让他们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表达。教育质量也来自课外,教育质量的提升不能窄化为文化知识学习、不能窄化在课堂上,校园里无处不教育,学生的品德发展、体质增强、习惯养成、兴趣激发等,都是教育的质量,也是学生文化成绩提高的重要支撑。

评价学校的质量不仅要看到整体,还应该看到一个个个体。对学校感觉的好坏,不是抽象的整体感受,而是由个体评价积累而成的。学校要善待那些有个性的学生,教育不是削足适履,而应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基因和成长环境不一样,好似树木与花草,各有性情,有的喜欢阳光多一些,有的喜欢阴凉多一点,有的喜欢雨露多一些,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适性的教育。那些个性突出的学生,他们可能有某些缺陷,也可能是哪个方面的天才,我们或许还没条件给予他教育的私人订制,但绝对不能以刻板的要求磨灭了他们,多一些宽容和帮助,就会产生教育的力量。

她是充满创新、有未来的学校。学校的工作绝对不是按部就班,日复一日。学校也不仅是围墙内,社会即学校,世界即教材,校长和教师要打开视野,呼吸新时代的新鲜空气,引入教育的源头活水。一个优秀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更新原有经验,才能保持职业的青春活力;一所学校需要不断创新,才能走向卓越。学校里面有一个个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有一个个教师自组织,他们在相互的感染和支持中变得强大。他们沉醉于工作,有对美好教育生活的向往;他们也热爱生活,生活给予他们成长的力量。

学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对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有自己的思考,大家形成了教育的共识,有教育价值的共同追求。不会过分地聚焦考试和分数,也不会过多地迎合社会和家长,坚持教育本心,遵循教育规律,用教育的专业智慧赢得社会的尊重。用积极的心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重新定义学校,创造一所面向未来的“未来学校”,培养出面向未来、创造未来的未来公民。

她是充满浪漫、有美感的学校。学校的建筑是充满生命的,不是教室和走廊的简单连接,而是一个个“会说话”的功能空间——处处是教室,处处是图书馆,处处是博物馆,处处是艺术馆,处处是舞台,处处都是学习的地方,创设出学生成长的机会。正是这样一些联结,让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学生和物体之间产生更多交互,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互助,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和个人品质。学校不一定宏伟,但一定有独特的创意;不一定精致,但一定很用心;不一定完美,但一定站在学生的视角。学校会有一片空地,学生能够嗅到泥土的芬芳;学校会有一片菜园,让学生能像农夫一样种下希望;学校植物的种类很多,甚至会有小鸟筑巢,我们尽量让城市里的学生去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学校力图让草木传情、墙壁说话,但绝不会随便去悬挂一条标语。目之所及,没有空洞的文化口号,但总有些话语引发人的思考。总之,走进学校,是一个学园,更是师生们都向往的温馨家园。

这里的老师是幸福的,他们理解工作的意义,即使辛苦并不劳累;这里的学生是快乐的,他们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在成长的过程不断蝶变,发现更好的自己。

我想办这样一所学校:当学生毕业离开这里,他仍然回味和留恋;当老师离开学校,他对学校也常常牵挂;更美的意境是,走出这所学校的师生,他们也会悄悄地向学校鞠躬,或在行为上,或在心里。

3779500338260

猜你喜欢

校园学校老师
学校推介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