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视阈中的美育价值建构∗

2022-03-13吉爱明恽彩锋

艺术百家 2022年5期
关键词:美育美学时代

吉爱明,恽彩锋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2018 年8 月2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 自此以后,新文科建设成为一种新时代教育共识。 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美育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乏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不完整的教育。 可以说,新时代呼唤新教育,新教育凸显新文科,新美育赋能新文科。新美育新在何处,首要的问题就是价值建构。 “美学的真正意义在于启迪智慧”[1]14,美育的关键任务在于价值引领。 新文科视阈下的美育价值建构决定了新美育的发展方向与未来规划。 美育的当代价值建构应当以“伦理美育”为基本理念,凸显美好生活的时代需求;以“技术美育”为基本手段,赋能创新型国家的发展转型;以“社会美育”为基本方式,面向社会引领大众生活新风尚;以“学术美育”为基本归依,回归教育本质的知识审美。

一、伦理美育:立德树人与美好生活的价值皈依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美育教育,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2],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3]这些重要论述为推动当前学校美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方向引领与基本遵循。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为新时代美育教育指明了根本目标与价值皈依。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的根基都在于伦理道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以成人的根本在于“明明德”,学以成人的标识在于成为“亲民”,人生价值的魅力在于毕生成就德性的“止于至善”信念。 “中国美学是以真与善相统一的伦理美学作为自己的传统。”[4]11中国传统美学形成了以求真的“道”为“无目的的合历史目的性”的审美价值,以求善的“德”为“无目的的合社会目的性”的审美评价,以辨异的“礼”为“无目的的合主体目的性”的审美欣赏,以求同的“乐”为“无目的的合价值目的性”的审美境界。[4]1-10因而,传承和彰显中国传统美学的优秀成果,挖掘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意义,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伦理美育”有其历史内涵与传统意义。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礼乐教化”,崇尚“中和之美”,追求“尽善尽美”,有以美化人、以美立人的美育传统。 孔子主张通过诗、礼、乐的方式开展教育,在《论语·泰伯》中,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5]160孔子讲的“诗”有三重含义:一指向情感陶冶,“兴于诗”即强调人的情感激发与涵养;二具有审美功利的性质,即体现在诗歌具有“兴、观、群、怨”社会功能;三是人格教育的方式,《礼记·经解》中云“温柔敦厚,诗教也”,诗被赋予人格培养的功能,故而成为一种教育方式。 孔子讲的“乐”,主要是为实现“乐者,天地之和也”的审美理想,即形成注重内心陶冶的“乐教”,将道德教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理想人格的修养。 虽然传统“诗教”“乐教”并没有被冠之以“美育”之名,但王国维、蔡元培等近代先贤们在“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中,激活了古代美育思想与实践,如孔子通过“诗”“乐”感化方式,实现育人理想的实践,在近代王国维看来,是“始于美育,终于美育”。[6]157蔡元培则将“乐”直接界定为美感教育,其言:“古之教育,礼乐并重。 乐即美感教育之一端,不过今日之美感教育,于音乐以外,尚有种种美术及利用自然之美,范围较广大耳。”[7]56孔子之后,孟子和荀子承袭孔子关于“诗教”“乐教”的思想,都强调通过美育“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进行人格、人性的修养,以实现“以美引善”的化育之道。 可以说,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思想,归根结底,是以“仁”为核心的审美教育的主张,“诗教”“乐教”共同服务于道德人格的养成。 “中国人”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在人的理性觉醒之后,“中国人”始终“把自己内在品德的美看作最高的美”。 从古至今的道德教育就是要激发人们去发现与体验自身生命中这种“最高的美”,“伦理美育”一直都是我们的基本手段,不断地进行伦理美的基本修养与创造,涵养了中国人的“真气”“精气”“神气”“才气”“志气”“意气”和“骨气”[4]10。 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精神在伦理美育中得以形成、发展和传承。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根本任务。 同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这正说明人民的审美需求在不断提高。 “真正的艺术生活,是要与大自然的造化默契,又要与造化争强的生活。”[8]236立德树人,不仅是学校教育与国家发展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事情。 生活的艺术是为了艺术的生活,美好生活离不开艺术教育。 伦理美育可以将立德树人与美好生活结合起来,实现二者之间的完美契合。 概而言之,建基在中国传统伦理型文明基础上的伦理美育应当成为新美育的基本价值理念。

二、技术美育:以人与技术的价值赋能创新型国家转型

新文科建设十分重视学科交叉,其实无论是在学科交叉之外还是在学科交叉之内,更为有效的方式是领域交叉。 技术美育要实现的就是技术与美学的领域交叉。 “价值重塑还需要实现人与技术的‘和解’,找回人类的‘意义世界’和‘价值空间’。”[9]技术美育就是要实现人和技术的和解,在技术时代已成事实的情况下,在技术中发现“美”、在技术中实现“美”、在技术中创造“美”,就成为技术美育找回人类“意义世界”和“价值空间”的重要方式。

