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2022-03-14蒋驰华
蒋驰华
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属于重要的教育任务,因此,职业能力的培养也逐步和学科教学有所联系。在职业能力视角下,语文教学應该有所改革,为学生提供综合能力培养的环境条件,促使学生成为掌握专业知识,拥有职业能力的优秀人才,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改革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属于学习的重要主体,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完成教学,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对教学的方法进行改革。在职业能力视角下,为发展学生能力,教师可以将微课教学、课前预习等方法运用起来,在课上组织合作学习的活动,鼓励学生小组间的合作探究。而在信息化时代,教师还需要多多运用信息化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提高其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比如,在《再别康桥》教学中,为锻炼学生能力,教师应该组织自学活动。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播放《再别康桥》的朗诵吸引学生注意,再提出“阅读诗篇,了解作者,体会诗篇感情,分析诗篇手法”等任务,要求学生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利用书籍、网络等形式查找资料,在分析问题后自主尝试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使其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也能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二、改革考核方式
在传统考核中,会更关注学生有没有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关注学生的书面成绩。而此类考核形式,使得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认识出现偏差,认为语文学习只需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即可。但实际上,在学生参加工作后,他们在死记硬背中培养出的能力无法发挥作用效果。所以,在职业能力导向下,教师需要改革考核的方式,在考核中关注学生的综合表现、学习过程等等,以考核的改变促进学生学习状态的改变,真正促使学生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比如,在《沁园春·长沙》教学中,传统考核关注学生有没有背诵诗词,能不能翻译诗词,能不能了解作者在诗词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在考核方式的改革中,教师需要在关注传统考核内容的同时,做到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过程。一些学生在诗词翻译中非常积极,帮助小组成员寻找诗词作者的资料,帮助组员翻译诗词,这体现了他们身上合作团结的精神,教师需要对学生此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感受感想。传统考核以标准答案衡量学生的学习,但在新的考核方式中,即使学生提出和参考答案不符的观点时,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应该肯定他们的独特思维;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当学生参与岗位工作后,自评互评有利于他们的进步。因此,教师要求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他人学习,有利于学生提高反思能力,为其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三、改革教学内容
在现阶段,社会发展十分迅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在出现变化,而在语文教学中,学校所用教材往往没有变化,这使得人才培养出现了和社会需求不符的状况,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因此,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结合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职业能力的培养需求,对语文教材内的内容灵活选择和运用,积极拓展课外新的知识内容给学生,保障语文教学的先进性、科学性。
比如,在《长江三峡》教学中,为使得语文教学拥有职业教育的特色,教师可以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后,拓展一些新的知识内容,设计一些新的教学任务。如,教师可以拓展长江三峡的工程施工资料,促使设计、工程、水利等专业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也能开阔眼界。教师也可以设计为长江三峡写导游词、以英语介绍长江三峡等任务,促使学生以课文为基础,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
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需要有职业教育的特色,在将知识教育做好的同时,渗透职业能力的培养措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障人才培养的效果。教师应该对教学的方法、内容和考核做好改革,在实践运用中不断改进,以科学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职业能力,促使学生在岗位中拥有更高竞争力。
320950033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