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科研单位提升后勤服务能力的措施及建议

2022-03-13刘召阳王刚

新疆农垦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科研单位后勤服务

刘召阳,王刚

(1.中国农业科学院后勤服务中心,北京 100081;2.新疆农垦科学院)

后勤是科研单位保障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顺利开展所进行的服务保障性工作[1]。农业科研机构担负着科学研究和推广服务的使命,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科技力量。后勤服务部门在农业科研机构中承担着服务科研单位、服务科技人员、服务职工群众的职责,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后勤服务能力的好坏不仅能影响农业科研单位管理效率,甚至对科研人员成果产出和科研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1]。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为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研究所改革发展的需要,后勤服务工作自身的发展也必须要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2]。近年来,农业科研机构后勤服务管理部门坚持以科研为中心,服务科技创新大局,深挖潜力,锐意改革,全力履行支撑保障职责,取得了很大成就。“十四五”时期,聚焦重大需求,抓主抓重、创新突破成为农业科研机构的主攻目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支撑保障作用要与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但长期以来,农业科研单位的后勤工作改革发展普遍滞后,一些问题长期存在,尤其在后勤管理、服务科研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上还存在不少差距[3]。如何进一步提升后勤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支撑和保障作用,助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是农业科研机构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1 农业科研单位后勤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服务意识不到位,对后勤工作不够重视

随着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物业服务和供热采暖社会化、货币化改革的深入实施,服务对象对后勤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期待,新时代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后勤管理服务观念意识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在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等方面长期形成的“要我干什么就干什么”模式,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内生动力不足,后勤服务工作带有深厚的行政色彩,始终没有脱离计划经济的思想,没有树立现代服务意识,难以催生提升后勤工作水平的动力[4]。同时农业科研单位对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可以一“包”了之。

1.2 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随着农业科研单位的迅速发展,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后勤服务工作事务更加繁杂,相同的管理内容需要多个部门对接,职能交叉、管理范围不清晰,加之后勤政策与制度修订滞后,制度管理体系严重不足,缺乏系统、持续的后勤发展规划、规范和业务指导,出现责任难以考核与监督、工作任务随意性大、管理服务效能低下的状况[4]。而现有的制度已不符合当前形势,缺乏公平和效率原则,呈现出“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严重打击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已建立的科研人员薪酬激励制度与后勤服务人员无关,享受不了同等的待遇。

1.3 后勤服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长期稳定的培训

农业科研单位后勤服务人员普遍存在人员学历低、专业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现有人员多由科研等岗位转岗分流而来,后勤服务保障专业人员严重匮乏[5]。同时对后勤管理服务人员的长期培训重视程度不够,大多都是一次性获得相应的上岗证后再也没有后续的继续再教育,没有针对专门岗位的专项教育培训,难以接受新方法与新技术,服务效率低下[6]。

2 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后勤建设围绕科研发展的新任务

2.1 智慧后勤建设

随着数字智能科技的发展进步和支付手段的多样化,服务对象的需求信息会更为快速准确地传递到后勤服务部门,物业费、停车费、维修费等各种费用的支付变得更加简便快捷,无接触式服务更受服务对象青睐。对标后勤服务信息化、标准化要求,打造服务本单位的采购、维修、约车、订餐、交费、门诊挂号、车证办理等一体化服务平台(如后勤服务APP),提供更加周到、便捷和贴心的服务,成为智慧后勤建设的新标志。

2.2 绿色后勤建设

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统筹谋划,分类施策,常态化推进科研机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实验废弃物规范处理,长效化开展餐饮节约、节能降耗、低碳环保等行动,持续开展科研机构绿化、美化、净化行动,大力推进绿色后勤建设。

2.3 安全后勤建设

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调动发挥好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作用,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完善应急事故处置预案,强化安全培训、安全演练、安全排查,有效管理房屋、道路、场地以及供水、供电、供暖、电梯、消防等基础设施,有效管控危化品和实验废弃物,担负起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组建防汛抢险突击队,加强人员调配管理,配电室、监控室、地下室、电梯间、水泵房、水电维修、绿化保洁等岗位职工要积极预防、协同作战、有效应对,确保汛期排水系统通畅、用电安全、基础设施运行正常。积极推行“四防一体化”(人防、物防、技防、联防)安保措施,完善监控网络,加强巡逻巡查,大力促进平安建设。

