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优化

2022-03-13昂,罗娜,张晨,张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创新型高校教师体系

李 昂,罗 娜,张 晨,张 含

(1.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南京传媒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1199)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需要,是促进高等学校学生高质量创业和就业的重要措施。但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国内高校缺乏改革经验,导致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优化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对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新形势而提出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理念,其主要宗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促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也面临着人才培养体系变革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转变,着力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创新拔尖人才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有所降低,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高校毕业生很难寻求一份与所学专业契合度较高的工作。从企业角度而言,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也面临着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短缺的现状。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说明,现阶段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结构性问题。在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应及时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将高等教育学科发展与社会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大力培养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以便有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优化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2]。

一、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

近年来,各个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创业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路径,但依旧存在人才培养理念不成熟、人才培养体系相对封闭、人才培养方式单一及人才培养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等问题。分析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是优化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

(一)人才培养理念趋同,缺乏创新

在现阶段,高校普遍存在创新创业意识薄弱的问题。近年来,高校为响应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号召,出台了一系列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相关文件进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但很多高校只停留在文件宣传上,缺乏将创新创业理念注入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具体措施,导致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不如人意,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也没有落到实处。其一,受高校传统教育管理机制和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观意识影响,一些学生认为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是一流大学高水平学生才能够习得的能力。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背景的浅层认识,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普遍薄弱,直接影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其二,我国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起点较低,研究深度还需进一步延伸,还处于发展的探索期,教育理念仍旧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从而严重影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基本前提,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重要途径。

(二)人才培养体系封闭,缺少开放

在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拥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高水平人才。创新能力是以创造性思维、意识、实践操作能力为核心的多种能力的综合,需要多维度、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予以支撑。但一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相对封闭,直接阻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在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相对封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次:一是人才培养方案陈旧。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仍以院系为基础,按照学科专业招生进行人才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是围绕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修订,缺乏自成体系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且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课程安排的地位,无法自主选择个性化课程,从而易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缺失。二是课程设置不合理。高校开设的人才培养课程以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为主,但两者衔接不当,学生专业化倾向比较严重。同时,创业课程也被认为通识课程,难以保证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知识的培养质量,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三是学科壁垒过于森严。高校课程设置学科化现象严重,综合性、交叉型课程很少,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程度不高,易导致不同专业学生或者教师之间沟通不畅,易导致学生学习内容局限,从而限制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三)人才培养方式单一,不够多元

我国高校传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以班级授课制为主,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这种人才培养方式严重缺乏创新,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主体强调教师权威。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到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高校教学资源处于紧缺状态,尤其是高校教师数量明显不足。由此,不少高校教学形式以大班授课为主,但教育教学环节过分强调教师权威,导致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处于“填鸭式”接受过程,制约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二是教学方式重视课堂讲授,忽视实践教学。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依旧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探究式教学方法运用很少,导致大学生只停留在学科专业知识学习层面,实践能力、独立探索意识的培养被忽略,导致高校毕业生很难适应社会、企业需求,进而影响就业[3]。三是教学场域仅限于课堂。在大数据背景下,知识信息的获取并不仅仅限于课堂,更多的源自于网络。目前,一些高校教师对于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运用还不太成熟,对于网络技术运用还比较生疏,直接影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从而阻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提升。

(四)人才培养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在现阶段,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现象严重,具体主要表现在教学水平和教学投入两个方面。首先,一些高校具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人数还处于短缺状态。目前,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大多是学校就业指导处的教师,教师整体水平还有待提升,学生只是简单学习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导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缺少自发动力。其次,不少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领域的投入不足。一方面,国内高校普遍存在基本职能本末倒置的现象,“重科研、轻教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职能被边缘化;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的建设无法满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剧增,科研团队的师资指导、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更新缓慢,从而阻碍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发展。

二、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困境归因分析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高校积极建设创新人才培养高地,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4]。但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跨学科与边缘学科现象不断产生,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应运而生。然而,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着诸多挑战与现实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社会层面:“学而优则仕”的社会环境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环境

社会大环境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环境。首先,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5]。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中,一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功利色彩严重,主要表现为:从教师角度而言,教师重科研、轻教学;从学生角度而言,学生重成绩和学历、轻能力培养;部分高校只重视毕业生数量而忽视就业质量。其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是培养面向社会经济发展、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人才,社会外在环境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影响巨大。因此,高校须及时与企业建立良好互动平台,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促使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创新实践活动。最后,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存在与社会企业联系不紧密、与科技前沿不同步等现象,研究内容、教学内容都存在滞后性。由此可见,社会大环境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很大,且社会与高校创新型环境的联系不畅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高校层面:对创新型人才认识不足

