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推进“双减”咸安行动纪实
2022-03-14鄢志勇曹小飞阚伟
鄢志勇 曹小飞 阚伟
2022年1月11日,咸宁市第二实验小学一、二年级综合能力测评闯关“嘉年华”活动紧张有序地拉开帷幕。测评分为“龙腾虎跃”“虎啸龙吟”“虎虎生威”三大板块,分别考察学生的运动思维、记忆能力及脑筋急转弯(思维快速反应)能力。该校校长谭璐介绍,这是学校落实“双减”政策、创新作业形式、开展评价改革的探索之一。没有纸笔的重重闯关,让教育返璞归真,带给同学们难忘体验。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咸宁市咸安区积极响应、善谋善作,结合区域教育实际,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在全区81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推行教育评价改革、作业管理改革;扎实推进课后服务工作,惠及72000多名学生;狠抓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整顿,营造健康教育生态,取得了显著成效。
抓实作业减负:不只是把量减下来,更要把质提上去
目前,咸安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减负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全覆盖,作业时间控制达标学校全覆盖,不给家长布置作业、不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的学校全覆盖。
据咸安区教育局副局长何红辉介绍,全区将作业设计纳入学校教研体系之中,学科组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集中力量加大作业设计研究力度,在分层设计时突出共性作业的科学性、个性作业的精准性。
“在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发展需求和个性化差异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各校结合校情、学情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实现最大程度减轻学生压力。”何红辉说。
在保持基本原则一致的前提下,咸安区各学校“各显神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作业减负措施百花齐放。
咸宁市第二实验小学倡议低年级学生不背书包回家,引导家长理性设置对孩子的期望值,积极配合支持学校和教师正确行使教育管理权利,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同时,各科教师将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对各科作业进行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确保作业设计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发挥好作业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
咸宁市第二小学严格贯彻作业减负精神,做好“五个无”:一、二年级无书面家庭作业、无手机打卡作业、无家长批改作业、无布置后不批改现象、“无作业日”每月一次。学校着眼学生学习全过程,依据学生学习的不同环节和时段,探索形成了不同作业模式,即校本作业、自主作业、实践作业。校长梅冬丽介绍,第一类为校本作业,由教师根据知识难度和作业量,将作业分为A、B、C三个层次,学生按能力分层,分别做A、AB、BC作业;第二类为自主作业,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凸显增值性评价,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紧盯一项兴趣爱好,久久为功;第三类为实践作业,改变书面作业单一、枯燥、封闭的形式,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去思考,实现课堂知识的延伸。
在咸安教育人看来,控制作业总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还只是最基本的目标。做到“减负”不“减质”,才是应有的追求。
特色作业成为咸安区各学校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
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再配上一幅幅精彩的手绘图画,构成了一张张新奇有趣的连环画。《寒号鸟》《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一篇篇课文在孩子们的笔下变成连环画。这是咸宁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语文老师给学生布置的趣味语文作业。孩子们以丰富的想象,用画笔把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也实实在在感受着课文的独特魅力。
在咸宁市外国语学校玉泉校区,学校以年级组为单位研发校本特色作业,要求做到个性化、实践性、探索性、开放性、创新性、综合性、分层性和弹性。该校校长黄宗俊说:“低学段学生没有书面作业,但我们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摆一摆,拼一拼,或者回归大自然,看一看,闻一闻,增强对‘一叶知秋’‘春江水暖’等语言文字的实际感知。我们对高学段学生提供‘作业超市’,‘超市’里有适量必做的书面作业,也有一些家务劳动、手工制作、体育活动、科学实验等自选项目,由学生自主选择。”
“双减”形势下,学生的作业量减少,但学习质量不能打折扣。因此,发挥教研引领作用,打造高效课堂成为学校的自发追求。
咸宁市外国语学校玉泉校区致力于打造自主学习课堂,学校教师每周集体备课一次,群策群力推动“自主学习”。“我们从个性设计的设想启程,通过集体议课,吸纳不同的观点,最后反思修改。教师从个人教学风格和学情出发,取其精华,突出创新。”校长黄宗俊介绍说。
咸宁市第二小学认为,“向40分钟要质量是科学减负的根本”。该校是咸安区教育局指定的课改联盟校,学校抓住契机,结合实际,确定了“三图四构五化”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并定为研究课题。“推进课改一年来,我们集思广益确定导学案的模板,每月集体备课两次,师生齐绘思维导图,编写阅读校本教材,倡导小组合作,在落实精品课堂的关键环节上下功夫,打造了低耗时、高效益的课堂。”校长梅冬丽说。
据了解,为切实推动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助力咸安教育质量提升,区教育局在全区范围内选取咸宁市第二小学、咸宁市第二实验小学、咸宁高新实验外国语学校、横沟桥镇小学、常收中学等5所学校与咸宁梓山湖北大邦实验学校结成首轮课改联盟。联盟旨在以北大邦实验学校为龙头,以“服务引导、实践研究、合作交流”为策略,实现联盟成员单位在课堂教学改革上联动互助、共生共赢。
丰富课后服务: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每到下午社团活动时间,咸宁高新实验外国语学校每一个角落都是生动活泼的场景。操场上,踢足球的、打篮球的、跳啦啦操的……身姿矫健;教室内,练书法的、做手工的、唱歌的……动静相宜。
据校长潘传国介绍,学校结合“双减”政策,针对各个年级学生特点,设置了体育大课间、校级专业社团,同时以年级为单位开展特色课后服务,营造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严格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促進身心健康。同时,我们注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对学生兴趣、行为习惯的培养,让学生也能静下来,养成沉稳的良好性格。”潘传国说道。