首先,要在技术中发现“美”。 随着物联网、区块链的发展以及数智时代的到来,人们总是感慨现实生活被算法和计算所“算计”,人的生活被日益强大的理性自负主导,感慨人类生命感知力的下降。 事实上,在近代科学诞生之初,艺术与科学就发生过美丽的联姻。 在达·芬奇那里,绘画和科学或自然哲学是相通的,“科学与艺术结成美满姻缘,哲学在完美的和谐上压印了一个亲吻”,“艺术家重视规律,强调要遵守基于数学的透视法则与解剖学”。[10]57杨振宁曾经说过,如果你对物理学基本结构有了深入的理解,你就可以在科学中感受到一种“庄严感”,一种“神圣感”,一种“看见宇宙秘密时候的畏惧感”,这种美感是“崇高美、灵魂美、是最终极的美”。[11]43-44技术美育就是要在对技术的充分了解中以及对技术的把握中,感受到技术所具有的“震撼力”,发现技术中所有体现的“人文力”,从而产生对于创造技术的“冲动力”。这应该是新文科美育在其自身价值建构中应该确立的基本价值标准。

在技术中实现“美”,就是要在教育体系中凸显美育功能。 近些年,国际竞争越来越趋向于人才竞争,全球发展已将创新纳入主要考量。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12]国家不断强调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尤其突出青年科技创新教育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问题。 美育以其特殊教育手段,用无功利的艺术审美作用于人的心灵、精神,既能够实现人性的和谐发展,使德性内在化,又能促进审美力与创造力的发展,故而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当前,“在义务教育阶段,音乐美术课占到了总课时的9%,93.2%的高中教育开设6 个学分的艺术类必修课程,80.7%的中等职业学校已将艺术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保证72 学时,87. 6%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13]。 技术美育要全覆盖中小学、中等职业技校以及大中专高等院校。技术美育只有让学生在技术中感受美,从而使其走上社会以及进行技术工作时,才能够真正做到在技术中实现美。

有学者认为美育就是“人格教育、 创造教育”[14]14-15,美育的创新性功能基本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以美国为例,早在2000 年就通过立法制定《美国教育法》,同时制定《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在艺术教育中强调创造性原则,主张训练学生艺术思维,激发创造想象力,考核方式也是多元化的,鼓励学生发现艺术、创造艺术。 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国家的艺术教育投入与重视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 新文科背景下的美育教育应适应时代变化,适应人类文明的科技化步伐,将技术与美和谐起来。 在技术中创造美,数智时代的美育中关于创意、构思和想象力这样一些要素对于一个作品的重要性明显增强。艺术创作的魅力同时也是最大痛苦在于其一次性、瞬间性与不可复制性。 但是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备份与复制使得艺术家们的“所有瞬间可能性”得以保存,从而为技术创造美留下无限空间。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美育教育中,我们在看到技术对传统艺术冲击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在现代技术中激发美育的新功能、新视野与新可能。 新文科的最大特点是领域交叉、学科交叉与文理交叉。 传统的人文美育,应转向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特别是要运用算法,将美育教育的质性方法与量化方法相统一,凸显美育教育的科学性。 随着科技时代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以及理工科深度交叉与融合,我们期待不断出现诸如传播美学、数智美学、计算美学、设计美学、管理美学等新兴交叉学科,赋能创新型国家发展。

三、社会美育:面向生活世界引领社会风尚

当代教育是全员教育、终身教育。 新文科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也必须走向社会,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社会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场域,也是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 社会美育一方面面向人们得以生存的社会生活,为艺术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艺术资源;另一方面,美育从学校延伸到社会,从学校教育延伸到终身教育,从课堂美育拓展到社会美育。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如何理解“扎根人民”“扎根时代生活”作了生动注解。 首先,从文艺本质角度阐明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就是人民的文艺,明晰了人民在社会主义文艺中的主体地位,提出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5]。 坚持“人民就是江山”,以美育擘画大美江山。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16],所以,学校美育也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进田间地头、街坊巷陌,从国计民生的视角去恪守审美初心,这样才能真正彰显美育工作的“教化”功能和审美感染力。 其次,从时代生活与文艺事业的密切关系出发,深入探讨了时代对于创作精品、对于开展美育工作的重要性。 他提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 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17]这要求文艺家站在新时代的宏阔视野下,与时代声音深刻契合、与时代使命仰息与共,厚植美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现实土壤。 此外,在美育与人才培养关系上,需要进一步框定厘清美术、音乐等学科的美育功能,在教育实践和艺术生产中,把做好学术研究与发挥美育职能结合起来,推动构建学校美育工作大格局。

