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两首《玉阶怨》的对比谈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

2022-03-13刘蕙嫣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诗词教学诗歌鉴赏

刘蕙嫣

摘要 诗歌鉴赏在高中教学中的难度是众所周知的。学生读不懂诗,继而做题无处着手,导致高考诗歌鉴赏的得分率一直处于偏低状态。要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鉴别阅读法应该是一种有效而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诗歌鉴赏 《玉阶怨》 诗词教学

一、鉴别阅读法的可行性

叶嘉莹先生强调,学诗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提高欣赏鉴别的能力。鉴别,意为审察辨别,有比较才能鉴别。比较,是人们认识、分析、辨别事物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比较阅读,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在对比中能够发现作品的特色,挖掘出蕴藏的内涵。

以古典诗词教学为例,很多诗词在主题意境等方面相似,但由于不同诗人作诗的水平有高下,同一诗人由于所处时代、对事物感知能力的不同所作的诗也有高下之分,为了突出诗词的个性色彩,区分出高下,从而在对比区分中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的水平,教师在教学时应善于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从诗词的意象意境、语言风格、表现手法、内容主旨等方面进行对比,从而教会学生鉴赏诗词的角度和方法,逐步地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

二、以两首《玉阶怨》的对比例谈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玉阶怨》是一个乐府旧题,内容都是写贵族女子或宫中女子的哀怨之情。“玉阶”是指玉石的台阶。生活在这里的女子不愁吃穿,但是生活在孤独寂寞之中,他们的幸福由男子所决定,一但男子将她抛弃或遗忘,那她只能默默地生发幽怨。因此,这种女子的哀怨成了古典诗歌当中一种常见的题材。

历代写《玉阶怨》的诗人很多,我们展示两首,通过对这两首的对比鉴赏来提高诗歌的鉴赏水平。两首《玉阶怨》如下:

紫藤拂花树,黄鸟度青枝。思君一叹息,苦泪应言垂。

——虞炎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羅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下面我们对这两首诗从如下几个角度去对比鉴赏分析。

1.意象的角度

意象指承载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外在物象。诗人对意象的选择不是随意的看到什么就写什么,而是经过精心的挑选,最终选择能够表达自己情感的物象。写意象的目的是抒情,所以,意象要能够集中地传达某种情感。这两首诗为了抒发女子的闺怨之情,都借助了一些意象而营造了意境。

“紫藤拂花树,黄鸟度青枝。”虞炎这首诗的前两句由四个意象“紫藤”“花树”“黄鸟”“青枝”和两个动词“拂”和“度”组成。直观的感觉似乎很美丽,紫藤、开花的树、黄色的鸟和青绿的枝条,色彩明丽,动静结合。进一步的细读分析,紫藤在风的作用下拂着花树,黄鸟从青枝上度过。花树,是指所有开花的树。我们知道,不同的花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如菊花与杨花传达的情感是完全不同的。像菊花,它一般情况下会暗示着诗人高洁的品质;而杨花,因其品性不定而常作为诗人所批判的对象。这里所指比较模糊,读者读之无法得出作者所言是何种花树,它的花具有何种外形,何种颜色,它的树是何等高低大小都不得而知,更不能明确作者所指的重点到底是花还是树。这种意象的模糊导致情感抒发的不明确,怎样的花树,要传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全都无从把握。再看下句,“黄鸟”一般指的是黄莺,黄莺是大自然的“歌唱家”,鸣声圆润嘹亮,十分悦耳动听。古人把它的鸣啭称为“莺歌”“黄簧”,是诗人经常歌咏的对象。古人以莺音入诗者,如“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莺歌暖正繁”和“夏木阴阴啭黄莺”等。古人写黄莺,一般以它的呜叫声来绘景抒情,而本句没有,只是写了一个较无趣的动景,黄鸟度过了青绿的枝条。

所以,虞炎《玉阶怨》前两句从意象的选择方面来看不够恰当和明确,“紫藤”“花树”“黄鸟”和“青枝”四个意象不能集中起来传递一种情感,从意象上来分析这首诗的创作是失败的。

