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植物生产类国家级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探索

2022-03-13陈丽韩莹琰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

陈丽 韩莹琰

摘 要:开放实验室是一个为学生提供创新性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学习平台。为了紧跟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实验教学质量亟待提高,为此,高校应不断探索开放性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新模式。该文介绍了高校植物生产类国家级开放实验室建设现状,指出了开放实验室存在开放程度、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安全隐患、经费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植物生产;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Q94;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4-0147-03

Abstract: The open laboratory is a learning platform that provides students with innovative experiment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In order to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the quality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also needs to be improved.Universities continue to explore new models of open laboratory management.By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open laboratories for plant prod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pointed out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degree of openness, management system, faculty, safety, funding guarantee, etc.of the opening of laboratorie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Plant production; Open laboratory; Management model

近几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逐步推行了一系列的高等教育改革政策。教育部发布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高教函〔2019〕13号),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工作,要求高校坚持“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1],深化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2],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3]。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高校需坚持“立德树人”原则,加强师资、管理和服务队伍的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特别提出要强化“科研育人”,促进高校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科研反哺教学,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加大对学生科研活动的指导力度,加强科研实践平台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推动国家和省部两级科研基地更大规模的开放与共享,支持学生提早进入实验室、提早参与科研项目,提早进入科研团队,通过高水平的科研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科研人才。开放实验室不仅可以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养本科生实践、创新和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有利于推动实践教学改革,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 开放实验室的重要性

植物生产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实验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常规的实验室管理模式较为单一,教学的时间和地点相对单调。而开放实验室则不同,能让学生在时间、内容、地点和授课模式等方面享受更大的自由。在开放实验室中,学生的上课地点和学习方式不再受限制,能够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低年级的学生尽快找准自己的学习定位[5]。同时,开放实验室的实验仪器在专业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对学生开放,能够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其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促进素质教育,科学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等,从而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提高就业竞争力创造条件[6]。所以,本科阶段的实验室开放也应受到重视,促进开放实验室管理的系统化。

2 开放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2.1 实验室开放程度较低 在大多数情况下,高校的开放实验室由学院分管,各学院沟通不紧密,学生在使用实验室之前需要进行复杂的手续申请;而且学院之间的交流存在阻力,其他学院的学生较少,这大大降低了实验室的利用率。高校一般是根据课程教学需求开放实验室,而开放的实验内容范围窄,可操作性差,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实验较少,难以满足大多数学生想要深入研究的需求,这使得一部分学生的科研热情大大降低。同时,植物生产类实验需要用到的大型仪器较多,操作也比较复杂,而熟练操作的人才有限,使得申请变得更加困难,导致一些大型儀器的可利用时间变少,因而学生的实验也会变得被动。

2.2 缺乏信息化管理经验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高校为了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也应尽可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和管理中,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现在大部分高校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仍处于传统的手工管理阶段,在使用实验室之前,必须要经过繁琐的预约,预约者首先要填写开放实验室使用申请表,找实验室管理员签字,但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实验室管理平台,造成实验室预约不方便。在开放实验室信息平台中,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实验管理员的工作内容较为分散,没有实现信息化的集成管理,这使一些仪器设备的闲置时间大大增加,而有一些实验室出现重复预约现象。

2.3 缺乏专业管理人员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使用是科研项目必需环节之一,而想要使用开放实验室必须要征得管理人员的同意,但管理员一职在大多数高校都有所空缺,大多数由任课教师兼顾,而任课教师的工作繁琐,既要负责课程的准备和指导,又要负责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实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尚未对开放实验室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使得实验室开放的力度不大[7]。不仅如此,许多实验设备都需要定期检修测试,否则一些昂贵的仪器就会损坏。最重要的是,这些大型仪器的使用率较低,使用效果不佳[8]。并且学校在制度上也没有这类工作量的体现,实验室管理员的日常工作繁重却又经常被忽视。为此,重视实验室管理员的劳动成果,提升实验室管理员的专业素质十分必要。

2.4 存在安全隐患 植物生产类实验室中备有各种化学试剂,危险化学品的比例很高,具有易燃、有毒等特点,许多实验操作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若不规范操作会产生有毒的气体或粉尘,不仅给实验室的环境造成污染,也会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比如,使用或者配制挥发性药品时不在通风橱进行,将食物、饮料带入实验室内都会造成严重后果。除此之外,实验完毕后仪器使用完未拔电源、人离开酒精灯忘记熄灭等现象十分普遍,这些现象既存在安全隐患[9]。由于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难度较大,且实验室中设备及人数众多,若不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会造成生命与财产的损失。

2.5 经费紧缺 大多数高校的实验设备难以满足学生的科研需求,实验室的日常消耗品也是一大笔支出,大型仪器设备维护与检修经费以及设备的维修等也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是大型仪器设备应用范围较窄且操作专业,使用主体多为本科生,流动性大,使用和保养不当容易造成设备故障。二是大型仪器对试剂耗材的要求严格,而相应的配套试剂耗材价格昂贵[10],如果经费不充足的话实验难以完成。除此之外,许多大型实验设备都是国外进口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是一笔不小的支出,部分仪器要购买进口配件,需要的时间很长,但学校在仪器维修方面的投资很少,导致大型仪器的维修周期很长。很多地方高校科研实验室由于配套资金短缺或不足,造成大型仪器存在“买得起,用不起、修不起”的现象,使得开放实验室的利用率大幅度降低。

