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与抒情:《大雁归来》文本解读

2022-03-13卢博雅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事理年鉴大雁

卢博雅

《大雁归来》位于部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提示”明确指出:“本单元的课文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1]但笔者在读这篇课文时,强烈感受到其与一般性说明文的显著不同,即具有浓厚的文学意味。尤其是将其放在《沙乡年鉴》的背景下进行阅读,则更能体会到文本中的诗意和抒情所指。

一、《大雁归来》与事理说明文

教学《大雁归来》,我们首先要准确界定事理说明文的概念,明确它的内涵、目的和特点。

从内涵来看,事理说明文得把抽象道理的成因、原理等说清楚。如部编本教材中有一篇非常典型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它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物候现象及其成因、意义等,使读者明白物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再来看《大雁归来》一文,我们根据前面提到的“阐释道理”来判断,这篇文章描写了大雁的部分习性,如迁徙、鸣叫、群居等,但并没有深入地分析这里面的规律和道理所在,重点在于对它们的动作和声音的描摹上。就生物来说,如果是一篇典型的事理说明文,作者的说明对象应该是“自然界的生物所蕴含的规律”。《大雁归来》看似写的是大雁,潜在的写作对象其实是“自然状态下的生命”,更多地是为我们展示了大雁熟悉人类游戏规则,充满生气和灵性的一面,比如它们的鸣叫所蕴含的不同意思等。课文的大量笔墨着重表达的是大雁的益处以及它们的生活态度,呼吁我们应该保护它们,与它们和谐相处;从这个角度上看,课文所传达的是一份真挚而平等的情感。可以看到,这篇文章并非仅仅在说明事理,更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从目的来看,事理说明文以阐明事理为主要目的,使读者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反映的是事实性知识,而这恰好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就好比记叙文的目的是为了反映事物的经过、现状,议论文则是为了证明作者的观点。读《大雁归来》,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主要目的不是带读者去了解大雁的习性,而是表达自己的情感、立场和价值取向。在一般性说明文中,作者不会明显在场,但《大雁归来》中多处可见“我”“我们”这样的字眼,如“一触到水,我们的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当个人的情感于字里行间中充分表露出来的时候,这些大雁就不仅仅是作者研究的对象了,更像是他的客人和朋友,能够真切地读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赞美及其命运的关注。作者的目的更倾向于呼吁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与它们和谐共生。

从语言特点来看,阐明事理的说明文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说明性。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理,以解释说明为其主要的表达方式。第二,知识性。介绍关于事理的普遍、正确的知识,让人有所知。第三,客观性。较少或几乎不掺杂个人的情感,没有明显的喜恶偏好,客观地向读者介绍一些不熟悉的知识。再来看《大雁归来》这篇文章,它是带有文学性、人文性、情感性的。课文中有这样一些充满诗意的描写:“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从早到晚,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从多处拟人手法的运用可以看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已经不再限于人与动物的范畴,更像是朋友,表达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即呼吁自然保护,关注人类和生物的命运共同体。并且作者通篇采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如对比、拟人、比喻等,使文章读起来诗意盎然,从词语、句式、修辞上能看出这篇文章的形式之美。由此可见,《大雁归来》是一篇带有浓郁散文味的说明文。

二、《大雁归来》与《沙乡年鉴》

本篇课文选自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一书。当我们把《大雁归来》放在这本著作里去读,会对它的文体有更新的思考。作者是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环保主义先驱,正是这样一个急切关注生态环境的人在威斯康星的河畔的沙乡购买了荒废的农地,希望恢复生态环境,以此为背景撰写了此书。纵观《沙乡年鉴》,其由作者科学观察、体验与憧憬构成,情理兼容。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描绘的四季更替景象,让读者看到了丰富的生物世界,例如一月的田鼠、三月的大雁、五月的高地鸻等。正如描写大雁一般,作者描写这些生物皆不是客观地为读者介绍它们的生活习性、方式以及揭示这背后的原因,而是缓缓展开一幅幅它们的生活图景,甚至是充满些许诗意的世界:“在5月来到之时,我们的沼泽便再次成为弥漫着青草气息的地方,那些红翅黑鹂和黑脸田鸡更给它增添生气。”不论是“弥漫青草气息”还是“增添生气”,都让人感受到充满自然活力的氛围。不仅如此,在整本书中,作者的目光是温柔的,内心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当臭鼬穿过田野时,“我紧紧跟随,好奇地猜想它此时的心理状态。”[2]这俨然已经将自我和动物合一,甚至心意相通。山鹬冲向空中,在“我”眼里就是它们演绎的最美的舞蹈;而杂树林中众鸟的叫声,分明就是一场美妙的音乐会;连风都很忙,“忙着在十一月的玉米地里奏乐”。在利奥波德笔下,世间万物都是充满灵性的存在,他用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人类和它们和谐共生的温情姿态,饱含着对它们的喜爱。