我们从意象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李白的《玉阶怨》。这首诗中的意象有“玉阶”“白露”“水晶帘”和“玲珑”的“秋月”。“玉阶”是指玉石的台阶,秋夜月光朗照下的玉阶的色彩是清冷的,给人的感觉是冰凉的,更为清冷冰凉的是玉阶之上“白露”的产生和逐渐加重。第三、四句中的意象“水晶帘”和“秋月”,“水晶帘”,水晶是皎洁的,晶莹的,又是坚硬的,在秋夜当中它也带着冰凉的感觉。“秋月”也是光明皎洁的。这几个意象无论从色彩上还是身体的感觉上都是统一的,都晶莹、清冷却蕴含着美.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渲染了主人公所处环境的华美和清寂,景中带情,情由景生。

李白这首诗所选意象整体营造了一个清冷的色调,这种清冷的色调背后所塑造出来的穿着罗袜伫立于寒冷的玉阶之上,夜深了还不去休息而望秋月的女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李白所选的这些意象恰当、合乎情理,都是生活在深闺的女子身边随意可见的,看似普通却不普通,它们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背景,很自然地把读者带到他所要表现的气氛当中。再回过头看看虞炎的“紫藤拂花树,黄鸟度青枝。”相较之下,虞炎这两句中意象的零散、破碎和不合情理显得更加突出。

2.语言的角度

诗歌的语言要求精炼传神,使诗句形象生动并且蕴藏情感。诗歌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加的精炼、含蓄、抒情和有较强的表现力。

虞炎的这首诗,首句所选动词“拂”是飘拂之意,能飘拂的物象应该具有长、轻而柔软的特征,如柳条、长发。紫藤是一种春季开紫色花的落叶攀援缠绕性大藤本植物。藤只能攀缘缠绕花树,依势而上,没有轻盈柔软之感,用“拂”是与自然常理相悖的。所以,可以说“紫藤绕花树”或者“紫藤缠花树”,虽然这两个动词用在这句当中谈不上传神,但会合乎常理。第二句,黄莺为树栖性鸟类,不到地面活动,常成对穿梭飞行于绿树丛中,古人称为“莺梭”,可见其动作的敏捷,而作者所选“度”字,我们很难想象到黄鸟的行动,是何种“度”?是从青枝上散步走过去?还是飞过去?用词不够精确,以致读者把握不到作者营造的意境,更无法把握到其背后的情感。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语言时,首先可以关注作者用词的恰当程度,如果违背常理,那么后续的鉴赏就无法进行,传情达意更无从说起。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拂”这个动词运用的不合常理,而“度”这个动词表意不够明确。因此,虞炎这首诗的前两句从语言的角度来看创作也不够成功。

李白的《玉阶怨》,作者选了四个动词“生”“侵”“下”和“望”。“生”和“侵”是白露所发出,“下”和“望”是女主人公所发出。“玉阶生白露”,“生”字用的非常恰当而传神。白色的露水从玉阶上产生,然后继续生长,变得越来越浓。白露的增生,变浓意味着时间的推移,时间的推移和寒冷的增生,会使女主人公的怨情也随之增生。这个“生”字在此句中之恰当和传神,是没有第二个字可以代替的。再看“侵”字,“侵”有“侵入”之意,在此句中指露水侵入了女子的罗袜,湿透了罗袜。“罗”是一种非常轻柔,非常精致,非常贵重但却很薄的衣料,罗袜怎么能抵挡的了越来越浓的露水?况且秋夜的玉阶也是那般冰凉,我们似乎感觉到女子的冰凉从脚一直到了内心深处,脚的冰凉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悲凉。由于内心的无限悲凉,所以她将脚乃至身体的这种悲凉已忽略不顾,故而在这样清冷的秋夜中,在罗袜都被湿透的情况下久久伫立于玉阶之上而不去上床睡觉。这种环境的渲染很自然地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所在,情景交融,景中含情。“侵”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露水对女主人公的侵袭,而主人公抵抗这种外界寒冷的同时,也在抵抗着内心的寒冷,她的这种抵抗和坚持,衬托出她执着而不屈的性格特征。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下”字,第一个表示女子的动作的字,她在玉阶上站立等待了好久好久之后,终于有了对她动作的描写,放下水晶帘,“下”字,简洁而到位,对水晶帘的放下来,暗示了她期待的落空,也让读者能感觉到她内心似乎下沉,体现出了女子心情的无比沉重。所以,一个“下”字,不仅仅是表面的很简单的一个动作,动作中带着诸多细微的情感。“望”字是第二个表示女子的动作的字,前文已述,“却下水晶帘”是女子期盼的落空,既然落空,等待的心上人这么久都不见踪影,对他的到来似乎已不存希冀,那么就应该去上床休息了,但是她却没有,放下水晶帘之后,不忍离开,隔着水晶帘又抬头仰望那玲珑的秋月这个“望”字,体现出了女子失望中还带着一丝希望和期盼。在中国古典诗歌当中,望月和怀人是常常被联系在一起的。这个“望”字,不仅仅是简单的望,它有较为丰富的意思,首先是眼中所望,其次更重要的是心中所望。通过前面几句的渲染铺垫,最后一句这个“望”字似乎可以想象到女子望秋月的眼神,那种盼而不得,那种幽怨,那种凄凉,都从这简单的—个动词而生发出来。