3 对策建议

3.1 完善开放实验室过程管理 规范管理,制度先行。要想提高开放实验室的质量,首先应建立一套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开放实验室不只是对本专业开放,还可以跨专业、跨院系、跨学校开放,实现实验室资源共享,促进各专业、各领域的知识交流,增强开放性。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开放制度,使开放实验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使学生在科研中更加地独立自主[11]。科学管理需要明确以下几点:明确负责实验室安全的管理员,专人专管,避免一人多职;制定合理的开放时间及预约方式,让学生能便捷地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合理地安排实验时间与进度,避免将过多的精力浪费在预约实验室上;明确开放式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维护制度,合理规划实验耗材的购置;明确开放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做好应急预案等。

3.2 加強信息化管理建设 通过信息网络加强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打造出开放实验室独有的信息管理平台,采用新型、集中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使实验室的管理变得开放和信息化,将开放实验室预约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安全检查等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的方便快捷,实验管理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管理实验室,以提高工作效率,使实验室的利用率大幅增加[12]。通过信息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实验室的管理信息化,还可以帮助实验室管理员有效率地对仪器设备进行管理,减少设备闲置和损坏的可能,使实验室的管理得到加强。

3.3 强化实验室耗材管理 实验试剂和耗材占据着整个实验过程,同时与实验室安全密切相关,因此在开放实验室中实验试剂和耗材的使用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学生首先要计算自己做实验所需要用到的试剂和耗材,写成预算交给老师,老师同意并签字后后方可购买使用。试剂到货后要在瓶身注明使用者姓名,再交给管理老师,管理老师将试剂按性质进行分类保管。强腐蚀性、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试剂必须由管理老师统一管理,按种类放入危险化学药品试剂柜中。无毒性的试剂学生可自行保存,但要妥善放置,不应带入生活区。做完实验后,所有的试剂和耗材均应上交,不可擅自带离实验室。

3.4 强化实验室队伍建设 目前,许多高校对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开放实验室需引进专业技术管理人才,一方面要从技术上入手,管理人员的应及时参与学校组织的技术培训活动,学习实验的管理方法,开阔眼界,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将实验室工作化繁为简,从而留出更多的精力用于科研。另一方面要提高待遇,实施岗位有偿服务制度,在教师职称评定、福利待遇、外出培训学习和个人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提高管理员的工作动力,也使实验室管理员对学生的科研更有积极性[13]。吸收更多较强专业能力、较有责任感的青年人才加入管理队伍中来,努力建设素质优良、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实验室管理队伍。

3.5 加强安全防护 植物生产专业实验类型十分丰富,在做实验前应制定好可能的应急措施,只有全体人员都牢牢地树立安全意识实验,才能安全有效地进行。开放实验室要不断地制定与完善防护措施,符合国家制定的实验室安全准则,建立消防通风系统、供电系统、监控系统、污染排放系统等,使开放实验室的实验环境安全舒适。学生在进入开放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14]。实验室墙壁上应张贴安全规范,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危险试剂,提醒学生离开实验室时切断仪器电源等。开放实验室有严格的开放时间限制,所有实验都要提前安排好时间,提倡2名学生晚上一起做实验,晚上不能超过22时,以确保学生和实验室的安全。每天安排值班老师对开放实验室进行检查,实验室管理员要对突发情况制定好应急措施,如有问题随时汇报。学院领导定期对开放实验室安全检查验收,予以督促。

3.6 合理使用经费 高校开放实验室必须有充足的经费支持,为了保障实验室开放效果,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为配合信息化管理平台,发挥平台的最大价值,学校可以设立专项基金,以满足实验室管理员培训、开放实验项目建设、实验教学内容更新和实验材料补充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健全实验室经费管理制度,明确专项经费的使用范围,规范审批流程,加强监督检查,防止专项资金被随意挪用[15]。本着“提高使用效益,体现公平,不铺张浪费”的使用原则,做到专款专用。

4 结语

开放实验室是培养本科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要使开放实验室的良好运转,必须在信息、设备、人员、资金、安全等方面为其提供强有力的管理保障机制。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验室条件和环境,不断地进行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安全制度方面的探索,建立和健全管理体制,改进和完善管理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加充分地利用开放实验室。

参考文献

[1]迟云平.创新型人才“双元”教学课堂环境的合理构建[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16):0059-0061.

[2]吳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策略[J].中国高校科技,2018(06):92-94.

[3]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9(06):44-48.

[4]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9(09):26-30.

[5]何洋,宋瑱,李东梅.“开放实验室”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11):267-268.

[6]何玉林,唐荣江.关于新时代本科教学实验室开放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4):194,198.

[7]霍学慧,毕建杰,房信胜,等.加强实验室开放教学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科学,2018,21(4):237-240.

[8]吴伟刚,沈凤英.植物生理生化开放实验室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河北北方学院为例[J].农业与技术,2020,40(05):176-177,180.

[9]邢小霞,李平亮,赵川德.高校实验室化学品信息化管理实践[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12):159-160.

[10]关晓琳.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平台建设的探索[J].现代国企研究,2017(12):88.

[11]方正美,陈燕,朱丽君,等.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背景下实验室开放管理的几点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3):87-88.

[12]薛东,刘建.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04):140-141.

[13]张家毅,李丽枝,王凤琴,等.构建地方高校开放实验室创新模式的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4(07):150-155.

[14]康传红,范乃英,李光明,等.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准入教育体系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02):6-9,31.

[15]李琦,郭艳,孙林华,等.普通本科高校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的保障机制[J].教育观察,2019,8(07):111-113.

(责编:张宏民)

3118500338253

猜你喜欢

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
基于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开放实验室管理与探索
辐射专业《测量学》课程改革方法的探讨
开放实验室的思考与实践
开放实验室物联网安防系统设计
开放实验室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残疾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