同时,书中还有很多处表现出作者对生态环境的担忧。作为一个生态学家,他看到了自然被破坏的一种状态,也产生了难以言说的无力感。作者为后代看不到一条荒野的河流而惋惜,为最后一条泥斑鱼的逝去而忧虑,为鹤群的告别而伤感。“当物种灭绝的时候,我们大哭一场,然后重复我们灭绝物种的行为”,更是能看出作者对人类破坏行为的痛恨。

因此,《沙乡年鉴》并不是一本记录事物规律、原理的说明类图书,而是一本涉及伦理学、生态学、美学等领域的作品。它用抒情的笔调将观察到的生物世界娓娓道来,同时也表明一个环保主义者对土地和自然的深情以及对美好生物逝去的叹惋,读者可以看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呼吁和倡导。脱离原著,《大雁归来》被编者选入了部编本教材说明文单元中;结合原著,我们可以看到它是充满抒情与诗意的。

三、《大雁归来》与抒情散文

《大雁归来》带有散文的诗意和抒情特点。《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在王荣生的《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一书中则对散文有更明确的界定:“散文有三大特征:一是被剩余,也就是凡是文体说不清,道不明的都放入散文。二是散文无规范,现代散文是写法较为自由,体式不拘泥于某种形式的。三是散文是张扬自己的个性的,它的第一要素是表现自我真实的情感。散文的言说对象是作者可以感知的,眼里主观的事物,以独特的情感认知,叙写在日常生活中独特的发现。”[3]我们可以看到,“真实情感”“独特认知”是王荣生所认为的散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两大显著特征。笔者认为,散文是集“作者真实意愿的表达”和“个性化的体验”于一体的。

“作者真实意愿的表达”在课文中有迹可循,特别集中于第三到第十段。抒情性的表达是节制又浓烈的。第一,作者在描写大雁飞行时,曲折路线彰显它们的生存困境,大雁的小心翼翼也让他心生怜悯和愤怒。同时将自己的认知转化为大雁的意识,比如大雁知道猎人会拿枪瞄准自己,这就将自我代入到“大雁”这一不会表达的主体中。我们试想什么样的人会站在动物的视角去换位思考呢?作者一定是带着那份深切的关心的,他对人类不惜自然的行为感到痛心,借大雁来表示它们内心的恐惧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是一个环保主义者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是一个关爱大雁和自然界生物的人所发出的呼吁。第二,作者笔下的大雁是生动有趣的,他选取了大雁的飞行、觅食以及聚会这三个片段,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大雁的形象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一个不带感情的客观记录者是很难花大量笔墨细致地去描写这些的,可能往往点到为止。而作为一个生态主义者,利奥波德想让读者看到大雁是有生命和灵性的事物,它们和人类一样有着丰富而独立的生活,值得被人类重视。大雁是大自然的一员,也是“我们”中的一份子,课文中多处出现了“我们”这一字眼,大雁被赋予了人的灵魂,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和尊重之意。第三,课文的结尾处也是饱含着深情的,作者指出大雁的迁徙活动对人类是有益的,这样的偏向直接表达了他对大雁的赞许以及呼吁人类形成人与生物和谐共生的长远意识。

“个性化的体验”也要结合全文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作者是置身于农村当中来创作完成这本书的,他在农村度过了无数个周末和假期,深入体验农场生态环境的修复过程,这样沉浸式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个人的感受和经验更加真实深刻。而对于散文写作而言,关键之处就在于要分享作者的日常生活中的感悟和真实的人生体验。从这个角度来看,《大雁归来》也正是作者投身于农场,和动物们亲密接触时记录下来的,文中的大雁是利奥波德笔下独一无二的大雁,它们是带有作者个人色彩的生命体。正因为倾注了作者独特的生命历程和感悟,这里的大雁才显得如此生动而有灵性,同时传达出特殊的人文内涵。

总而言之,《大雁归来》选自《沙乡年鉴》这一著作,解读该课文理应在整本书的视域下进行,而不能单一地从说明文的角度来开展教学。笔者认为,我们要从“带有抒情意味的散文”这一关键特点着手,结合事理说明文的特点,来重新审读和鉴赏这篇文章,进而发现其背后更为深厚的人文韵味。

注释: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27页。

[2][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彭俊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5年,第110页。

[3]王荣生、宋冬生:《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80页。

猜你喜欢

事理年鉴大雁
阐释现象 揭示事理——说明文写作六步曲
特色·可读·扩展《江苏年鉴(2020)》
2016—2019年全国获得“中国精品年鉴”名录
语 丝
大雁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大雁
大雁曲
大雁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