我们都知道李白的诗潇洒飘逸,具有丰富的想象,但那只是李白诗歌的一面,他还有另一面,就是他也可以把诗写得很纤细,很柔美,让读者能体会女子的感情,就如这首《玉阶怨》。

3.传情达意的角度

《诗经》言“诗言志”,写诗的目的是传情达意。虞炎《玉阶怨》从前两句“紫藤拂花树,黄鸟度青枝”的写景中由于意象的破碎,没有一个整体性,似乎看不出要传达怎样的情感。而后两句“思君一叹息,苦泪应言垂”却很直白的抒发了思君之情。因思君而叹息一声,在叹息的同时,苦涩的泪水就流下来了。诗歌讲究含蓄的美,这两句的缺点在于不够含蓄,过于直白,是说明,而不是呈现。只是说很思念,思念到流泪。诗歌要有作者的情感而生发出感动,继而传递到读者的内心,像虞炎这样直白地表述,并不能引发读者的感动,读之索然无味。

而李白的这首诗在传情达意的效果上来说就远远超出了虞炎那首。通过前文对李诗意象和语言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得到李白的這首诗中字字传情,句句达意。不仅传达了题内之意,而且还引发了读者的题外之想。他创造出一种思想情感的境界,也能够使读者的内心也为之感动。全诗无一“思”字,无一“念”字,却句句字字传递着女主人公无限的期盼和思念之情,曲折回旋,余味无穷。这就是诗歌的生命,是叶嘉莹先生一直所强调的诗歌中的感发的生命,是那种“潜存的能力”。鉴赏诗歌,就是要把这些潜存的东西挖掘出来。只有好的诗才有这种潜存的内容,诗歌虽短,字数有限而情意无限。

正是虞炎《玉阶怨》当中意象选择的不恰当和破碎对比出了李白《玉阶怨》中意象选择上的恰到好处与和谐统一;正是虞诗中语言的不明确不到位对比出了李诗中选词的准确和传神;正是虞诗中情感的直白对比出了李诗中情景交融、景中含情的含蓄蕴藉的美。这两首诗我们主要从意象、语言和传情达意的角度进行了对比鉴赏,这只是给大家提供一种对比鉴赏的方法,并非全部的诗歌都要从这三个方面去对比鉴赏。不同的诗歌,可以是同一个作者的诗歌,也可以是不同作者的诗歌,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对比鉴赏。

[作者通联: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诗词教学诗歌鉴赏
浅析小学语文诗词鉴赏教学实践方略
中职语文诗词教学之我见
诗词教学:共构言语与精神的春天
浅析《长恨歌》译文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以趣入境走进诗意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和阅读题的审题训练刍议
通过微课培养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古诗鉴赏“四步曲”
诗词教学:共构语言与精神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