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联动组合拳 增强“双减”执行力

2022-03-14陈鹏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减作业培训

陈鹏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国家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事关青少年身心健康,事关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事关教育民生。云梦县实施联动组合拳,增强“双减”执行力。

开展立体化宣传,形成鲜明性导向

落实“双减”工作,需要党委、政府、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多方协同、统筹推进、共同治理。

党政重视。县委县政府联合印发实施意见,召开专题联席会议,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把工作成效纳入部门考核,同时在县电视台开辟专栏进行专题播报,对相关政策予以解读和宣传,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全社会形成减负共识。

赢得家长认同。各地各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告家长书》,将“双减”政策传达到每一位家长,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通过召开家长会,利用家长学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QQ群、宣传栏、LED屏等形式,向家长及学生全面宣传“双减”政策,提升家长对“双减”工作的认识,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获得教师合力。各学校召开教师大会,宣传和解读“双减”工作的政策、意义,印发“双减”工作实施方案和制度规定,严明绝对禁止“乱办班补课、参与校外培训”纪律,签订责任书、承诺书并在班级公示,把教师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双减”工作上来,杜绝违规行为。

实施规范化整治,切除顽固性毒瘤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管理工作,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组建专项整治联合专班,坚持问题导向,依法规范、分类施策、稳中有序、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

严格控制增量。县“双减”工作联合专班主动对接行政审批服务部门,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暂停审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确保全县有证有照校外培训机构“只撤不批、只减不增”。

集中撤销存量。印发《关于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确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各部门职责,按照“地毯式排查、清单式问题、限期式整改、勒令式取缔”的程序,全面查处无证无照、有证无资的校外培训机构,特别是以“校外托管”名义非法办学、违规培训的个人及团伙。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5家培训机构转为非营利性机构,4家学科类培训班转为纯艺术类培训班,3家培训机构关停撤销。

强力提升质量。建立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服务合同制度、信息月报制度、举报投诉制度,切实维护家长及学生的合法利益。坚持属地管理原则,重点规范招生宣传、收费监管、施教类别、安全保障等行为,确保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时间与内容,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双休日及寒暑假期开展学科类培训,不得在学校正常教学时间组织学生培训。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超过20:30,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

建立硬性化机制,加强源头性管控

减轻课业负担是“双减”工作的重点,学校及教师必须对此严加管控。为了取得“双减”实效,着重建立减轻课业负担的四项硬性机制。

建立作业总量管控机制。印发《作业管理实施细则》,硬性规定各年级或年段学生作业的总时长、总容量,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平衡学科数量,不得搞“题海战术”,不得孤立考虑单一学科需要而忽视多学科作业总时长,书面作业不再是原有意义上的“家庭作业”,尽量让书面作业“不出校门”。作业可分为“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和学习能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

建立作业设计效能机制。精心设计作业,提高作业质量,不得布置不经选择的机械、低效、无效训练作业。控制作业难度,精选作业内容,不得布置超标、重复性或惩罚性作业。把握作业类型,注重作业特色,不得布置超出学生能力、实为家长代劳的作业。在作业内容上,除了巩固学科知识、夯实基础外,要注重知识的拓展、迁移和运用,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将“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课外作业”结合起来,采用书写、演画、说唱、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来完成。

建立作业课后托管机制。实行课后托管服务“六统一”:统一服务对象,家长申请并签字确认,防止“一刀切”;统一服务时段,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晚间两个时段开展;统一服务时长,不少于2小时;统一服务内容,以课业辅导和开展兴趣社团活动为主;统一服务收费,杜绝超标收费;统一服务考核,与常规教学月检查同步,纳入绩效管理。优化课后托管服务,提供菜单式项目和内容,供学生自愿选择。课后托管服务时间优先完成作业,努力做到“小学作业不出校,初中难题不回家”。课后托管服务适当安排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活动,满足学生校内多样化学习需要。

建立作业减负督查机制。建立公示制度,在教室门口设立作业公示栏,加强作业过程监控。家校协同共育,不得过度依赖家长签字、网络打卡和照片上传等。实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持续推动学业负担监测工作。

打造高效化课堂,发挥主体性功效

坚持“减负增效”的原则,深化新形势下高效课堂建设及“互联网+”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秉持让教育回归本真的初心,深入探究课堂教学的智慧和艺术,让课堂成为学生“乐学”“学好”的殿堂。

夯实教学常规促高效。制定并从严执行《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督促教师专心备课、精心上课、细心批改作业。教师备课做到“六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具、备方法、备过程、备作业。教师上课做到“八字”要求:准备“足”、形象“好”、纪律“严”、步骤“清”、课堂“活”、手段“新”、方法“当”、效益“高”。作业布置做到“四性”要求:科学性——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水平、符合教學目标;针对性——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关注个体差异,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适量性——控制总量和时长,精心挑选,难易适中;多样性——采取书面、口头、实践、活动、探究等灵活形式,避免机械重复、生搬硬抄。作业批改做到“全批全改”“面批面改”。

提升教学技艺促高效。开展“师徒结对、随堂听课、教艺达标”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开展校内“上课、听课、评课”活动,达到学科全覆盖、教师全覆盖,提升教学实战技艺。开展培训练兵活动,学习专家名师的篇目、课例、优课,进行课件、课例、论文比赛,优化教学技艺素养。

深化教学研究促高效。抓实集体备课工作,促进课堂效益整体性提升。开展“示范课”“研讨课”“开放课”等教研活动,深入探索高效课堂模式。以“课题研究”为主导,推行“人人定课题、问题即课题”的教研机制,以研定教、以研促改,增强教研教改的实效性和导向性。

过度的教育压力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过度的学业培训引发学生成长的“透支”,只有关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把学生从培训班、作业库中“抢占”过来,才能为学生身心减压。

“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唯有使命在肩、加减并举,才能落地见效、深入持久。今后还需完善措施、探索挖掘,提炼好做法、好案例,让“双减”工作遍地开花、收获硕果。

3197500338221

猜你喜欢

双减作业培训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我想要自由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