社会美育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生动体现。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8]354。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更是明确宣告,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9]649。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不仅为我们批判前人美育理论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也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实施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在新时代语境中,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视阈下,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要旨。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文化育和谐”“文化是灵魂”“文化产品也要讲票房价值”等短评,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扎根时代生活”的观点,强调了人民性立场,实则都指向了人的培养问题。 同时,新文科背景下,社会美育要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原理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进一步明晰了“五育并举”的内在逻辑关系——美育发挥以美扬善、以美明智、以美化人的功能,与其他“诸育”之间既自成一体,又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功能的体系之中,成为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在中国教育土壤中的生动实践。

社会美育的实现也需要教育机制的保障。 2015年9 月28 日,国务院颁布了第一个学校美育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0 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21]这就明确提出要将学校美育与社会家庭美育相结合,让美育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2018 年8 月31 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的通知》,引发了全社会讨论美育的热潮,这也是社会美育的舆论造势,应该将这种热潮持续下去,形成全社会美育教育的共识。

四、学术美育:坚持真理追求回归教育本质的知识审美

一切科学、技术、艺术最终都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其实也是追求真理的学术使命。 学术美育就是要激发人们为真理而真理的审美激情,让人们始终保持对真理追求的审美态度,将知识审美作为最高的艺术享受,从而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保持对于追求真理的永恒动力。 这样的学术美育才是美育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美育教育从外在走向内在的表现。 美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高建平认为:“广义的美育指对人的性格的全面培养,为培养健全的人,从而造就健全的社会,狭义的美育是对艺术和自然的审美教育,主要指对艺术欣赏能力的教育。”[22]简单来讲,广义的美育是一种人格教育,狭义美育是艺术教育。 可见,美育的特点在于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任务就在于捕获“美感”[23]6-13,在美感经验积累、体验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创造力,促进健全人格的培养。 学术美育显然就是这种人格教育。

学术美育需要观照以下三个层面:一是要以培养学生审美、人文素养为核心,为个体成长发展奠定文化根基。 这其实是对文艺创作与教育提出的要求。马克思曾指出,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构造的。 美的规律包含独特的人文内涵与美的形式法则。 这一理论的中国化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理论提供了基本遵循,该理论认为社会主义文艺在坚持人民性的同时,应凸显文艺审美特性,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创造具有人文精神与时代美感的文艺作品。 在具体美育实施与开展中,坚持社会主义文艺导向,才能为个体积累独特美感经验,提升道德境界与审美能力。 二是要以创新创造能力为关键,弘扬发现眼光和原创精神。 新时代,创新创造能力已成为国家发展的基石,社会进步的关键体现。 美育是培养创新创造能力的重要方式。 因此,学校美育教育评价标准,应该将“创新性”考评纳入其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精神。 三是要以“中华美学精神”的现时发展为抓手,不断强化和提升中国美育的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蔡元培在《教育大辞书》中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培养感情为目的者也。”[24]174可见,美学思想为美育实施提供理论指导,在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旋律的当下,中国美学理论理应成为当代美育建设主导性思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该将“中华美学精神”作为一个当代中国美学思想建设的总体概念加以倡导,[25]3-10因为“中华美学精神更多地揭示中华民族审美与艺术传统在理性及学术层面的独特建树,其内涵在于,它更多指向中华民族审美与艺术传统在育人及应用层面的独特建树。”[26]

学术美育是目的性、时代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从目的性的视角来说,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本源,强调一切美育教育实践的首要前提就是坚持“立德树人”这一舵向不偏移,汲取一切优秀的文化积淀和精神泉源,发挥社会主义教育独特的制度优势,推动美育工作在正确的政治航向中向前激流勇进,全员、全程、全方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学校美育改革发展道路,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塑造美好心灵。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将美育作为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式,扎根于时代特征与现实问题,精准把脉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扎根时代生活”要切实借助美育“大道不远人”的力量来描绘时代风貌、记录时代功绩,激励和鼓舞广大人民为了创造共同的“时代大美”奋力前行。 让美育主张成为建设美丽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保障,让美育实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力推进力量,“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27],为新时代美育焕发时代生机和活力源源不断注入现实伟力。 从科学体系来说,新文科背景下的新美育,要对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进行深刻总结和最新阐释,使之成为逻辑严密、推演相继、互为印证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要求我们深刻分析我国美育工作在育人功能发挥、师资队伍建设、激励评价完善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对新时代美育的目的性、指向性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述与观照,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唯物史观、人民立场之间的逻辑联系作深刻揭示,立足我国国情和教育现实,为美育在新时代的发展和现代转型指明方向,发现社会主义美育的独特规律。

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需要回答“时代之问”,建构当代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为时代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支持和中国智慧。 新文科背景下的新美育,以伦理美育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教育的中国话语,以技术美育凸显时代美育的中国智慧,以社会美育拓展美育教育的中国方案,以学术美育坚守美育教育初心。 伦理美育、技术美育、社会美育和学术美育,作为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新美育的价值建构,只是我们为当下美育教育提供的一种可能的研究方案,其科学性与合理性还有待于时代发展与美育实践的验证与证明。

猜你喜欢

美育美学时代
盘中的意式美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外婆的美学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纯白美学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e时代
e时代
美育教师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