根据“双减”政策,每天放学后,学校会增加约两小时的课后服务时间。课后服务怎样高效开展?咸安区的指导思想是,把课后服务两小时与日常课堂教学结合,进行整体性设计支配,做好作业的答疑反馈,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特色化学习服务;在完成学科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应重点进行素养拓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类、体育类课程或活动,为学生发展提供指导和舞台,为综合育人提供载体。
为指导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开展好课后服务工作,区教育局着力打造了咸宁市第二小学、咸宁市第七小学、咸宁高新实验外国语学校、咸宁市外国语学校玉泉校区、咸宁市第二实验小学、横沟桥镇小学等6所学校作为特色样板校。6所学校的典型案例均受到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其中,咸宁市第七小学《红色“营养剂”,助留守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作为咸宁市唯一优秀典型案例报送至教育部。
咸宁市第七小学地处温泉街道肖桥村2组,是一所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六年制完全小学,现有16个教学班,学生群体以留守儿童居多。经过充分研究,学校确立了“1+T+X”课后托管服务模式,以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为抓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营造充足的发展空间。
据校长鲍琴介绍,“1”是指创新作业“精品套餐”,即“主食+特色菜+甜点”,保障学生“吃饱”“吃好”。“主食”即基础作业,均在学校完成,力求让每一位学生“吃饱”。“特色菜”即体验作业,包括“开胃菜”“家常菜”“传统菜”,学生自助“选餐”,均在家完成。“开胃菜”在于培养阅读习惯,主要有每日家务打卡(扫地、洗碗、拖地)和运动打卡(跳绳、踢毽子、跑步);“传统菜”在于传承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主要内容是练习书法、诵读红色诗词。“甜点”即实践作业,又分为学科实践作业和综合实践作业。
“T”是指体育锻炼“健康餐”。为落实“五项管理”,学校积极推行“两操”,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的体育时间。“阳光体育”活动又分为三个内容,即“在阳光下”(课间体育活动);“向太阳奔跑”(托管体育活动);“绳”彩飞扬、强“毽”体魄(课后体育活动)。
“X”是指个性发展“加餐”。学校推行“个性化”课程,隔周安排学生学习。“玩转益智器具”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红色教育”即自主编制《红色记忆》校本教材,以托管服务教学为主、现场教学为辅,传承红色基因,根植爱国情怀;“留守学生兴趣课程”即帮助特殊学生群体展现个性、发挥特长,整合现有师资力量,指导留守学生组建合唱队、书法队、美工队等兴趣社团。
据咸安区教育局基教股负责人阚伟介绍,全区目前提供课后服务的学校有69所,服务达标的学校69所,占比100%;参与课后服务学生63905人,占比88.5%;参与课后服务教师3272人,占比90.3%。所有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都采用“5+2”模式,先服务后收费,除农村和寄宿制学校进行适当调整外,所有学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都能与家长下班时间相衔接。所有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除作业辅导外,还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
校外培训治理:织密监管网络,压实包保责任
依法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营造健康教育生态,是落实“双减”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难啃的硬骨头。
咸安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整顿,打了一场攻坚战、大会战。
2021年7月,“双减”政策出台后,咸安区教育局第一时间就部署了针对全区校外培训机构的大清查工作,摸清底数,登记造册。9月中旬,部署各乡镇办建立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巡查制度,巡查实施学校网格化包保,开展常规化巡查,并做好包保情况统计,局综合股每周走访摸排,并及时发布检查通报。10月中旬,督促各学科类培训机构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上激活平台账号,完善补充信息。11月上旬,部署校外培训机构底数核录工作,各教育总支发挥“双减”机制协调作用,组织力量对辖区进行全面巡查。
“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多,牵涉面广,治理整顿难度不小。”区教育局综合股负责人金志权介绍,从2021年11月16日开始,咸安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力度再加码,区教育局直面问题,雷厉风行,连夜召开党组会,对不规范行为再出重拳。17日,出台《咸安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包保工作方案》,要求每个党组包保一个片区,全局和全区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每人包保一家校外培训机构,全覆盖式对区内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实时监管巡查,从严格场所标准、做好防疫措施、明确培训对象、严格培训时间、严格区分范围、落实资金监管、强化安全防护、规范合同文本、加强收费管理、严格课程标准、加强资质管理、加强广告管控、落实公示制度等13个方面,全方位制定了咸安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行为标准。11月18日晚上,全区350余名干部以小组为单位,下沉各自包保机构,全面宣传“双减”政策,排查相关问题。
经过半个月疾风骤雨般的治理整顿专项行动,咸安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从115所压减至17所。
本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咸安区探索建立监管长效机制。在压实校外培训机构属地监管责任之外,经过与中国工商银行充分沟通协商,咸安区建立了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云平台,各个继续开展业务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必须在中国工商银行一次性存入足额保证金,并将所有预收费全部存入银行,纳入资金监管。此举有效地防范了培训机构潜在的金融风险,确保了学生家庭预缴培训费的资金安全。
加强治理整顿的同时,咸安区注重做好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发展的积极引导工作。金志权介绍说:“对于有意愿转型发展的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我们积极引导其在非学科类教育培训、校企合作、成人教育、教育科技、家庭教育、科学教育、素质教育等方向开拓市场,并做好转型发展培训机构的办学许可证变更服务工作。”
“‘双减’政策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必须要提高政治站位,落实主体责任,不折不扣落实。”咸安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建华表示,“我们要去除各種思想阻碍,克服困难和阻力,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广大青少年学生营造和谐、开心、乐学的学习环境与教育生活而不懈奋斗!”
304850033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