2.4 高效后勤建设

牢固树立以科研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服务行为,简化办事手续,优化工作流程,大力推进后勤管理服务的信息化与标准化建设,切实履行服务科研单位、服务科研人员、服务职工群众的职责使命。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聚焦服务对象需求,打通服务部门信息限制,组建一体化服务平台,快速处理各类诉求。坚持机制创新、模式创新,针对服务门类和专业特点,勇于探索快捷高效的服务通道。

2.5 人文后勤建设

深度挖掘农业科研机构后勤服务部门的发展进步史,从几十年支撑保障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中浓缩历久弥新的精神养分,大力推进后勤文化建设。注重发挥工、青、妇群团组织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寓教于乐的联谊活动,进一步增强团队建设。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倾听职工心声,排解职工困难,多渠道培养职工的职业素养,营造底蕴深厚、创新图强、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人文环境。

3 全面提升后勤服务能力的措施

3.1 明晰时代要求,增强服务动力

充分认识做好支撑保障工作的重要性,自觉对表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和科技自立自强的指示要求,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自觉增强工作动力,自觉贯彻新发展理念,有效服务农业科技创新。面向后勤部门全体职工,围绕如何进一步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开展分级分类的观摩学习研讨,提高认识,形成“立足岗位、尽职尽责”的共识,增强职工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机制创新、宣传教育和人文关怀,持续开展“岗位建功、创优争先”等活动,积极创造有利于职工成长进步的环境,增强职工的荣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3.2 完善制度体系,明确服务遵循

从管理和服务入手,结合上级巡视整改和内部自查自纠,进一步完善履行各种服务职能的办法、规则、标准、要求等,树立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摸清科研部门需要与科研人员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围绕后勤服务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焦点来设定目标,找准后勤服务的薄弱环节、制约因素及工作短板,给后勤服务工作定标准、定责任、定目标,确保后勤管理工作落到实处[7],从而提供精准优质服务。房屋上市交易和房产出租出借服务部门可通过进一步简化手续、优化流程等方式提高服务效率;餐饮保障部门可通过公布一周菜谱、增设外送服务等方式提高服务效率;涉及科研机构办公用房和职工群众住房的设施维修诉求,可通过设立“限时办结、超时问责”处理机制的方式提高服务效率;物业管理部门可通过联合社区居委会建立定期工作协调机制等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对单位和群众的服务诉求快速反应,对各类突发事故高效稳妥处置,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的烦心事和忧心事。

3.3 优化工作机制,营造服务环境

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奖惩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发挥灵活机制在促进后勤服务高质量发展中的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创新外部联系协调机制,加强与服务对象代表、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等的座谈交流,听取意见建议,互通政策措施,汇聚服务力量。对服务部门来说,质量体现着对服务标准的彻底贯彻、对上级部署的坚决落实、对服务需求的有效满足,质量是职工履行岗位职责、按照服务规程做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在设施维修、生活服务、物业管理、公务用车、房屋管理、基地服务、幼儿教育、房产出租、安全保卫等方面,贴心的服务、周到的安排、满意的条件、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都是优质服务的体现,都是服务标准化的必然要求。

3.4 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服务保障

培养专业化、技能型人才是促进农业科研机构后勤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保障措施,要从培养、引进和使用等多个环节提高队伍建设水平。大力开展人才培训,特别是加强对青年干部和业务主管的培训,以实现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和服务标准化、精细化为目标,打造专业化管理队伍和技能型服务队伍。提倡通过学习、实践、总结等途径实现个人自主提高,注重通过参加培训、调研、交流等活动实现组织培养提高。

3.5 发扬务实作风,确保服务到位

后勤服务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在农业科研机构中处于“不是中心,但制约中心”“不是大局,但影响大局”的地位,尤其需要发扬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和脚踏实际的务实作风,注重提高效率、提高质量。对重要任务的落实、重大事项的推进,应坚持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做到决策有力、推进有方、落实有效。后勤管理部门要对所从事的职责任务高度重视,领悟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确保认识到位;领导班子要发挥好组织引领作用,加强对年度工作、重要任务、重大事项的决策部署,确保谋划到位;各部门主管按照任务分工,积极协调有关方面,提供利于任务推进的保障条件,确保措施到位;各岗位职工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按要求完成承担的任务,确保落实到位。

3.6 强化党建引领,凝聚服务力量

坚持党建与业务相结合,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党组决策、党委领导、群团运作、各方配合、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7],推动后勤保障各项重要任务有效落实。坚持针对性督导与常态化监管相结合,促进重要事项的落实,确保干部队伍廉洁高效,进一步增强后勤服务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猜你喜欢

科研单位后勤服务
嘉吉(Cargill)进军RAS饲料研发,与美国知名科研单位达成合作
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后勤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