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体,须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但目前一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构面临诸多困难,究其原因,高校对创新型人才认识不足是根本[6]。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高校的三个主体层面:一是高校管理者层面。近年来,教育公平的理念在高校深入人心,部分高校管理者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有损教育公平,这种观念偏差直接阻碍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二是高校教师层面。由于教师对创新型人才认识存在偏差,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包容性不足,对跨学科教学不够重视,人才培养模式守旧,严重阻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三是大学生层面。大学生对于创新型人才认识片面,认为创新素质与能力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生才应具备的素质,而非所有学生,导致大学生在创新教育教学中参与度低、积极性不高,直接阻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进程。

(三)教师层面:科研至上,忽视人才培养

目前,国内外高校普遍存在教师“SCI至上”的现象,这与高校职称评定、自媒体时代的影响、大学排行榜现象有关。首先,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与科研项目数量、科研成果息息相关。虽然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指标中含有教育教学方面的考核,但除了教学课时量,基本没有可测量的教学指标,尤其是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高低属于弹性指标,对职称评定的影响不大。因此,在教师职称评定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高校教师只能在科研上投入更多精力与时间,导致人才培养过程受到轻视[7]。其次,在自媒体时代,高校教育教学方法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运用多媒体、大数据等互联网手段可提升教学有效性,但大部分高校教师认为在学习新科技教学方面投入的时间成本高,却没有利益回报,从而对高校教学方式的变革从心理上产生抗拒,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最后,大学排行榜影响高校教学与科研声誉。国内外高校排行榜最容易量化的考察指标便是高校的科研项目与成果,高校教师的科研水平、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大学排名的重要依据。因此,为了提高自身声誉与社会声望,一些高校会对高校教师提出严格的科研要求,尤其是对高校教师科研论文提出要求[8],导致高校教师科研压力越来越重,在科研论文写作上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比例增大,从而减少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时间与精力,直接影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效。

三、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路径

在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创新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坚持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与创新,就要顺应新时代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升级人才培养师资队伍、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从而与时俱进地改革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构建全方位综合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一)明确培养目标,指引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向

在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首先需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高校层面而言,由于各个高校办学实力与办学宗旨不同,人才培养理念、方法均不同,培养的人才类型也不同。因此,各个高校应结合院校特色学科培养特色创新型人才,避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同质化趋向[9]。二是从社会层面而言,高校应基于国家对于创新人才的定位和企业对于创新型人才专业结构的需求,整合创新创业基地。因此,高校在申请创新型项目时要注意项目与市场实践活动的关联度,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性与针对性。三是从学科角度而言,高校应结合学校特色学科和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学科,科学布局规划,加强对专业发展水平高、处于发展前沿的学科的扶持力度,整合或者淘汰发展艰难的学科,不断优化学科结构体系。同时,高校应通过不断优化学科布局,促进跨学科整合,培养时代亟需的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另外,高校应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及时更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二)优化培养方式,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实效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需借助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来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依托。其一,高校要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应增设创新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进行创新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借助实践教学,大学生可通将自己的创新意识付诸于实践。一方面,高校可增加现有实践教学课程;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建设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设计创新项目,培养创新精神。其二,高校应优化产学研办学模式。高校与企业可共同参与开发创新型课程,搭建实践创新平台。一方面,企业是创新创业资源最丰富的场所,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中心,可借助企业丰富的教学资源,整合形成创新课程,避免高校创新课程的滞后性;另一方面,高校与企业共同搭建实践平台,可保障大学生实习见习的质量与实践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10]。其三,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目前,高校教学方式主要是课堂讲授式,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主的单向授课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对此,高校可通过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启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从而保障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三)建强教师队伍,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对此高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首先,高校应结合自身科研实力,引进一批具有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学术水平高的国内外领军人物,担任创新创业教育指导顾问,同时可通过高校特色学科的影响力吸引有创新潜力和能力的优秀青年来校任教,组建优秀的创新学术团队,形成具有创新能力、学科前沿知识的教学团队,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整体水平。其次,高校应设置兼职教师岗。高校可以在企业家、创业成功的大学生中遴选优秀人才,聘为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与此同时,高校也要重视发挥“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作用,并制定相关培训、激励机制,保证兼职教师作用的发挥。最后,高校要健全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师的培训与发展机制。高校应为教师提供全过程、全成员、全方位的发展体系,从教师选拔、入职培训到职业发展规划,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培训机制,努力造就一支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的创新实践教师队伍,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11]。

(四)营造创新环境,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氛围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开放包容、思想自由的学术环境。首先,高校应减少直接的人才培养干预,给予创新团队培养创新人才的主动权。高校对于人才培养干预应转变为柔性管理,给予师生自由创造空间,除了必修课程,教师可以自由设置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学生可以结合创新意向选择相应的课程。其次,高校应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资助力度。高校应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助基金,扩大资助范围及金额,为大学生进行科学创新研究提供经济支撑。同时,可以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励机制,给予有创新创业优秀成果的学生奖金鼓励,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与积极性。最后,高校应在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或者平台打造公平、积极的文化氛围。比如,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创新型意见,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处于核心地位,其核心地位源于大学学术自由的内在属性。因此,高校应从管理层、实施主体层面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持开放包容的态度,营造创新环境,在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创新型高校教师体系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